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精选(九篇)BG大游

  196体育素质教育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高全民族的知识素质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以教辅为视角,探讨素质教育与教辅的关系,并树立一种正确的教辅观,以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曾几何时,中小学生的众生相是,背上斜挂着一只简简单单的书包,书包里瘪瘪地装着几本简简单单的课本、三两本练习本、一个简简单单的文具盒。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小学毕业生的书包开始增大了,升学考试的辅导资料逐渐多起来。到了80年代中期,中学各年级的配套辅导资料迅速普及,然后向小学蔓延,词语解释练习册,同步练习册,综合考试册,作文训练册,竞赛练习册……各类成套的练习、参考、辅导资料,都以“关心学生”的名义,堂而皇之地挤进了学生逐渐沉重的书包。

  “包袱”不仅仅背在肩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中,练习再练习,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迫投入到各种翻来覆去的训练之中,对于小学生而言,还经常要接受机械的抄写训练,字、词、句、篇,抄上几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再加上其他硬性指标,如背诵、默写、作文、日记,再加上教师对练习质量的“严格”要求和违反要求后的可能性惩罚措施,父母亲望子成龙的期盼及相应的举措,沉重的书包就已扩而成为沉重的课业负担,成为沉重的身心压力了。

  随着以知识为中心的课业负担的加重,我国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少,“高分低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此,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讨并不断地呼吁,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予以纠正,1993年2月,国家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件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于是,一声素质教育运动在全面展开。

  显然,素质教育未能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辅“功不可没”。教辅泛滥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不和谐音符。

  教辅,顾名思义,是“教材的辅助”。恰到好处的教辅是教材的有益补充,是教师和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过多、过滥的教辅只能适得其反。造成教辅如此泛滥的原因主要有三:

  应试教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科举制度。科举通过国家办的“统考”,为非特权阶层开辟了一条通向名利富贵的仕途。由于科举的相对客观、相对公正,且又是人人可以企及的,平民百姓都有机会实现平步青云的梦想,因此,极具有吸引力。当前新的应试教育的核心则是上大学。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经是一般老百姓可以企及的目标。“”以后恢复大学招生以来的“统考”,虽然同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不可同日而语,但基本上还是相类似的。统考虽曾起过积极作用,且历来被誉为“全国最公平、最少有人情污染的地方”,但这种公平也不过是考试结果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而已。

  正是要应付这种规定模式的试题,学生不得不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把应试技巧练到娴熟的程度。于是学习强度提高,学习时间拉长;教科书则越编越厚,越编越深。更引人注目的是,五花八门的教辅图书泛滥,甚至光盘版(所谓“电子教材”)也应运而生。

  素质教育原本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可实际的效用要复杂得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校里开始动真格地减轻学生负担,可家长不答应,学生回到家里又得在家长或家庭教师的指导下,重新套上应试的枷锁。素质教育要真正减轻学生负担何其难矣,许多时候它还成为增添负担的旗号。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庞大的学生群体成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市场,充满了商机。从各种训练方案、外语学习方案、智力开发方案、天才教育方案,到各种辅导资料、练习册、试题库、作文选……可谓挖空心思,应有尽有,在现代广告对父母、教师和学生的大肆煸动下,源源不断地涌入学生的书包。有关人士在对长春市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调查时得到如下清单1:《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作文指导》《作文大全》《百家作文指导》《作文辅导》《小学一流作文》《小学生百篇作文题选》等等。由此可见一斑,学生这块本应更多一点自由与纯净的天空已成为出版商们争相探囊之地,可谓“浮云能蔽日”呀,学生的知识视野正是被活生生地掩盖在这些成人世界精心或并不精心制作的训练“方案”、“工程”、“策略”之中。

  许多教育业务主管部门也不甘寂寞,参与商业炒作。出版社往往利用这些部门中招、高招命题的特权,以其为中介向学校和学生滥发重复或低劣的复习资料。

  教师应该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但是,相当一部分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还很封闭落后,他们主要通过“共管”、“苦教”、“苦学”的“三苦精神”、因循守旧的管理和教学方法等来提高教育质量。他们崇尚的是“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一大堆作业便是他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或公开的秘密武器。在他们的熏陶下,学生们走的往往是“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条成才之路。发达国家或我国名校的实践已经证明:校长必须按教育规律办学,教师必须按教学规律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校长和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具体的特点和规律,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创办特色学校、培养特长教师、塑造个性学生,造就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只有这样,教辅泛滥才能在源头上得到遏制,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素质教育才能找到坚实的落脚点。

  值得提醒的是:“减负”只是把过重的负担减下来,而不是让学生没有任何负担,更不是把正常的负担也减下来。没有正常数量的负担做保证,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大家知道,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inghalls)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例如,在学习20分钟遗忘率就达到41.8%。而在31天后仅达到78.9%。可见,让学生课后有选择地做一定量的作业是符合儿童记忆特点和规律的,只不过是不能过量而已。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揭示了方法的重要性。“素质教辅”的功能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在素质教育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教师致力追求的教育最高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对各国教育考察的基础上出版了一部富有世界性影响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该报告振聋发聩般地向全世界教育机构发出警告: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BG大游。并且认为,上学期间的“学习”,不是为了分数学习,也不光是为了知识的学习,而重要的是为了“学会学习”。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即便是知识再多,面对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也将是固守一隅,一筹莫展,成为无力应变的“现代文盲”。

  如何应对这来势汹涌的知识经济浪潮?那就是“学会学习”。在这方面,“素质教辅”是大有可为的。

  长期以来我们把教辅定位在纸介质的出版物上,后来又将磁带、光盘等纳入其中。其实,就功能而言,教辅并不拘泥于形式。叶圣陶先生早就给我们以启示。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们把什么东西给予儿童,只能给儿童布置一种适宜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去长大,我们就从旁给他们这样那样的帮助。现在的教育太偏重书本了,教着,学着无非是文字、文字!殊不知儿童是到学校里来生活的;单单搞些文字,就把他们的生活压榨得又干又瘪了。”因此,他在学校里创办了农场,又开设工场、商店,建造戏台,布置音乐室,意在培养理想的人才,这种“学习与实践合一”的教学方法,就是叶老一贯主张的“新的生活、新的教育、新的文化、新的理想”,这和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宗旨是非常一致的。他创建的“生生农场”——先生和学生通过劳动增长知识、培养劳动观念、沟通师生感情的场所——不正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辅”吗?

