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呢本质原BG大游因是什么?

  196体育之前问一个1977级的大学生,恢复高考对她意味着什么,她说:天亮了!众多1977年恢复高考的受益者在和我谈到恢复高考的意义时,绝大多数的观点都是:给了我们这些普通人一个机会。

  正因为此,一些人在激烈批判高考制度不足,甚至提出废除高考的同时,还有更多的人则坚决捍卫高考制度,认为应该是改革,而不是废除,高考制度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最公平的一个制度,其本质还是社会上升的重要通道。正因为此,社会底层人群的子女是否有机会就读好大学的问题,变得尤为敏感和突出。

  农村孩子上好大学机会越来越少的问题BG大游,从一些研究结果看,虽然有争议,但应该是一个现实。2011年清华大学发布《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状况报告2011》就已经发现,在自主招生、加分等多个方面,城市与农村,省会城市与各地一般城市区别明显。华中师范大学日前也做过类似的研究,认为现在大学生家庭结构再次凸显了这个问题。

  大家担忧,忧虑都能理解,但我们不应该无限放大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现象。首先,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而不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世界级难题。不仅是中国,很多发达国家都有这种“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严重程度甚至甚于中国。

  曾有学者调查研究指出,英国牛津剑桥的学生,大约一半来自贵族学校;美国高中有3万所之多,但超一流大学学生多半来自极少的超级中学,总量也不过1000余所,几乎相当于我们的重点中学。最近30年,以公办学校为代表,也就是普通人就读的美国基础教育质量是大幅下降的。因此近几任美国总统推出的教育政策,核心就是提高公办中学质量,手段包括通过评测加强惩戒措施,以及增加学生与家长的选择权。比如小布什的“不让一个人掉队”,通过学生成绩评测,对学校进行奖惩;奥巴马的“让每一个人都成功”,呼吁晚放学一个小时,加强公办特许学校的建设等。新上任的特朗普则直接任命了一个推行教育券制度的教育部长,教育券制度意味着把钱给学生家长与学生,让他们选择更好的学校。所有政策设立的出发点都是对美国基础教育水平不满。但是这几十年,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约只占学校总数1.3%的私立中学/贵族中学(private/preparatory school)发展得很好,比如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就是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超级中学菲利普艾斯特中学(Phillips Exeter Academy)。这些中学仍然在稳定地向美国最好的大学输送高质量的生源。

  根据复旦大学陆一老师的数据,为日本东京大学提供了大多数生源的前20名中学中,17个是私立的,只有3所是公立的。这同样是寒门难出贵子的实例。

  这个问题的起因来源于清华大学于2016年颁布的针对农村地区的“自强计划”招生简章。其中规定,凡是自强计划认定并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寒门子弟,清华将降低30-60分录取,如果体质测试优秀,还可以再额外降低5分BG大游。此项规定一出,立即引起了人们广泛议论,有人说这个举措是善意的尝试,促进了教育公平,有人则说这对其他考生是一种损害。团长认为,这项规定虽然是出于一种善意的目的,但是它所惠及的,不过是寒门子弟中最顶层的一小撮精英,这项政策对于寒门子弟整体处境的改善,实际上是杯水车薪、九牛一毛。这项规定的出台,将一个沉重的现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只能以大幅降分的方式才能勉强弥补其先天的不足。

  在如今的网络上,一直弥漫着这样一种论调,那就是如今考上大学很容易,如果不是211,985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但实际上,真实的情况远比我们认知的要触目惊心。知名赵皓阳在他的《生而贫穷》中摘录了以下数据:

  2007年,当这些小学生15岁,该上高中时,当时的全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为840万人,也就说,65%的适龄少年无法就读高中。

  2010年,全国本科招生人数为351万,专科招生为310万,也就是又有200多万的人不能继续去上大学。到了这块,2200万孩子只有30%的人能上大专或大学。

  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每年一本的录取人数大约在50-70万之间,也就说能上一本的孩子约占当时总数的3%。而再让我们看一看全国各地区的一本率,其中一些大城市像北京、上海,都达到了20%以上(北京24.85%,上海21.98%),而像河南这样的农业人口大省,一本率往往不到7%。

  而在另一份大学生家庭背景的统计中,公务员和教师家庭出身的孩子占据了大多数,其次为工人,农民则为最后。根据清华大学2010年的数据,农村生源仅占17%,而北大的农村生源则从1990年的三成降为一成,考虑到农民仍占总人口的50.32%,农民子弟考上一本的概率相对于其他阶层差距还会更大,而如果再刨去来自富裕农村(像华西村这种)的子弟,真正的寒门子弟,要想登上高等学府,真是要比登天还难,是名副其实的万里挑一。可以说,清华大学降分政策所能惠及的,仅仅是这些寒门子弟中极少数的幸运儿,对于大多数寒门来讲,这所降的65分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很多80年代参加高考的人,总会说相对于那个时代,大学里农村子弟是越来越少了,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农村生源的比例远低于农村人口的占比呢?第一个原因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

