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一份来自284所高校、1081个创业项目的分析报告显示:更多大学生创业与时代“同频共振”

  196体育《2022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项目分析报告》显示,1081个创业团队成员专业构成丰富多样,通过对专业进行词频统计和词云图绘制,其中最为突出的5个词语分别是“工程”“技术”“科技”“管理”“教育”。

  对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参与项目运用主题模型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后,得到了“数字科技”“电商经济”“乡村振兴”等7个高频出现的主题,这些主题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微创业的主要关注点和热点问题。

  乡村就业农产品等词汇在项目的社会价值方面多次出现,说明微创业项目注重在乡村地区开展业务、创造就业机会并重视发展农产品产业。

  对专题展示的1081个微创业项目的文本数据进行词频分析,我们发现“技术”“服务”“消费者”“数字化”等词汇成为了体现项目创新性的关键因素。本组图片均由中央财经大学葛建新教授研究团队提供

  等不及大学毕业,周永峰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一场“冒险”——大四那年,他选择休学创业。

  很多人都为他的惊人之举捏把汗,但这个年轻人相信自己的选择:用硬科技“打开”智慧农业。

  周永峰考上大学那年,我国刚刚开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很多年轻人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乡村。周永峰也是其中之一。他瞄准智慧农业赛道,创办了食铁兽科技,启动精准灌溉等创业项目,为传统农业吹去“科技的风”。

  近日,周永峰团队的AgroX-未来分布式精准灌溉系统创业项目入选2022年广发证券大学生微创业项目20佳,获得了创业扶持资金。一些投资基金也看好他的项目,正在洽谈投资。

  在2023年广发证券·KAB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启动仪式(以下简称“启动仪式”)上,周永峰在分享自己的创业之路时,谈到当初的选择,认为大学生创业一定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大学生的创业选择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这是《2022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项目分析报告》反映出的一个明显趋势。该报告由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于日前联合发布,由中央财经大学葛建新教授研究团队负责调查研究撰写,参与项目的专家主要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该课题调查研究报告已经连续发布4年,被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年度“晴雨表”。

  “这些大学生创业者有着较为敏锐的创业洞察力,能较好地把握时代潮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选择合适的、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领域。”葛建新认为,这样的创业过程,也“有助于青年将自己与社会联系起来”。

  青年是最富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大学生微创业行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至今已走到第9个年头BG大游,得到上百家风投机构、上千所高校的广泛支持。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寻找创业梦想+”,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领域,活动主办方将投入120万元扶持60个大学生微创业项目。

  “要将自主创业、科研创新的‘小我’,融入科技进步、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大我’中。”在启动仪式上,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勉励有志青年,要主动为国家所需、民族所盼贡献智慧和力量。

  两年前,在科研上取得了不少成果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0级博士生李双阳决定,再往前大胆迈一步,让科研成果真正造福于民。

  一直以来,我国大口径人造血管市场由国外主导,全球范围迄今仍没有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也就是说,心脏搭桥患者只能从体内摘取血管,“非常遭罪”。

  能不能让患者用上物美价廉的本土产品?李双阳开始投入小口径人工血管的钻研中。他在学校众创空间创建了独立运作的生物科技公司,并吸纳了学校多个学院的学生,形成了一支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互补的团队。

  如今他的团队作为首批创业团队,入驻了天津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创新策源地——天开高教科创园。

  “我们应该将自己的科研学习和国家需求、人民需要紧密结合,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找到自己的青春坐标。”李双阳说。

  大学生微创业行动本着发掘创意创新、培养创业热情的初衷,从1000多个展示项目中筛选出了“20佳微创业项目”。“从这些优秀创业团队身上,可以发现年轻一代创业者一些共性的特质。”葛建新说。

  葛建新分析,从项目团队构成来看,这些优秀项目的创业者普遍来自我国双一流高校,在学校获得了学习、实践等各种奖项,部分创业者还拥有科研论文和专利技术。项目团队大多具备创业经历或实践经验,拥有较高的创业热情和较强的创业能力。他们对自身的目标用户、市场渠道、营销模式、战略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较为明确的规划。

  “畅海科技”团队就在做填补技术空白的尝试。6年前,重庆大学本科生谢涵宇被一项“卡脖子”技术激发了斗志。我国的深海连接器基本上依赖国外进口,他和团队希望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水下连接器市场被国外公司垄断的难题。

