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十篇BG大游

  196体育检察新闻是政法新闻的一个门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但还未知的法治领域话题,是检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检察新闻报道,可以让受众从检察视角接受法制教育、了解检察机关工作、并学会用法律或检察手段保护国家和个人利益。

  在群众眼中,检察机关因其职能和办案程序的特殊性,相较公安机关和法院是相对神秘的。作为法制新闻的一个门类,检察新闻和公安、法院新闻相比,常常处在尴尬境地。

  现实中,警方在抓获嫌疑人的第一时间就能出新闻,时效新、现场感强;法院经过审理案件,有了最终结果,定纷止争,且有普法意义;检察新闻则夹在其间,三者关系如同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检察环节就是中间看似单薄的握柄。

  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检察环节才是新闻的“富矿” 。相比公安、法院、司法系统,检察新闻有其独一无二的“细”:案卷材料中犯罪嫌疑人供述、受害人陈述等,非常详尽,有各种细节可以发掘。结合检察官办案经过,就可以还原出最丰满的现场,这是其他环节所不具备的。一些大案、要案中最核心、最吸引人的部分,也都是从检察环节获得。

  从《大河报》历年的政法新闻报道中不难发现,检察新闻一出,必然重磅。从早期的“郑州工地惊现‘断臂帮’”,到近期的“男子替人删帖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捕”等,无一不是检察环节捕捉的好素材。

  反贪反渎案件受关注度高。除传统“盛产”案件新闻的批捕、公诉部门,检察机关还有两个重要部门:反贪污贿赂和反渎职侵权,自侦案件均出自此处,比如检察机关直接查办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每一件都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都有很强的新闻性。自侦案件的中稿率几乎在百分之百,这也是检察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

  检察官办理的案件看似社会的“负能量”,背后却蕴含着积极意义。都市报一向倡导新闻报道的“大民生”,政法报道亦是如此,需要贴近民生、兼具可读性与服务性。

  对个案的关注,并非就案说案,而是注重案件的背后,报道时就要从各个角度去思考:一起案例,有怎样的警示性,让潜在的不法分子放下侥幸之心;有怎样的服务性,让平民百姓避免成为下一次不法侵害的目标;有怎样的前瞻性,为推进法治中国进程助推添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检察新闻报道那种单一、垂直、工作的、技术的纯业务角度,伸展到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变为立体的、横向的社会角度。

  首先,是符合当前法治形势、适应法制改革进程的。遇到重律修改或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后,要留心检方有无办理类似案件,这种“应景”稿不但中稿率高,而且影响大、意义深。

  2013年9月,两高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对网络“有偿删帖”行为以非法经营罪处罚。很快,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受理一起靠替人公关删帖、赚取差价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检方以涉嫌非法经营罪被批准逮捕,记者从检察院获悉该案件线索后,又对删帖行业现状进行后续调查,该篇报道见报后产生较大影响。

  这样的检察新闻,既有有故事情节,更有普法意义,通过个案让人们知道,此前的有偿删帖“灰色地带”,而今有法可治,而不是“上情下达”的说教,告诉大家“某月某日出台了某法律,某月某日施行”。

  其次,注重社会服务性。在检察官办理的案件中,需要留意哪些是新的作案手法。通过对此类案件的报道,起到提醒服务作用。

  盗窃案很常见,却有不法分子专门盯上超市购物时、把挎包放在购物车里的女性顾客,利用她们选购商品时分神的时机下手偷包。这种针对特定人群的作案,加上相应提醒,就有很好的服务性。

  关注大要案和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诸如李天一案、郑州宝马女撞交警案等一些在当地乃至全国影响恶劣的大要案件,多在发案初期就引发社会关注,当这些案件进入审查环节时,自然也是公众追随的重点。此类报道一方面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也是程序正义的彰显,通过案件在每一司法环节的公开,促进其公平公正。

  此外,相比大要案,检察官日常办理最多的就是一些盗抢小案,对此类案件往往已经麻木,而其中却有很多亮点有待发掘。

  比如一起抢劫案新闻报道,无论数额还是犯罪方式都不足为题,却因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变得有趣起来――他随手从路边掰了一根甘蔗,在夜间充作棍棒打劫路人。再如,大多贼偷钱偷物,而这个贼从站偷走几兜BG大游,这也挺有意思。这些小案件因为这些亮点,得以发表。

  注重时效性。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情,必须讲求时效。在检察宣传中,也要坚持新闻的时效性原则,养成发现新闻立即采写、发送的良好习惯,使宣传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讲求新奇,切忌猎奇。案件新奇,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读者眼球,新作案群体、新作案手段、新作案目标……但新奇不是猎奇,稿件中不能充斥血腥和色情,不应过细地描写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情节和技术手段。

