196体育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人们基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和学校办学实践面临的实际问题,采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创造性地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教育科研活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广大一线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是“实验室”,对教育现实进行干预是核心和关键。深入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来自民间和大众的底气,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最原始的禀赋,笔者将这种最原始的禀赋称为草根貹。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从寻求外在支持到挖掘内在属性转向的一种新尝试。
草根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关注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的属性。草根性本身具有的特点与其所代表的群体特点相类似,如分布广泛、生命顽强、朴实无华、重义轻利和吸纳百川等。我们讨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草根性,主要强调关注:一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体是“草根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体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而不仅仅是理论家和教育科研精英;中小学教师不是理论家和教育科研精英们研究活动的陪衬和附庸,其主体性教育创新活动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重要内容。二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内容是“草根的”。它源自广大教师对科学、高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追求和探索BG大游,而非“自上而下”的、“空降式”的工作安排。基于广大教师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科学态度,他们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视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对象,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大量珍贵、可资借鉴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从古代《学记》反映的教学艺术到时下名师的经验总结;从古代“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产婆术到今天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教学法”,无一不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所得。三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是“草根的”。检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是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否带动中小学办学水平的提升。
任何事物的特征都有程度之分,一种是深刻的,内在的,先天的,基本的,就是属于原素或材料的特征;另外一种是表面的,外部的,派生的,交叉在别的特征上面的,就是配合或安排的特征。我们认为,草根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属于原素或材料的特征”,而不是“配合或安排的特征”。从起源来看,中小学教育科研自然生长在古今中外教育工作者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原始的、质朴的,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各种职业精神、教育理念、教学技巧、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它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记载和真实见证,是相对于致力构建成熟抽象的理论体系、经过教育理论家加工改造过的基础性研究而言的。从生存状态看,草根性强育科研应该不脱离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脱离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不脱离其学校和社会环境,蕴含着中小学教师群体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其生命力在于能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功能意义看,草根性强调应尊重和维护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原生态面貌,主张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教师参与和研究成果为广大教师共同享用,尊重和认同教师职业的复杂性、专业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教育科研活动对中小学教师生存和工作状态的人文关怀。可见,草根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护身符”,没有了草根性,中小学教育科研就丢失了存在的原始根基。
第一,朴素性。“素也至美,朴也无敌”,朴素是自然的、至美的,是抛却功利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表现风格是朴素的,不刻意雕饰,不矫情做作,不追求时尚,不过分张扬,其朴素亲切的表现风格深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喜爱和运用;其展示的内容是朴素的,中小学教育科研展示的是广大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无论是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与学活动范式创建、教学方式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还是与之相关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都是与广大师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承载的精神内核是朴素的,抛却功利的,它们均源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最基本的生存、更好地工作和谋求发展的愿望,负载的是满足人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朴素的美好愿望和生活理想,是直接服务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由此可见,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草根性首先体现在其朴素性,朴素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草根性的最基本的特点,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原汁原味的真实体现,也是其生存和延续的力量源泉。
第二,大众性。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教育科学化运动”促使教师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育问题,人们逐渐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斯腾豪斯呼吁“教师成为研究者”以后,美国教育界对教师的职能重新加以确定。认为教师不仅是知识“搬运工”,更重要的是最伟大的理论家和研究者。20世纪80年代,我国广大中小学兴起“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热潮,许多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形成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改成果。国家因势利导,在出台的《教师法》第七条明确提出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等权利,为推动教育科研大众化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近年来“以人为本”“以校为本”思想的盛行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科研真正走进每个教师的生活,“校校有课题,人人做研究”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历程看出,相对于教育理论家、权威人士的理论研究而言,中小学教育科研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们自己的科研方式,已经升华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
第三,实践性。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草根性非常强调其对教育现实的干涉,最忌空谈。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作为中小学教育领域最常见的实践活动,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鲜明的品格。首先,中小学教育科研在其研究过程中是从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通过理论导向下的思维范式、行动方式的实践变革,探索和解决教师自身现实的问题,满足教师适应不断发展与改革的教育形势的需要。相对理论研究、基础研究而言,中小学教育科研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的,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改进学校现有实践状态;它是直接改造教育世界的活生生的实践活动,它能给教育工作者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这种现实成果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次,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理念、认识、假设、经验多是经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检验的。在科研活动中,教师总是带着某种核心思想、主张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努力挖掘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因此,一线教师科研成果中的很多认识、理念、假设已经得到实践活动的检验。
