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GDP一直在增长普通人却感受不明显?BG大游

  196体育你一定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GDP一直在增长,但自己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提升?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第二季度GDP增速6.3%,上半年整体增速5.5%。

  看到这个成绩很多人非常疑惑,明明大家身边很多人打工、做生意最近都不太顺利,路边的店铺也不太景气,为什么还能有这么高的增速?难道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底下的答案也是两极分化,在一线城市和互联网大厂工作的人,他们认为月薪一万还是挺简单的,他身边的人就没有低于这个收入。

  但从事传统行业和非趋势行业的人,他们则认为月薪1万真的太难了,周围全都是月薪三四千的朋友。

  就像你去高铁上问大家有没有买到票,去高校里问考大学容不容易,去体制内问大家工作稳不稳定,肯定得不出一个真实的答案。

  根据国际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什么GDP会增长5.5%?因为41个工业大类里面有26个在增长。

  其中汽车、化工、电气机械、铁路船舶、黑色/有色金属这几个行业更是处于高增长阶段,在这些行业工作的人,他们很有可能涨了工资。

  这是行业差异决定的,每个行业所处的周期不同,有的是朝阳产业,有的是夕阳产业,自然不可能赚钱的难度都一致,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现在在房地产和教育培训行业工作,就算GDP增速超过了10%,你会有什么明显的感觉吗?

  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有一些补助和支持,如果你从事的是农业,那么大概率感觉还可以。

  都说现在工厂效益不行,这是事实,但有一点我们都清楚,那就是工厂不太可能在市中心,一般都在乡镇和郊区,这就导致城市居民如果不是特意去工业园观察BG大游,很难直观的感受到工厂效益到底行不行。

  工业的衰退传达到生活领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步骤是外贸订单减少—工厂需求变低—裁员降薪—失业人不敢消费—传达到消费领域,一直到最后一步,整个社会才能真正感受到原来大家真的都没钱了。

  而且,现在上面有重点在保工业领域的就业问题,具体怎么在保,后面我会具体分析,但有一点我们得清楚,那就是工业的基本盘目前还是托住了,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糟糕。

  这是大家感受最明显的领域,因为工厂倒闭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觉和自己没有关系。

  但服务业一旦开始萧条了,那表现出来就明显多了,常去吃的那家饭店倒闭、常去逛的那家服装店转让了、常去理发的理发店关门了,常去消费的洗浴店招牌都没了……这些细节对市民的冲击极强,一眼就能看出生意不好做了。

  现在大家讨论得最多的基本也是这个领域,大家手里没钱,不去外面买东西,外面的店铺难以生存,累死累活全给房东打工了,那自然生意会做不下去。

  但上半年之所以还能维持住5.5%的增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尽管这波报复性消费并不持久(因为口袋空空),但确实在一段时间内拉动了经济的发展,今年五一的出行人数是新中国历史之最,打破了多项历史记录,全国到处都是人,这对经济的发展是很大的助力。

  看完上面的分析你就清楚,如果你所处的产业不同,你看待当前经济的感觉肯定是有差异的,三产感受最直接,二产略有延迟,一产感觉变化不大,所以大家才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当然,除了行业和产业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经济增量的分配问题。

  5.5%的增速并不是分配给全体国民BG大游,很可能你的实际增速是-50%,但有人的增速是100%,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简单说明,现在经济不如当初,上面想要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那就必须从三个领域下手。

  一个是出口,上半年我们组织了很多企业出海抢订单,但无奈的是全球经济下行,欧美的老百姓口袋里也没钱了,他们缩减了自己的需求,导致我们工厂收到的订单减少,所以上半年出口成绩并不亮眼。

  第二个是消费,让大家去多买商品,让企业增加订单,从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想法是很好的,也发了很多消费券,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效果并不明显。

  这两个领域上面没办法强制决定,毕竟你不可能拿枪逼着其他国家购买,也不可能强迫老百姓去消费,这不现实。

  所以剩下操作空间较大的领域就是投资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全国增速3.8%,但民间投资下降0.2%。

  这说明什么?说明是国字号在带头投资BG大游,通过基建的方式创造需求,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

  大家可以观察下自己周边,疫情以来,是不是自己生活的城市新修了很多公园、桥梁、景点?

  这些项目一旦开动,就需要人工,也需要工厂提供原材料,所以前面我才说工业领域有上面在托底,并没有差到哪里去。

  但是这样做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字号的项目一般是给到国企和央企、或者个别大私企在做,他们承接了这些项目,利润还过得去,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参与到这个经济循环里面去,自然也就没有吃到红利,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是眼睁睁看着经济在增长,但感觉和自己没有关系。

  我们也不要吐槽合不合理,你把国家看作一个公司就清楚了,公司的老板更在乎的是整体业绩有没有增长,而不是个别人工资有没有涨,因为他管不了那么细致,如果强行给所有人定一个薪酬数字,那就又成了计划经济,所以只能先分配一次BG大游,然后再观察哪些人需要帮助,再进行二次分配,比如扶贫、退税等方式。

  只不过现在的情况是BG大游,很多人只看到GDP在涨,却还没有感受到收入的增长,所以才会出现数据和感受不一致的状况,只有等到收入也开始涨了,大家才知道数据增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