  多讲故事,忌写公文。我们常见一些通讯员写新闻时,把法律文书中“张某,男,汉族,某某年出生,某某县人……”完全照搬下来;也有把检察新闻写成公文,通篇充斥“四个坚持”、“五个能力”等云里雾里的名词。

  而一些会议报道、新措施出台,最容易写成公文形式,充斥空话、套话。写好这类稿件不容易,需抓特点、盯细节,用故事、案例来充实佐证,尽量使用形象的语言。

  用词准确,讲究“法言”。最后,写检察新闻稿件时,应采用法言法语。如“某市委书记指挥办案”的内容,有违宪法所确立的司法独立原则;检察机关为某大型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之类表述,不宜出现;案件报道时不能忽视法定程序;避免使用带有人身歧视或攻击性的语言;“全国首例”、“贪污数额最大”……词语要慎用。

  如今,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们对科学领域的认知及探索,传统的新闻理论不断受到冲击,把新闻写作行业推向了现代化科学之路。全新的写作风格正在不断渗入到新闻行业当中来,具体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点:

  1.1从客观到主体的迈进。先从传统的新闻写作理论说起,人们总是习惯于在采访素材和记者的写作技巧之间研究新闻写作,却忽视了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记者本身,而记者正是新闻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主体。现在则不然,与写作技巧相比,人们反而更关注的是记者本身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如今对于新闻研究已从单项的内容转变为写作者本人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方向,不仅是对新闻行业的挑战,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成果。

  1.2由静到动的逐步转变。新闻写作工作者从一味地在新闻报道写作中研究方法,到从写作过程中寻求发展,即开始从定向写作逐步发展为对写作的思维过程的重视,并与哲学、社会学、思维科学、心理学等众多科学领域来逐步发展未来的新闻写作领域。

  1.3逐步把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并向宏观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新闻写作中,人们往往喜欢针对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例如某个新闻主题,或者写作表面的素材等内容进行探讨,但是现在人们关注新闻的方向已有了全新的发展,而是更注重新闻主题背后的提炼和主因,这也促成了一个与现代科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闻写作理论体系的形成。从而带动了新闻写作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宏观高度。确立了新闻写作工作者追求的发展方向。

  新闻写作中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理论是新闻写作实践的基础,新闻实践又带动着新闻理论的发展。从客观的现实角度出发,新闻写作者必须要面对的就是更加凸显的写作研究方向的新课题,这样既可以推动着新闻工作者及时创新,也可以促进新闻写作的改革发展,增强新闻的可看性和价值性。在这种形势下,更加突出了新闻写作学需要面临的新挑战和新目标,推动了新闻写作新趋势。

  跟着新闻写作在近几年的不断发展,走过了由快变新、强变深的历程,并且更加促进了新闻报道的可看性、时效性、价值性,并且跟随社会的发展脚步,同时新闻写作也要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真。新闻报道实事求是,首先要保证所报道事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及全面性,同时还要注意选择适合的新闻素材,保证新闻写作的内容观点不偏离主题,达到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的判断和叙述。

  2.短。新闻写作讲究的是短而精湛,一般情况下,好的新闻作品均以短作为写作的方向,而非长篇大论,这样既容易影响人们在观看新闻报道时找不到主题,也容易对理解产生偏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要短,长短要视新闻事实的内容来决定,哪些作品需要短写,哪些作品需要长写,不能盲目求短,而是应使内容与篇幅达到一致统一的效果。

  3.新。新闻,顾名思义,就是要新。新讲究的是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包括时间的及时、内容的有效和新鲜感及报道的适宜度。首先,新闻要具有时间和及时的观念,即报道当天或者前一天所发生的事实。其次,新闻内容的有效性和新鲜度,包括的是新闻写作内容的主题新颖以及写作技巧的程度。再次,新闻报道要看准时机,即报道时间是否适宜,在达到新闻具备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原因)的标准的同时,注意新闻写作的事实内容是否充分,以及向外界报道的时机是否成熟。“活”,我们所说到的“活”是指把文章写“活”,从而使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更加适合读者的需求。“活”作为新闻写作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之一,我们的实践工作者如何将文章写“活”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活”要求我们把文章写出其自身应该具备的特点,陈词滥调的东西是很难在我们的笔下“活”起来的。“深”,是文章的必然走向,更是对我们文字工作者更加进一步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打破常规报道,在新闻工作中逐渐展开新的报道领域,这个时期的一些报道常被视为“敏感”部位,这些都很好的被视为文章创新的关键。求深,这是我们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当今新闻写作的走向。