  多年钻研,上万次实验之后,他们提出了全新的技术路线,在国际上首创深海无线连接解决方案,实现了高端海洋装备核心技术的中国创造,也填补了我国在3000米级以下深海连接器领域的空白。

  谢涵宇他们选择了“换道超车”,摒弃了行业内原有的油封式深海连接器结构,首次实现电能与信息在深海环境下无线畅连,攻破了我国深海连接器存在的连接次数少、连接效率低、连接不稳定三大技术难题,解决了我国海洋装备的“卡脖子”问题。

  目前“畅海科技”已经与行业龙头企业中海油服、中船重工达成战略合作,获订单1600万元。

  “入选20佳微创业项目的,几乎都与高科技内容相关。”长期从事大学生创业研究的葛建新注意到,几年前,很多大学生创业项目还是服务类项目比较多,“现在好的项目大多是基于硬科技的,而且出现多学科交叉交融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创业者大多都聚焦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立足于创新性科技实现问题突破,或是针对某个难题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解决方法。

  周永峰团队的未来分布式精准灌溉系统BG大游,其实就是在微中大型农场打造智能化的“种植能手”。他们把人类“种植能手”的种植经验转化为标准可靠的数据、执行逻辑;监测作物实时长势,形成作物优质灌溉算法模型,为农场提供全周期的灌溉服务。

  据介绍,这套系统能够为种植企业节水节肥达40%,节省人力成本20%-30%,亩均增收8.5%以上。自正式研发投入的6个月以来,已在1200余亩农田上得到应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张博玮和团队研发出了智慧种葡萄的机器人。他们提出了一套葡萄种植田间管理解决方案,包含机器人以及葡萄种植水肥一体化装置,构建了“信息感知——信息处理——智能作业”的智慧管理新业态。今后葡萄的病虫害防治、自动除草、修枝剪叶、起藤埋藤甚至果实采摘都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

  “我们的主要营利点来自于出租、出售核心产品,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针对种植要求委托定制等。”张博玮认为,这种技术创新集成可以超越传统农机,让种植变得简单。

  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选择可以看到一股清晰的潮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正驱动“三农”领域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战场”。一方面,国家战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渠道和机遇,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注入新鲜活力。

  这次获得扶持的“乡村振兴”领域10个优秀创业项目,涉及农作物栽培加工销售、非遗文化、乡村旅游、乡村养老BG大游、生态环保等。

  把创业战场放在我国乡村的大学生,来自国内外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背景。葛建新注意到,这些大学生很清楚,要尽可能因地制宜地提出针对性创新想法。他们往往立足于自身技术或当地的文化资源,深耕于某个具体的细分领域,力求扎扎实实地解决一些“三农”问题。“很多创业项目已有一些成果,能够看到农村和农民真实的改变。”

  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张博爱正在读大四,他的家乡广东湛江濂江市是中国红橙之乡。高二开始,这个脑筋灵活的小伙子就琢磨着帮父老乡亲们把产品卖出去。

  大学期间,他跟着导师学习农田土壤治理调理。他发现,一些农户经常反映,果子种着种着,长得一年不如一年了。

  扎根农村与上千余户农户交流后,张博爱团队决定利用专业所学探索一条新的技术路径。我国钾矿的储备量非常丰富,但都是不溶性的钾矿,很难农用化。经过他们的科研攻关,实现将不溶性的钾矿变成可溶性的钾物质,以钾矿作为原料,去生产土壤调理剂,可以非常有效地用于土壤的调理和改善。

  一路走来经历千辛万苦,他感悟最深的是,“做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实践”。他不希望科研只停留在实验室,“我觉得真正的科研攻关和技术突破,一定要让农户有获得感。”

  目前张博爱和团队已经走访了全国5个省份,他们研发的矿物质土壤调理产品已经帮扶了2112户农民,实现创造收益超过5千万元。“乡村振兴真的是大有可为!”张博爱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祖国广阔的乡村土地上奋斗着。用AI识别病虫害的刘奕辰团队,拥有全国最大的开源民用病虫害数据库,团队自建312种病虫害数据库,病虫害图片高达2000万张。