  这一点,仅从985、211的分布就可以看出,其中,北京有8所985、17所211,上海有4所985、6所211,而人口大省河南只有一所211。大城市占有了与其人口十分不相称的名校比例。大学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更为基础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大学农村子弟尚且可以通过高考进行考取,但是中小学除非你拿到户口,否则几乎不可能被录取。

  农村的孩子,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在小学就已经与大城市的孩子拉开了差距,而伴随着年级的增长,这种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最后从刚开始的一点差距拉到之后不可弥补的程度。

  在北京内部,各中学也有着不小的差距,某一所区重点内拼命刷题时,作为市重点的十一学校已经取消了行政班,进行大学的走班制,上课更是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授课方式也是西方样式的开放式授课,着实让人羡慕不已。北京内部尚且如此,更不要提教育资源更加短缺的农村地区了。农村的寒门子弟,可以说,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除了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巨大不平等,寒门子弟相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中产阶级,还有着一样更为巨大的劣势,那就是家庭教育环境的差距。这一点相比于上一点,甚至更为致命。

  这位文科状元的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相对于农村家庭文化素养较低的父母,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很多中产阶级的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带着孩子学英语、学钢琴、周游世界,并且会有意引导孩子的兴趣,着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一些更有钱的家长更是会聘请专业的家教来辅导孩子的功课,这样,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无论是眼界、知识储备还是学习能力,都远强于一般的寒门子弟。中产阶级所能给予孩子的巨大优势,是那些寒门父母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

  之前谈到大城市的一本率远远高于其他地方,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地狱上的照顾,但更多的原因恐怕是学校相信在大城市地区能招到素质更高、发展更全面的生源,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的确是事实,因为,能提供高素质生源的中产阶级往往都聚集在大城市。

  英国的纪录片《The Up Series》做了49年的跟踪纪录,最后发现富人的孩子还成了富人,中产阶级的孩子还是中产阶级,而穷人的孩子依然没有改变命运。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同阶级家庭环境的巨大差距,当富二代在阅读《经济学人》,讨论军国大事时,穷人的孩子却只能去做临时工以减轻家庭负担。差距,从一开始就近乎无法弥补。

  以上说的是在其他环节公平的情况下,都有这么的鸿沟。。 近日,山东冠县“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一事引发舆论关注。冒名顶替者高考分数仅为303分(文科),而被顶替的陈春秀高考分数为546分(理工科)。

  十年寒窗的农家女陈春秀,就这样被“偷”走了读大学的机会。无独有偶,山东聊城又曝光存在一起冒名顶替上中专事件。山东聊城的王丽丽称,1996年她以王丽这个名字报考了聊城农业学校(当时是中专),因一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误认为未被录取。2016年,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陈某主动说明96年曾冒名顶替王丽丽上学。目前,冒名者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十年寒窗的努力,被别人偷走,顶替入学,实为践踏了教育公平底线。教育的公平,也是他人受教育权利的基本权利。

  这种事情的发生也加重了寒门再难出贵子,幸好以后互联网参与了公平招生的建设!

  我见过一些学生,考上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等优秀的大学,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变得自卑而自闭,敏感而虚荣,他们为了改善经济而打工,为了融入同学而打游戏,看肥皂剧,为了获得关爱而遁入宗教或陷阱……情况好一点的在学校打工,但也逃不了被剥削廉价劳动力的命运(学校工时费只有10元左右)。

  他们为了挣钱而放弃听课,为了合群而放弃听讲座,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充分利用大学。

  这些学生以貌似OK的成绩毕业,但已经厌倦了学习,没有勇气和能力追求更多的机会。

  还有不少学生,虽然能力优秀,学有所成,但由于家庭需要他工作挣钱,也不得不学秦琼卖马,放弃保研,甚至出国的机会。他们之中重返校园的少之又少。

  再强的C位,也不敢脸探草丛,他需要别人提供视野,好在安全的环境中输出战斗力。

  而且现实中的寒门学子,不可避免地,经常地脸探草丛,没有亲友提供经验,就只能自己吃一堑长一智,当个铁头娃。

  只有站的高才可能看的远,身为农民的父母不能提供城市生活的经验,而本身就是中产的父母却可以给子女很多的关键指导,减少很多无效的尝试。

  笔者的前上司有个女儿在读小学三年级,一天我送他参加公司年会,路上他表扬自己的女儿,“我女儿还挺乖的,万余块的压岁钱准备存下来,买买文具,报报兴趣课程。”

