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前景与启示》《教育平衡力》《改变思维,拥抱成长:调节青少年压力与情绪的心理学策略》《德国学前儿童技术教育》《高手教师》《简明教学设计11讲》《怎么做课题研究——给教师的40个教育科研建议》《陪孩子玩艺术》《儿童电子屏幕指南:来自500个家庭的经验》《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共计11种入选“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深度学习”是21世纪型学校变革的风向标,也是我国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倡导的教学指导方针,指向学生高阶智能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本书旨在梳理国际教育界掀起的“深度学习”的思潮及其成果——包括理论基础、实施模型、实践案例,借此为我国新时代教学理论的建构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创造,提供鲜活的理论与经验。
本书主张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内容要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展开,教育不仅要翻转课堂,同时更要翻转课程,更新学科门类和内容,建构意义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M型人才,在专长与迁移两个方面保持恰当的平衡交替。本书是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应用的历史总结与前景展望,是未来教育应该如何应对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理论探索。
本书描述了作者从1997年至2016年担任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历程。在这20年的校长生涯中,作者不断在寻找教育的平衡点,最终发现,这个支点就是学生。教师摆脱写作教学困境,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让写作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习惯与素养。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爱写作的天使,因拥有了写作的翅膀而飞得更高、更远。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心理学自助书籍,可为青少年提供调节压力与情绪的有效技能。通过阅读本书,青少年可以了解到导致不良情绪持续存在的思维误区有哪些,如何挑战负性思维,缓解焦虑、愤怒、忧郁等情绪,以及建立良好自尊,从而发展出更为健康和平衡的应对方式。
本书围绕着学前儿童的技术教育,力图在德国的国家教育大纲和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之间搭建桥梁。通过介绍全球范围的科研成果,呈现人类对技术进步的理解;引用和参考关于如何分解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教学法;详细介绍能够体现有效的教育指导和优质的师生互动的教育原理和原则;为教师提供基础和全面的学前儿童技术教育的框架性方案。帮助实施教学的一线教师,将教育大纲的要求转化成具体可操作的施教方案和教学方法。
本书作者多年来专注于教师发展研究与实战培训,他结合自身的多重教育身份与多样教育实践,从教育观念、课程建设、家校沟通、学生教育、教育细节、自我修炼等六个方面,系统分享了自己对于教师成长发展的独到思考和专业引领,全方位助力一线教师加强自我修炼,打破成长的瓶颈,实现自我突围BG大游,从新手教师、普通教师,蜕变为高手教师、卓越教师。
教学设计是当老师的专业中的专业,那如何设计出一堂好课呢?作者认为主要有四点:明确好课的标准;寻求理论的支撑;掌握设计的技能;建立优化的思想。这四个要求将贯穿在全书中。作者希望这本书成为青年教师,尤其是才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攀登专业顶峰的第一级台阶,让他们在备课本面前心中更有底气。
本书作者以问题为主线来构思整本书的内容,选取了40个一线教师在教育科研中感到困惑的热点问题,作者结合自身的课题研究经验,从教育科研选题BG大游、研究思路设计、研究过程实施、研究方法运用、研究成果总结等方面,做出了分析和解答,希望给一线老师们做课题研究带来启示。
“双减”以后,孩子们的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都大大减轻了,他们空出来的时间去做什么?作为一位独立的艺术家和著名儿童美术教育的自由撰稿人,作者用自己渊博的艺术学识和教育两个女儿成长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父母要多陪孩子玩儿。用生活化亲子艺术陪孩子玩不但可以启蒙孩子对美的认识,还能潜移默化提升孩子的艺术鉴赏力和创作力。
这本书的可爱之处还在于,作者提供的18例好玩的亲子艺术活动几乎每个父母和老师都能做,方法简单易行,材料省钱省力,图文并茂的解说一下子让人豁然开朗,看似曲高和寡的艺术原来竟然距离我们这么近,美育原来并不难!
作为一个多年研究教育与技术的数字教育记者,安雅通过系统而权威的研究,发挥职业优势,对于几乎目前所有针对儿童与屏幕的学术研究,一一审视,采访研究发起人,探讨未发表的背景信息,询问他们如何规定自己孩子的屏幕使用时间,找出万千父母期盼的答案:孩子应该如何使用屏幕?家长应该怎么做?
