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8月15日,沈阳市促进未成年人“三个健康”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卫生健康委、铁西区政府主管领导作新闻发布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主任督学兼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建艳介绍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以“幸福教育”为主线,积极推进全市未成年人“三个健康”建设。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促进“三个健康”放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背景下系统谋划。成立沈阳市“三个健康”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单位共有17个,构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立体式工作格局。
市教育局成立促进未成年人“三个健康”工作专班,印发《沈阳市促进未成年人“三个健康”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对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三个健康”工作一体化思考、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
全面组织爱眼护眼主题活动,全市中小学生100%完成视力检测,市铁路第五小学等23所中小学校获评首批辽宁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
制发《心理健康排查工作制度》《心理健康跟踪回访工作制度》,建设心理大数据预警平台,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春秋季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干预跟踪服务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成长日记”活动,一人一案记录解决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类心理问题。
进一步做实“双减”,有效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学生对作业管理总体满意度达98.7%,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级执法队伍全覆盖,一年来,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8.1万余家次,查处培训机构298家、隐形变异学科培训345起。
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家国情感,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建模式,与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市建立13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基地。用好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沈阳——延安联袂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两地丰富红色教育资源优势,营造传承红色基因良好氛围。强力推动社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依托社区幸福教育课堂,持续做好多元化课程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幸福教育课程22门;推动415所中小学校与1153个社区对接,实现社区全覆盖,持续开展“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活动,每个假期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达10余万人次。
围绕“三个健康”专项行动中的重点任务,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BG大游,将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区县(市)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把“三个健康”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作为对区县(市)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沈阳市教育局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完善学生“三个健康”工作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为打造以“安全、健康、乐学、成长”为内涵的幸福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2023年将举办市级体育竞赛活动22项,提升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优势集体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冰雪等普及性项目,进一步挖掘地方民间体育资源,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是健全各学校心理教育服务机制,指导学校建立由书记校长负责,主管校长牵头、班主任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师具体指导,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关注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排查、干预、跟踪、回访工作。
三是用红色文化涵养学生心灵,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发红色文化精品课堂,将沈阳革命历史中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学校各类课程当中。强化实践重要载体作用,建设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教育实践场所,依托基地开展红色研学等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建学介绍说,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教育局与陕西省延安市有关部门创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沈阳——延安联袂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整合两地优质红色资源,通过“两地同步课堂”“结对子互帮互助”“行走课堂研学”等生动的形式,让孩子们切身感受红色精神的伟力。截至目前,组织两地16所基地示范校广泛开展思政教学、劳动教育、国防教育、线余人次。
提质扩面做好“四点半学堂”阵地建设,组织志愿服务团队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托管、兴趣班等公益服务。
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3700余场,同时印发《沈阳市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方案》,组织全市中小学校每季度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品德等教育活动,将红色文化教育与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相融合。
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将会同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未成年人主要工作部门,齐抓共管做好“三个健康”专项行动。
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纵深推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沈阳——延安联袂课程思政教育活动,邀请党史专家等为学生讲授“大思政课”,开展两地红色文化交流展示活动,不断提升两地联袂思政课程教育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充分发挥学校协同育人主导作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完善社会家庭教育体系,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重点打造沈阳“四点半学堂”品牌,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争取儿童友好型城市专项资金扶持,助力项目扩面升级,在铁西区建设十所标准化“四点半学堂”,推进协同育人阵地建设上台阶。
依托开学、“十一”等时间节点,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教育活动、“牢记殷殷嘱托强国复兴有我”实践活动、“向国旗敬礼”主题升旗仪式等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帮助广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勤介绍说,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已连续五年联合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今年将通过举办活动启动仪式、报告会、现场访谈、开展主题班会、组织校外实践活动以及开展征文、读书、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打造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品牌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劳动观教育内容植入学生课堂。
以“从小学劳模、长大当劳模”为主题,市总工会每年为全市中小学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开学第一课”设计30场不同形式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比如,南京九校学生代表集体献辞《学习楷模事迹同庆盛世华诞》,邀请劳模工匠担任“文明校园顾问”;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邀请到孙飞、王刚等全国劳模、大国工匠为学生现场表演实操绝技绝活。
制定切实可行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整合劳模工匠资源,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开设网课、云直播、线上宣讲等,将劳模工匠讲述个人成长成才经历的短视频制作成微课,在学校课间播放。邀请学生家长劳模到学校现场作报告,与学生们面对面、心贴心交流,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感悟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光荣、创造伟大BG大游,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教育学生成长成才。
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是目前国内较大型的劳动模范专题展馆。市总工会将劳动模范纪念馆中100多位劳模的事迹展陈,制作成线上的“流动劳模纪念馆”,搬进校园,每场安排1至2名劳模工匠、1名讲解员,以现场劳模访谈与流动展馆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每次可分享多个劳模精彩的人生故事。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此类活动26场,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也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普遍青睐和欢迎。