  素质教育:它是一种全时空的立体教育、一种多途径的整体教育、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主体教育、一种培养多种人才的复合教育、一种人人参与的全员教育。

  近年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势头日甚一日,这不仅得到教育界的赞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它表明了我国教育界以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但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其内容和途径是什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对这些问题,人们在理解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因此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误区,由于对素质教育缺乏完整的认识,对它的系列过程概念朦胧,于是出现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

  素质教育是个整体概念。它要求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等各方面都要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素质教育要瞅准目标,找准途径,选准措施,摆正德智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这样才不会顾此失彼,有所偏废。搞清素质教育的概念,就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学校要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在校内形成素质教育的大环境。由本校的干部、教师共同创造。而要创造好这样的环境,就要选择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切入点。近几年,我县的经济发展很快,需要的各类人才数量多、专业面广。如果学生仅靠学校传授的一些特定知识和技术,恐怕将来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只有那些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才会有较好的适应性。

  期望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的主体教育。创立一个美好的社会是重要的,塑造完美的人自身是同等重要的。是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或者知识本位,一直是教育界未能解决的难题,尤其是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更是不易整合,这有其漫长的渊源。我们应努力提出并构造的是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而不是完全实现我们期望的素质教育。

  教育观念的核心是人才观。人才是有层次的。应试教育观无视人的差异性和人才的层次性,素质教育观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皆能成才。

  在现代教育中多数人一提起素质教育就口不离第二课堂,一说起第二课堂,涉及的总是兴趣小组。于是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应运而生。当发现素质教育还没有占领主阵地时,又全力以赴地抓学科教学的改革,无形中又淡化了第二课堂,而学科领域则又局限于语、数等学科及在出成果具有显性效应的音、体、美。由于理解上的狭隘,忽这忽那,抓不住“牛鼻子”,各子系统之间又缺乏内容的衔接与贯通,明显地违背了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原理,导致了实施中的片面性。

  当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视线多集中在学校教育活动上,似乎素质教育就是一种学校活动、一种对所谓以应试升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纠偏。这没有错,但却失之片面。我们既然期望素质教育能带来人材结构的大调整、能为社会发展输送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材、能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那么素质教育自身就必然超越课堂,也超越学校,结构上成为一种大教育,一种包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立体教育。

  在时间上,素质教育至少应有两个层面。大而言之,它应贯串在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所有教育阶段,不留教育空档。小而言之,学生从早上踏进学校大门,到晚上离开学校回家,都应在素质教育的影响范围里,甚至早上还未踏入校门但只要学生踏上了上学之路,就应有一种素质教育的影响伴随他,他就应有一种受教育的使命感约束着自我行为。相应的,甚至学生离校到了家,他的复习预习及其他活动,都受着素质教育的影响。

  在空间上,第一,素质教育不但实施于普通学校,而且实施于职业学校,或者更准确一点说,在较大范围里,只有普遍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才谈得上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第二,素质教育尽管主要实施在教室在课堂,但教室外的其他场所,学校的运动场图书馆、食堂、走廊、甚至于厕所等一切空间场所,都应有素质教育的因素,让空间说话,让墙壁说话。第三,素质教育实施在学校,但其影响不能只限于学校,而应超越学校,应该让学生带着或深或浅的素质教育的烙印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同时也让社会、让家庭、让其他相关场所都渗透素质教育思想。

  时间上的连续和空间上的广延,就是我们所期望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它是使学生蕴涵其中的教育,是学生无法脱离、无从逃逸的教育,换言之,使学生的整个时空都充盈着素质教育――这就是跨世纪的教育的追求。

  (一)完善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估机制。实施素质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并根据目标建构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只有目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相结合,才能对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运行方向实行有效的调节 和控制。使它成为促进素质教育的科学的系统机制,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

  (二)进行课程教材改革。课程教材改革至少应考虑五个问题。第一,增强课程意识,使用好义务教育新教材。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其中之一是加强活动课程建设,精心组织和设计活动课。第三,安排选修课程。第四,重视隐性课程,就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第五,建设好地方课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水准,编制体现社会特点、具有浓厚乡土味的地方课程。

  一些崇尚西方的人士讲:欧美经济发达,国民素质高,是因为欧美很早就推行了素质教育。欧美教育重视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重视个性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允许标新立异,鼓励个人奋斗。它培养的学生思想自由、开放、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他们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他们制造军舰和火炮,一度征服了世界;他们发明了电,有了电灯、电话,有了电机电器,率先跨进了电气化时代;他们发明了电影、电视、手机、电脑,在信息处理和传播上领先世界。虽然总人口不足10亿,却创造了全世界四分之三以上的财富……欧美教育功不可灭。欧美模式的素质教育是成功的、成熟的,值得我们学习。

  一些满怀爱国情愫的国人讲:我们有几千年的文明,有孔孟之道,有四大发明。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没有过傲世的辉煌?现在,我们又重新崛起。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有了载人飞船和探月卫星,有了东风31和中华神盾,有了青藏铁路和三峡电站。我们用不到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育着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或许,由于人们的政治取向不尽相同,对东西方教育的优劣看法不一,对素质与素质教育理解各异,但他们对中国式素质教育的期盼是一致的,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是看好的。

