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基于技术更新与教学改革双驱动,教师数字素养逐渐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教师数字素养包括哪些要素?如何提升?学校如何助力教师个人数字化能力发展?本期专刊刊发记者深度专访报道,并邀请局长、校长就上述问题进行研讨。
熊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2月,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以下简称《素养》),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5个维度,对未来教师应具备的数字素养进行了描述。
当前对教师数字素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面对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社会责任等热点问题,学校提升教师数字化应用能力的路径在哪里?记者就此采访了专家、校长及一线教师。
记者:为什么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当前我国教师数字素养不足的具体体现有哪些?
吴砥:首先,数字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使教育领域内各项要素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对教师数字素养的要求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其次,近几年我国重大教育政策的落实,如“双减”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设计质量等提出的高要求,离不开教师数字素养的支撑。再其次,数字化条件下,教师教学理念难以转变、技术工具不熟悉、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成为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调研中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不足主要表现为数字技术知识不全面、教学优化和创新应用不够、对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分析不力、专业能力增长不足等196体育,亟须加强教师对数字技术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创新。
周建华:我想说三点。一是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每位教师。二是数字时代培养学生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挑战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从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素养型教师,而数字素养是新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三是数字化时代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需要适应并能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教书育人。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用“背答案”的方法学习教育数字化知识与技能,方法欠佳,导致事倍功半;另外,现有的教育装备、平台等工具的质量,难以满足教师具体教学需求,工具欠适切。
记者:为什么要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这5个维度来界定教师数字素养?
吴砥:《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研制,一方面结合我国国情,立足于教师的身份定位,充分考虑教师职业要求的特殊性196体育,从公民身份视角、教学场景视角、教师发展视角出发对数字素养进行内涵界定和指标设计,更加精准和丰富。另一方面,这样的架构与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类似标准也有共通性,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框架》、欧盟的《欧洲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框架》等。
周建华:这五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数字化意识是教师在数字时代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和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是教师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数字化应用是教师实现数字化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数字社会责任是教师开展公平包容、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的数字教育的根本保障,专业发展是有效支持教师开展数字化创新应用与实践的重要保障。
吴砥:首先,学校需要加大数字技术资源投入,建设数字校园,提高数字化应用能力;其次,探索基于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教学方式,推进课堂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最后,以真实应用场景为依托,开展基于数字化应用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师数字化研修,持续落实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作,以点带面,形成数字素养发展的可持续机制。
熊璋:学校应提升认识,制定落实的计划、组织丰富的培训、开展积极的交流、遴选典型的案例、表彰优秀的教师,从而形成在教育管理、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不同层次的数字化应用的生态,打造全员普及数字化应用的氛围。强化落实中要关注实际应用效果,积小效果为大效果,不断积累经验,增强决策者、开发者和使用者的信心,让所有参与人享受数字化的果实和成就。
记者:《素养》中特别强调了数字社会责任,这也是《素养》的一大亮点,为什么有这样的考虑?在具体教学中,学校和个人如何落实数字安全保护?
熊璋:数字社会责任是数字素养和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社会责任在从传统的物理社会过渡到现代的“物理社会+数字社会”的融合社会过程中,有着明确的延伸和扩充。保护个人、学校和国家的数字安全是数字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校管理和教学中,收集、分析学生的数据是不可避免的,但使用范围、保存方式196体育、传输方式都须严格遵守数据安全规范。
卢海燕:“数字社会责任”这一维度强调了在数字化活动中,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方面的责任要高于普通公民。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各种信息、资源以及数字产品服务层出不穷,大量新技术、新应用涌入校园,教师数字安全保护能力不足所引发的网络安全与隐私数据泄露等问题时有出现。
教师要在数字化活动中自我约束,依法规范上网,合理使用数字产品和服务。此外,也需要多层面机制保障。一是市区层面,从技术上对教育专网进行防护,屏蔽杂乱信息,查补信息漏洞;二是学校层面,深入开展数据安全教育活动,如学校信息发布、学生信息保护处理等主题研讨培训,加强教师数字安全管理意识,提升培养学生数字社会责任的能力。
记者:《素养》中在专业发展维度方面196体育,体现了数字技术对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对此您怎么看?