  如今,他们推出的“喜丰宝”服务,已经走进全国各地的农业基地。刘奕辰说,公司通过与湖南衡阳多个乡镇政府合作,建立了62家线下农技服务中心。此外还启动了“喜丰宝”线上农资商城以及线下农技服务中心提供农资产品等,真正让农民获得实惠。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张志杰总有一种被时代推着往前跑的紧迫感。在他看来,新时代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不光要在科研上有所突破,还要致力于科研成果落地扎根,“而创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他们聚焦当下社会的新问题——退役电池如何有效处理的问题。项目团队发明了锂电池分布式带电拆解与余热回收一体化系统,通过氮气循环,还能将电池带电拆解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到余热回收装置中并进行转换,既避免了传统预放电工艺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和造成电解液泄露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又实现了废旧电池中余能回收利用,也达到了入驻工业园区的标准。

  这个项目能带来很大的社会效应。因为他们的技术实现了对退役动力锂电池的带电拆解,单条产线万吨高浓盐水的排放。而且,通过自研高效吸附剂与先进的废水处理工艺,每年可减少超百万元的治污成本。

  与此同时,系统内置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回收电池残余电能,年减少超1万吨标准煤燃烧,减少超4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此外,通过极粉高效回收工艺,正负极粉回收率达到98%,铜、铝回收率达到98%以上。

  目前,他们的生产线可实现所有市售锂离子电池型号无选择性破解回收。多家智能化设备供应商已与这支团队达成合作,即将投入大规模生产使用。

  创业项目中,不少人选择了“绿色环保”“社会服务”等与人民日常生活和国家宏观政策联系紧密的创业方向,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青年具有更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AI宝贝”的年轻研发团队开创性地将图像修复技术运用其中,研发了三大核心技术,可以修复特别模糊的照片。起初他们对技术充满自信,参加了2021年互联网+全国大赛,但成绩并不理想。

  在导师的建议下,他们决定重新梳理方向,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他们推出了社会寻亲模式,把成功修复后的清晰照片送往公安机关、公益组织、爱心机构和新闻媒体等,“让全社会参与寻亲公益。”团队还研发了“寻亲胶带”,把修复后的照片印在快递胶带上,成本低、效率高,一经面市便火爆全国。

  3年来他们累计寻回了9名失踪多年的孩子。团队也从最开始的几个技术人员,慢慢形成了一支人数超过300人的志愿服务队。“我们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项目负责人盛建中把创业做成了信念,那些渴望亲人团圆的眼睛,让他们坚定了创业的选择——用爱照亮回家的路,让寻亲不再孤单。

  重庆大学团委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王亚欣认为,创业是一粒种子,“铸梦与成长是密不可分的”。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KAB俱乐部指导教师赵笑看来,KAB为西部高校打开了一扇窗BG大游、架起了一座桥,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也有更多的机会去与各方连通,大家感受到了来自创新创业的快乐,“一大批青年创客在校园中成长,在广阔的社会舞台发光发亮”。

  培养一批融入时代的创业者,正是举办大学生微创业行动的初心。9年来,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已覆盖上千所高校,上万个大学生项目参与了网上创业项目专题展示,还通过大讲堂、微创营、项目扶持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激励年轻人敢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

  “我们希望借助自身金融集团的专业优势,为大学生创业者搭建项目展示、推介融资、交流合作的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在资本市场提供金融专业支持,帮助创业青年实现梦想。”广发证券党委副书记、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周锡太说,作为活动发起方之一,广发证券一直关注青年的发展,深耕助学兴教领域,通过每年与中青报KAB举办大学生微创业行动,为420个项目提供创业扶持金850万元。

  作为活动发起方之一的中国青年报社的相关负责人介绍,9年来BG大游,大学生微创业行动一直充分利用中青报媒体传播优势、KAB创业教育资源,以及广发证券的金融、创投专业资源,在大学生创业者中产生深远影响。KAB创业教育项目是中青报引导联系服务青年成长的一个重要“抓手”。截至目前,累计培训1840多所高校的1.17万名KAB创业教育老师,在430多所大学搭建了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每年上百万大学生参与创业学习实践,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心中播下创业的种子,并落地生根。

  青年常为新,青年也最能为新。今年6月,习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共青团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知名创业教育专家、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李家华建议年轻一代创业者,要尽可能地抓住时代的机会,“创业者一定要融入这个时代”。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今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将继续推动与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搭建大学生创业与风投机构对接路演展示平台。活动主要内容有:大学生微创业项目征集与奖励、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主题举办3场大学生微创营、大学生微创业生态会、项目路演与投资机构对接等一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