人们为了功利性的目的过分热衷于追求理想和达成目标,导致人类社会活动的异化现象不在少数。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许多教育活动(包括教育科研)无法按照活动本来的面貌存在和应有的规律运行。虽然草根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原始属性,但现实中,教育科研活动散失草根性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第一,研究主体精英化。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的群众性教育科研,而一些学校管理者至今仍然认为教育科研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于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不是放在在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积极探索上,而是花大量财力、精力聘请专家、教授来校“指点迷津”“理论下嫁”,这使得教师在海阔天空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无法进入教育科研的“深深大院”。在一些学校,教育科研成了专家、学者和小部分学校科研骨干的专职工作,广大普通教师因为研究深度不够、理论高度不够被拒于教育科研的大门之外。本应成为研究主体的广大基层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变成了可有可无的的附庸。
第二,研究过程形式化。现实中,许多学校为简单应对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科研工作考评,一味追求课题立项的级别和数量,不管是国家、省、市、县级课题,不管是子课题还是总课题,不管是否与学校发展相关,都是先立项再说,然后就大肆宣扬学校有“多少国家课题,多少重点课题,多少研究专题”。很多学校不注重课题设计的质量,课题研究缺乏系统完整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计划,无操作过程,无检查评估,无阶段小结;教师以工作忙为由,几乎不开展研究活动,不系统思考研究的核心问题,多数教师对学校的研究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教学实践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调整,研究报告几乎看不到教师研究活动的影子;有人提出中小学教师不宜搞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成了几个“主研人员”表演的舞台,他们制订课题研究方案,提出某种“教学规律”或建构某种“教学模式”,强行要求其他教师学习、记住并推广这些教学规律或教学模式,然后由一些的“妙笔生花”形成所谓“丰富的科研成果”;开题会、结题会虽然搞得声势浩大,但却无并实质性的研究成果,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资料不全面,在结题前匆匆忙忙赶成果。
第三,研究成果虚假化。一些学校对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深入的研究,不注重实际操作,不系统进行成果的总结和提炼,不实事求是回答研究的效果;撰写研究报告,什么概念流行就说什么,书上、网上、报上、杂志上,只要能用的,一概“拿来主义”,东拼西凑,不重视特色,有的甚至编造数据和案例,杜撰课题研究成果;有的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概念”的诠释上,从头到尾将“概念”分割,完成引入、诠释、复述的“三部曲”,在书斋里摘章摘句BG大游,努力进行“理论创新”,不关心研究是否能够应用和推广,评完奖就束之高阁,当作“财富”炫耀或者放入资料库中。
当然,中小学教育科研草根性散失的现实表现形式还很多,兹不赘述。这类现象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功能的异化,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中小学教育科研事业的整体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科研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试图通过行政手段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普及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只有尊重和保护中小学教育科研草根性,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其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乃至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包括教育科研的意识、教育科研的知识、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教育科研的道德。从当前情况看,中小学教师自觉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已经比较强,不过尚需进一步强化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性研究的意识,尤其是能在自身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这是维护中小学教育科研草根性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来讲,教师不容易意识到诸如课堂设计、执教风格、师生互动、教学效率等“问题”的存在,这些问题往往被自己认为是“某种成功的经验”所掩盖。因此,应该经常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风格,与他人进行比照,培养自己的研究意识,掌握必要的研究技能BG大游。教育科研的问题有时就是来自教师身边的小事,教师要敢于面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把问题当作自己专业提升的机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同时,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教育科研知识、能力的培养,使他们通过系统的教育科研培训和在实践中的探索,真正掌握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必要方法、技巧;要加强对教育科研道德规范的宣传和教育,使教师意识到:追求真理、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等良好的科研道德素养,对研究者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第二,培育中小学科研文化。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种扎根于实践、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它就像草根一样,虽然很平凡、很普通,但给点雨水就成活,给点阳光就灿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其成活的“土壤”,学校的科研文化是其成活的“空气”。因此,学校首先必须重视教育科研,自觉重视和维护中小学教育科研本来的面貌,引导和指导教师遵循“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规律,在教学实验中解决问题,在教改研究中提高水平”,营造人人愿意“做科研”、人人动手“搞科研”的良好风气和氛围。其次,学校要建立有利于教育科研开展的制度及良性运行机制,认同教育科研在学校改革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高中的价值,维持和肯定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管理政策,指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途径和方法,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平台和保障。再次,学校要努力让教师群体成为教育科研共同体,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交流,建立若干教育科学研究小组,收集整理教师共同性的问题,形成若干研究专题,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在研讨活动中交流,在合作研究同成长。
第三,完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具有导向、评定、激励等多种功能,对成果内容要素及其特点的评价认识是成果交流、推广的重要基础。对成果水平及价值的评价是确认研究人员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而一定的评价标准对科研活动的发展方向则具有规范及引导作用。因此,学校要通过科学的鉴定与评价,充分肯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积极推广和应用;坚决否定那些虚假的所谓科研成果,使中小学摒弃那种形式化的科研行为。其次,学校要建立积极的、导向性更强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代替那些功利性的激励政策,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观,规范教师的教育科研行为。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精神盛宴”,它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创造性工作的真实记载,承载着特定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和科研文化,具有浓郁的实践特色。越是教师自己创造的研究成果,越能够被教师认同、应用和传播。维护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草根性,不仅会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拥护和支持,也将成为中小学教育科研改革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必然趋势。
[1]卢岚,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草根性,求实,2008(2):81-84
