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之所以这样形容,是因为我们无法用很恰当的词汇对沉重和细微交织的感觉进行概括,太多的情绪在这一年里,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
这一年中,我们经历了史上罕见的疫情冲击BG大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改变了太多东西,更可怕的,是这改变才刚刚开始。
博衍学长在这里无法用马尔克斯的笔法来写一场多年以后的回望感慨,只好带着大家捋一捋2020那些热门的值得我们教育学人关注的教育类新闻。多提一句哦,更专业的热点解读还是要看我们的欣途教育热点解析课程吖,详情以有关专业的班型服务为准~
1月,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强基计划”提出,开局精彩,博衍学长选择“教材建设规划”来作为1月的重点教育新闻。
1月7日《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发布,《规划》提出,到2022年,教材建设全面加强,教材管理体制基本健全、体系基本完备、质量显著提升,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育人功能显著增强,开创教材建设新局面。
“《规划》是对新时代教材建设蓝图的描绘,揭开了新时代教材改革的新篇章,是一个划时代的文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这样评价《规划》的意义BG大游。
这一切被突如其来的疫情裹挟进去了。教育系统也全面动员起来,集体抗疫,“停课不停学”成为上半年的重要事项。我们不能选择要发生什么事情,但可以选择面对这件事情的状态。
庆幸的,是举国团结,是有无畏的逆行者甘于奉献,在此,我们对所有为抗疫做出贡献的人致以崇高敬意。
4月疫情稍好转,复工复产陆续开始,复学也摆上了议题。神州大地开始重现生机,疫情后的第一顿火锅,第一杯奶茶,窗明几净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博衍学长选择“阅读指导目录”发布来作为4月的重点教育新闻。
因疫情延期的两会在月底召开,两会委员就教育界热点提出议案,多个议案引发广泛关注,但落实下来的还是少。
所以,博衍学长选择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来作为5月的重点教育新闻。多提一句,17版新课标的修订,在多个校区的学科语文中是件大事,大家听专业课老师的话即可~
5月13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涉及前言及正文部分,其它学科课程标准修订仅涉及前言部分。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要求普通高中开设劳动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要求普通高中开设劳动课程,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6月,“稳就业”的多项措施提出,从“三支一扶”到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做科研助理,再到系统谋划教育工作,以及出现了“先上岗再考证”这样前所未有的利好政策。
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发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新形势,当开新局面,也有新要求。所以,博衍学长选择“高等教育要适应普及化阶段新要求”来作为6月的重点教育新闻。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2020年全国高教处长会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2020年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普及化阶段新形势新要求。要加快推进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办好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持续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变革和“学习革命”深入开展;推进新时代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及“双万计划”建设、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遴选工作。
7月,497所高校通过第二学士学位备案BG大游,教育部推出四项“不断线”就业服务,三部门发文助力贫困毕业生就业,一个最特殊的毕业季引起大家关注。此外,还有深化高中课改工作的部署。
博衍学长特别选择两个新闻来作为7月的重点教育新闻,一个是今年热议的劳动教育(大家可以联系外教史中苏联的劳动教育),一个是多部门推动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在线教育也是今年的热点,学术界有关在线教育的论文在最近也有一些发表,可以想象这是今后科研前沿的一个热议点)。
7月15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指导纲要》规定,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强调劳动教育途径要注重课内外结合,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还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发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旨在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激活消费新市场。其中强调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鼓励加大投入和教师培训力度,试点开展基于线上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深化普及“三个课堂”应用等。
8月,六部门展开未成年网络环境治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方案出台,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同时,厉行节约,“粮食安全”也引发人们的关注,所以,博衍学长选择“营养办:改善营养与制止浪费并行”来作为8月的重点教育新闻。
8月25日,全国学生营养办印发《关于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深入贯彻坚决制止餐饮浪费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就有关事项作出专门部署。
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加强食堂精细化管理、强化对供餐企业的监督管理;要制订防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具体办法和奖惩措施,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要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倡导试点学校将学生日常饮食行为纳入学生综合评价,逐渐建立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学生饮食长效机制。
9月,我们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健全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激励,完善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给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希望。
就业情况纳入双一流评价,高等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也不例外,所以,博衍学长选择“研究生教育改革”来作为9月的重点教育新闻。
9月21日,为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强调,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方案指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10月,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四大亮点:关爱呵护“留守儿童”细化监护人监护职责;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加强监管防止沉迷;不做“沉默的羔羊”强化各方报告义务;强化学校“防线”向性侵和欺凌说不。
也是10月,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方案发布,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提上日程,我们可以看到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了。
博衍学长选择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和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两个新闻来作为10月的重点教育新闻。
10月13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以下五项重点任务: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改革用人评价,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10月15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基本形成”。
不过,这个月,博衍学长将选择一个教育部对提案的回答来作为11月的重点教育新闻,“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是这几年的一个热议点,涉及教育过程的诸多环节,建议大家多联系教育学原理部分的知识。
11月20日,教育部在对《关于为中小学生减负、大学生加压的提案》的答复中指出,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出台文件,提出高校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的特点,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要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
答复明确,下一步,教育部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推进高考改革步伐BG大游,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彻底扭转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
12月,“十三五”收官系列发布会正如火如荼的举行,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事业的重大成就,“十四五”规划已经立项筹备。
这个月,博衍学长选择与终身学习有关的一条新闻来作为12月重点教育新闻——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在清华举行,大家可以联系终身教育思潮和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的有关知识点哦~
12月9日-11日,由清华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世界慕课大会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11日晚,世界慕课联盟在大会主会议上正式发布成立,《慕课发展北京宣言》同期发布。会议以“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为主题。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创新的实践中,慕课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不仅助力中国高校成功应对了疫情危机,而且为今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他表示,经过8年的努力,中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
目前已逐步建立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探索形成了坚持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等六大宝贵经验。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国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挥慕课与在线教育优势,有利于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陈宝生倡议,各国秉承合作共赢BG大游、开放包容的理念,继续加大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慕课与在线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促进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推进慕课与在线教育创新发展,共同推动慕课与在线教育的建设、发展和共享。
这次危机,是一次大考。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