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传播人通讯社 记录每一个真实有温度的故事。BG大游

  196体育是由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校园新闻媒体社团,由学生自主运营的专业实训平台。旗下集杂志、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百家号BG大游、澎湃号等多媒介产品为一体。2位学院专业老师指导,现有记者43人,设有特稿组、视觉组两大板块,并由编委会统筹管理内容生产与社内事务。“不在床上在路上”的精神,永远践行“向上的力量”,传递“新而酷”的表达,在师大3400余亩的土地上,表达属于自己的声音。

  作为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社团和专业实训平台,特稿组在传播人通讯社中主打深度新闻的“品牌”,立足特稿、人物、对话等新闻形式。

  文字,是我们最好的伙伴,让我们最引以为傲的,亦是文字所承载的力量。在碎片化讯息遍布互联网,在浅层理解覆盖深度思考的时代,传播人特稿组保留着传统媒体的特色,以深度为招牌,以真实文字传递力量。

  我们秉持“不在床上在路上”的精神,用行动感知社会群体的内心世界、探寻讲义背后有关“林宗南”的尘封故事、关注疫情之下卡车司机的生存困境,我们从未停止与读者探讨时代的命题。

  我们在键盘上敲击下一个个真实有温度的故事,记录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带着对新闻、对文字的热爱,一直往前。自传播人创立至今,我们未曾停下找寻真相和意义的脚步,未曾失去浪漫而隐忍的记者情怀。

  他们能够用相机捕捉一幕幕平凡人的惺惺相惜,他们也曾用相机记录下疫情之下学生群体笑对生活的奇思妙想。视觉组善于用影像说话,表现出他们感知和蕴含的情感,也善于以温情动人的微记录视角,铺展着五彩缤纷的社会画卷。

  他们热爱摄影摄像,他们在细致观察后用等待到的瞬间记录新闻事实,他们在深刻回味后于每篇故事寄予独特的情怀。

  照片是文字的最佳拍档,视觉组也是活跃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他们以独有的观察和思维,向读者呈现一个个平常却不平凡的瞬间和一个个用心讲述的故事。

  从传播人退役之人,我们称之为“老兵”。他们,虽走向天南地北,但心系传播人,时常通过传播人微信“分享传递”的推送形式与传播人的师弟师妹分享交流在外的经历。除了老兵,我们也在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在每一届新人入社时,传播人都会采取“老带新”的模式,在选题的制作和技术类培训中锻炼新人的能力。传播人每一届之间都在延续着“传承”,不论是办媒理念方式,亦或是感情。传播人的大厦在一届届的努力中添砖加瓦BG大游,帮助我们共同成长。

  每年年底,传播人都会举行隆重的年会。除了对于一年一届的工作汇报和才艺汇演之外,也将举办“老兵”退役和新人交接仪式。每年的年会,分布在五湖四海的传播人的老兵都会归往“传播人大本营”参加。在这里,我们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临近年关时的浓浓年味,更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2年8月10日-2022年8月20日传播人通讯社针对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的,热切期盼着大学生活大一新生。向本学院及其他学院对新闻感兴趣的2022级新生开放的暑期线上训练营。训练营以新闻业务能力培训和实践为主要内容,旨在为新生提前了解新传专业和媒体实务。该活动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新传和其他专业学生学习,大家一起学习互相进步,收获颇丰。

  2022年9月12日,面向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生进行线期新杂志。编委会成员策划招新活动,包括文案,报名表,和面试内容,并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再举行分部门面试,填补换届后的人员不足,为“传播人通讯社”增添新血液,为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的同学提供实践平台。

  寒冬十二月,指导老师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把大家聚在一起,“围炉夜话”,与大家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拉近了指导老师与社员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社团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大山里的艺术馆是传播人通讯社和美丽中国联合开展的一项公益类活动,由2021级编委会成员、2022级部分社员组织画展如期展出,做好前期线上预热工作,活动开展过程中在线下摆摊宣传,吸引来自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校园群体甚至外校人员前来参展,并鼓励参展成员给画作的小朋友作者写下一两句寄语与祝福,最终活动结束后,我们将所收集的明信片和礼物统一回寄给甘肃平凉的小朋友手中。

  1、2022年10月获第三届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深度报道类二等奖两篇、三等奖三篇,音视频类三等奖一篇,摄影类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一篇,校园报道奖一;

  2、第十一届铁塔记者节大赛非虚构类特等奖两项和一等奖一项、通讯类一等奖一项以及新媒体二等奖一项;

  4、2022年1月获第十届铁塔记者节通讯类特等奖、一等奖、新媒体类一等奖;