[2]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640-651
[3]张济洲,刘淑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科研改革的举措与经验啪,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3):20-24
[4]列宁,哲学笔记[M],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30
[5]郑金洲,提升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效性[N],中国教育报,2008—11—13(9)
[6]胡继渊,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十大误区,中学教育,2002(3):16—17
[7]贾贵洲,中小学教师课例研究简论,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29—32
[8]董建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与培养,教育评论,2008(1):151—152
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决定着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选择。中小学骨干教师群体开展科研与专业研究者研究存在着差别。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状态决定了他们的研究与专业研究者在研究目的、过程、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其自身特点。
1.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实践反思为主要取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取向是应用知识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以理论研究和系统构建为主的思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是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是改进教学实践。笔者曾经就广西2004—2008年实施第二期“园丁工程”的骨干教师成员为对象展开调研,调查表明,认同“中小学教师搞科研的选题取向主要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科研来源于实践,最终应用于实践”观念的教师比例达90%。在调查问卷中,骨干教师们对于“您觉得中小学教育中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回答的顺序依次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69%),教法和学法(58%),学生厌学、后进生转化、学生辍学(52%),考试制度的改革(42%),如何实施素质教育(22.6%),教材改革(16.6%),减负(5.95%),教学的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3.5%)。这表明教师们关注的更多是微观层面的改善,对于宏观层面的改革与发展关注和研究较少,这也符合作为教学一线人员的常规心态。因此,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科研主要是以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来开展研究,研究属于自己的线.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中心环节,也是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实验方案实施的主要阵地。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成果都是产生于课堂,各种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观点也都会在课堂实践中产生碰撞;各种教育教学的新方案和新设想,也都需要通过课堂来实施、检验和完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和角色置身于教学课堂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分析、审视、体会和探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开展的教育科研才会更具有生命力BG大游。因此,教师们在进行教育科研时,无疑都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最终目的也是将教育科研的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中。
3.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校本研究为主要内容校本研究既是一种教育研究的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研究的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一线教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研究主体,教师们在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式选择上,自然就会以反思本校教学实践、教学现象、教学经验为主,通过选择校本个案研究、行动研究或叙事研究,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4.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成果形式多样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形式的物化表象形式也正在与时俱进、日渐丰富,这也更符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质。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物化呈现方式,不仅是传统的形式——专著或者论文,还出现了更多地以教育随笔、教育小说、教育叙事以及现代的新传媒方式(如博客)等方式作为教师科研的成果物化形式,从而使得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物化形式呈现多样化。
1.教育科研选题的实践针对性不强中小学骨干教师们教育科研的选题来源,通常来源于两大渠道:一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课题申报,二是教师所在学校自行设立的科研课题。无论是哪一种渠道,在目前的科研活动体现中,都还是存在着较强的随意性,缺乏针对性,有的与研究者本人条件不符,有的选题还是仅从教师的兴趣出发,缺乏连续性和规划性,与教育教学实践及理论的问题需求联系不紧密。
2.教育研究过程中的失范现象较多完整的教育研究过程,通常包括一系列完整的环节:确定选题、论证、立项、实施、鉴定和结题等环节,这个过程是研究的过程,也是提高中小学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过程,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素质的过程。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教师教育科研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开题热,过程冷,结题延期”的现象,研究过程中还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表现出的规范性不足、随意性较大等失范现象;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没能形成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的习惯,临时突击的现象还比较多,使得研究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调研不充分,资料不全面,在结题前不顾质量匆忙赶“成果”的现象还是存在不少。
3.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较少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所在。目前,中小学骨干教师们教育科研呈现出的最终成果形式还是以论文居多,研究成果的形式比较单一,研究的无效性现象仍然存在不少,主要表现在:有的成果过于浅显,没有理论深度,对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有些理论成果已明显落后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一些已成定论的或已失去现实意义的、过时的理论细节仍在进行不厌其烦的论证;提出的教育思想及观念是口号式的,缺乏学术水准,缺少学术厚重感;有不少研究成果是借鉴他人的成果,缺乏新意,只可谓是“新瓶装旧酒”,成果体现出较大程度的“基本雷同”“如出一辙”。上述表现,使得教师们的科研成果难以得到教育实践的接受和应用,也就导致了科研成果无法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转化,更谈不上指导教学实践。
4.教育科研活动缺乏团队合作在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形式上,以教师个人研究的形式居多,团队实质合作不多,难以形成多学科“兵团作战”的联合攻关局面,课题组团还有很多“假团队”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学教师职业具有“分科进行、单科独进和单兵作战”的特点,致使教师们习惯于独来独往,彼此孤立封闭,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其次,不少教师出于工作业绩或者职称评定等自身利益方面的考虑,对科研的合作采取或冷漠的消极态度。这样的现象,不能适应新课改目标的实现,阻碍着中小学新课程开发,也阻碍着教师教育科研的发展。
1.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中小学教师的主业是教学,加之待遇并不高,致使他们已往的学习热情与研究意识都不强,再加上缺少有针对性的训练,缺少教师平时的积累,问题意识比较弱。必须要建立和健全长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反思教学行为,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以便更敏锐、更准确地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通过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对策。研究需要厚积薄发,需要有较深的理论根基,才有可能使得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豁然开朗、水到渠成。