“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以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核心BG大游,丰富了新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式新载体,促进了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在新闻发布会上,团市委副书记任大林介绍说,为积极推进全市未成年人“三个健康”建设,团市委聚焦青少年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这个主责主业,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抓手BG大游,以品牌活动为依托,充分链接党政群团各类资源,全力维护全市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沈阳是全省少年军校示范区。按照辽宁少年军校工作部署,团市委不断加强少年军校建设,建立市、县(区)、学校三级联动工作体系。今年以来,累计建立省级少年军校示范校15所。与此同时,持续开展以英雄榜样人物命名创建“红领巾英雄中队”活动,打造青少年国旗班,将少年军校活动纳入沈阳市“红领巾奖章”评定工作,不断丰富少先队“三优秀”等推选表彰工作内涵,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团市委全年24小时运维沈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实体阵地,为广大青少年和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成长指导、家庭教育等服务。今年以来,中心累计接听服务电线万通,面对面接待心理咨询500余人次,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62场,通过心理危机干预成功阻止14起青少年轻生事件。
不仅如此,团市委还与公检法司系统、知名律师事务所和相关公益组织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自护教育等活动200余场,覆盖青少年15万余人。
团市委创新打造“红色铸魂+实践育人”模式,通过开展“红领巾大讲堂”等实践活动、建立沈阳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组织全市少先队员打卡《沈阳市红色地图》、开展“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等有力举措,引导全市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实践中育人的独特优势,创新打造促进未成年人“三个健康”育人体系的“沈阳共青团模式”,组织全市各级团组织积极参与“三个健康”专项行动,不断吸引更多资源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全力保障新时代沈阳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伶介绍说,市妇联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品牌公益课的主题是“你点单·我送课”,打造幸福教育“家”课堂,就是要充分体现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用,在实现身体、心理和心灵健康上,未雨绸缪、抓住源头、疏通痛点、靶向发力,针对家庭和家长所需,开展精准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实施家庭健身行动,努力营造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市妇联聚焦“幸福教育”民生品牌,倾情打造市妇联家庭教育品牌公益课——沈阳·幸福教育“家”课堂。从家庭教育观念、身心健康养成等多方面、多维度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助力社会护身行动,不断夯实家庭教育阵地建设。为办好家长学校,市妇联通过打造家庭教育示范和试点社区,宣传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邀请市儿童活动中心的专业教师,在寒暑假、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感统训练、益智游戏、运动素养提升、艺术培训和劳动实践,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关注和帮助留守流动、困境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按需服务,个案帮扶,打造高信誉度和美誉度的服务阵地。
开展社会(社区)心理健康防控行动,精准服务家庭所需。市妇联整合资源,已经连续多年开展“你点单·我送课”。今年暑假,该课程的第一单、第一课就是“心理健康”内容,针对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和升学压力等社会热点问题,与家长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开展了有效指导。市妇联邀请广大家长“点单”,通过家庭问需、按单设课、分类归纳、专家讲授的方式,把专业课程送到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身边,让家长和孩子不出社区,就可以接受靶向家庭教育,获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课程。
具体课程方面,市妇联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点单”情况,面向家长和隔代家长,开设体适能运动、心理健康、感统训练、亲子关系、家风家教、隔代教育、营养健康、劳动实践等课程。
市妇联拟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1000名家庭教育指导者,在2022年已启动了首期400余人培训,现已有228人通过职业技能考试获得了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第三批考试将于8月底进行。
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李斌表示,2023年,市卫生健康委为沈阳市进一步推进促进未成年人“三个健康”专项行动的工作落实BG大游,营造“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人人有责”的良好环境。
启动沈阳市儿童口腔健康服务关爱行动。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教育局制发《2023年沈阳市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工作方案》,调整并确定项目定点医疗机构17家,实现13个区县(市)全覆盖;各定点医疗机构联合教育部门入校为7万余名适龄学生进行免费口腔检查,并充分利用暑假时段为满足条件的学生进行了免费窝沟封闭。截至目前,免费窝沟封闭牙齿数达到5万余颗。5年来,已累计为近30万名适龄儿童实施了免费口腔检查和窝沟封闭,窝沟封闭完好率和儿童口腔知识知晓率均居全省前列。
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格疫苗配发和预防接种管理,实现疫苗接种全程留痕、可追溯,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疫苗针对传染病保持在低流行水平。持续推动信息化赋能预防接种,全市215家城乡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现“电子签核”“数字验证”全覆盖。2023年起全市实现了新生儿预防接种证产院办理“一站式”服务,让未成年人及家长在信息化发展中获得更加幸福、安全和健康的疫苗接种服务。
市区两级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作,强化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以近视防控等为重点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2023年已开展监测近4万人,覆盖13个区县的125所学校及托幼机构,为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健康干预措施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开展学校卫生综合监督抽检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为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开展了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以及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根据我市实际,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督导质控情况,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防保站)为负责0-6岁儿童保健的儿保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加快专业能力提升,高质量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督导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认真落实近视防控双随机抽查工作,阶段性通报任务执行情况,定期跟踪工作进度,并将全市“双随机”抽检情况通报给沈阳市教育局,确保全年“双随机、一公开”工作顺利完成。
在新闻发布会上,铁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冯哲介绍说,铁西区系统推进“三大工程”,助力未成年人“三个健康”发展取得新实效。
实施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工程。今年上半年,铁西区召开田径、篮球、排球等区内联赛,积极承办沈阳市排球锦标赛、中学生田径锦标赛、辽宁省青少年击剑冠军系列赛首站等省市级大型赛事,参与学生总数达7万余人。
启动“健康校长进校园”行动,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铁西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基地”,聘请19位医疗专家为学校健康校长,已为5万余名师生提供健康咨询、医疗科普等服务。
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护航工程。围绕“心理沙盘、图卡、情绪关注”等主题,开展心理教师培训近百场。积极开展“微笑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导,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推进区内30所学校创办“心理健康大数据预警及干预系统”试点校。
全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家庭心理防控行动、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珍爱生命教育建设行动,针对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建立“一生一册”动态台账,实施“一对一”包保制度,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高效推进“成长日记”工作,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工作合力。
实施学生心灵健康促进工程。组织开展14场“大思政课”建设交流展示活动,与区域内沈阳工业大学签署协议,组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基地”,切实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发红色资源精品课、推送20余节“大思政”精品课,遴选建立10个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基地。开展“铁西娃畅游铁西”实践活动,打造5条特色研学路线。
铁西区将继续坚持“教育强区”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建成“三个健康”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让孩子们在优质教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