  新闻写作的宏观标准是形式、内容、风格的和谐统一。事实、价值、效果的和谐统一,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审美价值的和谐统一。形式、内容、风格的和谐统一,这是新闻写作的形式美。文章要求形式随内容,风格随形式,表里如一,什么样的内容就以什么样形式表现,要五花八门。采取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就运用其风格,风格随形式走。

  1、事件性消息:事件性消息是消息的“正宗”并且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具有典型示范、典型示警的作用,对读者有吸引力。

  3、新闻简讯:简讯是压缩的产物,简讯的原型大多是一般的消息,因为当天报纸版面的限制,或者因为版面的需要,有时是因为新闻价值判断的差异,而被压掉了一些内容,成了简讯。简讯文字简略,内容简单且结构单一。

  4、新闻特写: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5、通讯: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文体。

  6、描写性消息:以描写为基本手段写作的消息,是描写性消息。换言之,描写性消息的特点是“再现”,——以文字重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情景。

  8、新闻写作:新闻写作是指记者把采访收集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

  一、新鲜——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用最明显的形式写出来;积极寻找新闻的最近点;

  二、快速——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学会和养成打腹稿的习惯;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善于准备好各种写作素材;注意培养口述新闻的能力;

  三、简短——坚持一事一报,突出讲清楚一件事;注意把主题破小,把角度选小;注意化整为零挤掉水分,只讲事实;语言凝练、简洁。

  二、要把会议看做新闻源,会议是出新闻的地方,跳出会议,在会议内容上抓新闻点;

  写作特点、要领主要有:1、选择新闻人物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2、凸显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其思想发展的过程;3、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的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4、在社会生活的矛盾中表现人物。

  地位:1、它是新闻消息体裁所独有的;2、它处于文章开头地位;3、与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完全准确无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和结果、新闻涉及的背景材料和数字等;第二,报道的事实要全面。即从事实的全局加以把握,不以偏赅全,以点带面;第三,新闻的观点、认识的角度、事物发展的程度,都要切合实际情况,讲究分寸,留有余地,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可以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新闻的真实性,是关乎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一个重要原则。

  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避免道听途说。新闻必须是真人真事,这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有创意的新闻线索,才能捕捉到货真价实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能有效防止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记者是最接近新闻事实的人,如果能够做到对所报道的事件从个体的真实、准确,到总体、本质以至于发展趋势上都坚持真实性原则,多较真,多调查,不捕风捉影,不道听途说,那么新闻才能真正体现出其社会权威性和舆论导向性。

  近年来,一些新闻撰稿人的写作态度不严谨,为了多挣稿费,随意在新闻稿件中对报道的事实添枝加叶、捕风捉影;或者为了迎合某些读者的低级趣味,把道听途说的传闻、绯闻和丑闻当成新闻大肆渲染,以至于对一些极其私密的生活场景、个人内心独白,都杜撰得活灵活现以哗众取宠;还有一些媒体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扩大发行量的需要,为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马虎草率,胡编乱造,采取“拿来主义”,把其他媒体刊登的报道“移花接木”,据为己有;甚至干脆借助互联网搜集素材,再改头换面发表。这些道听途说的材料经过七转八转,虚假的成分颇多,这都是和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背道而驰的。新闻记者一定要到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找到当事人、知情人等,仔细查证,否则,光凭道听途说就匆忙上报,将严重影响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导向性。

  坚持客观报道,如实记述,避免合理想象。新闻报道欲求得生动感人,就要在采访上下工夫,即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采集、挖掘生动感人的事实。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深入,则新闻事实就生动感人;同样,采访材料不足,则必然导致写作时思路枯竭和语言贫乏。某些记者实际采访不足,到实际撰稿阶段,为求得材料的生动感人,竟不惜违背新闻报道真实性的要求,凭借主观猜测闭门造车,搞所谓的合理想象,这对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是极大的损害。

  新闻对社会的引导功能,是通过事态信息自身的内涵去实现的,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象和臆造,那么,新闻就背离了新闻的主旨。对于记者来说,首要的职责就是竭尽全力认清事实的真相,然后加以清晰、准确的陈述或再现。将新闻事实以朴素的风格还原其本来面目,呈现得原原本本、实实在在,以新闻的方式对待新闻,这才是漂亮的、高超的新闻写作。若超越自己的本分,报道的事实中还包含着其认为、以为、推理、猜测的事实是什么,则新闻就干扰了人们对事态信息本身的准确认知和理解,误导社会,从而损害新闻的真实性,可见,“合理想象”在新闻中是不合理的。