  对素质一词,尽管人们不太明白它的确切含义,但对它还是有一个较为一致的感性认知的。

  首先,素质是人的属性,且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即与人的大脑活动密切相关的本质属性。如人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创新意识、社交能力,对图形色彩的敏感,对音乐旋律的灵感,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应激性等。而人的肤色、性别、长相、血型等属性主要取决于遗传基因,通常不归属于素质的范畴。其次,人的先天因素只是素质的物质基础。素质主要是由后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社会实践,即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人的婴幼儿时期和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育和大脑潜能开发的最好时期,也是素质基本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一个人的素质基本形成后,在一定条件下是稳定的,并长期影响他的人生追求和行事风格。在其以后的社会活动中还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同时应该看到的是,对人的素质,除少数体能方面的低层次属性外,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是不可定量测定的。它只是以世人的行为方式、道德标准、是非对错为参照,因而它是相对的,因此可以说素质是有阶级性的。另外,一个人可以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比世人素质高,但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各个方面都超乎常人。俗话讲“人无完人”即此意思,高素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往往是成功的人,但成功的人在人们心目中不一定都是高素质的。可以说,素质是由人们评价的。它不仅具有阶级性,还具有民族性,带有感彩。

  关于素质我们可以概括为:素质是人的基本属性。它与人的大脑活动密切相关,是精神层面的高级属性。健全的大脑是素质的物质条件,大脑活动才是素质的根本。一个人素质的形成主要是由后天教育及自身社会实践决定的。从婴幼儿到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素质形成的最重要时期。人的素质通常没有统一的测量标准,它只是以人们的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是非判断为参照,因此具有相对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素质是具有阶级性的。个人素质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社会价值,但人在社会活动中会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素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适应性。

  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他的个人前途和社会价值,国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教育的天职。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素质教育?

  西方教育重视先进科学技术,重视个性自由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掌握最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型人才;西方教育重视竞争意识的培养、鼓励个人奋斗,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经济全球化形势。但它以个人的成功为最高目标,为获得权力和财富不惜损人利己,甚至不择手段的资本主义属性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因此,我们不能照搬西方教育模式。

  东方教育过于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轻视甚至排斥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注重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但安于现状、循规蹈矩,不愿改革创新,缺乏竞争意识。可以说,传统的东方教育模式是落后的。

  我们需要的是东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融合。我们的教育方针指明了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应该的,几千年的文明能够延续至今,肯定有很多好的东西。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比我们早,现在仍有很强的发展势头。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又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率的提高。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吸收转化并加以创新。当今是竞争的社会,引进西方的竞争意识,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精英,有利于我们在强权政治的社会氛围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人素质的形成,是从胎儿就开始了的。婴幼儿时期母亲的乳汁和早期的营养显然是大脑发育的物质基础。大脑的体积、沟回,脑细胞的数目,脑细胞间的交联程度,与之有很大的关系。人一出生就认识了妈妈。随着婴儿的长大,大脑在发育的同时也收集和处理每天所接收到的信息,形成最初对人间的认识,并有了人的情感。婴幼儿到青少年时期,伴随着成长同时接收并贮存了大量信息。有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有文化的、科学的、技术的,有音乐的、美术的、体育的。通过对信息的处理(筛选、比较、去留、压缩)形成记忆,形成观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自己应对社会的预备程序,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独立于其他任何人的人格和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孩子的父母或身边的亲人。他们的表现对孩子最初素质的形成有着特殊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充满爱心、富有责任感的父母,会养育出心态健康、聪明善良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以后,学校逐渐取代家长负起了素质教育的责任,学校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所所将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的学校,一位位知识渊博、充满爱心的教师,将造就一批批有社会责任感、有较高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积极向上、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几点看法与建议:

  首先,应该看到“应试教育”的存在价值及发展方向。“应试教育”是一个有争议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才是应试教育?大概谁也找不出一个精准的定义。但应试教育又是一个常用词,人们经常对其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人们对应试教育的看法也有着片面性。一些人认为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只以升学率为唯一目标,以题海战术为唯一教学手段,将学生培养成了解题机器……,欲将其一棍子打死而后快。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试教育是目前必不可少的教育模式,社会、家长和学生本人都将上大学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作为鲤鱼跳龙门的唯一通道。哪所学校高考上线率高,哪所学校就是好学校。其实应试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片面化的一种权宜之计,它以培养和选拔人才为最终目的,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在现今社会也有存在的价值,如何将其向素质教育方向引导,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既有利于高一级学校的需要,也有利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教育部门的优先议题。应试教育是跟着高考指挥棒转的。指挥棒如何转是教育行政部门智慧的体现。政府如果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和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待遇和就业率,独木桥上的过客就将减少,中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会有了机会和可能。

  其次,九年义务教育无疑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伟大举措。但是,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山区中小学的义务教育仍不尽如人意。学校位置差、教学条件差、教师待遇差、教师素质差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改观。由于除了教师的正式工资,学校没有多余的办学经费,教学设施不齐,更谈不上更新换代,图书室形同虚设。教师待遇差导致外面的大学生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去农村学校工作。优秀的教师留不住。我们很难设想,这样的学校能在素质教育上做出成绩来。如果我们的政府给农村学校多一点投入,如果能组织些支教志愿者短期轮换,如果组织乡土教师外出参观、旅游或进修,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增长他们的见识……这样,九年义务教育才能真正显示它的优越性。因为有的行政部门太注重重点中学的升学率,太注意教育的商业行为,他们已很少到农村贫困学校去了,即便去了,也怕与这些想要点资金、想要点设备、想要点教师的校长纠缠。