第一,提升对数字素养的价值认知。充分认识到数字素养作为一种横向的关键能力,对教师的其他专业能力具有带动提升作用。第二,积极参与针对性的数字素养培训。围绕自身教育教学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情境与实际需求,积极参与相关项目,并充分借助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研修空间等在线教学资源,学习先进的教育数字化技术与理念,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第三,组织开展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在校内,可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效率,从而促进教学创新。在校外,可积极参与各类数字化教学研究相关会议,提升学科视野,吸取经验继而在自己课程中开展实践探索。
卢海燕:结合我个人成长,首先教师需要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课题研究,本人通过承担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次,教师要借助智慧教研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如通过学科教研社区、名师工作坊社区等,实现教研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通过教研优质资源共享、名师一对一指导等,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记者:《素养》的发布旨在用于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和评价,这对引导学校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起到什么作用?
吴砥:第一,构建教育数字化管理机制,明确主管领导数字化工作任务与职责。第二,通过数字教学环境打造,在常态化教学中提高数字技能等。第三,深化数字技术教学应用,支持并鼓励教师通过数字技术开展教学模式创新与常态化应用。第四,开发适用于本校的、以真实应用场景为依托的数字化应用的教研活动等。第五,依据《素养》标准,形成适用于本校的多元化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建立面向教师个人的数字素养发展档案,指导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整体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周建华:我补充两点。第一,推进数据驱动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与评价。按照《素养》的要求,大力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校本培训;推进教师数字素养常态化、规模化测评;推进精准的、动态的、持续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不断完善数据驱动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
第二,全方位的数据技术支持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个性化数字支持的教师数字资源包,优化数据处理过程的学校管理数据系统,提供数据驱动及教育教学成功案例的教师教育数据系统,以及共性化数据支持的数据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数字技术深刻影响教育教学的今天,如何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如何实现区校联动,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济南市槐荫区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以专家引领、评价引导为抓手,构建上下联动的区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模式,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针对问题,一校一策。基于区域内各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不同的现实情况,槐荫区成立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基层,结合学校情况制定各校实施方案。学校层面,成立由校长牵头的学校管理团队和学校专家团队,组织在职在岗教师全员参与培训,组织校本教研和校本考核。至今,全区共4280名教师参与研修,提交微能力点应用成果13606项,42项成果在济南市评比中获奖。
专家引领,持续发力。槐荫区以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建专家团队,通过线上研修、入校指导、校本教研、跨校教研等多种形式,持续引导、推进教师常态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居家学习期间,中小学教研室开展“线上教学优效提质深度推进会”“2022年教研品牌引领月”等系列活动,由区级专家团队牵头,引领、指导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备好课、上好课。学前教育科为学前教育居家活动进行了线上指导和教研,引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家校沟通与互动。
制度保障,评价引导。区域顶层策动。槐荫区出台《槐荫区教育系统综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引导学校制定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相关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落实技术应用校本教研力度。出台《关于教育教学信息化评选及表彰优秀电化教学人员》,每年举办一次教育教学信息化评比,每两年表彰一次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学校自主推动。各校结合评选活动,因时、因地、因学段创新符合校情的信息化教学课程,以评促用,以用促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成果逐级推荐参与上级评审,近几年,槐荫区教体局连续获评济南市优秀组织奖,获评首批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另有3所学校(幼儿园)获评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5所学校入选济南市智慧校园示范校。
应用先行,树立品牌。槐荫区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济南市和槐荫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槐荫区直播课堂等应用。4530名教师参与国家平台寒假研修并全部取得6学时认证。槐荫直播课堂累计应用129场,平台浏览97398次。市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师共上传资源15万个,导学1.3万余份、在线万余次、线万余份,综合应用数据居全市各区县前列。
一辈子写教案,退休时一片纸都留不下,这是教师在“黑板+粉笔”时代的共同结局。然而,并不是教案没有保留价值,而是没有条件保留,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当“屏幕+鼠标”时代来临,电子教案兴起,但网络成了教师复制粘贴的剪切板,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动力逐渐消退,这同样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教师教案成为资源建设的过程,让资源建设的过程成就教师数字化素养,走上现代化专业发展之路呢?
