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新闻一则范文

  196体育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接触到的“人肉搜索”,无论是“虐猫女”、“铜须门”、“天价烟”、“林嘉祥”等等事件,它们的因果关系都是:人肉搜索是最初的因,新闻追踪报道则是后来的果。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位新闻记者,如影片女主角那样,能够真正有导或者根据自己的意愿,一直成功地引导着网络民意的表达。

  有趣的是,看《搜索》的第一反应,总是会与十年前那个红遍网络的调侃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发自然的联想。不能不说,陈凯歌导演通过《搜索》,似乎完成了自《馒头》视频后的自我救赎过程。影片中的上市公司老板,一个说一不二,尽管腹背受敌险象环生,仍能运筹帷幄的中年男性,从最初对铺天盖地的质疑的茫然漠视,到中间的愤怒但不辩解,到最后的努力反击,最终风度翩翩地洗白了自己,战胜了新闻和网络。有谁又能否定,这不是这位本性骄傲而又严肃的导演的心路历程呢?

  作为“第五代”代表人物的陈凯歌导演,身上具有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所特有的深入骨髓的强人和精英精神。他相信,社会生活中,始终有着一双强有力的手在主导着周围的一切。这多像我们的父辈啊!在那个年代被各种运动冤屈,最后无声无息消失掉的一代人。可是,这恰恰就不是网络的“草根”精神,这种精神本来就是“反精英”的。尽管汹涌,尽管强大,尽管看似暴戾无序,但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充分平等的,是野火烧不尽的,是草民的民意和情绪的表达。

  所以,可以以一个悖论来结尾这部影片吗?一个相信强人和精英的导演,试着拍出了一部解读草根的影片,最终发现,强人仍然是强人,根本用不着弯腰(运筹帷幄的老板);草根害死了草根(跳楼的女主角)。这使影片结尾的“高度”大打了折扣。一个没有公众草根参与的觉醒,即使是对操纵者施以惩罚(电视台资深女记者失去工作又失去爱情),仍然不具有普世的价值。

  看完《搜索》的第三天,网上出了一件事,某著名网站的一个产品经理,因为在女厕所女性被当场抓住,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恳求饶恕,这段视频被传到网上之后,舆论汹汹口诛笔伐,将他怒斥为一个道德败坏的流氓。后来有人搜到了他的微博,在微博上,他曾向延参法师求助,说:“ 师傅,我有一颗妖魔心,反复折磨自己,一心向善,却总被拖回原点,心里有苦,却不得与人言,双手常持念珠,心念阿弥陀佛,仍无法改变,恶念总纠缠在心间,我究竟该怎么办? ”他还对父母充满愧疚,因为父母为他付出了许多,母亲连件新衣服也舍不得买,他却无法回报。在微博里,他是一个有与其他网友同样的正义感的人,也和其他网友一样,有着不为人知的恶念。

  这个事情真像对《搜索》公映的配合——与叶蓝秋一样,主人公因为一件偶然事件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这桩偶然事件成了陌生人定性他(她)一生的惟一依据,陌生人们根据这惟一的依据对他(她)进行道德审判并加以执行,从中得到参与了伸张正义的成就感。人们没机会也无兴趣了解这个偶然事件背后的原因,对看客来说,距离越远人越容易简单化符号化,也就越容易被作为某种形象的代表,来承载人们的道德感。

  一心追求成功的媒体工作者,把下属做的新闻署上自己的名字,想要影响舆论导向而不肯放映“墨镜姐”的道歉视频

  修行者总是说,天下只有三件事,我自己的事,别人的事,上帝的事。你惟一能做的只有管好自己的事,而我们竟在多管闲事。公交车上,一个人不让座,犯得着动用那么多资源来管吗?我们除了尊老爱幼,是不是也得给人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呢?况且公交车上还有那么多壮男在坐着,凭什么不理论他们,要批判一个弱女子呢?高圆圆饰演的叶蓝秋在死之前都没有向公众公布自己患癌的事实,在这个公众空间与私密空间界限如此模糊的网络搜索时代,她渴望能够安静地去面对一个人的死亡,她并不想影响任何一个人。她何错之有?每个人都通过她,满足了自己的某部分心理,人们并不关注当事人本身。

