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原标题:如何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成功入选国家职教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它是这样做的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改革不断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职教改革明确了方向。《方案》提到,要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
在按照育训结合相关要求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一批院校在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方面积极创新。而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举措是打造兼具实用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资源共享平台。
据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黄锋介绍,学校牵头主持的“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于2017年获批广西第一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再经过两年的建设,于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
打造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的“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举措,也是该校职教创新迈出的重要一步。
该资源库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为核心,坚持“校企联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的原则,面向学校教师、在校学生、企业员工、社会人员等用户提供资源检索、在线学习、职工培训、技能考证、终身学习等个性化服务支持,充分发挥学校“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国家示范性专业建设的辐射与社会服务作用。
目前,资源库中已经完成了13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资源库中的素材总量达5000条以上,包括文本、视频、动画等七种素材类别,涵盖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动画、虚拟软件、教学案例等十多种应用类别。
资源库用户注册人数超过36000人,资源库应用推广的效果良好,使用单位达160多个。2017年起,学校先后将资源库应用推广于泰国东北部皇家理工大学等10余所东盟国家院校的师资培训、留学生学习活动中,促进中国职教、中国高铁技术、中国文化的一体式输出。
在谈及建设该资源库的缘由时,黄锋院长介绍道,该举措旨在探索优化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顶层设计,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库学习支持服务的个性化和智能化,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希望创新职业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为服务终身学习型社会提供一个兼具实用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资源共享平台。按照计划,该资源库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资源库的资源体系结构不合理。资源库顶层设计中缺乏模块、内容,逻辑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贯通性欠佳,没有形成层次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高质量教学素材网络体系。
针对这个问题,该校打造的“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着力构建“三维三层”资源体系框架,即按照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任务”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三个维度BG大游,以及A类技能(职业普适技能)资源、B类技能(岗位基础技能)资源、C类技能(岗位核心与拓展技能)三个层次的架构,将资源进行分类,形成系统化的资源层级体系,强化分类指导,实施多维度多层次育人。
(2)资源库的社会服务能力不强。企业参与资源库共建共享的力度不强,资源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及职业资格标准等方面的对接性较弱,没有及时更新相关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趋势等方面的资讯,导致资源库不能满足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的实际应用需求。
对于上述问题,该资源库的解决方案是依托学校在铁路及轨道交通的深厚行业背景,联合院校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协同培训团队,对企业岗位特征、行业技术更新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在资源库中引入企业标准和真实的项目案例,联合行业企业及其他同类院校共同开发分层次、针对性的培训资源包,利用资源库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联盟制•定制式”的继续教育、技能鉴定和培训服务。
(3)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背景下,伴随中国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外尤其是东盟国家,其轨道交通人才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难以满足企业业务快速拓展的需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资源库中汇集了联建铁路院校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高铁“走出去”铁路企业开展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成功实例与专业资源,同时开发“双语”教学及培训资源包,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优质专业资源。
随着职教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地,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也备受关注。到底该如何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呢?有专家指出,需要内外质保体系共同发力。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内部质保体系是怎样的?
黄锋院长说:“近三年来,学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将质量内化为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突出‘服务’价值取向,秉承‘以人为本、自律创新’的质量理念,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质量文化。”据他介绍,学校建立的内部质保体系和推行的改进举措包括: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制定并实施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学校章程,完善学校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搭建政行企校对话机制,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等职能。
实施二级学院主体办学责任的校院内部管理机构体制改革,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BG大游。支撑办学育人重心下沉,实现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强强联合、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深入融合,以集团化办学、建设混合所有制特色二级学院为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分类培养、分类管理、考核、分类评聘的动态工作机制,推进岗位设置及岗位评聘改革,搭建专业化、职业化的高职院校职称管理体系。
突出教师、学生两个核心,扎实推进教学诊改工作。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BG大游,围绕学校、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六个层面(六横),按照质量决策与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等五个环节(五纵),对校内各二级单位归类。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形成由开发标准、条件标准、运行标准、结果标准组成的专业、课程逻辑相关的标准系列BG大游。
据介绍,目前学校已经建成了数据中心平台和内诊平台,实现了应用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依托上述两个平台,学校将对“决策指挥、资源建设、支持服务、质量生成、监督控制”五个纵向层面的人才培养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另外,学校还计划整合师生全方位数据,按照学校师生发展标准多维度展示师生成长数据,助力师生成长;实现业务综合分析和专题挖掘,多维度多方位展示学校办学态势,对学校状态进行“数字画像”,实现大数据精准分析和支撑管理决策。
同时,通过科学规划资源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预警参数指标,合理设置预警阈值BG大游,构建服务保障预警体系,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监测体系的常态化运行。
而对于外部保障体系特别是外部评价机制的建立,黄锋院长认为,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对改革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评价委员会。由教育部门组织,根据政策规定,组建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及学校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委员会,强调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保证企业的深度参与。评价委员会聘请相关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专家、一线技术骨干、班组长、企业管理者,组成专业评价队伍。
第二,政校企三方共同开发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包括专业建设标准、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课业考核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切实将行业企业岗位标准和用人标准贯穿到考核评价目标中去;在评价方式和手段上,既有定量评价,也有定性评价,既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终结性评价,根据评价任务内容不同而设定,实现评价方式和手段与企业同步。
第三,优化评价过程,加强信息公开。在具体的评价实施上,企业行业组织与职业学校分工协作,分阶段、按步骤实施评价。再由评价委员会汇总质量评价的数据,通过分析和处理后形成评价报告,向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反馈评价结果。
第四,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职业院校应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优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和模式;企业也应及时更新人才需求信息,发挥自动调节作用;同时,评价组织机构要追踪被评价对象对评价结果的采纳比例、满意度和改进意见等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各环节的循环和呼应,实现各功能模块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整个评价流程形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