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先生看来,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也不只是培养专家、传授知识的讲席,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造性思想的发源地。回望中国大学百多年的演进史
在尚未走远的过去,大学对于当时的中国世俗社会而言,承载着“高等学识”“精英教育”等崇高评价;然而沧海桑田,今天的中国大学似乎已经蜕变为劳动力走向职场之前的培训场,大学生正在迅速蜕变为普通劳动者,大学和大学生在过往所与生俱来的诸多附加值都随着时移世易而落花流水春已去。在如此嬗变面前,高中生只有挑选优秀的、与自我精神气质高度契合的大学托付前程,才更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愿景。
尽管比喻总是有缺陷的,但是我依然认为选择大学在相当程度上如同选择股票。世界上发迹于股票者成千上万,但唯有以投资可口可乐、吉列、所罗门兄弟投资银行、通用电气等著名公司并大获成功的巴菲特先生被全球公推为股神,这主要是因为他坚守价值投资理论,始终固守理性的投资原则,只投资企业本身而非股票,追求的是价值而非投机。
优秀大学的形成需要光阴深处的厚积薄发、大师的倾情驻守和机遇的特别垂爱,需要数代人薪火相传的智慧累加、理想接力,需要抱持传统与崇尚创新的相辅相成,需要宽严相济的成长氛围和具有广泛包容性、兼容性的教育理念。唯有如此,大学才可能成为年轻人塑造灵魂BG大游、优化个性、锻造理性、发展能力、提升境界、丰富见解、开拓视野的精神家园,才可能真正教会学生通过思考、思辨与批判而酝酿出精神品位和价值态度,渐渐形成精神独立BG大游、思想自由、富有创新激情和求实态度等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卓然独立的个性、博雅包容的品格是优秀大学价值品牌的关键词,也是镌刻在受教育者灵魂深处的精神胎记,大学因此而成为灵魂栖居者永远的精神故乡。
那么,我们该从哪些视角筛选和品评中国大学呢?这从来都是一种见仁见智、始终伴随喋喋争论的活动,但是我认为,以下几条普遍存在的“中国式规律”不容忽视:
一、大学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水平。人们都说大学是社会的缩影BG大游BG大游,我看大学更是一座城市的写真。中国社会一直泛滥着“大都市崇拜症”,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民众的盲目,而是若干城市高度集中着经济、文化、教育等资源,人们在此更容易接近梦想与成功。仅就读大学而言,“大学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水平”是长期存在的一种中国特色,高校所在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你大学时代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就业存在着关联作用。除学校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外,这些城市本身也是很好的教育基地,因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孤立的大学只会使你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弱。大学时期的思想交流和能力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一座拥有众多高校的城市,总是容易给你提供这种成长的更多机会。还有,大城市的社会实践机会相对更多,这一点对你的就业也至为重要,因为用人单位非常看重你在大学阶段都到哪些公司实习过。社会实践不仅仅包括到公司打工实习,还包括其他活动,比如,在北京你可以参加奥运等大型盛会的志愿者服务,与在京的国际精英直接交流来提高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可以便利地亲临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水准的音乐会、美术展或科学会议,这些机会是一般城市所没有的。大家之所以特别关注大学的地理位置,说白了就是认为便于今后的就业。而且,跨国公司、外资银行等光鲜单位的在华总部、研发中心一般都设在北、上、广,他们也确实爱就地取“才”,这些城市的在校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不过,所有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是要依据自身条件量体裁衣,同时还要有机变的智慧。有些大学虽然地处偏远,但因为学风、校风好,专业实力有口皆碑,其优秀毕业生走到哪里都是精英,在发达地区就业的照样很多,这是因为所有单位最终找的是“我需要的人”,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为用人单位所需要,他们绝对不会因为你的学校所在地而舍弃你的。
二、院校的隶属关系决定其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与能力。现代社会崇尚“人人一样,生而平等”的普世价值观念,反对出身歧视、反对门第崇拜BG大游,但也正因为这些反对,才反过来说明现实生活中依旧存在出身与门第的差异。具体到大学而言,中国内地公办院校从隶属关系上可划分为教育部直属院校、其他部委直属院校和省属院校等几类,不同的隶属关系意味着差异巨大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以及不同的社会或行业影响。
1.教育部直属院校。中国一流或准一流大学几乎都贴有“教育部直属”的标签。打个比喻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好比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这些学校均由中央财政直接提供办学、科研经费,相当于集中全部阳光重点照射部分区域,不由你不灿烂。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硕士博士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等人才培养的硬件和软件大多集中在这类学校。除了这些直观的好处,一些局外人不容易看出的“暗照顾”也会倾斜于此。当然,能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之列,本身就意味着该校绝非泛泛之辈,即便其中有少数院校是教育部为照顾某些省份而降格以求,但也要求你起码是本区域内顶呱呱、拿得出手的“一方诸侯”。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省招生分布相对均衡,便于优秀生源的相互学习、各地文化的相互融合,毕业生就业时较少受地域或行业的限制。