  新闻写作要避免主观性。事实上,面对同一客体,不同的新闻传播主体的报道和解读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甚至可能完全相反。其根源就在于新闻事实的报道是要由人来完成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新闻是在人的主观价值的判断过滤中完成的。而新闻传播主体的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立场角度、不同的观点和倾向、对事实材料不同的取舍剪辑,甚至版面的安排BG大游、字号的大小、位置的摆放等,无不打上新闻传播主体的主观价值认同的烙印。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客观事实包含着主观判断,这是新闻写作真实性原则始终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坚持真实性,又要时刻避免主观性。

  所以,要坚持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就要避免记者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自觉地评价有关新闻事实,尤其要避免表达作者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从新闻专业角度来说,记者必须在新闻写作中自觉排除自己的价值表达,极力克服主观性,真正实现新闻“让事实说话”的基本目的。

  新闻写作要免受商业利益驱使。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冲击。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就放松了新闻职业道德的准绳,以制造假新闻作为卖点吸引受众;或者受金钱利益的驱使,追逐功利,公然造假,把媒体当作牟利的工具;此外,社会上一些商家为打压竞争对手,不惜重金拉拢和引诱一些媒体及其记者,结成利益同盟,捏造事实,散布谣言,损害对手声誉;还有的新闻媒体为利益放弃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对给予赞助的广告大户大开绿灯,明明有问题,说是他们没问题;明明是大问题,说是小问题,帮其掩盖和遮挡错误,编造新闻,维护他们的正面形象。在这种情况下,记者成为功利的俘虏,新闻成为功利的工具,这种商业化观念的倾斜,使得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经常公然充斥媒体,极大地削弱了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摆脱商业利益的驱使是前提。媒体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些创收,原本无可厚非,但必须有一个尺度,不能违背新闻的最基本原则。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界争论已久的理论问题,也是写作实践中积重难返的现实困惑。探讨新闻写作真实性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新闻的本质,也对新闻传播实践活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既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新闻界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安身立命之本。

  只有导语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了,观众才可能有耐心把整条新闻看完。因此,电视新闻导语是最费心思的,也是电视新闻最出彩的部分。

  电视新闻要体现出新闻的“新颖”、“新鲜”来,也就是电视观众认为的亮点,要把新闻中的亮点、新鲜点写到新闻导语中,而且这个“新”、“亮”要突出在何时何地何事上,把关键性的“点”显现出来,激起观众的好奇和兴趣。需要强调的是,何时是指最新的一个时间点,即常说的最新动态。

  电视新闻导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开门见山,用最简洁凝练的字句,把新闻中最精彩最重要的点凸显出来,力求一语道破新闻主题。记者不能像写小说或者记叙文那样铺开来写,同时又不能因为忽视了细节而导致留给观众一个“不知道新闻说什么”的印象。

  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的一个区别在于,电视除了文字、画面外,还依赖于声音传送,因此,电视新闻导语不能忽视观众的听觉感受,要把电视声情并茂、视听兼备的优势表现出来,做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导语,在贴切地反映新闻事实的同时,让观众倍感亲切,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

  1.悬念式导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导语中避开直接交代事实,而是利用新闻本身来设置一个“谜”,引起观众的兴趣、好奇和思考,然后再在正文中揭示谜底,让观众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之感。这是一种在电视新闻中常用的也是比较有效的新闻导语写作模式。

  2.叙事式导语。用讲故事的形式写新闻事件,将索然无味的新闻事件进行故事化处理,增加其趣味性。这是现代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趋势。故事化的新闻当然也就要求新闻导语采用“故事化”的方式来“叙事”,让导语会“叙说”故事,打动观众,吸引观众注意力。这样的新闻更加显得生趣盎然,让观众增加现场感。

  3.拟人式导语。把对事物及动物的报道通过拟人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国外及港台电视新闻节目常用的一种手法,在国内电视新闻中也可进行尝试。如报道熊猫“欢欢”在日本生活的一则新闻。由于这两只可爱的熊猫初到日本时对新环境不适应,身体状况欠佳,这则新闻的导语用上“茶饭不思”、“有点沮丧”等词语,使观众倍感亲切。

  4.提问式导语。也就是问题式导语,即在导语中提出观众所关注的问题,引起观众的思考,然后将问题的现象报道出来,同时通过新闻分析与追踪,将现象背后的原因发掘出来,给观众以思考或惊醒。提问式导语比较适合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电视专题新闻。它和悬念式导语不同,悬念式导语侧重于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而提问式导语更倾向于站在观众的角度,把握受众的心理,以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来引导观众思考、阐发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见解,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5.参与式导语。也就是电视新闻在开始播放的时候,就直接说明记者以耳闻目睹的方式参与到新闻事件现场,用最简练的话语向观众交代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等,让观众仿佛跟随着记者到了现场一样。观众的真实感强烈,现场感觉突出,从而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新闻的最新动态。