2.强化教师科研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是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1)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分析,透过现象进行归纳、提炼,挖掘本质,从而形成独到见解。(2)鼓励教师撰写原生态的随笔。所谓原生态的随笔,就是鼓励教师把工作中一些对自己有所触动的、认为有记录价值的事件随手记下,没有格式上的要求,也不用顾及逻辑层次,篇幅可长可短。记录原生态的随笔,目的是积累研究材料,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敏感度,提炼出有价值的课题。
3.加强教师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1)加强科研选题的指导。选题决定着教育科研的方向和水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现象和过程更为复杂,提出的问题更多:如何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如何转变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针对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如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BG大游,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避免以下问题的出现:避免“求大求全”、“求新求洋”,内容空洞,不符合中小学实际的倾向;避免课程的“时髦化”倾向,不盲目追随热点问题,重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避免重复研究和低层次研究。有了长远的科学的选题思路,教师才能够持续地进行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2)加强行动研究的指导。骨干教师们都有丰富的教育研究的经验和机会,要使教育研究的思想、观念及成果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以实施,必须要加强专业理论者的指导力度,以确保实践的针对性。在行动研究中的指导可以做到分层次指导:针对年轻教师,以学习或模仿学科领域较为成功的教学经验、积累教学理论和实践为主,促使其尽快在教学上入门;已有一定实践经验积累的中年教师,主要以引导围绕学科建立,开展小课题研究为主,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针对经验丰富的中老年骨干教师,着重帮助其总结教学经验,归纳、反思、凝练自身的教学特色。(3)充分掌握现代网络技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科研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搜集、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弥补区域科研活动的局限,更好的凸显教师个性化特征。博客网络体系的建立,更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体会、启示以及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方法、措施、方案等提炼出来,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中,以课堂教学点评、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方式付诸博客平台,让同行专家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启迪,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因此,网络互动平台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张扬教师个性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空间。
在我国北方的中小学教育中,虽然近年来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工作,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
截止201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中小学校共有28.3万所,中小学生人数近2亿人,近半数以上的学生对音乐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在世界音乐的发展史中,我国是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音乐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不仅能够触动人们的心弦,也对中小学生心灵的陶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的讲解,激励中小学生在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优秀音乐作品中激昂向上、保家爱国、不断奋进的感情,培养中小学生优秀的品格,帮助中小学生健康发展。
音乐不仅能够引起中小学生的共鸣,更能够发掘中小学生的潜力。通过中小学音乐教育,以无形的、流动的音乐,能够不断调节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增强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通过对音乐课程相关的识谱、演奏乐器,不断发掘中小学生大脑的潜力,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发展。
受现代中小学教育压力比较大情况的影响,很多北方中小学对开展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并不重视,甚至有些学校即使设置了音乐教育课程,但是多被其他学科的教师所占用,用来讲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者用于自习课程。这就造成了学校对中小学生音乐培养的缺失,不仅不利于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中小学校的长远发展。
在北方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中,本科毕业的音乐教师的比例非常低,大部分为中专及中专以下的学历。同时,绝大部分北方中小学的音乐教师的教龄都较短,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同时,受学校对音乐教育不重视的影响,学校对音乐教师的培养与发展的关注度也较低,对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也严重忽视,造成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普遍很低。
在北方中小学内,音乐教师的薪金待遇普遍低于基础学科任课教师的薪金待遇,在不同的学科任课教师中,存在明显的差别待遇的现象。这就造成部分优秀的音乐教师带着不满的情绪,不认真对待音乐教育课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开办课外乐器培训班的活动中,或者直接转为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甚至直接离开中小学校全身心投入到课外班的开办之中。致使中小学校不仅流失大量优秀的音乐教师,也严重影响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部分北方中小学校内都为音乐教育配备的专门的音乐教师,但是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北方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配套设备却不够齐全。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等乐器的配备存在缺失的问题,很多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得不通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音乐课程的教学。
中小学校自身应该不断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理念,从学校的领导、音乐教师到所有学科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教学理念,正视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学阶段的地位。
中小学校应该投入一定的精力进行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关注不同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为音乐教师提供可以进修、学习的平台。同时在聘用音乐教师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正规和严格,聘用学历适当、具有一定教学经验或者积极向上的应聘者作为本学校的音乐教师。
虽然音乐这门学科在考试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但是音乐对于学生的影响却不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低。因此,中小学校应该在持续推进本学校音乐教学质量,严格要求音乐教师认真备课的过程中,有计划的持续提高音乐教师的薪金待遇。同时,中小学校也可以有计划的开展音乐类的活动,邀请学生的家长共同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带领学生和家长共同体会音乐为学生带来的乐趣。
北方中小学校有必要加大对音乐配套设备的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以保证学校内部配备音乐教学必备的乐器,例如钢琴、电子琴、管弦乐器、手风琴等,同时应该在音乐教师内相应增加部分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关的期刊、杂志或者书籍,以辅助本学校音乐教学的需要,提高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
综上,北方中小学校应该不断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保证本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的开课率,在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带领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付莉.高师音乐教学改革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4(7):135~136.