一言以蔽之,教育部直属高校可以视为师资力量雄厚、历史悠久、办学声誉好、录取分数线较高、就业或考研较为顺畅的代名词。给一所学校加上教育部直属的名号,也就相当于对一所学校实力的直接承认。在这方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都是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上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流水平,但这些高校的实力并不是均等的,得到的重视、扶持程度也大不一样,比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都是教育部直属,但其综合实力、社会影响等等就不在一个层次上;北大、清华在财政上得到的支持,也是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远远不能相比的。
教育部直属高校每年都是高考招生白热化竞争的焦点,中国学子在告别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之后,如今又陷入了“千军万马奔部属院校”的搏杀,这些院校每年都生源爆满,这要求你不仅分数要高,而且还要在第一志愿填报,才有较大的取胜把握。
2.其他部委直属院校。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广泛存在着行业办学的模式,国家各部委都办有高等教育。1998年以后,许多部委所属高校或被教育部收编,或下放至各省(市),或被其他高校合并,如今除少部分国家部委依旧保持有高等院校,部委高校几乎成为被完全尘封的历史一页。
现实影响是由历史轨迹决定的,所以说,这些改换门庭、另换旗号的高校并未失去或者说并未完全失去原有优势,因为她们与原来的东家——相关部委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有的优势也得到了很好保留,因而这部分高校依旧是中国大学之林中独特的有生力量。从现有生态形式看,原各部委所属高校和其他类别的院校存在着交叉关系,比如有的现已贵为教育部直属,有些则沦为省属高校,空留一个“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大帽子。但不管是升级还是降级,它们所具有的学科优势、人脉优势和行业影响仍值得我们重视。
原部委高校主要是面向某一行业,即使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以后,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高水平科研项目的进行,与这些院校之间仍然存在密不可分的依托关系,她们依然承担着培养本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原所属行业重要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从历史上看,原部委高校培养的大量毕业生都进入了该行业所属的各个部门工作,很多人已经成为行业的模范人物、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人员,有些则成了各级政府或本行业的领导干部,直接提升了该院校在行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这不仅是该院校在新时期发展的基础所在,也为后来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了关系网络,是极其优秀的社会资源。
各部委院校毕业生一般也是在全国范围内就业,但其影响力主要集中在本行业本系统,而且其强势专业只有在本行业本系统才大有用武之地,同时这些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受行业发展的影响较大,毕业生跨行业就业会受到一些局限。
3.省属院校。省属院校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院校,如,北京联合大学、湖北大学、青岛大学分别隶属北京市、湖北省和山东省,这部分院校是中国大学方阵中的主体。一般来说,鉴于一个省(市、自治区)有限的教育投资,她们中只有一少部分院校会受到地方政府的重点支持,这些幸运儿一般实力较强,在省内有很好的口碑,就业时也比较吃得开;而其余大部分省属院校就显得很平庸,彼此间实力、声誉相差不是很大,报考热度往往跟所在城市有关——如果在省会或海滨城市就会热一些,反之则通常只能招收到二本批次的踩线生。
由于省属院校的荣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财力的支持,所以,假如其所在省区的经济实力比较强盛,她自然也水涨船高,跟着分享光荣与幸福。比如上海、北京、大连、青岛等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富得流油,所以其省属院校可能比教育部直属高校还财大气粗。而且,经济发达地区总是行业发展完备,人才政策完善,吸纳优秀师资、优秀生源的能力都很强,这类院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很快,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居高不下。而处于贫困省份的院校则要承受较多的磨难,连兰州大学这样的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因为地处偏远而不被人重视,得到“中国最委屈大学”的称号,更别说那些全靠地方财力养活的省属院校了。不唯甘肃,所有的中西部地区省属院校都面临着如此窘境,因为投入少,教师的工作、科研条件和住房、福利待遇自然跟不上,进而导致越有本事的优秀师资越是流失得彻底,这对学校的发展是釜底抽薪似的致命打击。
总体来说,省属高校实力不及教育部直属院校和行业部委所属的大部分院校,这类院校多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招生、就业大多限于本地区,毕业生就业选择空间相对较小。但这并不是说其就业就一定难,因为这类院校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就业信息灵通,用人单位对其了解较多,再加上老乡、校友等人气因素,所以在本地区也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三、硕博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指标以及211、985等标签决定着大学综合实力的强弱。现代社会讲究量化,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硕博点等都是国内各种高校排名榜的重要指标,“211工程”“985工程”则是大学身份和层次的一种标签,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一所院校综合实力的强弱。