  寒门学子就算能力出众,也没有发挥能力的空间。通常,他们高考只能考一次,考研只能考一次,雅思只能考一次,GRE只能考一次,学校只能申请两个……哪个环节失败了,就认命了。

  没有家庭支撑的寒门学子,他的容错率是极低的。为了保险起见,他们通常会放弃美好但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选择平稳但随大流的人生。

  而家庭充裕的孩子在决策的时候可以更从容,更激进一些,争取到中等偏上的机会。

  03 不管是寒门再难出贵子,还是英国BBC纪录片《56UP》BG大游,都只是想说明一个社会现象:社会阶层固定,要想跨越,是很困难的事情。

  他们通过时间观察那些孩子们所处的竞争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用这些现象去说明阶层很难跨越。很多文学作品都在讽刺这种社会现象,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西游记》。这个是社会大众已经默认的事实。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认为“贵子”应该是能够稳定满足了贵子本人及亲属的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里面有一席之地并且有相应贡献,并且生活幸福的人。不管是执政权利,富可敌国,名满天下还是山区一个普通的支教老师,只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和追求不同而已。

  如果阶层不可跨越,那么朱元璋就不可能当皇帝;如果阶层不可跨越,那么就不会有王朝更迭;如果阶层不可跨越,那么就不会有李嘉诚。

  身边有很多朋友,受过高等教育的和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很多来自寒门的80后,已经在他们的领域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当然,大部分是开公司和做学术的)。我相信大部分人的身边也有很多这样子的人。

  我们觉得寒门很难出贵子,就是因为富家子弟可以从他们的父辈那里继承到相应的:权利,金钱以及知识,知识里面包括为人处世(这个也是银行行长觉得治国不行的原因),对社会的认识(这个是小胖能够更好的把握相应机会的原因),价值观,性格和人生追求。

  而社会上通过教育资源的垄断,生长环境的限制,更加加剧了这种差距。寒门子弟通过正规渠道,是不可能在权利和金钱上面与富家子弟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但是,知识是可以的,现在还没有发明什么高科技的产物让富家子弟无需经历学习就可以拥有知识和智慧,在这点上富家子弟和寒门子弟在同一起跑线。

  当然,我们应该感谢当年互联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他让寒门子弟接受和富家子弟一样教育机会的成本迅速降低。而权利和金钱,是可以通过知识去获得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道理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寒门子弟到底要获得哪些知识?怎样获得那些知识?并且在什么时候去彻底的进行这种改变?·

  时间上,如果是迈进了高等院校大门的,那么从步入大学那个时候开始;如果没有迈入高等院校的,那么从步入社会那个时候开始。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呢?为什么不是从小的时候开始呢?因为在这之前,一个孩子的家庭因素对孩子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时候小孩子要做点什么,基本上都是父母管束着,父母的文化,为人处世,是非判断和价值观又代表父母那个阶层,这就更进一步的加深了阶级固化。而从那个时候开始,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可以自己做主了。可能大家都看出问题了,既然小孩子的思想是延续的父母的思想,即使他开始可以自己做主了,那么他的思想还是延续的他父母的思想啊。这个是寒门子弟跨越阶层最大的难点。

  很多寒门子弟的天资真的很差吗?未必。不管是《寒门难再出贵子》还是英国BBC纪录片《56UP》,里面都提到一点:寒门子弟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寒门子弟的目标,就像海面上的灯塔,在照耀着寒门子弟一直向前。这个目标就像是一个企业的使命,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那么目标怎么确定呢?我的建议是4点:

  这个目标最后能不能够实现,真的不一定,但是这个目标可以让寒门子弟在漫长枯燥学习奋斗生涯中,不至于迷失自我。就像信仰一样,信仰不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在关键时刻,总能够给人从心底上的鼓励,以至于不迷失方向。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BG大游。

  想念大学,那么就考进大学;想做经济学方面的科研,那么就置身经济学的科研圈子;想经商,那么就进商人圈;……即使暂时进不去那个圈子,也要想方设法靠近。

  身边有两个很典型的例子,一个二本学校毕业,工作三年之后将自己放到了自己目标的那个高科技环境中BG大游,现在已创业成功6年,身价过亿,80后。另外一个,没念过大学,10多岁开始步入社会,同样80后,现在是某个省那个领域做得最大的代理商,每年营业额千万级别,有两个可爱的孩子,生活幸福。置身在那样的圈子中,可以减少寒门子弟学习的难度,能够明显的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并且还能够累积很多实战经验和相应领域的资源。曾经有位北大教授给毕业生的毕业寄语里面,把这两点说得特别透彻(很可惜,没有找到原文)。

  最难的是改变自己的既定认知,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者是整合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我想把威斯敏斯特教堂这样一块墓碑上的文字,献给所有想经历或者已经经历上面过程的所有人。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