  修行者的态度是,先问问自己,我到底怎么了,先修复自己,管好自己的事,也尽量少管别人的事,更不要把自己的问题投射到别人身上。

  人们每天都要把自己放在各种长方铁皮盒子里从一地移动到另一地,让座或不让座这样的鸡毛蒜皮,劳碌半生的老年人和疲惫不堪的青年人从来各执一词。本来不大的一件事,激怒了芸芸众生,或许因为叶蓝秋这样的姑娘走到哪儿都必然是众人目光的焦点。从此我们看到,人心善恶全在一念之间。陈若兮干练强势,然而她太想干出业绩,拿琪的素材署自己的名,拒绝把叶蓝秋的道歉视频放到网上。琪从单纯的小女孩,历经职场洗礼后拒绝付出同情,终于蜕变成为目的明确的未来职场女王。在影片结尾,琪身穿白衬衫,发型一变,让人心中顿感阵阵凉意。她们杀入职场,枕戈待旦,未来的倾轧将更加惨烈。冷酷的围猎,只因丛林法则亘古未变BG大游。

  上市公司老板,对身边人步步为营。被“墨镜姐”事件牵连而股价下跌,为报复记者设下陷阱

  朋友问,这片子这么长,到底说了些什么?我在手机上打了这样几个字——新狂人日记。影片中的所有人都疯了。老人因为没被让座而大放厥词;女记者对新闻事件穷追猛打不虑后果,只是缘于收视率,疯狂挖掘报道对象隐私,甚至歪曲事实;上市公司老板为了生意可以跟踪调查,阳谋阴谋满足私利;而只有受害者,天灾赶上人祸,躲在世界的角落里BG大游,舔舐伤口,无助无辜。

  二十年前,如果说坏事传千里,我相信还会有信息接收的死角的话,今天我们的生活恐怕就是全真空、全方位、全角度立体平衡的传播渗透以及链接和挥发。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短信,没有什么可以逃避舆论的杀伤力,人言可畏的多倍速放大就在今日。

  媒体从业者通常都有点儿职业优越感,因为媒体之于社会有点儿像手电筒+放大器,这种社会影响力往往让媒体人存在感十足,觉得炒作话题、引导舆论是能力的体现。不过,在互联网已融入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当下,有时候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堪比台风来袭,当“人肉”成为一种工具/武器,“水军”成为一种职业,舆论“发酵”所造成的后果往往让人始料不及。媒体作为有公信力的社会公器,真实和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原则,在电影里,记者遵从平衡报道的原则对女主角也做了采访,遗憾的是这个素材被追求轰动效果的编导有意忽略了,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有摆拍的新闻。

  今天我在看新闻,我看见了电视里报道的,昨夜里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一座楼着了火,火一直从第4层烧到27层。

  过了一会儿,消防员来了,火马上就被扑灭了。这个火灾是因为大楼里的电线着了火,所以才发生这个火灾。目前警察还在找电线着火的原因。

  今天,我看到一则令人震惊的新闻。新闻内容是这样的:2007年3月27日,肇庆市端州区出头三年级学生,年仅9岁的苏耀强与同学刘志超徒步上学,途经伴月湖公园湖心亭附近,被两个身穿衣服的大男孩勒索要钱,当两人说没有钱时,两个大男孩便把手上的烟头向他们扔去。刘志超拔腿就跑,苏耀强却被他们捉住。两大男孩见一无所获,竟反绑苏耀强的双手,将他按倒在地,然后拿出打火机点燃苏耀强的裤子。后来苏耀强被送到医院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腿部被烧成重伤

  读到这里,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小学生应该增强安全防范知识。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不要走偏僻的小路,应走大路;如果发生危险,想办法扑灭火苗;外出不要带贵重物品,以免引起不法分子,惹祸上身。只要我们懂得自我保护,就可以避免再有类似的悲剧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为悲剧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今天,我从《小周热线》里看到了一则新闻,说的是义乌一名女教师放弃了家乡富裕的生活,和网友们一起去贵州的贫困山区支教的感人事迹。

  新闻说的是义乌一名女教师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去贵州贫困山区支教的消息,她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家乡幸福而富裕的生活,自愿加入了支教的队伍中。她们去时带了许多文具、衣物……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另外,她们还带去了150斤大米。没想到最受欢迎的却是那150斤大米,看着比我还小的小朋友们都捧着一个大大的碗只顾狼吞虎咽地吃米饭而不去吃菜,我感到非常惊讶。后来听记者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吃大米饭呢!