中小学教育期刊主要是面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发行的杂志。按照读者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供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阅读和供在校中小学学生阅读两类,后一类又可分为主要关注应试教育的教辅类和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类,即本文所称的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以下我们从发行品种、发行数量两方面对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做一简单梳理。
通过查阅浙江省报刊发行局印发的《2017年报刊目录》可以发现,2017年在浙江省内发行的具有独立邮发代号的杂志共有7847种(不包含全年刊、半年刊),归在“中小学教育”类目下的有965种,占比为12.3%。剔除其中因为与邮局合作发行而单设邮发代号的19种,剩下946种杂志。这中间,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有264种,占比27.9%。进一步分析264种期刊,可以发现它们主要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央或省级共青团、妇联、文联、科技部门以及各级出版社、相关高等院校办的,刊物定位宽泛,内容大同小异。比如刊名直接出现“小学生”的就有20种,如《小学生》《当代小学生》《小学生时代》《小学生天地》《小学生之友》等。
表2中,我们统计了部分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近3年在浙江的邮发情况,其中“邮发数”包含了通过邮局订阅和邮政网点零售两部分。表中的6本期刊可以分成3类,《我们爱科学》《儿童文学》是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的部级期刊;《读者》和《意林》是地方期刊的优秀代表,前者是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老牌名刊,后者由长春市文联主办;剩下两本则是浙江本土的经典少儿读物。横向比较,部级期刊的境况稍好,地方优秀期刊的发行情况差强人意,最艰难的是浙江本土期刊。纵向分析,6本代表性杂志的发行情况相当一致,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无一例外。事实上,据笔者观察,除了具有品牌优势或者渠道优势的杂志以外,目前三四线的学生期刊生存都较为艰难。比如浙江省的综合性学生期刊中,《小学生时代》《中学生天地》具有明显的渠道优势(其主管主办单位为浙江教育报刊总社,隶属于浙江省教育厅),近年来发行量虽略有波动,但依然保持在百万级别。而像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幽默大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管的《小爱迪生》等,虽是曾经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刊物,如今却也难逃衰退的命运。
在讨论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的发展策略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其内外部的生存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以“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为工具,对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作简要分析。
PEST分析是一种宏观环境分析方法。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在分析一个企业或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时,通常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但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直到本世纪初才迎来突破。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5年年底,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的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就,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日渐理顺,一大批体制内的文化事业单位实现转企改制,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得到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反映在期刊市场,就是诞生了一批新锐杂志,比如创办于2003年,并且在随后几年风光无限的《意林》就是其中的代表。与此同时,也有一批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三四线杂志走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但是,在市场环境一路向好的背景之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行业壁垒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割据难以撼动,一批从全国来看同质化严重的杂志,在本省内却一直保持较高的发行量;二是渠道优势依然明显,综观各个省区内,发行数量占优的多是与教育相关机构有各种联系的期刊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浙江更是其中的排头兵。表3列出了从2010年至2016年浙江省经济发展及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几项关键性指标。可以看到,“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从2000年到2016年增长2.75倍,达到了3452元,绝对值增幅很大,但相对来看,这一增幅却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也落后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所以,对文化产业而言,社会总体经济的增长固然重要,但居民文化消费意识的提升同样不可忽视。这就要求期刊行业能够提供更好的内容去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欲望。
3.从社会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期刊发展左右为难
就社会因素而言,人口数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方面。本世纪以来,我省在校生人数变化不大,以最具代表性的小学生人数为例,2000年全省小学在校生人数为353.8万,2016年该数字则为356.99万,期间虽有升有降,但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线上。所以,学生数量对中小学学生期刊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相较而言,社会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争议对中小学学生期刊发行的影响更大。因为教辅期刊和综合性学生期刊共同瓜分了中小学学生期刊市场,一方的弱势就会引发另一方发行数量的增长。政府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从1955年建国后第一个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开始,六十多年来从未中断,并且在上世纪80、90年代掀起了多个减负高潮,进入21世纪以后减负力度更是有增无减。每次减负,政府都会对教辅读物做出更严厉的限制,比如在《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中,2001版规定:禁止将一切形式的教辅材料编入《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2015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任何教辅材料。与此相对,民间虽然同样认同素质理念,但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在实际操作中更倾向于应试教育,体现在行动上就会更多地选择教辅读物而限制购买综合性期刊等其他读物。这就导致了中小学学生期刊发行形成了一个怪圈:政府掀起减负高潮时,教辅期刊发行量下降,综合性期刊相应增长;减负高潮之后,教辅期刊发行量又重新上升,综合性期刊发行量相应下降。但是如果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中看,素质教育终将替代应试教育成为主流,教辅期刊的发展前景显然不及综合性学生期刊。