  总之,导语是一则新闻的灵魂。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新闻想要争取更多观众,就要把观众的眼球吸引住。新闻工作者要做到让导语以奇句夺目,使观众一见而惊、不忍而去,必须在导语写作上下大功夫。

  [1]尚立荣:《电视新闻导语写作》[J].《科技传播》2011年第24期

  [2]刘洋:《浅析电视消息类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J].《媒体时代》2011第6期

  [3]陈红梅:《用导语吸引观众的眼球》[J].《记者摇篮》2009年第10期

  [4]蔡屏叶:《浅议电视新闻导语之“先声夺人”》[J].《今传媒》2010年第1期

  揭露问题,提出批评,写好批评性问题新闻。对某些突出的倾向和工作中存在的尖锐矛盾,以及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将它揭露出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严肃批评,对促使问题的解决是有重大作用的。以第“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一文为例:

  2008年高考过后不久,各地落榜考生便陆续收到很多陌生大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上面有各种美好的承诺,同时收取高额费用。就在家长们疑惑之时,新华日报发表的通讯《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及时揭露了这些非正规学校招生背后的黑幕,轰动全国,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讯以“出国读书的小丽却同时被国内7所大学录取”的荒诞事实作为开头,在第一部分展现了网络上普遍公开售卖“全国各地落榜生信息”的现象,具体、细致地描述了这些个人信息涵盖的内容和真实的程度。第二部分深入了一层,通过几个非法购买个人信息者的直接引语,说明招收落榜生有利可图,甚至在购买者之间形成竞争,而有关部门对考生个人信息的管理存在漏洞。第三部分再挖深一步,完整地呈现了个人信息泄露背后的利益链条:各种民办非学历办学机构为获取利益违规招生,雇用招生、提供丰厚回扣;招生为了赚钱而不惜非法购买考生个人信息,形成“竞争”;有关部门对考生个人信息管理不善,使得个人信息购买成为可能。

  通过揭露这类违法行为的利益链条,通讯展现了社会各类人的心态:贩卖考生个人信息者对利益的贪婪,对道德的无视,对法治的漠视,人际关系淹没在金钱关系之中;家长的狭隘和偏执,考生的茫然和被摆弄;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和面对违法的“平和”心态等。通讯在展现事件本身的同时,努力挖掘出事件的背景,配合有关部门打击了这种不法行为,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群策群力,献技献计,写好建议性问题新闻。这类新闻报道,通常是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某个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第“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作品《以诽谤罪追究记者必须慎之又慎》一文为例:

  《法人》杂志刊发通讯《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后,引来了西丰县公安局到北京拘传记者朱文娜的事件。自2006年重庆“彭水诗案”以来,引起全国关注的同类案例已经有十多起。如何在法治理论上提供新思维,是考察媒体时评的标准之一。在即时发表的几十篇关于这一事件的时评中,《检察日报》李国民的时评《以诽谤罪追究记者必须慎之又慎》,提出了一个在我国尚未被重视、而在国际法学界已经成为共识的观点。作者在文中直截了当地亮出观点:“动辄以刑事手段追究记者责任是危险的,这将让正常的舆论监督举步维艰”。并指出:在法制健全、法治意识比较成熟的国家,“诽谤”属于“民事行为”;而在我国,尽管法律行文上趋向这个目标,但尚未完全达到这一步。这正是我国法治化需要完善的一个方面。作者在下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论点:首先是总的原则,即诽谤指控行为应该被非刑事化;退一步讲,对以官员为“诽谤”对象的案件,认定记者构成诽谤罪的条件应该更加严格;同时要求,公共权力机关不应参与发动或者提起刑事诽谤案诉讼。作者先破后立,在文章最后提出借鉴“实际恶意”原则、完善诽谤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建议,具有建设性。

  这篇获奖作品的成功告诉我们,给“问题”“把脉”和“开药方”是写好建议性问题新闻的关键。简单的披露,是不负责任的,提出问题,还要从法规、制度、人民群众的要求、官员的态度及作为、群众反应的主要效果等方面“把脉”和“开药方”,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报道问题性新闻,目的不是为了单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也不是媒体自身图痛快,把问题摆出来就了事。报“问题”,受众知晓了“是什么”、“为什么”,更重要的还要让他们明白“怎么办”,要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路子。这不是说“新闻万能”,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媒体舆论导向的基本需要。

