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上大学”,在这么多年的演变中,脱离了最基本的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含义,已成为通过选拔的方式,
有人说,学习不应该充满功利性的。但通过考试,成绩优异者进入“双一流”“985”“211”等学校,在同等条件下将来找到更好工作的几率就会增大,当然也不能否认成绩差的人就不会出人头地。
似乎,人生的不同赛场从高考录取那一刻才开始有所不同。这样的光明未来,要说没有诱惑是不可能的。
毕竟,从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来看,就知道某一程度上“一考定终身”对国人的影响之大。
科举,意为“分科选举”,早在隋朝时期,科举制度就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光绪年间BG大游。
它打破了世袭制的血缘垄断,推动选人用人的进步和发展,让寒门学子也可以通过选拔进入上层社会。
在科举制度没有开始前,古代官场正可谓“寒门无贵子,上品无寒士”,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才子没有晋升的通道,更没有大展宏图的舞台。反而一些脑满肠肥的贵族子弟,为官不为、为非作歹。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举制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成不变的八股取士、纸上谈兵的招考形式,也局限和束缚了实践型的考生,造成了一批不求实际、坐而论道的伪才子。
加上只要考上“秀才”就意味着摆脱贫民生活,甚至会拥有一些特权的诱惑,知识分子层出不穷,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以至于很多人考了一年又一年,寒窗十年是标配,大多数人考了半辈子也徒劳无获。如能写出那么入木三分的《聊斋志异》,却一生没有考中举人的蒲松龄。
就是在这么高难度的招考背景下,我们所熟知的范进中举后,表现出来的发疯BG大游、晕倒,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了。
前面所说的考中秀才就足以让大批知识分子趋之若鹜,更何况是要连续通过院试、和乡试(相当于现今的公务员省考),离开本乡到省里工作,成为直接可以做官的“举人”。
范进当年已经54岁,在这个年纪还是一直坚持考试,相当于他前半生除了读书再毫无用处,也没有一技之长,他只能一直考。
即使每天要面对岳父的冷嘲热讽,即使他生活得毫无尊严。但是他一直有考取功名利禄梦想、有达官显贵的盼头。
因为屡战屡败,其实他在这次放榜前也没有太多的信心BG大游,抱着又一次没考上的心态去看,却发现,那个上榜的人确实是自己。
这种心情必定又激动又惊讶,他几乎疯掉、胡言乱语,继而晕倒。村民们在笑话范进的时候,是否会想到,每三年才一次的考试、已经考了半生的范进、中举后人生质的飞跃,换做谁都开心得合不拢嘴。
吴敬梓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深受科举毒害的人物形象,通过他岳父在中举前虐待他、挖苦他和中举后谄媚讨好他的鲜明对比,以及十里八乡的村民和达官贵人对他巴结拜访揭示人性的丑陋。
表面看,这是一举成名后尽享荣华富贵,是丝逆袭成功的典范BG大游,其实是将这种悲剧性的世态炎凉描写得淋漓尽致。
虽然文学作品与现实世界的不同,可能我们会对范进人物的真实性产生质疑,但戏剧源于生活,小说亦是如此。我们当下的选拔性招考,那些高考、公考、国考又何尝不是当年的科举?
只是我们现在可以接受更好地教育,而在当时全国几乎有一大半人是文盲、是农民的情况下,类似范进的知识分子仍是勤奋学习、读圣贤书,是多么的不容易。
范进搬进了乡绅送给他的房子,每天都有很多村里村外的人慕名前来,他们巴结他、谄媚他,想要通过他达成自己的目的。
就连岳父都不再对他大声呵斥,总是温言暖语、唯唯诺诺的样子,让他好不习惯。而此时,范进只是个小小的举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更有什么官职。
后来,他的母亲生病去世,孝顺的他从母亲生病在床就一直默默照顾,直到去世后还为她守孝三年。
因为不甘心、也因为有了更高远的梦想和目标,范进还是想继续考试,到京城做官。但为母亲守孝这三年就错过了科举考试。
三年后,他重振旗鼓,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备考,准备着再一次赴京赶考。没想到,这一次,一次中第!
初入官场的范进,恪尽职守、为人正直,受到文武百官的赏识,随着他的名声渐长,皇帝也有所耳闻。
几年之后,幸运之神再次锤炼这位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人,一次机缘巧合,范进因突出的成绩和作为,被选派到山东一带去做官,专门负责当地的科举招考。
随之,由于他为当地教育作出的突出贡献,还被提拔为京城的通政,是正四品的官职,在那个年代,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
《儒林外史》对范进人生的描述,就到此为止了,但是我们可以猜想BG大游,这样一位勤勉努力、不断前进的人,他的一生一定是非常幸福的。
科举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不堪,它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便是以范进为代表的这一类知识分子奋斗的终生。通过科举的舞台,让能干事、有才能、干成事的人施展拳脚、大展宏图。
放眼现在,我们虽然不能“唯分数论”、“唯名牌大学论”,但是每个学子也应该肩负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