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BG大游

  196体育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主题,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之“发展”,绝不仅仅是词语的变化,既意味着与以往的实施素质教育相连接,又意味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其内涵更加丰富、深刻,目标更为高远、鲜明,要求也更高更具体。我们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在实践和研究两个层面及其互动中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2016年9月9日,习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与教师学生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非常明确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是习关于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是习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指针。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教育本质的揭示,准确而深刻地阐明了素质教育与整个教育的关系。习一再强调,教育改革、发展“必须把握定位”,只有定准位才能明晰改革、发展的方向与任务,而教育的定位在于对教育本质的准确把握。“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恰是对教育本质的揭示,这样,便对教育有了精确定位。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阐明,要求探索教育规律,走在科学发展之路上。教育是有自身规律的,当教育规律与学生发展规律相适应、相统一、相结合时,教育规律才符合并促进人的发展的需求。教育规律与学生发展规律是在人的素质上叠加和聚焦的,这样的叠加和聚焦,彰显了教育的本质属性——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充分揭示、体现了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让教育回到规律上来,理直气壮地走在科学发展之路上,并用素质教育照亮教育的规律,照亮学生的发展规律。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与反正,引导我们对素质教育要坚信不疑、坚定不移。“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明确无误地指出了应试教育的要害,其违背了教育的核心。因此,应试教育是个伪命题,它不是真正的教育,它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却是错误的存在,是对教育的反叛和异化。

  发展素质教育绝不是割断历史,必须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全面回顾和深入分析。同时,又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认清和把握发展素质教育的新背景、新目标和新特征,在“发展”上着力,推动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素质教育要发挥促进转化的作用。古人云:“辨方位而正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在这新的历史方位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判断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即教育领域也同样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些方面表现得还很突出,这是发展素质教育所面临的新背景、新形势。

  面对“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要发挥促进提升的作用。首先,确立教育质量观。提高教育质量必须端正质量观,我们追求的质量观应是素质质量观,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质量观。因此,素质教育应在端正质量观上发挥积极匡正和引领的作用。其次,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质量,发展素质教育,需要学生生动活泼,需要唱唱跳跳,但素质教育绝不能只是唱唱跳跳,一定要深入到课程、教学的内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课程、 教学改革,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切实提高质量。再次,素质教育是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先天禀赋、学习方式是有差异的,素质教育要承认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面对教育现代化的进展加快,素质教育在融入的同时,要有责任担当和切实的行动。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的要求。教育现代化有许多显著的特征和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与要求,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内核是人的理念和素质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学生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既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BG大游,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着眼点,这应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价值高点,让发展素质教育目标与民族复兴BG大游、中国梦的实现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呼应“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战略要求。

  在这一着眼点的引导下,我们一定要对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总体描述,这一描述是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具体化,并进一步丰富时代内涵。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规划:一是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对价值认知所形成的态度观念,核心价值观支撑着人的精神培育和理想追求。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萌生、发展、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产生了价值困惑,需要进行价值澄清与价值引领,以帮助他们正确进行价值辨别与价值选择。从教育的角度看,应把个人价值需求与社会发展价值需求结合起来,不能只考虑个人的价值需求;把儿童(学生)立场与国家、民族立场统一起来,用国家、民族振兴的价值理想照亮儿童(学生)立场,用儿童(学生)立场价值透射国家、民族振兴的价值。二是中国心、民族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让学生牢牢记住:我是有祖国的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铸造并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三是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必备品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扬乐于奉献精神。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相得益彰,向上向善、孝老爱亲,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在道德规范建设中培养个人必备的品格,并走向审美境界。四是具有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提升认知能力,努力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发展者;提升合作能力,学会沟通、协调、对话,从合作中生长团队的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创新,学会创造;提升职业能力,学会规划、安排自己的生活,树立职业理想,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面对新背景、新任务和新着眼点,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必然呈现新特征,而新特征又必然推动素质教育新发展。

  新特征之一: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关切——人文关怀,成为终身学习者。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应以“核心关切”为首要特征, 即对人的发展的关切,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发展者,过上“美好生活”,实现新的发展观,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关切是核心的。正因为此,教育改革、发展应“重申人文主义方法”,“人文主义方法可以让教育辩论超越经济发展中的功利主义作用”“指导人们应对全球学习格局的变化”“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依然是促进学习的核心力量”。素质教育的方法,实质是人文主义方法,是教育的伦理原则,是对人的核心关切。这一核心关切,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都重要、都鲜明。