全书集中报告了诸多领域的研究者对人类学习的新探索,解剖了学习的文化本质、人脑功能机制以及多构面属性,立足更广阔的时空并关照更多样的人群,展现人类学习的多样性和发展变异性,揭示有助于学习发生的个体及文化特征、教学条件、环境、机会因素的作用规律,从而启发教育者和相关决策者更好地设计学习条件(工具)和环境,最大限度地帮助不同境脉中的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核心素养的竞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日益引起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关注。
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领衔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专项课题联合攻关项目组,负责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本书即是该项目主要研究成果之一,从基础理论研究、国际比较研究、传统文化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课标标准研究、教育实践探索等方面对核心素养展开全面探讨和论述,构建和阐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要义,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课程教材研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照。
作业设计质量、作业实施效果,是衡量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重构作业一一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不仅探讨作业的内涵丶价值丶历史发展脉络,而且聚焦作业设计的常见问题BG大游,构建了课程视域下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也提供了实现作业设计策略的可视化的建议。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带着问题走进这本书,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对于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异常情绪和行为,不仅体现了内心的挣扎,更像是一种求助信号。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准确识别这些信号,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就相当于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建立了一道安全屏障。
可是,许多教师、家长苦于不具备评估和干预学生情绪和行为障碍的能力而束手无策。而《儿童和青少年情绪与行为障碍——写给老师和家长的心理学指南》便是一本绝佳的指导用书。与一般艰深的心理咨询书籍不同,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实用、好用是它突出的特征。同时,作为学生情绪和行为障碍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它又不失严谨和深刻。
学前教育领域有这样一个共识:观察是确保提供给孩子最适合发展的关键。那么,为什么观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如何应用观察?是教师关注的重心和难点。而《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一书正是围绕上述四个问题,从理念到实践两个层面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是一本极有价值的实践操作指南。
另外,这本书深刻揭示了观察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并提供了如何把观察作为实践反思型教师成长的可靠路径,书中提到的案例和方法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实用性。读过这本书,读者会深刻感受到:观察,不仅是教师对儿童施加的教育行为,更是体现了儿童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双向促进,双向滋养。这是教学相长的真正内涵,也正是本书的立意和价值所在。
这本书是写给当代人的思想地图。全书从尼采到福山,从萨特到哈贝马斯,介绍了19位现当代思想家的理论主张。这些思想家针对现代社会中困扰我们的众多问题,从人生的意义到自由公正的价值,从科学理性的异化到文明的冲突与人类的未来,这些伟大的头脑都曾反复思考过。不过,这些思考在书中并不是一块块拼图碎片,而是连成一张路线图,清晰展示了现代人类命运及对其思考的来龙去脉。而带领你探索这片思想丛林的导游,刘擎老师,自 2003 年起每年撰写《西方思想年度述评》,成为众多学者年终必读文章。
当然,这本书来自于听讲的课程,并不着意在文中呈现深刻精妙的思想体系及思辨过程,正吻合这本书的宗旨:一本很好的现代思想史讲义。
本书由著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先生撰著。本书借鉴当代学习科学,论述了国际教育界深度学习思潮及其成果,涉及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实施模型和实践案例,对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认知发展、教师成长、学习责任转移等的关系进行了重点阐发,对深度学习的概念和教学设计、对传统教学和学习的超越进行了详细论述,对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学习指导、课外作业和教育评价进行了深入探索。本书直面“课堂转型”的挑战,重视学习共同体建设和学习主体性发挥,强化深度学习的指针作用,明晰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学生高阶智能发展和健全人格养成BG大游,为我国新时代教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创造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经验参照。
《吴军数学通识讲义》为学科阅读文本提供了一种示范,穿透整体架构和底层逻辑,埋伏阅读召唤对接被精准分析过的读者的阅读期待。将学科知识与学科发展史编织为可读又可理解的“散文”,又为数学在通识中的位置做了多学科的梳理,成为联结其他学科阅读的已知信息。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传递了“要学习学科,先理解学科”的理念,这是作者对“数学之美”的重要补充——就是要助推读者思维水平的整体提升。
该书聚焦学校制度,致力于为学校制度改进提供系统而简明的方法论。该书从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出发,深刻透视了学校制度越位、错位、缺位、不完整、不平衡等现象,并结合各地学校制度设计与运行的实践,具体分析了越位、错位、缺位、不完整、不平衡的制度对组织的伤害,并提出了一整套激活组织与赋能个体的解决方案。该书为学校制度改进提供了一个坐标和基本框架,每所学校可以据此架构、完善自己的制度体系。