  第三、注重家长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素质教育无疑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校长、教师、职员、工人都义不容辞。可是,家长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则没有充分发挥。笔者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些话:“我相信提到教育就发牢骚的不只一个两个,凡做家长的,大多会有一肚子牢骚”,“学校把学生培养得聪明很难,培养得很蠢很容易。”“学校除开传授一点知识以外,到底还应该还能干些什么呢?我对学校一直抱怀疑和悲观的态度,虽然口号也是喊教书育人。”家长把子弟交到了学校,也就把对孩子的教育权交给了学校,其实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人生观的形成,影响着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种种方面。孩子好的素质应该从懂事开始就逐步形成。当我们为了自己的收入打拼,而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虽属无奈,是否也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当我们因为一点小事而夫妻争吵不休,是否考虑过给孩子留下怎样的回忆?当我们在牌桌上一坐就是一整天时,是否想到孩子也需要呵护?当我们指责学校只教书不育人时,自己是否考虑过在做人方面给孩子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家长也应替学校分忧,因为孩子既是学校的,也是父母的。

  1.素质。素质可分为物的素质和人的素质两类。人的素质是最复杂的。从来源上讲,有先天和后天之别;就形态而论,有隐显之分;就类别而言,有综合与单项之说;就层面来看,有基质性、功能性、信息性之异。先天的是本来固有的,与生俱来的,其间自然也包括遗传的因素在内。诸如身体素质,人一生下来就有优劣好坏之分,个头大小胖瘦之别。还有智力因素,尽管当时看不出来,差异却是客观存在的,即令是孪生子女,在同一环境中生存,接受同样的教育,其差异仍然是明显的。后天的,即通过培养教育得来的,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且已经被大量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所充分验证。人类由类人猿到今人的发展历史足以证明,人的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使之得以增强并力求达到最佳程度的,这便是后面将要讨论到的“素质教育问题”。而人的素质就是由先天的固有的与身俱来的与后天的培养教育和环境影响融合而成并最终从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人性中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人的全部身心中相对稳定的基本特质系统,这是必须首先明确的基本认识。素质是人的“基本成分”,是人所具有的根本性物质。人与世间的许多事物一样,具备多种性质、多种素养和能力水平。比如人的竞技能力、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抵抗能力、免疫能力等等,且有大小强弱,高低优劣之别,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一个人的素质。素质差,则能力水平必然差,素质高的人方方面面都会比常人好一些或者很多,有的甚至会出类拔萃。素质的差异性,带来了人的方方面面的差异性。应当说明的是,人的素质的表现形态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一种能力,一种水平。比如教师的素质就体现在备课、讲课、辅导、作业批改、命题、阅卷等方方面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上。但素质同时又是能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素质的好坏决定着能力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它可以是物质的、具体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抽象的,还可以是二者的融合统一。同样以教师为例,其素质既可以体现在他的教案和讲课情形(重点、难点、效果、板书、方式方法等等),批改的作业,命出的考题,阅出的试卷等等物质形态的东西上,也可以从他的治学和教学态度、精神风貌、情感态度等精神层面反映出来。从内容上分,有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技素质、单项素质、综合素质等诸多类别,且每个方面还可以分出许多小项。因此,我们绝不能简单认识和处置。人的素质是以素养为基础的。这个素养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这很微妙、很隐蔽,很难捉摸和量化,比如婴儿的天生爱哭、会游泳会吃奶等,虽然微不足道却又不可否认),又有后天教育的成效,而且更主要的、最基本的还是后天得到的,是教育培养的结果,诸如文化知识、科技知识、艺术素养、政治思想道德素养等等,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家长、老师、社会组织等通过口传心授、耳濡目染、培养训练等方式来逐步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有的积极主动,有的消极被动,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好,有的差,具体体现在能力的强弱大小和水平的高低上。一般说来,素养好的人素质也就高,素质差的人则必然缺乏相应的素养。由此可以看到后天的学习、教育予素养、素质的极端重要性。

  2.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有无必要单独提素质教育。这两个问题实质上也可看成是一个问题,即什么是素质教育。以前似乎并没有素质教育的说法,它的线年代中期。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考证,素质教育是由应试教育,由前后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引发思考,由教育改革所确定的提高国民素质之目标任务而逐渐演化出来的。尽管它已有20余年的探索历史,而至今尚无权威而科学的定义,但是,从众多思辨中,我们似乎可以也应当确立这样一些基本的认识:———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基本概念。“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显然,二者在目的任务,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原则性区别。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在于提高国民、全民的综合素养和素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发展来促进推动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所体现的是一种全面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应试教育则追求的是一种功利性的的升学观。———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它与人的素质相对应。一个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作为有成就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就应该有与之相应的教育产生。大而言之,素质有政治思想、道德文化、身体心理、科学人文之别,当然也就有以培养增强这些素质为目的目标的各种相应的素质教育。即令同一种素质教育,也会因地域、对象、年龄层次和思想认识、内容形式、步骤做法的差异而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况且,所有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有最好,永远不可能有止境。这就清楚地表明,素质教育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统一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素质教育虽然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但是,仔细推敲,却不难发现其如下的基本内涵:首先,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如前所述,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种种弊端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不仅是对单个学生的单项和综合性素质的提高,而且是对全体学生,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它理所当然地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人人满意,个个成才,而不是针对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贵族教育、特权教育。其次,素质教育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核心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追求真、善、美为最高境界的通才教育,而不是只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培养专才、偏才、怪才的低层次狭隘教育。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要求,就是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是第一位的。第三,素质教育是一种从内容形式到途径手法都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它要求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家庭都积极参与,共同配合,而不囿于书本课堂和空洞的基础理论知识,搞关门办学。它要求所学的内容一定要实用,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而不能虚无缥缈,不能搞空对空、花架子。第四,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主导,以素养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基本出发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素质为根本宗旨,为学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坚实基础的人本教育。