  新特征之二: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追求——核心素养,探索立德树人范式。立德树人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立德树人的这三大要义将聚焦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即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具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久前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是一个具体的体现。教育部部长助理郑富芝这么评价高中课程修订:“把党的教育方针中关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具体化,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结合实际和学科特点,进一步凝练提出反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和学科本质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确定课程目标、遴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从而把中央有关立德树人要求落到学科育人的各个环节,这是本次修订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在这一总模式的指引下,各地和学校从实际出发,可以探索、逐步建构起各具特色的育人范式,素质教育将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生动活泼的局面,闪耀着时代的光彩。

  新特征之三: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学校、家庭、社会进一步统筹协同,形成育人合力。发展素质教育绝不只是学校、教师的任务,育人也绝不是单一力量就能实现的;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未来教育,其重要标志也绝不囿于学校、教育内部;当今社会与世界更强调合作,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素质教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更加紧密合作,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应是家庭、社会共同的任务与责任,而且要把育人作为共同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把育人的目标、要求都聚焦于立德树人,并且形成真正的合力。

  新特征之四: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路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进一步结合,更强调自下而上的创造。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有两条路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是顶层设计、基层实施;自下而上,则是让基层去创造,进而推动顶层设计。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自上而下主要是推动实施,自下而上更主要的是创造与生长。发展素质教育主张将两种路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与此同时,更倡导更追求自下而上的改革路线,即更鼓励地方、学校基层主动地生长、创造。

  素质教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了中国智慧,又面向教育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当代世界发展的人类文明中汲取了时代的营养。这一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教育概念,引导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引导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实践。坚持发展素质教育,完全应该而且完全有可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一份“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教育的特色,形成中国基础教育的风格、气派,贡献中国教育智慧。从发展素质教育出发,为构建教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努力”。

  首先,素质教育的“中国方案”具有丰富的中国元素。在哲学层面,素质教育要寻找并探索育人之道。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大,是因为上接天,下接地,又关乎道。此道的实质是天人合一,让人成为核心,成为目的。这就是育人之道,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之道和境界。素质教育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引领下,建立起以人为最高目的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定位,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统一在一起,建立起和谐的教育关系,形成健康的良好的教育生态,并在大同思想下,注重世界教育的共同利益,臻于和而不同的境界。在文化层面,素质教育在中华优秀文化里扎根,以伦理道德这一中华文化的本色,为发展素质教育打上底色。此外,在课程层面,设置好、创造性实施好国家课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奠定好人生的基础。与此同时,用整合的方式,推进课程的综合,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为跨学科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中国古代的“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赋予新意,成为课程论中闪光的理念。同时,在学科层面、教材层面、教学层面都充溢着中国的文化元素,彰显着中国智慧。

  其次,素质教育“中国方案”的立德树人核心目标,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指出了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是“立德”,即通过立德来树人。这是一种战略设计,主要源自道德价值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本判断。必须指出的是,立德树人,并不否定以智育人、以体育人和以美育人,而是要以德育为先,让道德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中,并发挥道德的引领作用,让道德管住关键能力的方向。联合国报告在导言部分,以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作为核心话语置于文首,并且提出,“仅凭教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着眼于全局的人文主义教育方法可以并且应该有助于实现新的发展模式”BG大游,并提出要将道德伦理作为教育的原则……这些都是进一步强调以德育人应是教育的核心主张,因此“立德树人”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

  再次,发展素质教育的“中国方案”在课程、教学等核心领域有突破。发展素质教育有一些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课程、教材、教学以及考试评价是其中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难题。发展素质教育应在以下这些方面有所突破,让“中国方案”有新的超越。

  要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结构更合理更科学。理论与实践一再证明了这样的观点: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很有可能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结构在坚持基础性的前提下,要更加重视课程的整体性。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课程要打通,进行整体设计,加强过渡、衔接,实现整体育人功能。要更加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完整把握综合的内涵,即树立综合的理念与意识、增强综合的能力与方式、优化综合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丰富综合的形态,自然生成综合性课程。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国家课程的地位,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是对所有学生发展的最基本要求,绝不能将国家课程“综合”弱了,甚至不见了。此外,综合的特质是跨学科学习,让各个学科、各种知识建立联系,发生关系,生成意义,扩大视野,产生新的问题域,诞生新的知识,让学生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要更加重视课程的选择性。没有选择便没有适合的课程,没有适合的教育,便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便没有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也就不会有高境界、高立意。