科技为期刊的出版发行带来了便利,比如排版印刷更简单了,与作者的联系更方便了等等,但同样带来了挑战。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改变民众使用信息的习惯,电脑、手机已经成为接收信息的主要工具,沉浸式阅读变成了碎片化阅读,传统报刊正在面临自诞生以来最大的危机。从开设网站,推出电子版,到开通微博、微信,在层出不穷的新媒体面前,传统报刊不断调整着自己应战的姿态,但并没有改变被动和衰退的局面。积极转型也好,媒体融合也好,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报刊的前途并不明朗。
波特五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即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通过“五力模型”,我们可以较好地理解行业环境。
在中小学学生期刊领域,目前地方保护主义依然盛行。这降低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力度,同时也限制了优势期刊的发展壮大。按照竞争力的强弱,可以把现有的综合性学生期刊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依托主管主办单位的有利条件,具有明显渠道优势的杂志,可称为“地方诸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其强势地位将不断被削弱。第二类是具有品牌优势的国家和地方优秀期刊,这一类杂志尽管在单一省市的发行量无法与“地方诸侯”较量,但综合全国来看,力量却不可小觑,未来它们有可能成为最具市场拓展潜力的品种。第三类是既没强势的渠道又没有品牌优势的三四线杂志,它们在目前的形势下已经陷入生存困境,今后可能最先被市场淘汰。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可以从进入市场的障碍、市场潜力以及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等几方面来看。想要进入期刊行业,刊号是最大的障碍。我国对期刊出版管理一直较为严格,2005年出台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期刊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的连续出版刊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一般市场主体想要获得一个刊号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也是市场上存在刊号买卖、“一号多版”、“以书代刊”等问题的原因。可以说,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潜在竞争者想要进入期刊市场尤其是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市场,困难重重。
综合性学生期刊的替代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媒体,主要是适合中小学学生阅读的文学、百科知识等相关书籍和报纸;另一类是新媒体,包括以中小学学生为目标群体的网站、APP、微博、微信等。相对而言,学生报纸和图书已经存在很长时间,难以对期刊构成较大威胁。新媒体相比传统报刊更加方便快捷、更加形象生动、信息量更大,在价格方面也更有优势,正在慢慢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综合性学生期刊发行的威胁会越来越大。但具体到中小学学生群体,新媒体类的冲击力会相对减弱。这是由于家长一般都比较担心子女沉迷网络影响学习,所以会对其上网的时间和行为做出限制。
一个容易被供应商钳制的行业不是好行业。期刊业的主要供应方是纸业和印刷业,其中,纸张占杂志成本的2/3左右,纸张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期刊业的利润。比如2016年纸价的大幅上涨就极大地削弱了期刊业尤其是以发行收入为主的学生期刊的赢利能力。但是,由于造纸、印刷等行业在我国开放程度较高,国际、国内市场供应充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量短缺,因而对出版业讨价还价能力不高,形成的竞争压力不大。期刊业只要能够事先预测造纸行业的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完全有能力应对纸张价格的涨跌。
具有强大议价能力的购买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业的生存环境。学生期刊的终端消费者是数以亿计的中小学学生,他们显然无法形成一个整体与卖方讨价还价。对于主要依托第三渠道发行的学生期刊而言,则面临着来自购买方的较大压力。无论是民营书商还是校园发行商,一旦他们掌握了发行渠道,并拥有了与期刊社对话的筹码,期刊社就不得不做出较大的让利。但是,总体而言,第三渠道与期刊社主要还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取得平衡。
通过“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的扫描,我们可以发现,与一般认为的传统纸媒普遍陷入困境不同,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行业环境,都为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很大的机遇。从宏观环境看,无论是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改善,唯一带来压力的是技术环境,新媒体正在不断侵蚀传统媒体的市场,但是面对中小学学生群体,新媒体的入侵又会遇到巨大阻力,现在以及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传统纸质媒体依然会在该群体中占据较大优势。从行业环境看,地域割据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强度,出版管制提高了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门槛,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不强,替代品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取代,这些都为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外部环境良好,是针对整个行业而言的。对于个体的期刊社来说,则将面临不同的命运。说到底,当前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面临的困局,是体制造成的。背靠大树好乘凉,优越的体制条件滋养了无数大大小小的中小学学生期刊,也直接导致了这些期刊整体上的“同质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大同小异,以及个体上的“肌无力”———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体制的变革,市场的进步,对于力图有所作为的期刊社而言,是一大利好;对于不求上进只求安逸的期刊社而言,则无疑是一道催命符咒。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要谋求大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种战略的综合运用。
一是品牌化战略。品牌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易为竞争对手模仿、能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对期刊社来说,同样如此。综合性中小学学生期刊经营者必须建立品牌经营意识,要有独特的办刊理念,并通过刊物以及系列市场营销活动,将理念传达给读者,与读者建立紧密的品牌联系。比如《意林》等具有较大品牌效应的优秀期刊,可以围绕已经建立的品牌认知,进一步开发产品和服务,强化自身的品牌特性。
二是市场细分战略。目前,不少陷入困境的期刊依然在怀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饥渴”的读者把大众读物当作宝贝的辉煌,虽然多次调整经营方针、多次改版,却依然没有走出“大众期刊”的窠臼。事实上,只要杂志社能够调整经营方向,将经营重点对准特定的细分市场,有重点地进行研究开发,更容易建立起稳定的读者群。比如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10年启动“江苏凤凰少儿期刊”系统工程,在细分年龄群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东方娃娃》《少年文艺》等为代表的儿童、青少年期刊群。同时,又细分门类,研发出《发现号趣味百科》《智力大王》《创意美术》等多品种的少儿期刊,还分别针对女孩、男孩创办了《小花仙》《赛尔号》杂志。[3]对于三四线生存困难的期刊,应该重点考虑这一战略,即收缩自己的战线,面向某一特定的目标市场开展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做一本“小而美”的期刊。