  首先需要界定的是“人文”这个关键词。众所周知,“人文”一词的产生无论东西方都很早,而且意义上有一些差别。在我国这个文明古国里,“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彖传贲》中,正所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人之事,人类社会之事,人类社会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西语中的“人文”则源自拉丁文“humanitas”,最早见于古罗马哲学家作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的演说辞,原意为人性和教养。尽管东西方的古“人文”含义有差异,但通过二三千年的嬗变和传承,其基本含义是十分明确的。广义地讲,人文即人、人性,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人类社会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其范围非常之广。狭义的“人文”则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衍生积淀而成的文学、艺术、法律、历史、哲学等,其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应该说从动物进化到人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因此,其内涵也十分丰富。所谓“人文素质”,自然也就指的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内化而成,并通过人之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能力、品质、才干、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想品貌、道德观念等等。它是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点。它与“科学素质”相对而言,并与之共同构成了“文化素质”这一特定的基本概念。从结构上考察,人文素质又包括了“人文知识”、“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等三大层面。人文素养的主要成分是“人文知识”,即人关于人、人类社会,人与自然,与社会间相互关系的知识,它是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成果。“人文精神”则是包容于人文知识中的人生感悟、体验、认识感受、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与取向等哲理性的东西。它集中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文知识的内核和本质,是人文知识的精髓和升华,是对人类、人类社会有普遍意义和价值功用的意识与观念形态,是既融合于人文知识之中又超然于人文知识之外的社会意识形态。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共同统一于人文学、人文科学之中,是同一学科的两种不同的层面和表现形态。只不过人文知识感性的色彩要重一些,人文精神则抽象,属理性层面的东西,二者互为表里,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人文知识是基础的,基本的,人文精神是理性的、超拔的,是从人文知识中概括、抽象、升华出来的。人文知识如果不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则不可能体现出相应价值,发挥出应有效用。至于人文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则大体一致,只是在内容范围和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指的大都是以传授人文知识为基本内容、形式和手段,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以塑造人、促进人类、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为基本任务的这样一种社会行为、社会形态。这是一种历史悠久,古今中外都引起人们广为关注的社会行为。在西方,其源头可上朔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的以培养自由的成年公民为目的的文科教育和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创立的“humanitas”学说;在中国古代,则有如孟子在《滕文公章》所指出的那样:“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明人伦也”,是一种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现代的人文教育是相对于科学教育提出来的。科学教育指的是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教育。人文教育则指的是以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培养为基本目的、内容和方式的教育。

  一是因为这是目前教育改革中涉及到的教育的基本问题,无论在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都涉及了这些问题,却未能将其弄清楚。理论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实践上的盲目或盲动。在基础教育中,已近二十年探索实践的素质教育仍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减负问题走入怪圈,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素质教育非但流于形式,反倒出现了素质教育是个框,什么都往里头装;表面上震天价响,实际上风平浪静,暗地里我行我素,换汤不换药;或简单地加点音体美,开展些二课堂活动;分数、名次、升学率仍然是评判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尺,由此引发的诸多负面效应似乎比以前更堪忧。在高等教育中,重理工轻人文、非人文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不仅可以从高考时文理的填报比率中得到充分证明,而且在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内容、方式以及毕业生状况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得十分明显。人文缺失、人文失语现象比比皆是、触目惊心。特别是专科层次的院校中,竟然出现了高职教育就等于理工教育,只有理工教育才是高职教育,凡人文社会科学皆不受重视,甚至倍受冷落,要被关停并转或打入冷宫的堪忧现象。

  二是因为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文化、与人的本质关系密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是劳动的主体,又是劳动的产物;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产物。人“通过实践创造的对象世界”就是文化学的文化世界,而文化世界又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因此,文化也就是人化,文化的本质也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包含着文化本质,人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也就自然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心理品质;人的本质可以外化为文化,文化又可以知识的形态内化为人的素质,形成人的本质。可见,文化性是人的重要本质和基本属性,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对予人的本质、品质教育与形成十分重要。

  三是要真正实施开展好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除去弄清这些基本概念之外,还得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搞清楚并切实处理好,否则,便难以弄清其来龙去脉并分清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措施办法来处置好操作层面的问题,使之最终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讨论人文素质,不能不涉及人文精神。但这还得从“人文知识”说起。从前面的内涵揭示中不难看出,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间是相辅相成的,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是形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包容于人文知识之中的,是人文知识的实质和精华,是从人文知识中提取、升华出来的精粹部分,二者既各自独立,又有机联系,相互对立统一于人文素养这一个共同体中,构成了人文素质的基本内容。所不同的是,人文知识要具体、形象、宽泛、丰富得多,是载体,是内容,是工具和初级形态,起支撑作用。人文精神则抽象、凝炼、空灵、超脱得多,是意识观念、精华、内核,是高级形态,起统帅、引领、指导作用。人文素质则是这二者的集中统一体,是这二者的综合性外在表现形态,一个人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知识的多少和人文精神的具备程度来决定的。一个人的人文知识的多少,人文精神的强弱,总是要以人文素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且往往成正比。因此,人文素质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间是包容与被包容,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相互间的关联十分密切。

  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讲,人文素质是其内容和对象,有了它,便使得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区别了开来;有了它,便使得素质教育可以从重理工,轻人文的纯实证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使整个教育显得更加客观、冷静、理智和全面,使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计不至于因教育的失误而失之偏颇,使人类社会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为,“素质教育大体可分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一个科学的时代,不懂点科学是不行的,会有寸步难行的感觉。但作为一个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首先要有人文素质。”

  高校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涉及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成功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对促进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人格素养、审美情趣、思维能力等全面提高,对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新世纪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音乐素质教育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

  前苏联著名音乐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教育说到底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参与为出发点,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音乐素质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对象和主体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确,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也不是着眼于少数音乐特长生的培养,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乐艺术的熏陶、审美情趣的提升,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使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目前,部分高校表面上以开展音乐素质教育为名,招收音乐特长生,组建音乐团体,举办各种音乐演出,甚至斥资参加国内外各种音乐大赛。而大多数学生却因资金和资源被占用成为旁观者,缺少接受音乐素质教育的条件和环境,这完全背离了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方向。归根结底,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以普及性为基础、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

  音乐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应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为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发挥积极作用。加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大学生由于缺乏连贯的、系统的音乐教育,音乐素质较为薄弱,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音乐素质补课。首先学生应系统了解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内容,其中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音乐审美培养。