  要更加重视提升课程品质。课改以来,校本课程得到高度重视和充分开发,丰富多彩,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是,课程是有规定性的,其中包括必须具备的课程元素;符合规定性,才会具有课程意义,才能被称之为课程,这样,课程品质的提高才会有基础有保证。现在的问题是,校本课程开发比较随意,缺失学习需求的调研,缺失课程开发程序的遵循,缺失必要的审议与评估环节,这样也常常缺失课程的元素,在“远离跑道”的误导下,将兴趣小组活动、教师特长及学校其他资源简单地冠之以“课程”。可想而知,这样的课程品质是难以保证的,这样的学习质量是难以提高的。当然,我以为对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不必过于严格,不必以所谓的“规范”而影响、挫伤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不过仍要注意,不能降低标准要求,不能让随意性开发成为一种常态。除校本课程外,国家课程的实施品质更应重视。

  要以中国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改进教学方式,建构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应当自豪地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的一份贡献,是“中国方案”中鲜亮的一页。但是,培育、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一定要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紧密联系起来,而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国教育的宝库中寻找到思想源泉。尤其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有那么丰富的学习理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道出了学习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道出了谦虚学习的美德、民主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的方式;因材施教,道出了基于学生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育的真谛;乐学、游学,道出了学习的开放性、创造性以及审美体验,等等。比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将知与行的关系作了最为简明又最为深刻的概括,其中又包含着学与思、能力为重的思想内涵,绝不比国外教育学习方法的论述逊色,相反更有厚度。

  (成尚荣,原江苏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学科组长),主持研制地方课程指南,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和咨询,主持苏派教育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育科学成果奖评审专家。)

  江苏省网络视听违规节目举报,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禁止转载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主题,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之“发展”,绝不仅仅是词语的变化,既意味着与以往的实施素质教育相连接,又意味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其内涵更加丰富、深刻,目标更为高远、鲜明,要求也更高更具体。我们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在实践和研究两个层面及其互动中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2016年9月9日,习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与教师学生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非常明确地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是习关于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是习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指针。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教育本质的揭示,准确而深刻地阐明了素质教育与整个教育的关系。习一再强调,教育改革、发展“必须把握定位”,只有定准位才能明晰改革、发展的方向与任务,而教育的定位在于对教育本质的准确把握。“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恰是对教育本质的揭示,这样,便对教育有了精确定位。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阐明,要求探索教育规律,走在科学发展之路上。教育是有自身规律的,当教育规律与学生发展规律相适应、相统一、相结合时,教育规律才符合并促进人的发展的需求。教育规律与学生发展规律是在人的素质上叠加和聚焦的,这样的叠加和聚焦,彰显了教育的本质属性——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充分揭示、体现了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让教育回到规律上来,理直气壮地走在科学发展之路上,并用素质教育照亮教育的规律,照亮学生的发展规律。

  “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这一重要论断是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与反正,引导我们对素质教育要坚信不疑、坚定不移。“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明确无误地指出了应试教育的要害,其违背了教育的核心。因此,应试教育是个伪命题,它不是真正的教育,它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却是错误的存在,是对教育的反叛和异化。

  发展素质教育绝不是割断历史,必须对实施素质教育进行全面回顾和深入分析。同时,又必须站在新的起点上,认清和把握发展素质教育的新背景、新目标和新特征,在“发展”上着力,推动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素质教育要发挥促进转化的作用。古人云:“辨方位而正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在这新的历史方位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判断同样适用于教育事业,即教育领域也同样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些方面表现得还很突出,这是发展素质教育所面临的新背景、新形势。

