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身边师友 “同学们我们始终在你们身边”——记学工系统临时管控楼宇的“楼长”们

  196体育11月24日清晨,东区理学楼415办公室,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了正在办公室值守的理学院辅导员申靖。电话里传出简短的命令,“西校区出现紧急情况,现在需要启动应急预案,带上你的应急物品,一个小时内在西区主楼集合等待后续安排。”听到后,申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仅用了40分钟就赶到西区,和另一名楼长化身“大白”,以及16位志愿者老师一起在第一时间抵达西区,拉开了个人本轮疫情防控的序幕。

  11月24日凌晨BG大游,学校接到疾控部门通报西区12号楼出现混检阳性以来,学校多个楼宇或楼层进行临时管控。在临时管控期间,有一支队伍冲锋在前,入驻临时管控楼宇,和同学们同住一栋楼,用行动守护同学们的安全,他们就是学工系统的辅导员队伍,很多人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楼长。

  自11月24日以来,共有42人次学工干部和辅导员入驻封控楼宇,开展思想教育、数据核查、物资分发、服务保障等工作,用行动彰显使命与担当,切实做好校内外学生的服务保障工作。

  曹国良11月24日早接到电话,就紧急赶到西区,投入到12号楼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一直到11月30日12号楼解除临时管控措施为止,他和经管学院辅导员苏万龙一起在12号楼担任楼长7天,也是本轮疫情以来驻楼值守时间最长的楼长。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学工系统形成“以统筹组为核心,数据组和现场组双线并行,下设学院组和楼宇组”的工作机制,第一时间抽调学生工作部门干部和学院专职辅导员组建专项工作组,统筹多方力量,共同做好防疫保障工作,楼长们就属于楼宇组。

  除了入驻初期的搬运盒饭、水果,楼长们的工作主要分为5项:一是组建工作队伍和信息组渠道,形成“楼长—层长—宿舍长”的应急工作队伍;二是摸清楼内学生底数,不管是疫情管控还是同学们生活保障需要,都需要一份清楚准确的人员台账;三是配合学校完成疫情防控转运、封控楼层等工作;四是为楼内学生提供生活保障服务,配合后勤等部门发餐、学生就医、诉求统计并帮助解决问题;五是了解思想动态和情绪安抚BG大游。

  以上工作写出来只是不足200字的内容,但是实际承担的工作量非常巨大,其中大多伴随着与人的沟通,这样的沟通大多以电线日为例,曹国良微信语音电话和手机电线多次。他表示:“面对上级的任务指令和同学们的需求诉求,我想最重要的是自己首先不能乱了阵脚,要有定力,这样才能做到工作的科学落实同时并影响身边的其他战友同事。”

  除了沟通,体力也是对楼长们一个巨大的考验。申靖负责的13号楼分为3栋、6层,从统计每一个宿舍的餐食信息到叮嘱每一位出楼做核酸的同学做好保暖,申靖和同事们在尽力完成学生们的每个诉求,一天下来在宿舍楼内走了三万步,“这是我们的工作温度”,申靖对此非常坦然。

  在所有临时管控楼宇中,东区3号学生公寓是最特殊的一个,一共有15层的3号学生公寓是全校人数最多的楼宇,一共4000多人。在这里,任何一项小的工作在这里都会被放大N倍,工作量巨大。

  “星宇星宇,别睡了,快起来,有情况!”11月25日6:00,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把正在信电学院办公室驻守的辅导员朱星宇从睡梦中惊醒。他和4名辅导员临危受命BG大游,立即奔赴楼内担任楼长,开展疫情防控和生活保障工作。

  在总楼长、经管学院辅导员史煜成的带领下,楼长们需迅速完成三项工作。一是快速摸排在楼宇学生人数,统计每个宿舍学生是否在宿舍,是否离校、健康状况等基本数据,五位楼长仅用一下午的时间,就把人员底册建立起来;二是为了做到不串门、不串层、降低风险,楼层分ABCD四个区域,迅速组建应急工作队伍,各类信息通知和同学们的困难诉求第一时间通过这支队伍高效传达;三是通过逐个宿舍面对面的沟通,建立微信群了解学生是否需要餐、是否需要第二份餐等生活诉求以及各方面思想动态等,通过第一天的早午餐发放,楼长们迅速了解并掌握了同学们的需求,并开启“接单”模式,竭尽全力为同学们解决问题。

