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高校教师说:谈谈舆情管控的“来时路” 深度报道03

  196体育避免与学生脱节,能够与网友沟通,驻扎在舆情管控的阵地上BG大游,几乎是所有高校面对的新挑战。

  面对热搜,面对舆情,高校会如何预警,如何处理?身处校园的我们,对话了多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是党委宣传部的老师,学校办公室的教员,舆情监测的责任人,两微一端的负责人,新传专业的师长,有十余年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透过他们的经历,我们看见了高校舆情管控的“来时路”。

  从属性上说,舆情有正面、中性、负面的三种分类;从形式上说,它也有现象型、结果型的两种分类。

  相比于单纯的现象型热搜,高校舆情事件更偏向于结果型热搜。何为结果型热搜?它指的是先前已经历处置阶段,但处置不力、效果不佳才上的热搜。

  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钟老师认为:“很多高校被爆出严重的负面舆情事件,其实是学生不得不借助网络,推动事情解决的方式之一。这些负面热搜,多半是学校在前期没有处理好。网络不像校长信箱,它具有施压加交流的双重属性,需要大家敞开了去交流。换句话说,上热搜的高校BG大游,如果在前置环节,能增加沟通、及时处置,后续效果将截然不同BG大游。这也是高校首先要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负责校园共青团的宣传事宜,也是钟老师的工作之一。紧随青年步伐,并坚持整体求稳,是她的工作思路。这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合适的宣传、真诚的教育引导;二是贴近学生,有“网感”地与学生有互动。

  2020年起,高校越发容易陷入舆情困境。随着突发事件性质繁多,部分高校显然还未做好接受“网络治校”的准备,缺乏舆情研判的体制机制、专业处理的人才队伍,日常的监测也流于形式。钟老师说:“哪怕旁观者并不专业,看到一些高校面对舆情事件,都会觉得态度不真诚、回应不合适。人是真实的,唯有真心换真心,才能守住宣传与舆论阵地。”

  在之前的统计中,我们发现:以内容属性区分,高校负面舆情事件主要分为10种话题。无可争议的,“学生”和“教师”成为高校负面舆情事件的主体。

  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体现为涉事主体,还表现为曝光主体。微博发评论、微信发朋友圈、贴吧跟帖,众多媒介平台的技术加持,使得大学生群体早已不依赖单一渠道发声。通过简单的“转赞评”,足以表达这一群体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情绪,疏通远好于围堵,勇于承认、用心沟通,主动接近源头,尽心调查、坦诚回应。

  舒缓学生情绪,高校辅导员老师的存在必不可缺。他们是大学校园里直面学生生活的教职工群体,在朋友圈关注学生不经意间流淌的情绪,在办公位上与学生谈心,在宿舍里实地走访,用问卷收集意见与建议……

  拥有十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钟老师认为,高校频上热搜,需要做两方面的思想准备——

  学生习惯了使用自媒体表达民意,出发点也是简单的,并不一定是准备家丑外扬,而只是想要倾诉BG大游、寻求沟通。舆情是一个三棱镜,折射出校园里层出不穷的问题。“高校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高校应对舆情工作的本质。人人都是自媒体,不要看见舆情就害怕。”

  是不是学校搭建的沟通途径不够快捷,回复和解决的速度不够高效?在高校的学生代表大会上,仍有很多学生代表提的是关于衣食住行的建议,钟老师开始思考:“我认为,这并不代表学生对校园工作的认知水平低,只关注吃喝拉撒这点事。相反,这折射出,我们连学生在生活起居上的困扰,都没有完全解决。”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突发事件极易在网络传播和蔓延。而互联网发言的匿名和平等性,使得信息、意见、情绪满天飞。如今,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个人发声、曝光、检举、抗议的必选窗口,与此同时,谣言也滋生开来。

  通俗地说,感受广大网民、尤其学生情绪变化的触角,就是舆情监测。言论可以借助网络发出,也可以接受技术的监测。为了实时监测舆情,安装各种信息收集仪器装置,实时搜集与学校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测预警,成为高校的不二选择。

  刘老师是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中心的主要负责人BG大游,他告诉我们:“学校购买了专门的舆情监测系统,收集大家在互联网上的声音,以起到预警的作用。”

  同时,学校也会建立处理各种舆情问题的微信群,如果事件清晰地指向了某个部门,相应部门的负责人会被召集起来,协商应对。刘老师回忆道:“此前,学校的一个校区正在施工,很多同学在微博上吐槽‘住宿环境噪音大’。接收到信息后,我们会督促后勤部门,及时向学生解释或协调。”

  新一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借助网络,维权、发声、自我做主,有时甚至不计后果,已成为我们下意识的行为。之前我们说,孩子变了,但是父母还没变;现在我们说,学生变了,但有时学校还没跟得上学生的变化。

  教育工作者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也折射着,教师们在用怎样的管理方式面对学生,以怎样的姿态心态应对舆情事件。倘若学校“偷了懒”,没有及时捕捉到这些隐匿在师生间的情绪,并给予重视、研判、调查、澄清或改变,所衍生的舆论风波将不可估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