三是媒体融合战略。新媒体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媒体,并且在某些群体比如中小学学生中依然处于劣势,但这不能否认新媒体将在整体上获得对传统媒体的压倒性优势。对此,传统媒体也非常清楚,现在已经很少能找到不提媒体融合的传统媒体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媒体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网站、开微博微信的浅层次上,而是要真正以互联网思维来开展整个媒体的运营,比如构建多媒体互动体系,形成立体、多元、复式的跨媒体互动平台等。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准绳,当前各地学校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不统一,远程教育资源没有顾及到各种版本的教材。因此,现行教材不能与远程教育资源同步,影响到了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中的应用。从目前情况看,远程教育资源与教材完全匹配或基本匹配的不多,能在课堂上直接使用的资源更少,大多数资源必须经过较大的修改后才能使用,从而增加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农村中小学配置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和白板教室的电教设施设备,但都集中在农村中学和中心小学,对于经济较落后的农村中学和偏远小学来说,只是个奢望。另外,能够直接使用的教育资源较少。一般的学校除了配套的教科书以外,其他的补充内容大多数是教师在网上搜索、精心筛选得来的。学校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收集和整理远教资源,致使学校远程教育资源比较缺乏。
现代远程教育以其特殊的优势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对教育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那如何运用,让它真正为教育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要改变学校主要领导不重视远程教育的态度,要将远程教育发展纳入地方社会发展的规划中,要认识到远程教育是实施和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教师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要加强考核力度,做到有奖有惩,促进教师积极参与。
建好学校网络中心、网站,共享远程教育优质资源,构建学校教育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初步形成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远程教育服务三者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
目前、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已免费向农村中小学提供教育类的资源,尽管如此,适合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资源仍显不足。所以,要进一步加快资源建设,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开发,让教育资源系统化,把接收到的资源分类别存储,以便于广大教师、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查看到所需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和各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资源信息库,让更多的教育资源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形成流畅的信息流,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共享资源的目的。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在结构、类别、内容、目标及编写体系上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以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观点为理论依据进行整合开发,教师在使用这些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将慢慢领会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
由于偏远农村经济落后,导致个别学科师资缺乏,如英语、艺术类课程。这些课程在短时间内难以补充师资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这一平台,直接将远教资源中的优质课堂教学实况直接搬到农村中小学课堂中,代替教师的教学。
一般项目:2016年湖南省教育厅“版画教育在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发展中的价值”项目编号:16C0357项目负责人:迟洪燕版画教育是手工与绘画的综合体,版画与其他形式的绘画对比有复制、间接、实验和偶然,是其它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随着美术教育不断发展,有着特殊功的版画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版画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完美的人格和审美能力、形象创造性思维、感知能力等。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版画创作的素材和材料的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对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帮助。就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在目前开设的综合版画课程中,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能用的材料如废旧塑料瓶,绳子、扣子等,在课上将其拓印后形成作品。这样由实物转印到纸上的过程是触觉感受到平面视觉感受的一种转换,是种全新的感受。让学生直接感受材料本身的特质与经过转印后呈现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个过程改变了过去生活经验的观察方式。学生通过重组印记,然后完成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又一次提升了审美。这种双重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有了很大的收获,从中也达到了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的目的。此外,版画艺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是运用形象思维。在创作中无论是创作对象还是对材料,都是通过感知的具象的思维所得,所以版画培育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版画教育不仅教会学生版画,还要让学生欣赏与享受版画的制作过程。学习和创造的这个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在版画创作过程中提倡让学生尽力表达自我的想法和情感,整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体会创作的乐趣。所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版画的学习过程中激发的想象力、情感表达等得到提高。同时这种思维的训练又可延伸至跨学科的思考,这样的学习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艺术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寓德育于美育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中的自我教育能力。”