  在楼长队伍中,由于疫情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有很多人处于来回奔波的状态,经常是这个楼宇解除临时管控,又奔向下一个临时管控的楼宇,继续驻楼。11月25日,在西区13号楼解除临时管控措施后,申靖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东区,入驻东区1号学生公寓B座13层担任楼长。这次她的搭档,换成了食品学院辅导员刘欣。

  穿上“大白”防护服,郑重写好姓名,刘欣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就落在了她的身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全心全意守护好孩子们。”

  守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楼长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同学,也面对着一个又一个具体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楼长们予以回应。

  “老师,我刚拔了牙,只能吃流食,能不能单独送餐?”“宿舍内有同学因病无法进食米饭蔬菜,可否单独提供流食?”这是史煜成在学生需求统计台账上发现的学生留言,他不耽误片刻,立即联系送餐志愿者反映需求,在下一餐饭送来的时候,就为两位同学单独提供了流食。“疫情期间,学生身体本就不适,若再不能正常饮食,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个诉求不能忽视。”史煜成说道。

  “为了能够及时把一日三餐送到学生手中,同时不打扰学生上课和休息,我们用黄色的便利贴上面写清楚该宿舍目前有多少人,其中多少人需要清线号学生公寓的楼长亚生江·买买提如是说,大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换位思考,想出许多“小绝招”,让同学们感到心里暖暖的。

  11月28日上午有学生找到亚生江:“今天是我舍友的生日,我们想订个蛋糕不知道能否送得进来?”为了给学生过一个意义非凡的生日,亚生江反复协调,终于在下午六点把蛋糕送到学生宿舍,“生日快乐!”听着同学们兴奋的欢呼声,亚生江心满意足地关上了门继续忙碌去了。

  “老师,什么时候解封?”“什么时候可以洗澡?”“我的快递什么时候送过来?”“我要退掉回家的票吗?”面对大家的问题,楼长们生怕错过任何一条,认真回复着每一个问题,即使有的问题短时间内无法给大家明确答复,但他们依旧尽全力安抚大家情绪,耐心回应每一个学生,用这种方式告诉大家:“你们的诉求我们看到了,我们始终在你们的身边,陪伴大家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细致的工作加上庞大的学生人数,带来的是巨大的工作量,随之而来的就是楼长们的疲惫,朱星宇表示:“一个一个同学的信息统计,一件一件物品的分发处理,一次一次事件的解决完成,楼内的工作十分劳累,每天都要工作到午夜之后,有的时候也会感到自己腰酸背痛,但是想想等待着我们开展工作的同学们,想想自告奋勇的志愿者老师们,想想在楼外等待好消息的师生同志们,一切的辛苦都化作了继续拼搏的动力!”

  工作量庞大只是辛苦的一个方面,防护服也给老师们带来了不便。因为上厕所或者是吃饭或者是喝水,一般都需要脱掉防护服,但是楼长们需要在岗位上所以常常多半天都无法脱掉防护服,为了不上厕所只能不喝水。校团委专职干部郝琦伟就经常早上8点穿上防护服,一直到下午2点多才喝上第1口水上了第1次厕所,下午穿上防护服之后一直到晚上快9点才喝上一口水上了一次厕所,“上不了厕所确实还挺痛苦的,但我希望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携手守护共同的家园。”

  在楼长们冲锋陷阵时,全校各部门、学院也为他们提供了周到细致的支援,让他们能安心战斗。

  楼长的工作并不是自发和盲目的,一切行动均依令而动、高效有效。抗击疫情的三年时间里BG大游,学生疫情防控数据组高效运转,通过一次次的防控数据摸排、报送,为校园各防控工作环节的精准到位提供保障。仅有4、5个人的学生防控数据组,个个都练就成了“表哥表姐”,几万人的数据在他们手里分分钟得出各类统计,提供给学校防控领导小组进行研判、分析,指导学院组和楼宇组开展工作;同时双线运行的还有学生应急防控现场组,5名学工干部和辅导员作为楼长的“上线”,随时根据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要求下达指令,明确、精准地指挥楼长开展工作,高效收集各楼宇反馈地学生需求、思想动态等信息,上报学校研判处置,同时现场组紧密配合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24小时待命,随时根据临时封控情况安排楼长第一时间进驻封控区。

