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安徽阜阳的18岁少年小彬(化名)被送入合肥一家特训学校戒除网瘾。离家仅2天时间,父母竟等来小彬死亡的消息。
记者查询发现,注册成立仅两年的“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训学校”,在招生时宣称:
“办校九年来创安全事故零记录,家长满意度100%,学生转化率100%,绝对保证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
这也是刘女士选择合肥正能学校的原因之一,“学校没有负面新闻,离家也不远。”
据悉,因为孩子沉迷网络,小彬的父母没办法,于是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名为“合肥正能青少年特训学校”的地方。
在与学校负责人“罗老师”签订《委托协议书》后,让相关人员带走了自己的孩子,没想到竟把孩子送入了“地狱”。
于是学校人员将小彬关入禁闭室(室内温度30℃以上),并将他的双手铐在窗户上。
之后,还对其进行殴打、限制饮食、不让睡觉等惩罚。在禁闭期间,小彬只吃了半碗泡面和一点泡饭。
就在李傲去世的十天前,陕西16岁少年魏星(化名),因不堪网戒学校折磨,从五楼纵身跳下,致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左眼球爆裂。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好想回家”“受不了了”,魏星在遗书里,频繁使用这些词句。
“天天跑5千米、500下俯卧撑,体罚跑步4、5个小时不能停,一停下来就会被教官用脚踢。”被打被罚,他不知道,这囚徒般的生活,究竟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事实上,在至少三年多的时间里,逃跑、自残BG大游、甚至自杀,从未间断地在魏星所在学校交替发生。
这些看起来应当使用在传销组织内部的手段,却打着“戒网瘾”的旗号BG大游,代表着父母“为了孩子好”的善意,一边残害青少年,一边收着巨额的“残害费”。
不少网戒机构会公开宣传“全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并将此作为吸金卖点。高墙与铁丝网下,青少年被施以早被时代抛弃的体罚。
面向家长的宣传,从不会出现“体罚”二字,网戒机构赋予了它更为正当的“美名”:
形式从跑步、站军姿、关禁闭、吞食烟丝、拳打脚踢、皮带鞭打BG大游、伤口撒盐到高强度的俯卧撑、超负荷行走、电击不等。
有媒体梳理过近年来见诸报端的12例戒网机构发生的案件后发现,超过9成涉事机构存在体罚学生的情况。
在网瘾早期,孩子会感觉到上网的快乐,然后精神上对网络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渴望上网。
后来,则会发展为躯体依赖,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只有在上网后精神才能恢复正常。
网瘾到达晚期,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特征,一旦停止上网,会出现自残倾向,危害个人和社会。
总之,如果孩子连续一个月以上每天玩游戏4~6个小时,认为上网能给自己带来乐趣,那么父母就要留意孩子了,要及时采取措施让孩子摆脱网瘾。
聪明的父母都是有爱心的父母,他们会关注孩子所需要的,及时用关爱去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孩子在现实得到满足了,就会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
父母想帮助孩子解开网瘾的心结BG大游,就要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把孩子的兴趣从网络中转移出来。
乐乐今年上三年级了,他的爸爸是搞计算机的,经常用电脑。他接触到电脑后,就迷上了里面的小游戏。
这天,爸爸看见孩子又在玩游戏,就说带他去公园玩。玩了一会儿后,爸爸和乐乐一起看蓝天白云,并把它们画了下来。
回到家中,乐乐已经没有心思再去玩游戏了,爸爸则把乐乐的画裱起来挂在墙上,并鼓励他多画画。结果,乐乐真的爱上了画画,就把电脑抛到一边了。
父母要引导孩子走出网络的世界,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BG大游,让孩子在兴趣中找到乐趣,就会远离网瘾的困扰了。
很多孩子也知道对网络成瘾不好,但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看不到实例,所以意识不到网络的危害,或者说意识不到网瘾的严重性。
如果父母能够陪孩子多看一些相关的案例,孩子会直观地了解网瘾的危害,从而受到很深刻的教育,自然就会引以为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