1.“211工程”“985工程”。所谓“211工程”和“985工程”,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界试图和世界一流大学缩小差距的一次努力。所谓“211工程”,简单说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所谓“985工程”,是教育部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目前,全国共有112所211工程院校、38所985工程院校,业内一般认为,“985工程”取其深,“211工程”则取其广。“985工程”大学主要是国内一流的知名高校,在多个领域拥有较强的冲击世界高水平大学目标的实力。而“211工程”除了这些高校外,还包括一些省市或国家部委所属的具有较强实力的院校,这些院校的影响力更多表现在其所属的学科领域或所在省市。相关院校进入“211”和“985”工程之后除了得到经费、获得政策优惠之外,本身也能提高学校学生对学校品牌的满意度。对普通学生来说,如果能够进入“211”或“985”院校就读,绝对是值得庆贺的事:
首先,既然是国家重点建设,中央和地方肯定会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在财政上给予必要的支持,这些院校得到的经费会比一般大学多得多,意味着学校会盖四人间甚至更精致的宿舍楼,更好的食堂,建有空调的教学楼和设备更先进的实验室,有能力引进更好的师资,好处惠及每一位在校生。
其次,“211”“985”的光环很可能更有益于毕业生就业,比如,外地生源想要在上海工作,能否获得上海户口要算分,如果本科院校是“211”大学,会有额外的加分。而许多高校招聘教师的时候,除了必备的博士学位之外,有的还会额外提出:“第一学历(本科)一定要是在‘211’院校获得的。”
第三点也很重要,这些大学多数直接归教育部管,是真正的面向全国招生(尽管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国大学都号称“全国招生,全国就业”,但很多是没有这种号召力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结构的复杂有利于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同学之间的彼此学习;而且生源好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你在不久的将来会拥有很牛气的同学资源,这些都非地方性“土大学”所能比的。
当然,世事无绝对,我们也不必一根筋非冲着“211”“985”去不可,而是要理性地对待这些光环。首先,考虑到要照顾地域平衡等原因,“211工程”不一定就比非“211工程”强。再者,“211”“985”院校也并非所有的专业都很强,它们的一些软肋不是一般的软。第三,同在“211”“985”之列的高校间,国家扶持的力度差别也很大。
2.国家重点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我国目前教育科研的各个领域根据其学术性质分为理、工、医、农等13大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类内又划分若干一级学科,每个一级学科又根据实际学科的内涵分为若干二级学科(或称专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一些单位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声誉突出的学科,评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因此,高校重点学科的多少,直接反映这个学校在全国高校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学生的质量。清华为什么牛?原因之一就在于清华有2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比河北、河南、山西等几省所有高校的总和还多出好几倍。
中国的国家重点学科分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一般一个一级学科下都会分设几个二级学科。如果一所大学的某个学科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则说明该学科的整体实力比较强,其下相应的二级学科实力都不错,比如,北大的数学是一级国家重点学科,那么可以说北大在数学上的整体实力都很强,相应的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二级学科都是一流的;如果一所大学的某个学科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那么只能说明该校在某一方向、某一领域比较强,在整个一级学科下实力还不是很强,比如,新疆大学的应用数学是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但是数学并不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则说明它只在应用数学方向实力不错,但说明不了整个数学学科的实力;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则是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评选时实力稍逊于二级国家重点学科,但在国内仍属领先水平的二级学科,也将获得国家相应的建设支持,有望在下届评选时晋级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当然,我国目前只有面向研究生以上层次的重点学科评估,在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中,从国家重点学科中直接受惠的是研究生及更高学历者,而对本科重点专业的评估还是空白。因此,国家重点学科和本科专业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绝对不能因此认为本科生不能从中获益,实际上好处还不只是一点点:国家重点学科无论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水平、学科建设、社会影响都是名列前茅的,实力非常强,不仅高水平的老师可以给本科生开课,如果重点学科的资金和科研项目充裕的话,部分本科生也有机会参与其中,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理工科专业在这一点上受益更明显。另外,有些院校越来越注意利用重点学科资源播惠于本科生。
国家重点学科属高校中的稀缺资源,地方性大学或二本院校在这方面一般都是空白。此时,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考察学校拥有的省部级重点学科,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学校的实力。
3.硕、博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博士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硕士点均由国务院学位办定期审批、更新,既是由国家教育权威部门审核,又有数据更新及时的特点,涉及教学、师资、科研、设备等条件,所以非常适合作为考察院校和专业实力的基本数据。