当代儿童面临与大自然严重脱节的问题,这种“大自然缺失症”正威胁着孩子们生理、思维和情感上的健康成长。本书作者加拿大古生物学家桑普森融合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结合亲身经历,向教育工作者讲述提问式启发、挖掘兴趣点、讲述“宇宙故事”、添加“零散部件”、利用数字技术等成为孩子们的“自然导师”的切实可行方式。贯穿于书中的“体验·指导·理解”理念,有助于启发教育工作者提升自我教育认知水平,优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引导儿童与大自然建立一种有意义的、持久的和深层次的联结,从而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
本书作者王定华教授曾长期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教师工作司工作。他集教育管理者、决策者、研究者、亲历者、见证者等各种角色于一身,对中国特色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本书涉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义务教育研究、高中教育研究、立德树人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和文化建设、推进教育治理、教育交流互鉴、奋进新时代等主题,将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统一,论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就和逻辑,阐发了基础教育创新设计的布局与考量,体现了基础教育政策发展的层次和脉络,描绘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画卷和美好愿景,为今后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
该书是一部编年体教师专业成长史,全景式回溯了作者担任小学校长20年的职业生涯。作者教育生活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具有较强的共通性,真实传递了发生在校园中的各种生命事件及其背后的艰辛与无奈。快与慢、强与弱、进与退的艺术性把握,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教育智慧,为读者呈现了教育伊甸园的理想和现实模样,从而产生共鸣、触发灵感、提升境界。
吟诵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声音里有古典诗词一半的生命,而吟诵则是我们体会中国古典文学音声之美的门钥。”为此,叶先生下决心要“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世界,留给那些真正的诗歌爱好者。”
这本书是叶先生最完整的一部吟诵合集。全书共收经典诗文320首/篇,由叶先生亲自选编并吟诵。对于喜欢吟诵的老师而言,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扫描诗文后边的二维码,不仅可以听,还可以跟着练。书中还收录了叶先生《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一文,希望从理论上对吟诵多些了解的朋友BG大游,可以参考。
“双减”以后,孩子们的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都大大减轻了,他们空出来的时间去做什么?作为一位独立的艺术家和著名儿童美术教育的自由撰稿人,作者用自己渊博的艺术学识和教育两个女儿成长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父母要多陪孩子玩儿。用生活化亲子艺术陪孩子玩不但可以启蒙孩子对美的认识,还能潜移默化提升孩子的艺术鉴赏力和创作力。
这本书的可爱之处还在于,作者提供的18例好玩的亲子艺术活动几乎每个父母和老师都能做,方法简单易行,材料省钱省力,图文并茂的解说一下子让人豁然开朗,看似曲高和寡的艺术原来竟然距离我们这么近,美育原来并不难!
通常,我们总是认为哲学是深奥的,哲学家是神秘的。但是,当你读完《为什么?100位哲学家的哲思故事》这本书,相信你会完全抛弃这种看法,因为这本书用孩子都能看得懂的语言,介绍了人类历史上古今中外100位伟大的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比如书中介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时,作者从问“你是否曾经跟爸爸妈妈吵过架”来阐述孔子的伦理秩序,进而让我们轻松明白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是什么。所以本书不但可以作为青少年朋友了解哲学的入门书,也可以成为教师学习哲学的金钥匙。
这本书特别精彩的地方还在于,书中为每一位哲学家配了精彩肖像,并附他们的生平简介。
然而最生动有趣的,是当你看每一位哲学家的时候,他们好像也都在用眼睛直视着你,仿佛在用生动的语言向你解释深刻的哲学问题。
本书以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主张为选文依据,以先生的演讲稿和教育漫谈为主要内容,汇集了陶氏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全书语言精练,文风平实,在内容上聚焦当今时代最受关注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全面地展示了先生的教育观和管理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方得始终”。书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哲学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深刻影响,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教育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委员、资深编辑、编审。曾长期担任人教社教育理论编辑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现兼任《课程.教材.教法》编委、《中国教育科学》副主编、《教育史研究》副主编等。第二批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多种奖项。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理论室副主任、编审。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等。在《教育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教法》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责编的图书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主任、编审,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从事教育出版20余年,现主要研发出版师范生培养类教材及中小学教师用书。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教研网副总编辑。曾任:《书城》杂志编务总监,《基础教育课程》执行主编,活字文化副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