  面对“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素质教育要发挥促进提升的作用。首先,确立教育质量观。提高教育质量必须端正质量观,我们追求的质量观应是素质质量观,即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质量观。因此,素质教育应在端正质量观上发挥积极匡正和引领的作用。其次,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质量,发展素质教育,需要学生生动活泼,需要唱唱跳跳,但素质教育绝不能只是唱唱跳跳,一定要深入到课程、教学的内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课程、 教学改革,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切实提高质量。再次,素质教育是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先天禀赋、学习方式是有差异的,素质教育要承认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面对教育现代化的进展加快,素质教育在融入的同时,要有责任担当和切实的行动。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的要求。教育现代化有许多显著的特征和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与要求,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内核是人的理念和素质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学生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BG大游、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既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眼点,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着眼点,这应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价值高点,让发展素质教育目标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呼应“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的战略要求。

  在这一着眼点的引导下,我们一定要对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总体描述,这一描述是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具体化,并进一步丰富时代内涵。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规划:一是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对价值认知所形成的态度观念,核心价值观支撑着人的精神培育和理想追求。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萌生、发展、逐步确立的关键时期,产生了价值困惑,需要进行价值澄清与价值引领,以帮助他们正确进行价值辨别与价值选择。从教育的角度看,应把个人价值需求与社会发展价值需求结合起来,不能只考虑个人的价值需求;把儿童(学生)立场与国家、民族立场统一起来,用国家、民族振兴的价值理想照亮儿童(学生)立场,用儿童(学生)立场价值透射国家、民族振兴的价值。二是中国心、民族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让学生牢牢记住:我是有祖国的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铸造并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三是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必备品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扬乐于奉献精神。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相得益彰,向上向善、孝老爱亲,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在道德规范建设中培养个人必备的品格,并走向审美境界。四是具有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提升认知能力,努力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发展者;提升合作能力,学会沟通、协调、对话,从合作中生长团队的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胆创新,学会创造;提升职业能力,学会规划、安排自己的生活,树立职业理想,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面对新背景、新任务和新着眼点,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必然呈现新特征,而新特征又必然推动素质教育新发展。

  新特征之一: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关切——人文关怀,成为终身学习者。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应以“核心关切”为首要特征, 即对人的发展的关切,让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发展者,过上“美好生活”,实现新的发展观,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样的关切是核心的。正因为此,教育改革、发展应“重申人文主义方法”,“人文主义方法可以让教育辩论超越经济发展中的功利主义作用”“指导人们应对全球学习格局的变化”“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依然是促进学习的核心力量”。素质教育的方法,实质是人文主义方法,是教育的伦理原则,是对人的核心关切。这一核心关切,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都重要、都鲜明。

  新特征之二: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追求——核心素养,探索立德树人范式。立德树人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BG大游。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立德树人的这三大要义将聚焦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即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具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久前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是一个具体的体现。教育部部长助理郑富芝这么评价高中课程修订:“把党的教育方针中关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具体化,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结合实际和学科特点,进一步凝练提出反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和学科本质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确定课程目标、遴选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从而把中央有关立德树人要求落到学科育人的各个环节,这是本次修订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在这一总模式的指引下,各地和学校从实际出发,可以探索、逐步建构起各具特色的育人范式,素质教育将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生动活泼的局面,闪耀着时代的光彩。

  新特征之三: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学校、家庭、社会进一步统筹协同,形成育人合力。发展素质教育绝不只是学校、教师的任务,育人也绝不是单一力量就能实现的;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未来教育,其重要标志也绝不囿于学校、教育内部;当今社会与世界更强调合作,要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素质教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更加紧密合作,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应是家庭、社会共同的任务与责任,而且要把育人作为共同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把育人的目标、要求都聚焦于立德树人,并且形成真正的合力。

  新特征之四:发展素质教育的改革路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进一步结合,更强调自下而上的创造。课程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有两条路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是顶层设计、基层实施;自下而上,则是让基层去创造,进而推动顶层设计。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自上而下主要是推动实施,自下而上更主要的是创造与生长。发展素质教育主张将两种路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与此同时,更倡导更追求自下而上的改革路线,即更鼓励地方、学校基层主动地生长、创造。

  素质教育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了中国智慧,又面向教育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当代世界发展的人类文明中汲取了时代的营养。这一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教育概念,引导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引导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实践。坚持发展素质教育,完全应该而且完全有可能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一份“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教育的特色,形成中国基础教育的风格、气派,贡献中国教育智慧。从发展素质教育出发,为构建教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努力”。

