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在现代社会中,探讨任何问题都需要在网络社会的背景下、或者说是在网络的语境下进行。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编辑出版“大学新闻宣传系列”丛书中BG大游,一再围绕着“网络”来进行的最重要的理由。策划《大学新闻网》一书也是如此。对于“大学新闻网”5个字的理解,应该是多层面的、多角度的。它既包涵了字面意义上的有关大学新闻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更是把大学新闻工作当成一个网络系统来审视。
《大学新闻网》不但在书名上凸显了网络的特点,在内容上也体现了网络时代的鲜明特征。从比重上看,有1/3的内容直接研究和讨论大学新闻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1/3的内容研究和讨论网络时代改进校报工作的重点、难点;还有的内容研究和讨论网络时代做好广义新闻宣传的相关问题。脱离开网络的特点、网络的竞争以及网络的运用再来研究和讨论校园媒体,几乎就没有什么可行性了。
聚焦网络与新闻,可以看到网络给新闻插上了翱翔的翅膀;透视网络与校报,可以看到网络给校报带来了蓬勃的生机;探索网络与宣传,可以看到网络给宣传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从这本书中可以感受到,网络在大学新闻宣传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校报面临的问题不能再停留在与新闻网竞争、互生、共存等问题的讨论上,而已经进入了必须借助网络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层面上了。可喜的是,目前绝大多数大学校报都有了自己的网络版,而且有许多校报在形式上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网上读报。点击网络版后,可以清晰地看到报纸的本来面目,可以便捷地任意浏览新闻,使得网上读报和读纸质报纸的过程基本接近。在基本保留纸质媒体的编辑语言特色、适应读者读报习惯的基础上,还具备了网络媒体的多种优势。
当然,网络对于校报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在更深的层次上,网络改变的应该是校报的编辑思想、编辑理念和编辑作风。
校报工作要确立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理念,学习借鉴网络编辑的技巧和手法。比如不断变化、以变为上的理念。网络时代的特征就是以变应对竞争。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地推出新的栏目、策划新的选题、采取新的手法,而不能用多年不变的老面孔示人,比如个性化服务的理念。强化办报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针对特定的读者,采取特别的方式,提供特殊的稿件BG大游。比如,网络编辑强调与网民的互动,强调最大限度地调动网民参与的积极性。校报也需要大量发表普通读者的来稿BG大游,开辟纸上论坛、纸上博客等等。比如学会利用网络发现新闻线索,收集、验证、过滤信息,掌握利用网络采访、联系作者、推荐校报,这应该成为校报编辑的基本功。
当然,网络的影响不仅仅波及校报,广播、电视BG大游、橱窗等传统媒体同样也需要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BG大游、借助网络的力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校园公共电视、网络视频和手机新闻等新媒体的利用和研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大学新闻宣传的形式将日益多样化、网络化;大学新闻宣传的内容也将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