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福建新闻广播记者刘学(左)在琉球馆采访后与采访对象齐上志合影。福建新闻广播 供图
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BG大游,由福建新闻广播出品的《福州市民为自古就属于中国又添铁证》获得广播消息类一等奖。该条消息只有2分57秒,背后却凝聚着主创团队持续不断的付出,消息从启动策划到最终落地在节目首发,经过近10个月的时间。
《福州市民为自古就属于中国又添铁证》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挖掘史料,第二部分是专家肯定和佐证史料,第三部分引用外交部发言人的评论。该消息文字紧凑,层次清晰,以小见大,有力回击了日本关于颠倒黑白的言论。
该消息主创人员、福建新闻广播记者刘学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这条消息能获得中国新闻奖离不开前期的积淀和团队不断增强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好新闻不会轻易产生,新闻策划能力很重要,有了提前的策划,采访才能更细致、更深入,写作可以更准确,更有靶向。”刘学说,在2017年年初的全年新闻选题规划会上,福建新闻广播就定下了要做一个题材内容的计划,但当时因没有具体的实例,也未定下节目制作方案。直到当年3月,福建新闻广播总监赵林给采编组提供了一个线索,为团队提供了一个方向BG大游。
“福州有个琉球馆,但是鲜有人知晓,媒体关注度低,或许会有未知的内容可供挖掘。”赵林想到是否可以从琉球馆的角度论证关于归属问题。
得到这一线索后,刘学便开始关注琉球馆。他查询大量资料,梳理琉球馆的历史,同时梳理与琉球馆相关的人物信息,仅仅在资料搜集环节便用了近5个月的时间。“积攒了数万字的资料,但真正可成为新闻线索的却不多。”刘学回忆,他整理的文字资料里提到琉球馆大多数只是只言片语,很难继续做深入的查证。
如何将碎片化的内容连成一个整体,并在其中挖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这个问题困扰了刘学许久。
刘学前后3次来到位于福州市台江区琯后街的琉球馆,每次他都要待上半天的时间。通过了解展馆内所有的资料,并与馆内工作人员不断沟通,刘学第一次把新闻点锁定在了清代最后一任册封琉球正使赵新身上,刘学希望通过他所著的《续琉球国志略》进一步发掘的内容。
但是在奔波派出所、文物局、博物馆等部门后BG大游,采编人员始终联系不上赵新的后人,给史料的佐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此过程中,刘学又进行了更多资料的获取,意外的是他发现了更有价值的线索,那就是嘉庆十三年(1808年)奉命充册封琉球正使齐鲲出使琉球前后所著的诗文《姑米山》。
刘学反复查找齐鲲的事迹和历史,四处寻找齐鲲的后人,用了大约一周时间与其后人齐上志取得了联系。齐上志向刘学提供了大量史料,其中重点提到他们的族谱,并表示BG大游,齐鲲出使琉球前后著有《东瀛百咏》《续琉球国志略》两书。在《东瀛百咏》中,《姑米山》一诗记载了中琉两国边界线,明确了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的主权归属。
有了这一素材,如何以翔实的史料证明这些内容的重要价值?刘学对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院长傅崐成进行了两次采访,每次采访都近1个小时BG大游,傅崐成对史料进行了进一步的佐证。《姑米山》一诗与明朝册封使陈侃1534年撰写的《使琉球录》中描述的内容互为印证,这再次证实了及其附属岛屿绝非冲绳边界范围。
同时,刘学通过傅崐成院长了解到,香港亚太研究中心主任郑海麟对这段历史有所研究。刘学通过电话联络对郑海麟进行了采访,二次证实了齐鲲其人其事的真实性和历史意义。
有了好的内容,还要有一个好的报道时机。恰巧2017年12月,日本冲绳县石垣市打算对进行所谓的改名,刘学抓准这一时机,再次约齐上志老人来到琉球馆实地采访,写出了这篇《福州市民为自古就属于中国又添铁证》的广播消息,对日本歪曲历史的做法通过福建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2017年12月14日19:40,福建新闻广播《新闻那个范儿》节目播出《福州市民为自古就属于中国又添铁证》,该节目同时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定向广播的东南广播公司播出,在亚洲乃至西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记者 张福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