  首先,素质教育的“中国方案”具有丰富的中国元素。在哲学层面,素质教育要寻找并探索育人之道。老子认为,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大。人大,是因为上接天,下接地,又关乎道。此道的实质是天人合一,让人成为核心,成为目的。这就是育人之道,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之道和境界。素质教育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引领下,建立起以人为最高目的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定位,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统一在一起,建立起和谐的教育关系,形成健康的良好的教育生态,并在大同思想下,注重世界教育的共同利益,臻于和而不同的境界。在文化层面,素质教育在中华优秀文化里扎根,以伦理道德这一中华文化的本色,为发展素质教育打上底色。此外,在课程层面,设置好、创造性实施好国家课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奠定好人生的基础。与此同时,用整合的方式,推进课程的综合,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为跨学科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中国古代的“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赋予新意,成为课程论中闪光的理念。同时,在学科层面、教材层面、教学层面都充溢着中国的文化元素,彰显着中国智慧。

  其次,素质教育“中国方案”的立德树人核心目标,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指出了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是“立德”,即通过立德来树人。这是一种战略设计,主要源自道德价值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本判断。必须指出的是,立德树人,并不否定以智育人、以体育人和以美育人,而是要以德育为先,让道德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中,并发挥道德的引领作用,让道德管住关键能力的方向。联合国报告在导言部分,以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作为核心话语置于文首,并且提出,“仅凭教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着眼于全局的人文主义教育方法可以并且应该有助于实现新的发展模式”,并提出要将道德伦理作为教育的原则……这些都是进一步强调以德育人应是教育的核心主张,因此“立德树人”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

  再次,发展素质教育的“中国方案”在课程、教学等核心领域有突破。发展素质教育有一些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课程、教材、教学以及考试评价是其中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难题。发展素质教育应在以下这些方面有所突破,让“中国方案”有新的超越。

  要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结构更合理更科学。理论与实践一再证明了这样的观点: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很有可能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结构在坚持基础性的前提下,要更加重视课程的整体性。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课程要打通,进行整体设计,加强过渡、衔接,实现整体育人功能。要更加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完整把握综合的内涵,即树立综合的理念与意识、增强综合的能力与方式、优化综合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丰富综合的形态,自然生成综合性课程。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国家课程的地位,国家课程是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是对所有学生发展的最基本要求,绝不能将国家课程“综合”弱了,甚至不见了。此外,综合的特质是跨学科学习,让各个学科、各种知识建立联系,发生关系,生成意义,扩大视野,产生新的问题域,诞生新的知识,让学生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要更加重视课程的选择性。没有选择便没有适合的课程,没有适合的教育,便没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当然,便没有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能力也就不会有高境界、高立意。

  要更加重视提升课程品质。课改以来,校本课程得到高度重视和充分开发,丰富多彩,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是,课程是有规定性的,其中包括必须具备的课程元素;符合规定性,才会具有课程意义,才能被称之为课程,这样,课程品质的提高才会有基础有保证。现在的问题是,校本课程开发比较随意,缺失学习需求的调研,缺失课程开发程序的遵循,缺失必要的审议与评估环节,这样也常常缺失课程的元素,在“远离跑道”的误导下,将兴趣小组活动、教师特长及学校其他资源简单地冠之以“课程”。可想而知,这样的课程品质是难以保证的,这样的学习质量是难以提高的。当然,我以为对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不必过于严格,不必以所谓的“规范”而影响、挫伤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不过仍要注意,不能降低标准要求,不能让随意性开发成为一种常态。除校本课程外,国家课程的实施品质更应重视。

  要以中国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改进教学方式,建构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应当自豪地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教育对世界教育的一份贡献,是“中国方案”中鲜亮的一页。但是,培育、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一定要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紧密联系起来,而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国教育的宝库中寻找到思想源泉。尤其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有那么丰富的学习理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道出了学习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道出了谦虚学习的美德、民主的师生关系、合作学习的方式;因材施教,道出了基于学生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育的真谛;乐学、游学,道出了学习的开放性、创造性以及审美体验,等等。比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将知与行的关系作了最为简明又最为深刻的概括,其中又包含着学与思、能力为重的思想内涵,绝不比国外教育学习方法的论述逊色,相反更有厚度。

  (成尚荣,原江苏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学科组长),主持研制地方课程指南,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和咨询,主持苏派教育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育科学成果奖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