  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写好评述性问题新闻。这类新闻,从具体事实出发,提出问题,进行评述和议论,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加以改进。以第16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作品《农科院所制假坑农的多重恶劣性》一文为例:

  改革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利益博弈时期。关注利益博弈时期的贫弱群体的利益表达,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今天的贫弱群体,更多的是改革代价的主动承担者。高度关注他们的利益表达和诉求,而不是将他们遗忘在繁荣之地的阴暗角落,成为检验一家媒体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的试金石。

  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原因,农民在中国社会实际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权利最容易被忽视和被侵害。我们一直说我国存在“三农”问题。近年来,坑农害农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为解决“三农”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先后发出了一系列指示,并制定了相关法规。在全国反哺农业的大趋势下,仍有部分农科院所置国家的法令、法规于不顾,发生坑农害农事件。对此,该文作者根据新华社披露的惊人数字和事实,撰写了这篇评论。可见,评论的主题选择是重大的,文中揭示的问题和主题思想,对进一步落实党和政府关于“三农”的政策,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因而稿件刊出后,在受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自然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

  针对问题,积极引导,写好疏导性问题新闻。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于群众思想上存在的疑虑,报纸不应简单地批评,而应积极地引导,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作品《慎张“排行榜”》一文为例:

  近几年来,在文艺界存在着某些不良现象,其中乱张“排行榜”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如文章在开头写的:“近来,文艺界出现了不少排行榜。有文学‘大师’排行榜,有‘优秀’作品排行榜,有‘百年’排行榜,有‘近期’排行榜……编辑们在版面上刊登排行榜,教授们在课堂上介绍排行榜。仿佛文艺界应当向水泊梁山学习,不排出个座次,大家都活得不自在。”文章对“排行榜”的泛滥、草率,提出质疑和商榷,写道:“有的单位发出几百张问卷,收回的很少,就堂而皇之地据此公布排行榜。”“有的连问卷调查也不搞,几个人凑在一起‘策划’一下,一份纵贯上百年横跨全中国的排行榜就出来了。有的单位公布问卷调查结果,被认定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什么‘家’当中,本单位的人竟占好几个,名字还摆得很靠前。对于这样的排行榜,读者怀疑其中有自我炒作的成分”,通过这些质疑论辩,纠正错误,指明了错谬之所在,拨开了人们思想上的阴霾,澄清了模糊观念,拨正了舆论导向,使人们明辨是非,顿开茅塞。

  要写好问题性新闻,关键在于要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实际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需要报纸来回答。目前问题性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抓准问题。主要表现在所抓的问题不是一碰就响的问题,所抓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意义,指导性不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提供的经验是:要抓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抓“热点问题”、要抓人民群众中有“疑点”的问题、要抓人民群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在抓准问题的基础上,要让问题性新闻有可读性和可感性,还应讲究表现形式。下述笔者归纳总结出的8种表现形式,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1.通讯型的――就是用近似通讯的手法表现,其特点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用,记述事实与评析问题相结合,有高度概括,也有具体描写,感情真实,材料丰富,议论风生。

  2.述评型的――就是常见的“有述有评,述评结合,以述为主、以评点睛的记者述评”。

  3.讨论型的――即对那些重大而又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有争议而一时难以统一认识的又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问题,开展讨论。通过讨论、争鸣,辨真伪善恶,明是非曲直,以统一思想,规范行为。

  4.回答型的――有的是针对群众普遍反映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由编辑部组织回答。

  5.工作研究型的――许多报纸辟有“工作研究”专栏,其中有些报道的倾向是研究某项工作中的问题的,或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发表改进意见的。当然也有研究成功经验的。

  6.调查报告型的――“调查报告”也是许多报刊的一个固定栏目BG大游。其中有报告某项工作成就的,有报告某个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的。这后者就是“问题新闻”。

  7.采访札记型的――这种写作形式也很自由,就是对所要评析的问题把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进去,有述有感有评,亲切自然。

  8.来信型的――是记者、读者用给编辑部写信的形式,叙述见闻,反映问题,评析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我们决定对教工通讯员和学生记者进行新闻写作培训。我们举办这次新闻培训,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通过举办这次培训活动,提高水平,开阔视野,提升队伍,促进工作,不断推动我校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这是我们本次培训的第一次讲座。本次讲座荣幸地邀请到了副校长叶国英来为我们作报告。叶国英副校长是我们学校主管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校领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党的建设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今天参加报告会的同志有:全校教工通讯员,新闻中心学生记者,部分学生会成员和我们校党委宣传部全体成员。

