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许多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专注力问题。尤其是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如果存在专注力差的问题,会对他们入学后的学习和表现带来困扰。为此,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针对如何帮助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提高专注力,从家校协同育人的层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学校会在开学前的6月底或7月初,对全体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以家庭为单位,一对一地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目的是希望适龄孩子和其家长可以提前了解学校文化,让孩子逐步爱上即将入读的小学校园。校方则可以由此了解孩子的个人特质、家庭环境与教育等情况,并具体指导孩子和家长合理用好开学前的时间,积极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在交流过程中,学校老师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或者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当观念和做法,进行现场指导,如果效果不好的BG大游,会做好记录,再由学校做进一步研判和处理。
第一次面对面交流后学校对全体入学适龄孩子的基本情况会有大致的了解,结合现场交流内容的记录,对那些行为问题严重、注意力差、无视规则等需要特别帮助的孩子和其家庭,学校会约他们第二次到校,选派有一定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和帮助。
如何帮助这个阶段孩子纠正不规范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我们一般会采取以下步骤。
第一,以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论孩子处于何种情形,都以真心去热爱孩子和帮助孩子。老师会主动介绍自己,表达愿意与孩子交朋友的意愿,以此带出孩子的良好情绪和积极互动的意识。
第二,引导孩子养成看着他人的眼睛交流、不随意打断他人说话的习惯,为专注力形成奠定基础。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做一些互动练习,帮助他慢慢养成专注聆听的习惯。
第三,引导孩子学会管控自己身体的行为,慢慢形成自律与规则意识,并通过鼓励等策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第四BG大游,引导孩子在专注中学习知识、获得信息、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及时发言交流,为培养孩子的沟通和表达能力BG大游、建立良好同伴关系打下根基。
第二次约来学校的孩子,通常会有以下几类表现:第一类,在老师办公室或教室随意乱翻东西,无视家长和老师的提醒,自顾自地玩得很嗨;第二类,孩子见到老师时,会流露出焦虑、不安的情绪,有的会拽着家长不放手或者哭泣,也不理睬老师;第三类,有个别孩子要么自言自语,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不说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尤其是有第二类和第三类表现的孩子,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比如有第二类情形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我们可以在帮助他练习专注力的过程中,放慢节奏,让孩子接收到老师的爱心,慢慢地对老师建立信任;或者让孩子在父母陪伴下,在旁边静静地观察老师与其他孩子的交流,他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接下来老师与他的交流会轻松很多BG大游。
当发现孩子存在明显的身心方面问题时,学校首先会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同时配合家长制定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帮助的方案。其次学校在分班时,尽量选择责任心强、有爱心、有耐心的班主任所在的班级,在孩子入学前让班主任提前与家长做深入沟通,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家长平时在生活、交往、学习等方面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策略。学校还会与孩子所在班级的所有学科老师进行沟通,一起商讨适合孩子的具体教育策略。
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因素很多,原因也比较复杂,我们采取的策略就是面对孩子的真实状况,学校进行单独约谈,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在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的过程中,让家长在旁边看一看、学一学,在家里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调适与巩固。经过暑假一个多月时间的努力,往往会欣喜地看到孩子在自控力、专注力以及行为规范上都会有长足进步。
学校总结多年提升一年级新生学习专注力方面的经验,帮助新生养成好的专注力习惯,孩子们会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自信心BG大游、归属感、安全感会更好。同时,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面也有很大的收获。一是个别需要学校配合家长进行特殊教育的孩子,即使属于“严重高功能自闭症”等类型的特殊孩子,学校只要提早介入,家校双方积极配合,这类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效果往往是良好而可期的;二是经过面对面的具体指导后,可以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学习到具体的家庭教育策略或方法,孩子得到由内而外的改变和成长机会;三是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班级管理更规范有效,教师的育人信心和价值感会得到很大提升。
(作者宋茜系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校长,曹娟系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