一级学科博士点代表一级学科的最高水平,反映学校在该学科的宽度和强度,有关部门为申请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置的条件是: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国内同一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在一些研究方向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果一所大学拥有某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相应的所有二级学科自动升级为二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博士点或者有博士授予权的学科。二级学科硕士点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硕士点或者有硕士授予权的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指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某个一级学科范围内,经批准设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组织,属于一级学科范畴。“博士后”表明的是一种经历,博士是最高学位,不能把“博士后”看成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位,也不能把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看成是强于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虽然两者都从不同侧面代表了一级学科的最高办学水平,但一级学科博士点由国务院学位办评估,博士后流动站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前者具有更大的权威性,同时两者具有较大的重复性,如北京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重复的比例为90%,其他大学也基本如此。
由此可见,硕、博点与本科生虽然没有太直接的联系,但最起码这是学校或专业实力的一种体现。你选择拥有硕、博点的本科专业,不仅意味着将享受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给四年之后预留一手:在文凭高消费时代,很多本科毕业生都加入了考研大军。如果能在硕、博点较多的学校里读本科,你就等于多少拥有了先天优势——不管是保研还是考研,选择本校就读都相对容易一些。
研究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所学校的科研氛围,这对于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本科生不能说是一点儿影响也没有,况且,现在有些高校已经注意利用硕士点、博士点资源促进本科教育,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在校博士生、硕士生的数量很多,学院通过本科毕业设计、导师制等措施,将本科生与研究生紧密结合,使本科生不断接受研究生的熏陶与带动,对本科生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4.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持续稳定地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科技部、财政部专门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中央财政下达开放运行和自主选题研究经费14亿元,加上后续下达的科研仪器设备经费,全年投入达到20亿元左右。
虽然重点实验室一般限于有课题的教师、研究生使用,本科生少有机会进入,但如果因此便认为和本科生毫无关系,那就有失偏颇了。首先,国家给予重点实验室的大笔财政资助就很让人眼红,这些开放运行经费无形中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实力。而且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还有助于学术成果的出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科研成果将很快转化为生产力,学校的财力自然逐渐变得雄厚,“钱多好办事”,本科生能不从中受益吗?再说,教师的科研水平上去了,本校在业界的声誉提高了,本科生总能直接或间接沾光。随着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允许本科生使用重点实验室,这样的话好处就更明显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近年来颇为引人注意的“地域梯度”。过去我们填报志愿,强调要拉开院校梯度、专业梯度,但近年来又涌现出了地域梯度的说法,印证了大学所在地域的重要性。大学是承载文化传承、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能的社会组织,城市则是整合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现代资源的优势平台。评品大学固然有许多视角,但从大学所在城市开始探寻之旅也许是最便捷的抓手。大学与城市之间始终是互动的关系。在成熟的经济当中,大学往往被看做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是城市创造力的中枢。美国卡内基大学的一位教授说,大学的潜力无疑是地区发展的动力。如果说,院校是“树干”,那么其所处的城市就是树下的那片土地。城市的性格总是深刻影响着大学品位的形成和提升,大学则是城市时尚而深邃的精神代言人,两者携手走进我们的视野,承载起高考生日益清晰的梦想和对未来的莫大期许。
你是否会对一座城市的某一瞬间心生向往?你是否会沉醉于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不能自拔?如果上苍给你充分自由的选择权利,你愿意把魂牵梦萦的精神故乡安放在何方?一座城市的气质和风度总是在潜移默化着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我们在其间熏陶四年,伴随而来的很可能是更好的学习氛围、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甚至更高的综合素质。所以,对学校所在地域的选择也很重要。
祝你好运,祝青春与大学的激情约会能够让你尽快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化公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