  刚才,叶国英副校长用充满激情的语言,通过聊天的方式,引用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富有说服力的数据,从教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就把握成才主动权这一话题,给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叶国英副校长是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者和领导者。她的报告的生动和深刻,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宣传思想工作者不仅要有深百姓的新闻业务功底,也要了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知识。好的新闻工作者一定是杂家。

  叶国英副校长的报告告诉我们,我们要写出好新闻,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必须要牢牢把握主动权,主动出击,等新闻出现,不如出去找新闻。就必须要树立创新思维,心中要常有好思路,想别人想不到的。就必须要胸有全局。

  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吸引观众的目光,导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导语就像一个有趣、生动的故事开头,能够牵住观众的目光,让他们锁定新闻节目和频道。

  电视新闻导语主要有三个重要作用:一是介绍新闻事实的核心,二是揭示新闻的主题,三是引起观众的兴趣。

  1.播音员、主持人的演播室电视新闻导语。它是综合性电视新闻栏目制作中常见的一种手段,由播音员在演播室播报,概括新闻的要点、看点,展示新闻的主题、有价值的内容,或者是起串联过渡等结构性作用的线.解说与画面紧密配合的电视新闻导语。它是指播音员和主持人不出镜,伴着新闻标题出现,由播音员播送新闻稿内容,配以新闻画面的电视导语。

  3.现场同期声电视新闻导语。一般分为记者现场出镜导语、新闻人物或采访对象的同期声导语、现场声画为主等三种类型。

  相对于报纸、广播等其他大众媒体的新闻导语而言,电视新闻导语更具立体化、真实感和互动性。它独具的电视媒介特性让其本身就能吸引一部分观众的眼球,但若让其更具竞争实力、吸引更多的观众,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电视新闻导语是让人们开始注意收听收看的一个信号。新的信息往往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通常,观众接受了一个新的信息后,会进入特别关注的收看状态,即形成审美期待BG大游。为此,电视新闻导语要突出新闻价值最大的要素,突出新闻中最关键、最吸引人的要素,这些要素应该能够完美地体现新闻价值,揭示新闻主题,并起到良好的导示作用。

  海伦台曾播出的新闻《城镇化建设篇―― 如椽巨笔绘锦图》的导语是:“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实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大跨越。”

  这条消息的导语几乎概括了整个事件所有最新、最重要的信息,引发了观众对整条新闻的关注。

  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然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和人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访新闻就是采访故事。电视新闻要吸引受众眼球,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首先它的导语就要会“说”故事,会打动人,吸引人。用设问和悬念等“讲故事”的手法突出观众关注的热点,把与观众利益相关或观众关心的、感兴趣的事写出来,就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记者现场声):我现在是在省五星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您现在看到道路两侧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绿色生态景观,是百兴村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正是这种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使这个村成为沈阳莎梦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影视拍摄基地。

  导语的开头部分就制造出新的悬念: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为什么会成为影视拍摄基地?带着这个问号,观众就想在后续的新闻报道中一看究竟。

  电视新闻节目的传递,除依赖画面外,更有赖于声音,声音一听而过,不像报纸那样可以重看一次,所以电视新闻导语要尽量使用通俗化、浅显易懂、一听就明白的语言。

  电视新闻导语要口语化,朴实自然、简明短晰、形象生动,还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深奥难懂的词汇和字眼,用大众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观点、复杂的事件、重要的问题层出不穷的事物。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导语中,不要包含全部细节,不要罗列数字,观众对这样的导语不易记住。

  电视新闻导语必须符合以上几种特征要求,文字语言要避免书面语、生僻词句、专业术语,多使用短句少用长句。这是真实和平易地传递信息,以引起观众兴趣的方法。

  本文为大理学院第三期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研究项目《以新闻写作能力训练为主线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之一。

  在新闻工作中,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最终要通过他们写出来的新闻报道来实现;新闻记者的职业才能最终要通过新闻作品才能向受众展示;新闻写作是媒体形成传播影响力的关键环节。

  因此,在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新闻写作在实用新闻学知识体系的构成中一直处于“龙头”的位置,是一系列新闻业务的入门课程之一。课程对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的介绍和训练,希望能够培养出熟练地掌握新闻传播的规律,凭借自身敏锐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借助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写出传播效果好的新闻稿件以适应媒体需要的新闻人才。

  广播式教学是指“以教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教学媒体)为手段,向学生(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灌输式地传授知识(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的教学模式。

  在当下的地方院校新闻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讲授的理论的情况。在这样“满堂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被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被束缚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转化为可以直接运用的业务能力。而这些能力,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从事新闻工作必不可少的专业要求。