  音乐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基础乐理、识谱、和声与曲式、乐器与乐团、音乐体裁等。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设音乐基础知识、普及性的基础乐理、识谱方法(包括简谱、五线谱)等基础理论课程;二是音乐发展史知识,主要包括西方音乐简史和中国音乐简史。主要是以介绍国内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及代表性音乐大师为主,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等知识的介绍,使大学生学会领悟音乐语言、理解音乐内涵、把握音乐形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音乐基本技能包括歌唱和演奏,通过专业老师的授课,主要针对演唱和乐器演奏的方法、技巧等基本内容设置课程,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和表现来不断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

  “一切音乐归根结底在于审美教育,离开了音乐审美的准则和原则,音乐教育就可能沦为机械、僵化和纯技的境地”。审美教育是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音乐的语言,下一步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最为重要。近几年流行音乐好似“音乐快餐”,虽然容易让人们熟悉和喜爱,但其生命力不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部分作品甚至夹杂着一些不良因素,对学生审美趣味产生很大的冲击。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纠正学生的不良审美情趣,引导他们低级庸俗的音乐现象。音乐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音乐素质要通过长期的培养逐步形成,要由专业的教师来正确引导、合理的教学内容来支撑、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来保障,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进而逐

  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达到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我提出以下实施音乐素质教育的几点措施。

  加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除了提高认识以外,建立和完善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是音乐素质教育中迫切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高校的音乐素质教育要彻底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对教学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一是把音乐教学真正纳入教学大纲计划之内,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抓住课程建设这个核心,全面提高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水平,使之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并制定科学、完善的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标准。二是音乐的必修课与选修课要结合。音乐必修课的课程设置应该以突出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主,音乐选修课不能仅仅局限于音乐欣赏课的单一模式,采取听、唱、记、实践等多种类型的课程模式。通过课内外对音乐的实践、体验和表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并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三是研究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重点以研究音乐课程体系、范围、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为主,使音乐课成为非专业学生学习的常规课程之一,让音乐教育真正走进大学生的生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确保艺术教育具有强大后劲的关键”。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是高校提高音乐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应该根据高校的教学需要,对现有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为高校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思想素质、良好敬业精神、有一定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音乐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只有具备这样高素质、高修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把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育人”的目的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高校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完善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制度,建立教师的教育科研机制,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和研究水平,推动高校艺术教育跨上新台阶。

  音乐教材的选择、创作、编订对高校音乐教学的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音乐教学的水平。在高校进行音乐素质教育首先要选择优秀并且适合大学生的教材,不仅要选用国外具有成熟音乐教育理论和成功音乐教学经验的教材,而且要选用具有中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优秀教材,并使优秀的传统音乐、乡土音乐、原生态音乐一同走进课堂,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大学生的音乐修养,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

  总之,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应该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王璇.浅谈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2]刘瑞江.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弊端和改革[j].中国集体经济,2010,(09).

  自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而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其十大任务之一,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素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即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摒弃应试教育中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我们如此看待素质教育,并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顺利过渡,其核心问题是什么?是教育者必须具备高素质。

  那么,教育者的高素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应表现在端正而明确的教育思想上。中国的一代新人,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民主和法制精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审美情操。这是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是教育应当为之努力的培养目标。在此总目标下,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更具有个性化与针对性的教育思想。

  没有端正而明确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就可能会贻误时机。如果在教育者的观念里,人才就等于高分,那么低分者断然不是人才,自然不在重点培养之列。如果教育者的思想里没有“人人都有潜能、人人都会创造、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是人才”的信念,那么被教育者当然不会知道自己有何种潜力可挖,自己有可能成为哪方面的人才,自然不会尝到“创造—成功”之后的欢乐。如果教育者只注意开发左大脑,只注意智力因素,那么被教育者左右脑失衡的现状就难以得到关注和改善,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也难以得到挖掘与培养。

  由此可见,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法培养人,是至关重要的。就此问题,颇负盛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可谓高屋建瓴一语破的。同理,教师对班级、对学生干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领导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了端正而明确的教育思想,才能够看清楚摆在自己面前的公民教育的伟大的政治目的,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创造性地工作。

  其次,应表现在高尚的师德规范和良好的行为修养上。教师运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人格、言语举止作为言传身教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高尚的师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难以设想,教师不会做人、不会求知、不会健体、不会审美、不会创造、而到头来却能培养造就出很会做人、很会求知、很会健体、很会审美、很会创造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

  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要求是爱所有学生。如果不具备这一起码的条件,就不配成为教师。任何一名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完成培养人的重任,就必须和全体教师一起形成坚强而自觉的教师集体。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行为修养。任何时候都要表现出健康的心理,如和蔼、热情、宽容、有耐心、有幽默感等,除此之外还有作风民主、坚持原则、乐观向上、信念坚定、关心他人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容许自己有轻浮的态度、放肆的言谈BG大游、讥笑挖苦、粗暴无礼、缺乏耐心、傲慢自大等有失身份的行为表现。良好的行为修养还要求教师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教师集体利益的关系,把全校共同事业的利益、全校的成功置于第一位,班上的成功置于第二位,至于教师个人的成功只能放在第三位。彼此间要协作、取长补短而非猜忌。否则,没有一致的教育目标,没有一致的步调,没有一致的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方法,便不会有任何的教育过程可言,更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远大目标。

  再者,应表现在具有精确的业务知识和多方面的造诣上。教师要培养能够适应新世纪新环境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首先自身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锲而不舍的投身“继续教育”,不断的更新知识、营造新的知识结构。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善于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引入教学,不仅要打好所教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还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尤其要瞄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及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跨上信息高速公路,尽可能多的吸收、消化,真正使知识的广博不停留在一般意义上。

  要重新学习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摸索教育规律,自觉的按教育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研究学生,不仅能教,还要会教。只有这样才能把学习、科研和创造统一起来,善于站在巨人的肩头,善于系统总结自己,视阅历和经验为财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并正确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教师多方面的造诣,还表现在多样的教育教学技巧上,如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创造性的处理教育实践中碰到的难题;善于与学生沟通、联系,善于组织和团结学生集体,处理和教育个别学生;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以判断其内心活动,了解其个性特征极其潜能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角色、胜任工作。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对基础教育本质的确切概括,它的全面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有着端正而明确的教育思想,这是方向BG大游、是核心,好比是飞机主体内的导航装置、启动系统。同时,还必须具思想素质的高水准和教学业务素质的高水平,这好比是飞机两侧的两翼,舍去哪一个,都无法使教育腾飞,都无法顺利完成教育体制改革的伟大目标。

  [1]纪宝成.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J].中国人民高教研究,2011,(1).