自主开发校本课程,让教学设计成为共享资源。首先要唤醒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动力和创造力,让教师成为课程设计师。开发“宁夏在地风物课程”是我们选择的第一路径,教师跨学科组织团队,以宁夏大地上的物产、遗产、特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课程化设计,如枸杞、长城、芦苇……教师通过互联网对课程研发主题进行资源搜集、加工与整理,然后以问题视角形成探究路线,设计探究活动,应用相关资源支持学生探究活动,预设探究结果,设计思辨问题,引导学生以一物联通世界,以宁夏风物联通中国传统文化。
然而,这样的创新课程设计,网络没有样本,现实没有模板。因此,教师课程研发团队在任务驱动下,认真筛选数字化教学资源,过程中让教师活化了数字资源。在课程付诸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又通过研学活动让学生把大地上的资源活化,这一系列活化的过程就逐渐摸索出我们探究育人的方法论:任何一物都可以从“物—器—道”三阶探究它的文化渊源;任何一物都可以从“定义—形式—变化—功能—原因—联结—观点—表现—关系”九大概念进行系统研究,获得系统认知。认知的方法就是从每一个大概念入手提出多个核心问题,每一个核心问题都以“学—问—思—辨—行”为探究流程完成一个探究过程。
目前,以宁夏在地风物课程为主题,教师利用网络数字资源建构了原创数字资源库——《枸杞》《石头》《葡萄》《芦苇》《稻米》《长城》……同时,依据宁夏儿童的通识素养课程系列丛书设计录制了“双师双线”课堂导学视频,全套资源上传宁教云平台,区域内社区、学校教师都可共享。
当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时,教师的成就感就转化为信息共享的文化素养,这种素养会反作用推动教师继续在课程设计的专业发展之路上能动前行。
集体设计国家课程,让教学设计成为可再生资源。国家课程实施教案是教师日常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学校通常采用教师独立撰写教案,以此作为上好课的准备工作而纳入教师绩效考核项目。因此“教案+上课+作业”便成为教师日复一日忙碌的焦点。然而196体育,单体忙碌意味着集体彷徨,课堂很难实现集体变革。
我们从教案、作业集体设计入手,每个寒暑假,教师分学科分年级分小组实施集体备课。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我们设计了相匹配的教学模型,如“任务驱动—问题呈现—探究活动—达标检测”4A导学式教学模型,后来将在地风物课程实践中提炼出的“学—问—思—辨—行”教学流程植入其中,形成“问—思—辨”教学范式,通用于各学科教学设计,并将作业设计以“预学单—探究单—达标检测单”与“学—问—思—辨—行”教学流程一一对应,形成教与学全程互动的闭环,统称“问—思—辨”一案三单,设计完成后,学科专业领导小组要逐级审核、修改校对,然后装订成册,开学后教师人手一册教案,学生人手一册三单。电子版成套上传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区域内共享资源,每一份资源署名都是备课教师。
各年级单册教材一案三单的设计不是一次性使用,而是每学年都要更新一次。新的备课小组要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增删修补,优化升级,更新后的一案三单署名为本次设计小组教师,如此循环支持,彼此赋能,让一案三单数字化资源年复一年不断升级,这种升级是以教师的集体原创、智慧众筹而持续赋能的,在互联网环境中成为可再生资源。可再生意味着教师本身也成为数字化资源并且主宰资源建设,成为智慧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