  所以,清华大学的李希光教授认为;“真正有效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概念或者理论,也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学习更意味着让学生能够有新的观察,采取有效的行动,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思想、行动上有线.实践教学难于落实,学生新闻写作能力差异巨大

  新闻业务教学实践较为突出的是清华大学特色新闻教学项目――“大篷车课堂”。新闻大篷车课堂是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主持的国家精品课。自1999年开创以来,每年夏天,李希光教授都会带领一组清华学生到边疆或域外展开中国边疆史地和人文故事的采访写作,学习用全球的视野、历史的深度、讲故事的方法来展现现实生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大篷车课堂需要来自社会的大量的经费资助,需要专职的多名教师参与,需要采访地政府的高度配合,需要出版社发表学生的作品集。这样的新闻采写条件,让地方院校新闻专业望尘莫及。

  而地方院校的实践教学面临着经费缺乏、教学设置限制BG大游、学生实践作品难于以高校和媒体合作形式发表的问题。

  在新闻写作实践教学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由于课后采写实践的锻炼机会的多寡,出现新闻写作能力的“橄榄球型”分布:少数新闻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大部分新闻写作能力一般化的学生、少数新闻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学生新闻写作能力差异巨大。

  二、新闻写作教学需要以新闻写作能力训练为主线.新闻写作教学以新闻写作能力训练为主线,符合课程的应用型特质

  新闻写作课程作为一门应用型的课程,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介绍新闻写作的理论和各种类型的新闻写作技巧,更应该侧重于让学生从各种采写实践中去理解,去总结,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

  所以,笔者认为,新闻写作教学需要以新闻写作能力训练为主线来开展。才不会偏离这门在世界各国新闻传播学科中都处于核心地位的课程的设置意图,也才真正符合新闻学专业的学科特质。

  新闻写作能力,应包括智力、技能、素质和修养四个方面,统称智能素养。其中,智力,主要指新闻学习者的记忆力、发现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技能,主要包含运用语言工具、掌握布局技巧和熟练写作方法这三项重要技能。素质属于生理因素的条件,包括意志、情绪、自我控制的差异。修养属于后天性条件,包括思想、理论、知识三个方面的修养。

  所以,笔者在这里强调的新闻写作能力训练,并不仅仅是指新闻写作技能的训练,而是一种新闻写作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专业领域内的能力培养和训练,不仅仅致力于提升新闻写作的动手能力,而是通过教学,夯实学生的新闻素养,培养学生准确的判断力、发现新闻的能力、采集素材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和通过新闻报道还原新闻真相的能力。所以,以新闻写作能力训练为主线进行新闻写作教学,符合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笔者的新闻写作教学中,总结了几种培养新闻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这几种方法都是教师改变“广播式教学”方式,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的有效尝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

  在新闻写作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思考、评价案例内容,针对案例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充分地参与讨论,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真实新闻事件进行有机结合。以案例为分析对象,强化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不断形成新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在思考、探索理论如何通过实际工作体现出来的过程中,把对理论的学习真正建立于新闻实践之上,可较好地培养他们独立地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法运用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关注世界范围内的经典新闻报道,更应该强调案例的新闻时效性。教师把一些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引入课堂,充分地体现了新闻界对新闻时效性永不止步地追求,也给学生提供了最为鲜活的新闻案例,促使学生关注各类媒体的新闻报道,积极主动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与社会舆论保持一致地步调。这对于其专业能力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创设一定的工作环境和过程,让角色模拟者在模拟的情景中完成工作任务,表现自己的才能,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来创造 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通过角色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应用――感知――理解――掌握”的活动过程。

  笔者认为,在新闻写作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对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强化训练,也为了弥补开展采写实践受到的限制,课堂内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在教学中,针对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比如事件性消息、专访、新闻会等新闻写作,均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方式。由教师和学生配合创设一定的新闻场景,安排学生在课堂中模拟记者的角色,布置明确的课堂训练任务,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新闻的采写。

  从这种教学方法实施的情况来看,由于采写任务集中、明确,学生参与角色模拟时有新鲜感,采写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较好。

  实践教学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学习真实的本领”。在新闻写作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笔者认为,应该处理好“两个结合”的关系。

  高校内的各种新闻媒体,都应该是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业一务“练兵场”,包括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的的各种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台、刊物、网站,以及各种社团组织所拥有的各类媒体,新闻专业的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校园变为“新闻实践的实验田”,通过大量的实践,提升新闻写作能力。

  此外,高校新闻专业应该与当地的媒体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在当地媒体开辟固定专栏等方式,一方面为当地媒体输送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来说,学生的新闻作品真正走出校园,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采写积极性。同时,高校新闻专业在当地媒体设立实习基地,也将极大地方使学生的新闻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