  [2]孙绵涛、康翠萍.教育体制改革与教育机制创新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2010,(7).

  [3]于波、宋乃庆.中小学校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办学角色定位[J].教育研究,2011,(6).

  [4]名航.从教育体制改革看我国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未来[J].教育科学研究BG大游,2009,(1).

  [5]朱晓阳.文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体制改革[J].探索与争鸣,2011,(2).

  [6]谈松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管理学刊,2010,(4).

  从观念看,大多数教育者仍持有应试教育观念,在知识学习上,很多的教育者认为学生只有从书本、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才是学习,而从同学问的交往、健康网络媒体、社会实践获取知识则不是学习,因为后者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基于这种认识,学生在学校里没有与同学聊天、游戏的机会,而在家中则更不会有。甚至有的教育管理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原来的早晨6:30~晚上9:30延长至早晨5:30~晚上10:30。彻底剥夺了学生的一切自由与空间,还将此称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秘诀。

  教育者的教育能力不全面是制约素质教育顺利推行的一大障碍。这具体表现为:(1)教师、家长、教育管理者不知道如何提升自身素质,不知道如何提升素质的人是不可能知道如何提升他人素质的。(2)不能了解自己与儿童。很多教师与家长对自身的优缺点并不了解,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了解儿童,更不可能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在教育管理中,有些管理者对自己熟悉的学科比较关心,指导也比较到位。而对于自身不熟悉的学科则存在瞎指挥、乱弹琴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中也存在类似现象,教师知识面的局限使得学生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学到新知识,获得新视野,家长知识局限使得家长不能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从现状上来看,很多教育管理者眼里没有学生与教师,更谈不上深入到教师与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疾苦”。在很多教育管理者看来,自己的工作是做给上级看的;很多教师势利,他们的眼中只有优秀学生,而对于后进生则进行讽刺加打击;很多家长功利,他们要么将孩子看作为自己争脸面的工具,要么将他们看作养老的资本。如果孩子在两方面都让他们失望,孩子难免成为他们“打击”的对象,而其中的标准则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这样,学习差的学生在学校里经常被老师批评讽刺,被同学与老师看不起,回到家中则被家长责骂,家庭与学校成为这些学生憎恨的地方。他们只能到社会、网络中寻找发泄的空间。在社会不良环境与网络不良信息的浸染下,他们逐渐成为不良少年,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一倍以上,而且65%以上都是团伙犯罪。游戏、网络成瘾的超过2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上升当中。这一切都在证明着应试教育对部分青少年所造成的副面影响,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有教育者教育素质的欠缺。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学生的成长不是在父母的严格管束下实现的,而是在父母行为影响下实现的。如果孩子的父母热爱学习,为孩子树立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榜样,孩子就会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成为喜欢学习善于学习的自我教育者,过去人们常说的书香门第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因父母在某方面有所成就而孩子在此方面也有很好发展的事例来证明这一点。如中国乒坛名将孔令辉之所以走上乒坛生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受父母的影响。孔令辉至今还记得,还在他蹒跚学步时,父亲就经常有意识地带他到乒乓球训练房,让他感受运动,认知运动,接受熏陶,从小培养他的兴趣。当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如此,“名师出高徒”则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个人适合做什么,能做好什么,有时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他要发现自己在某方面的潜能就必须努力地进行尝试。而对于具有多种发展可能性、潜能无限的儿童更是如此。如果教育者在儿童发展的初期不让他们进行多方面尝试,他们是无从知道自身具有何种发展潜能的。我国乒坛女将张怡宁的成长经历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张怡宁四五岁的时候,正赶上电视放日本的连续剧《排球女将》,小鹿纯子刻苦努力地训练和那“晴空霹雳”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她就在家里挂了个气球苦练“晴空霹雳”。妈妈见女儿如此好动,于是就带着她报了不少的业余兴趣培训班。一开始学的是舞蹈,可宁宁对站姿、手位等练习并不感兴趣,没两天便退了班;接着是学武术,老师说她个子太小,年龄也不够;而宁宁喜欢的游泳课程也没上多长时间,受先天条件的限制,最终离开了游泳池。练上乒乓球,还得归功于喜欢乒乓球的舅舅。而这一练,也改变了她以后的生活。

  中等师范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决定了中师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进行,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认识上的偏差,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只管单纯地教,学生只为“六十分万岁”盲目地学,在教中思想品德教育少,在学中缺乏理想信念;因而,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难以向广度、深度发展,从而素质教育领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要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克服“素质教育”领域局限性,必须解决好中师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深化素质教育强度,拓宽素质教育领域。

  通过听课、调研和讨论,中师数学教学中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仍是注重怎样把数学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未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因而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详细地和盘托出,不留余地。而一些学校领导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时,又是以“学生是否听懂”、“学生考试的及格率”为标准。这样的课堂教育,从“教”的方面看,基本上没有摆脱一定程度上传统教育思想束缚,虽然教师“教”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学”的积极性却被扼杀,更说不上他们数学能力得到培养,个性得以和谐发展。当然,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知识型”的学生,谈不上是“智能型”的学生,更谈不上是“个性和谐发展型”的学生。