  其他工作组也从各方面协同配合,让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高速、精准、顺利推进,最大程度上保障楼长工作有序开展,守护学生生命安全。

  11月24日,当曹国良和苏万龙进入12号楼后几个小时,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就组织了15人的志愿者队伍,搬运盒饭,这极大地减轻了曹国良、苏万龙的工作压力。11月25日,在东区,面对3号学生公寓庞大的学生规模,综合协调组集结了116人的庞大志愿者队伍,这些老师来自10个学院和16个机关部门,其中不乏学院或部门的正职领导。在宿舍楼外,另一批抗疫志愿者也值得关注,近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吃紧阶段,设立校外健康观测驿站势在必行。接到学校指示后,校工会、校友办和出版社紧急组建专班工作组,与酒店落实相关信息后,分成两队开展具体工作。明确职责分工、梳理工作流程,安排观测房间、设置转运通道……加之防控办的大力支持,学工、后勤、校医院等单位的联合保障,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观测驿站启用准备工作。11月26日,一号驿站顺利完成首批观测学生的接收任务;11月28日,二号驿站也顺利接收了首批观测学生。

  不仅是志愿者们,后勤系统员工提供的住宿用品,搬运的盒饭、水果,维修的水电床铺,综合协调组BG大游、学工系统老师们提供的人员调配与信息……诸多老师们在不同的地点,以各不相同的方式,和楼长们在宿舍楼内并肩战斗,目标只有一个,最大限度保障同学们的安全。

  人发学院辅导员、11月25日担任短暂临时管控的东区2号学生公寓南楼楼长的冯嘉迪由衷地表示:“无论是师生还是后勤人员,少了哪一个人的努力,都无法迎来胜利!”农学院辅导员、11月25日-30日担任东区三号学生公寓楼长的王宇琛表示:“大家的辛苦付出令我特别感动。”苏万龙更是一语中的:“在学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没有局外人,也没有旁观者。”

  楼长们受到的鼓舞不止来自于老师们的团结一心,也来自家人们的鼓励。动医学院的曾汇娟在接到学校征召后,来不及和熟睡的孩子说再见,就来到西区,担任13号楼的楼长。她表示自己的动力除了来自于工作的责任,也来自于家人:“当天一直激励着我当好这个楼长的内源动力,我想是我家的两位老党员同志。爸爸妈妈不是医务人员,也不是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但是凭着老党员的一腔热血,凌晨4点半起来组织居民做核酸,日常管理社区物资团购和发放。在距离两位老党员1000KM以外的首都,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作为学生辅导员的我,也必须接力奔赴一线用心用情践行使命和担当,以爱为壁垒,守护住身后的学生;以责任为武器,坚定抗疫的决心。”

  除了家人的鼓励,促使楼长们冲锋在前的,还有工作的责任和党员的担当。工学院辅导员、曾经在建设大学和东区都担任过楼长的路惠然家住朝阳区,11月20日,接到学校通知“朝阳区居住人员从次日起暂不入校”的通知后,她在征得学院领导同意后,当晚就入驻办公室,只为与学生共进退,“当时高校面临着巨大的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作为一名一线辅导员,我一定要冲在疫情最前沿,绝对不能选择置身事外”。刘欣也表示:“身为党员冲锋在前,守护同学们是我们的职责,再苦再累,同学们平安,快乐,我们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值得。”

  目前,本轮疫情仍在持续,校园防控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楼长们的工作还在继续,但是他们已经做好准备,随时为保护同学们的安全冲锋在前。植保学院辅导员王赫11月25日到30日担任西区3号楼的楼长,她表示:“如果说‘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的身上是一座山’,那当每个人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将‘这座山’扛起,那‘愚公移山’的故事也会在每个‘抗疫时代’的人身上。”水院辅导员王淼11月29日到12月2日在东区2号学生公寓担任楼长,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如果将疫情防控比作开一艘大船,那么船至湍流处,更需心劲齐。相信通过老师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开展工作,同学们以高度的信心和耐心配合工作,凝心聚力,团结一致,我们定能共克时艰,直挂云帆,最终抵达抗疫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