  我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这一切都是真的,比起他们我们实在太幸福了,我们有这么优越的环境还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不应该。所以我决定今年不买烟花了。我和爸爸还决定把省下来的钱来完成《寒假生活倡议书》上的课题之一——慰问孤寡老人。如有剩下的来的钱就拿去买书,做做有意义的事。

  前一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一则感人至深的新闻。一位开杂货店的老板娘有着一位身患癌症的丈夫,全家有老有少,丈夫不能干活,女儿要上学,老人不能干重活,生活的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有人曾劝过她改嫁,但她舍不得丈夫,仍然对丈夫不离不弃。

  看了这则新闻,我想到了老板娘有着顽强的毅力,几十年来,不曾为丈夫流下一滴眼泪,但那次记者采访,她泪水不断BG大游。眼前的我受到一点点挫折,一点点坎坷,一点点困难就半途而废,就只会用哭来发泄自己的感受,不会用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它现在,我知道哭是没用的,是懦弱的表现。虽然我没有老板娘担子那么重,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的付出,就会有一定的收获。有时,成功只在于一步,如果你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相反,如果你向前迈进一步,你就可能已经迈向了成功之路。

  所以,老板娘,我想对你说:“一分辛苦一分甜,阳光总在风雨后,你的丈夫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也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为老板娘献上一份爱心。

  前一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一则感人至深的新闻。一位开杂货店的老板娘有着一位身患癌症的丈夫,全家有老有少,丈夫不能干活,女儿要上学,老人不能干重活,生活的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有人曾劝过她改嫁,但她舍不得丈夫,仍然对丈夫不离不弃。

  看了这则新闻,我想到了老板娘有着顽强的毅力,几十年来,不曾为丈夫流下一滴眼泪,但那次记者采访,她泪水不断。眼前的我受到一点点挫折,一点点坎坷,一点点困难就半途而废,就只会用哭来发泄自己的感受,不会用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它现在,我知道哭是没用的,是懦弱的表现。虽然我没有老板娘担子那么重,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的付出,就会有一定的收获。有时,成功只在于一步,如果你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相反,如果你向前迈进一步,你就可能已经迈向了成功之路。

  所以,老板娘,我想对你说:“一分辛苦一分甜,阳光总在风雨后,你的丈夫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也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为老板娘献上一份爱心。

  在渝州,二女二男(父母和一对龙凤胎)因在公交车上和司机发生口角,待他们下车之后,司机开着公交车紧追其后,只听“嘶嗒”一声,鲜红的血液喷溅一地,眨眼间BG大游,母亲和男孩倒在了车轮下面,母亲当场死亡,小男孩筋脉尽断,送入医院后已经呼吸衰竭引致休克死亡。

  在人为的不幸发生时,母子二人的鲜血溅到了小女孩身上,小女孩惊吓得哭了起来,年幼的她冲向司机,不停地扑打,哭喊道:“我恨你,你为什么要杀我妈妈、哥哥……”

  看到这些,我的心无比愤怒,我能理解小女孩有多么痛苦,多么恐惧,这件事将是她幼小心灵中永远的阴影。多么残暴的司机啊,只因一时的口角,数秒钟前还是两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无辜的被夺走了,其中一个还是与世无争的纯洁可爱的小生命!

  现在男孩的遗照被置放在他鲜血直流的出事现场,那是一张多么清纯,多么可爱的笑脸啊,他似乎想要告诉人们,他还没把这个世界看够,他还很留恋这个美好的世界!狠心的司机呀,你就是一个夺命恶魔,小男孩还没看见过几米阳光,就被迫离去了,走完了他4岁零一天的生命!遗照的旁边还有一张全家福,他们全家也许本以为这张全家福浓缩了他们家庭的温馨幸福快乐,可以在很多年后翻看回味……,没想到竟成为今后永恒的思念!就在司机的一念间,幸福变成了灾祸,美好的家庭从此残缺!

  基金项目:本文是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重点项目:“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2013SQRW008ZD);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完善舆论引导格局研究”(12AZD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丽,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新闻学博士,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

  摘 要:本文从1874年《申报》与《报》关于一则奇闻的论战出发,对于近代报刊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探讨。《申报》认为新闻纸的首要职责是传播事实,记载时事。重要性、新鲜、及时性和真实性为新闻事件选择的标准,特别是对于来稿的真实性具有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

  近日笔者翻阅旧报,偶得一则奇闻。1873年8月28日,有人看见有一条龙从上海南汇上空飞过,随即投书《申报》,据目击者描述:

  龙之长约五丈余,最粗处如人家储水之牛腿缸,白如匹练而全身悉见,并云相随,惟周身有之白气包裹,如人之裸体而披以纱绫之衣,虽不能细睹鳞鬣,而日照其上,色白如银,盖即龙之鳞也。其首上阔下狭,大如石缸,因有白气环绕,故头角不露,约略其形如牛马之首焉。其四足皆在前半身,相离甚近,与世俗之绘者迥殊,四足皆长三尺余,爪则模糊不辨,颈与尾皆略细,而腹则独粗,约计颈一丈,腹二丈BG大游,尾则三丈余也。四足在颈后腹下之粗处。故知后足之外皆龙尾[1]。