  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面向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把数学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上来。根据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探索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之新途径和新手段,这正是新形势下中师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必须更新教育教学思想,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自觉地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中师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小学教师,是从事小学基础知识教育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特殊性和小学基础教育的普通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树立整体教育意识,又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具备全局观念,着眼于大局,着眼于未来,做到教书与育人并举。同时还应抓好常规与创新的关系和若干与巧干的关系。

  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教给学生怎样做人,为什么学习的道理,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全面的数学人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正是教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鲜明写照,要做到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须解决四个问题:第一,刻苦钻研,为人师表,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第二,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起“整体教育”意识,摒弃那种“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多余的”错误思想;第三,要解决好“有机渗透”的问题,即如何抓住“有机”,做好“渗透”。“有机”是指结合数学教育内容渗透相关的思想品德;“渗透”是指避免牵强附会,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数学教育对立起来,这样,明确涵义,避免不渗透或盲目渗透的作法,做到符合实际的有机渗透;第四,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并结合新课的导入,典型例题的选择,练习设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克服为了育人而育人的不良现象。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到教与学的统一结合。

  教学活动,就其本义来讲,就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当然,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但如何去“教”,怎样去“学”,甚至如何去“教”好,怎样去“学”好,这就是一件具体、复杂、艰难的事。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单纯地讲授为中心,以掌握书本知识为目的,脱离学生的实际存在,把教师的作用凌驾于学生主体之上,根本不管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更不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怪圈里,消极地学,只求六十分万岁地学,这样就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应该只注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应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消极变积极,为理想信念,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参与数学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他们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维技巧,并能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贯彻落实“四大板块”教学是《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大纲(试行)》的核心,实施数学“四大板块”教学是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即数学课的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与教育实践。数学课的必修课是中师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数学课的课外活动与教育实践是中师数学教学中对其必修课的具体化和实践化,但数学课的选修课却为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学校不重视或忽略。大家知道,选修课是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选修课也是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选修课的开设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技能。因此,加强教学选修课之教学,克服中师数学教学中的不良倾向,对其学生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计算机选修课的学习又有跨世纪的内涵和作用。

  众所周知,未来竞争是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素质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计算机技术的竞争。前不久,在全国第六届小学数学年会和四川省第四届小学数学年会上,周玉仁教授在题为《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报告中指出,小学素质教育要着眼于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搞好数学教学。同志也提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而我们中师学校培养的是从事中华民族奠基工程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中师生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甚至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前途。因此,加强师范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拓宽素质教育领域进行计算机知识技术的普及和教育,对培养数学智能型人才有着高度的必要性和长远性。

  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呢?我认为针对中师数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抓好对学生深入浅出地进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教育,使学生明确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作用和“科技强国”的道理,树立强烈的科技意识;二是抓好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抓好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内容以外的大众化技能培训,使学生利用所学技术间接地为当地经济建设、为社会发展服务。

  这样,能把握时代脉搏,求实际,出实措,重实效,既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又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的智能型数学人才,正是新形势下中师数学教学素质教育的新举措之一。

  探索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教学新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教学是培养人的具体教育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不但需要

  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灌输书本知识的过程,是以传授静止的知识为特征,把育人渠道仅限于校内、课堂上、书本中,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新的教学观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课堂教

  强化实践性的教学就是给学生本源的学习空间,将学生的两个世界生活

  实践性教学就是让学生了解现实中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克服时空的限制,真正达到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目的。学生通过调查采访、个案分析等方式进行

  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教学中必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教育的责任在于每个人的智能得到更好地发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也将成为自我调节的学习。(1)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2)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给学生需要或渴望的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要有以下条件:(1)有吸引力的主题;

  探究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

  所谓“以活动为中心的同时学习”是指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促进多种才能同时发展。其结构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活动发展”模式。“活动”属于课堂的基本组织形式,一是课堂中可以以一种活动贯穿始终,也可以几种活动有机组合。活动的形式可以有

  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分为课业知识掌握效果和智能行为发展效果。课业知识掌握效果是学生掌握的内容,它容易用各种测验、考试的办法进行评价。而智能行为发展效果是学生智能思维、

  教师的评价内容包括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德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表现。师德的核心是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勤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表现。能是指教师具有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

  实施考评制,即通过课程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记录、学生之间的互评互测、学生自己命题、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

  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注重全面素质的测评素质教育论文,充分体现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广泛性。因此,采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形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素质发展报告单的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实践技能、思维能力、道德品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发展学生多种才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质、行为习惯、身体、心理、观念、态度、特长、兴趣、社会交往等方面免费论文下载。以概括性、实质性的、贴切的词语进行描述性评价,使考试的区分功能得到淡化,以减少学生、教师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评定。尽可能给学生创设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轻松、欢快气氛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实际工作水平及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包括管理学生能力、思想工作能力、教学能力、教改和科研能力。绩指工作实效,学科教师指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差、学生素质的培养及教科研成果的价值、参加各类比赛成绩和论著发表情况。

  行为习惯等素质发展效果能力。由于学生个性差异较大,这些能力很难用一纸试卷加以检测,因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生活过程、思维过程,对这种过程的评价就十分重要。

  模拟式、实践式、表演式、创作式、探讨式等等。二是多种才能同时发展,努力追求一举多得的成效。该模式的教学形式是立体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情绪、形式,活动的内容都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生活,发展的不仅是传统的学习才能,还有表现才能,沟通才能,创造才能等等。

  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大目标。

  (2)可分解的任务;(3)有凝聚力的稳定的团队;(4)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5)合作学习经常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

  额外帮助;(3)以建设性,激励的方式给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4)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联系和被尊重;(6)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挥,使每个人更具特色。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涉及多个智力领域BG大游,提供各种智能展示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智能展示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完全挖掘潜能。

  研究,学会了分析与综合,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等三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真正将所学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

  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工作与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多维网络系统,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各方面的高级人才,而且迫切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和其他受过良好训练的劳动者。

  改进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多种才能、个性特长,来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