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美作为审美形式的集中表现,它可以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想,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智慧的发展与完善。因此,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人的良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理,对健全人格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创作性版画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传统版画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培养学生的潜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我国中小学美术学习中地位凸显。版画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也对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范院校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小学版画教学的发展要求美术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需要有实践的精神,不仅要实践版画怎么去作,还要探索如何在画面上表达等。版画教学过程相对复杂,版画技能有:版画艺术修养、版画制作技巧、教学能力和版画教育研究等,这些方面需要加强。版画教学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艺术是不可预测的,它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其结果是不可预知的。版画创作过程中,尽量让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任何学科的教师都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对这个课题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尽量满足学生对版画学习的要求。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交叉学科,使其也能从版画学习中获益其他学习领域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更有意义。
在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版画教学被列为美术教材中的必修教材之一。因此,版画教育的特殊教育意义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师范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版画存在的价值目前提供的课程是有局限的,主要模拟训练一些技法,如果不改变现在的版画教学现状,没有构建适合的版画教学体系就很难进行进一步的实践与推广,更无法谈及充分挖掘版画对师范生内在的价值来服务于社会,实现版画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版画的广泛应用带给广大美术教师和师范院校新的挑战,构建合适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促进师范院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满足社会的需要。
就目前而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儿童还没接触过版画,尤其农村儿童。据调查,我国的中小学儿童版画发展相对缓慢,尤其农村儿童对版画的了解却很少,甚至都没有接触过。就一师范的六年制小教专业生来讲,他们大部分大多来自农村,所以他们也是进入大学后首次接触,对版画知识处于空白状态。现在正常开放的课程内容是有限的模仿训练一些技术,需要改变教学现状,构建合适的版画教学体系充分挖掘版画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内在的价值来服务于社会,实现版画的育人功能。对于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来讲,他们未来要从事的教师行业,所执教的学校是条件有限的农村,不可能都配有专职的美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具备一定的美术技能,一专多能的教师更符合实际的需要。那么版画教育功能对其就有着很好的学习价值,一是现有价值:对于他们自身,学习版画可以提升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艺术修养、技能等综合素质,二是潜在价值:有益于未来所教授的对象,他们可将版画的育人功能应用于农村小学教育中去。但是,在目前全国师范性院校中,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中版画所具备的教育功能却因各种原因的限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版画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不断进行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注重艺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日本的版画教育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特色,并与相关机构出版版画,从而普及了版画这一艺术形式,对版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的取得有一定推动作用。版画教育功能在日本得到广泛认可,版画课程是他们的必修课程,因为日本教育界充分认识到版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性。专家认为版画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为目的,而是通过版画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造力。日本教育界的版画协会的成员将普及全国版画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宗旨,成员中有版画家,有一线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同时,全国还开展了很多儿童版画教育活动。在各个方面的推动下,日本版画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日本教育版画尽可能多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举办教育年会、竞赛、画展等。诸多的活动让教师和学生更有信心的去学习和创作版画,成为无形的一种推动力量,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结合中国版画教育与师范院校版画教学实践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寻找、探索和发展适合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活文化环境,只有在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资源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的版画教学体系才能得到发展。以一师为例,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局限于对版画技法的一些掌握,版画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既要有个性又能凸显地域性,使版画真正发挥自身价值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美育的发展,版画艺术大众化发展趋势的增强,版画艺术也作为新的课题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对于六年制小学教育这个特殊专业的版画教育更是一个新课题,所以对版画教学要讲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对这一学科有更深的认识和思考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黎青青苏健敏蔡录江.深圳市桃园小学的软版画教学[J].《中国版画》(教育视角),2003,6.
[6]万亚红.中国与日本儿童美术教育比较[J].读与写杂志,2012,9.
[7]滕大春.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