  5、2021年5月获中青校媒(江西)十佳校园媒体、十佳校园新媒体、十佳校园媒体人;

  7、2020年12月 获中国日报第九届“校园学报新闻奖”最佳新闻报道亚军;

  8、2020年12月获中国日报第九届“校园学报新闻奖”最佳文化艺术报道季军;

  13、2019年12月,获由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举办的第八届“校园学报新闻奖”最佳新闻特写季军;

  14、2019年11月,获第六届湖南大学“红枫大学生记者节”文字通讯类三等奖;

  15、2019年7月,在第三届“校媒·全国高校新媒体评选”中,荣获“十佳原创内容奖”;

  16、2019年5月,第16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本科组)二等奖;

  17、2019年4月,荣获腾讯基金会和腾讯新闻联合发起的“谷雨奖年度校园奖”(全国4篇);

  21、2018年4月,获中国(江西)高校传媒联盟“十佳校园媒体”“十佳校园新媒体”;

  22、2017年5月,获中国高校新闻扶持计划人物通讯类全国一等奖(全国仅2件);

  23、2010、2012 年、2016年、2017年,《传播人》通讯社在中国(江西)高校传媒联盟主办的 “非常校园传媒奖”活动中蝉联“十佳校园媒体”的殊荣;

  24、2017年4月,共获中国高校新闻扶持计划新闻评论类、深度报道类、人物报道类、新闻摄影类、微信图文类、视频类江西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

  25、2016年,在“寻找全国高校最受欢迎的百强校园媒体”中获得“优秀校园媒体”称号(全国30家);

  26、2015年,新闻调查稿《15元“批售”的全国作文奖》获得中国青年报举办的首届“中青校媒奖学金”(全国仅10人);

  27、2013年,《传播人》被评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三星级会员媒体,全国仅有报纸61家;

  28、2010年,“聚焦冰点”版面荣获“新闻名专栏”、新闻稿件《一个村落的消逝》荣获“高校好新闻奖”。

  自 2011年起,传播人通讯社蝉联全省十佳校园媒体,先后斩获全国高校新媒体评选“十佳原创内容奖”,全国优秀(十佳)校媒,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媒并列为全国十大优秀校园媒体。2022年跻身全国 12 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之一,成为全国校园媒体大赛协办单位BG大游BG大游。

  目前,传播人杂志发行一万余本,微信公众号平台“CBR传播人”发表原创微信推文400余篇。粉丝一万余人,主要为全国各大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传播人通讯社积极与全国各大校媒互动,多次作为校媒代表进行经验分享,并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校媒互相交换刊物交流。

  去年由传播人通讯社策划的五一劳动节报道《你好,熊美兰》,将学校后勤服务工作人员请进摄影棚,为他们拍艺术照。该报道发出后被学习强国江西频道全文转载,阅读量近40万;产生微博同城热搜榜2条,阅读量超300万;并被人民网江西频道、江西晨报、小央视频等多家媒体报道。

  传播人以报纸起家,在第81期正式改版为杂志。从报纸改版到杂志的尝试,传播人一直流传和秉承着对于事实的探究和对新闻的坚守。截止目前,传播人从报纸到杂志,传播人刊物已刊发94期,共计发行一万余本,读者遍布全国,在省内外媒体圈中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以调查报道和新闻特稿为主打的传播人杂志,对于每一个选题都会进行完善的准备。选题的策划、开会、采访、写稿对应着新闻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又一个的好故事。从报纸到杂志,传播人杂志努力坚持的特色在于,要一直做刚性报道,揭开表面的假象,直击内里去调查。

  “传播人:因为在走上坡路,所以埋头前行BG大游!”迄今为止有着一万多粉丝量的传播人公众号创立于2013年,并在2014年正式以“CBR传播人”改版升级回归。“传播人”是个年轻且富有张力的自媒体。热忱的心智与灵动的思维相碰撞,成员合力协作,集体倾力互助,以新闻理想为准则,实时把握对新闻事实的独家报道。报道范围方面,不仅时刻用心感受校园生活中常被忽略的人与事 ,也深入社会一线,走基层,送温暖,以客观视角向读者展现各行各业、芸芸众生的悲欢;针对人群方面,不仅面向江西师范大学的在校学生,社会各阶层的百姓也都在囊括范围内,力求题材涉猎诸多范围,使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文化层面的人们都能有所感触。一气呵成的推送由滴水穿石的坚定和义不容辞的信念造就,撰稿成文不仅需要勇气与时间,更需要一颗“匠心”,而每一颗追求卓越的心都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专业素养作支撑。2023年已开启新的征程,“传播人”也将在奋力前行的路上,不断超越过去,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