  这则《记龙过南汇城事》,以文言记述,叙事要素齐备,可说是一则笔记小说式的消息,其中对龙的外形的描写异常详细生动。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是民族的象征,也是帝王的象征。“龙现”的异兆往往与帝王登基或圣人出世相关。然而现代媒体中,“龙现”作为奇闻更多诉诸的是知识共享而非传统笔记小说的文化共享。古老神话正面临现代显微镜的透视:龙有多长?鳞片什么颜色?头角什么样子?有没有胡须和牙齿?读完报道,你就全都清楚了。

  显然,现代报纸通过新闻报道把一种传统的“文化象征”(或文化事实)转变成了一种罗伯特・帕克所谓的“作为知识的新闻”(或实证知识)。

  如果将新闻视为形成公共知识与公共意见的来源,神话则是形成一般信仰的来源,现代报刊是以一种现代化的表述方式(如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神话的产生。这种“杜绝”本身就是一种对于传统的隐性颠覆,这使得关于“龙现”的新闻似乎必然对于当时的传统文人构成某种文化心理上的冲击。

  这种冲击的最直接体现是与《申报》同时活跃在19世纪70年代的上海的国人自办报纸对这则奇闻作出了强烈的反应。由容闳创办,邝其照主持报务,管才叔任主笔的《汇报》,是一份1874年6月16日创刊于上海的国人自办报刊。该报于1874年8月31日停刊更名为《报》。因创办者身份立场迥异,《汇报》(《报》的前身)、自创刊之日起常就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硬新闻”发生激烈的论战与摩擦。关于这一点,新闻史学界最为关注的是两报1874年关于“淞沪铁路”等事件的争辩,并且常常将争论原因归结为两报之间激烈的市场竞争,乃至有学者将《汇报》此后停刊都归结为《申报》在各方面的施压[2]。在这次小小的“龙现”事件上,两份报纸之间的冲突最集中地表现为辩论这起“龙现”的事件是否是“假新闻”?如果是,责任在谁?《报》认为该新闻显然是虚假的,责任全在《申报》。

  理由之一是这则奇闻题材荒诞。《报》所设想的新闻是大事,而街谈巷议之类多系传言或“荒谬之说”,从根本上说就难以查证,难以成为“新闻”一类。

  “至于神奇光怪之言,天下之大,容成有之,老庄杨列不少寓言,搜神齐谐编于秘籍,使必求其真实,则数千百年前之书,尽在不论不议之列,又何能以贵局为口实乎?[3]”

  以此观之,《申报》所刊登的“龙现新闻”显然是“神奇光怪之言”,仅从“天空出现一条龙”的这种题材本身来看,这些东西已经“尽在不论不议之列”,“又何能以贵局为口实乎”?

  理由之二是《申报》有刊登“假新闻”的“前科”。该报明明知道“龙现”之事是假,但为了报纸销量,仍然故意刊登此事欺骗读者。就这一点,《报》认为另一件社会新闻可以作为佐证。就在“龙现”一文发表前不久,《申报》上刊登了杭州织造经书案。这则由案件当事人之一所寄来的详述杭州某织造以假死避罪的案件,其中多闺阁香艳、叔嫂通奸等耸动的内容,实在可以当成是现代的黄色新闻来读。然而文末按语道:“此稿由武林邮寄申江,所以维持清议,舒写沉冤也,幸览者以为不留余地而弃掷之,幸甚。[4]”以此说明此文观点是来书者的个人立场,这是《申报》一贯的逃避社会舆论压力的方法。这则充满桃色意味的来稿一经刊登,非议接踵而至。然而,正如《报》所讽刺的那样,关于织造案件《申报》还有后续报道。1873年正月二十八日,有“江上闲人”投书于《申报》要求澄清该案事实。此人自称本官,可能是知情的办案官员。于是这一桃色事件由于官员的来稿有了定论,《申报》随即推翻了之前的所有报道,并且称:

  文士笔端亦可畏哉!本馆以相隔既遥,没由确知虚实,姑而存之。以俟深悉此案颠末者论定云,至中构之言,则固为理之所必无者,可不待予之申论耳[4]。

  《申报》“有闻必录”的说法看上去虽然有推脱责任之嫌,但该报“记时事者,末必缀以疑词”可能并不完全是《报》所说的出于混淆视听的原因。作为西人所办报纸,《申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报业理念中对于新闻乃至新闻真实性的认定,如认为新闻纸的首要职责是传播事实,记载时事。强调新鲜、及时性和真实性为新闻事件选择的标准,尤其是关于来稿的真实性标准的认定是与当时的国人所办报纸之间有较大区别的。

  分歧之一:新闻纸的首要职责是传播事实,记载时事。《申报》在创办之初便将自身定位为商业报纸,努力获取吸引受众的新闻是其生存的前提,这种目标之下“重视采访”与“善于制造话题”是早期《申报》在经营上的两大杀手锏。早期《申报》经常刊登的“传闻”和未经证实的信息。常常是一些大部分读者都关心的重大事件和不便采访到的官场消息。对于消息的迫切需要,使得作为商业报纸的《申报》对于题材并无“歧视”。这则听上去十分荒谬的奇闻之所以会出现在报纸上,《申报》给出的理由是:

  此事具有新闻价值,不可不选为新闻。…至七月初十,梅史由家到馆,谈及龙现一事,而沪上之人均尚未知,因思如此奇观,岂可听其湮没,故将所记之稿送至申报馆也。南汇濒海,龙现时有,唯得如是之清楚耳[5]。

  从这段自述可以看出,《申报》恰恰是将真实性作为新闻价值之一种。从对于龙现传闻的处理中可以看出,《申报》的“真实”标准主要还是强调目击者的在场观察。这种“在场”,成为很大程度上报纸规避责任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

  有着一些务实的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操作准则。《申报》看来,判断一件新闻事件是“真实的”需要具备下列条件:

  1.来信人是实有其人。《汇报》的驳斥之所以站不住脚就是因为他所说的人证根本不存在;这样一条荒诞的传闻是一位亲历者亲自到报馆所述。从《申报》的历来对于采访的重视,甚至不妨大胆揣测,这位亲历者就是该报的业余通讯员;

  3.来信者有两人以上的旁证。本事例中,便提到有许多人都见到了这条龙。“被惊者初亦逢人必告,数日复亦无谈及之者,盖目所共睹,无庸多谈。[5]”

  正是有了这三个要素,一条龙飞过南汇上空的事件便获得了新闻意义上的“真实性”。报馆的“确认”的责任似乎也已经尽到。至于其客观事实本身到底是真是假,飞过南汇上空的究竟是龙还是龙卷风,《申报》编辑其实并不打算追究清楚,只是为了不被读者与同行追究,事前要进行程序化的来书人身份的确认;事后要加上编辑们适当的补充和解释罢了。

  分歧之二:新闻价值何在?真实性之外,《申报》在新闻选择上更重视的是新鲜、及时、社会影响等尺度而非内容题材。就近代报刊上关于新闻题材的选择来看,刊登所谓奇闻是一件极为寻常的事。就在9月18日的《报》首版上还登载着《节孝合传》,《僵尸被焚》的格调不高的奇闻,并且文中并无关于采录者的任何说明。《申报》选择在重要的首版刊登“龙现”奇闻,一方面是对其“真实性”有一定的把握,同时也考虑到这则奇闻会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造成相当的社会反响,希望借此引发进一步的来稿与讨论,扩大社会影响。而如《报》所登载僵尸被焚的奇闻,其实并无确实记录者,只是街巷传言。《申报》虽然同时也有所刊登,但不但冠之以“传闻”,而且放在了专门刊登琐事与广告的第四版末尾,足见其轻视这一传闻的编辑意图。

  将商业逻辑落实到具体的新闻实践当中,在认同真实、新鲜等等新闻理念的前提下,积极进行新闻选择。商业报纸《申报》的新闻理念与《报》这样将报纸视为另一种书籍样式的办刊理念分歧明显。《申报》在确认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对于新闻进行价值判断,这种新闻真实性认定一方面要进行事前记录者的身份确认;事后要加上编辑们适当的补充和解释。正是这种事先确认和事后解释,逐渐发展成为日后《申报》等报对于外勤记者特别强调的一种确保真实性的常规办法。随着职业的发展,更是逐渐发展成为新闻业彰显其客观公正等原则的一种“专业程序”。从此后的历史来看,自觉地以采录新闻为职,在实践中逐渐树立对于真实性的操作准则,这可能是《申报》等商业报纸在职业化之路上的特有贡献,随着《申报》上采录新闻比例的加大,正是日后采访活动的逐渐规范化为现代报刊的现代新闻理念的形成进一步指出了方向。

  2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