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幼儿园的内涵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支持。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幼儿园管理者都会感到园内教育资源不足:渴望有更多优秀教师,期望有更多活动空间与经费支持……其实,教育资源的获取,除了政府投入外,另一个重要渠道就来自社区。
无论哪所幼儿园,都处于一定的社区范围内,同时,也为社区提供教育服务。从园所管理角度来说,幼儿园外一定范围的空间及相关资源都属于社区范畴。无论是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还是立足于我国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都强育的整体性,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整合。在幼儿教育领域,家长资源也属于广义的社区资源。
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教育囿于围墙之内的弊端,开始主动对家庭和社区开放,例如设置家长开放日、社区育儿咨询日等,以期吸引家庭和社区参与到幼儿教育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彼此间的互动,但“幼儿园主动引领BG大游,社区被动配合”依然是幼儿园和社区互动的常态。社区尚未清晰认识到自身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BG大游,这就导致幼儿园和社区难以形成凝聚力。
为突破这一局限,许多园所围绕“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机融入社区教育资源”进行长期探索,并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经验。
虽然幼儿园与家庭、社区是幼儿生活的不同场所BG大游,但致力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然而,并非所有的社区人士(包括家长)都能确切地认识到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和教育任务,也不一定能认识到社区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幼儿园要有效提升教育质量,就必须通过主动宣传和参与,协助社区和家长树立科学幼儿教育理念,并使他们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一方面,幼儿园可通过“走出去”,更好地了解所服务社区家长的教育期望和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使得社区及合作单位认识到如何为幼儿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幼儿园与社区有了共育的共识后,还要形成稳定的共育关系,以达成协同育人目标。
实践证明,建设社区教育实践基地是一种有效做法。但这种做法奏效,不能仅靠幼儿园,也不能只借助社区的力量BG大游,更优的做法是创新机制,依靠自上而下的力量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即由主管部门牵头,幼儿园与社区正式签约,建立幼儿园的社区教育实践基地。这种做法,使幼儿园与社区协同共育关系得以稳定,协同共育实践的平台得以稳固,协同共育活动得以持续开展。
比如,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支持下,依托省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省内7所幼儿园通过这个方法筹建了33个社区教育实践基地,有效实现了幼儿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高质量整合,极大提升了幼儿教育质量。
同时,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有组织亲近性的单位之间更容易达成一致的共育目标。例如,幼儿园与小学都有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教育要求,与博物馆都有文化推广的教育责任,与消防局都有安全教育的职责。因此,幼儿园可优先以这些单位为切入口BG大游,积累成功共育经验,增加幼儿园与社区共育的信心,进而拓展不同类型的基地。
幼儿园和社区达成教育目标的一致只是协同共育的开始。要让社区教育资源转化为幼儿园教育资源,还需要幼儿园根据保教工作实际需要,尤其是课程设计和实施需要,主动发掘社区资源。
“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是指导当今学前教育保教实践的基本思想。换言之,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密切结合,其中家庭和社区是幼儿生活经验的基本来源。因此,发现和发掘家庭和社区资源,是幼儿园教育与儿童生活经验有效对接的最有效途径。资源再好,不用就是摆设。幼儿园应主动跨越围墙,积极联系社区各单位和机构,充分发现和发掘社区中潜在的教育资源,做到“为我所用”。
或许,某些园长或教师认为,不是每所幼儿园都有丰富可用的社区资源。其实,任何一所幼儿园,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只要用心,都会发现独特的自然或人文资源。
比如,广东省教育厅开展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各地幼儿园密切结合所在社区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为幼儿创设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的机会。目前,广东省内就有7所办园性质、所处地域等大不相同的幼儿园精心梳理了各园3公里范围内可融入课程体系的资源。
例如,广东省军区第二幼儿园从周围的场馆资源着手,利用广东粤剧院、广东省博物馆等,为幼儿了解历史人文、艺术发展开辟探究与体验路径;江门市教育第一幼儿园从地区的文化资源着手,利用陈白沙纪念馆、梁启超故居等资源,为幼儿了解地域特色、人文发展提供载体,丰富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经历。
当幼儿园不再拘泥于围墙内的教育,而是主动与家长、社区携手,就能建构更为丰富、多样、适宜的教育资源,进而给予幼儿一片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