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来到上海交大宣传部校报之前,我虽然已经在省级党报工作了十年多,但一直在文艺副刊、周末专刊、文摘月刊担任编辑,关注点更多在“风花雪夜”“心灵鸡汤”,很少在新闻一线冲锋陷阵,即便有“记者证”加持,也充其量只能算是“半个新闻人”。我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从业生涯,其实是从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开始的。
来校报面试时,领导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工作?”,得到“随时可以”的答复后,立刻被问到:“现在可以开始吗?正好有一项工作……”
那项“正好有”的工作,是为学校即将参加的“全国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展”配一段视频新闻解说词。学校当时国际化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一批海外回国人才正在大显身手,很重视这次的展示。有这么一个重要的窗口,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篇新闻解说词伴随着学校宣传视频片诞生了(在学校的第一个出品BG大游,就比在新闻单位的出品更接近新闻)。完成这篇新闻解说词算是通过了“笔试”,我在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然后,第一次“重大采访”来了。时隔不久,时任上海市长韩正来校视察。我接到采写新闻通知时心中略有惊讶,因为原单位各个岗位职责分工界限极其明确,省市级领导的新闻活动都由“特派记者”专司其职,而特派记者多经过“长时间特别培养”,在报社体制内算“半个新闻人”的编辑BG大游,一般没有机会参与新闻采访。但学校宣传部校报当时只有四五人,负责全校新闻采访、交大报、杂志出版工作,每人都集采访、写稿、编辑报纸、排版、校对、通联、外宣于一身,根本没给我时间去“熟悉情况”“适应环境”,初来乍到就担此重任,不由让人心里分外紧张。不过,毕竟有大学中文系专业训练、10来年新闻单位就职经验打底,我鼓起“人到中年不怕虎”之勇,圆满完成了职业生涯中第一次“重大活动”采访任务。
接着遇到的第一个重要“校事”活动宣传,是对当年获得国家科技奖项目的宣传。大家一人领了一项,分头进行采访BG大游。还记得我采访的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上海的工程应用”项目。纯文科背景的我,犹如听天书般聆听采访对象讲解,每次追问一个专有名词到底是“哪几个字”,都觉得自己分外“愚蠢”……好在科学家做科普其实都很有一套,任凭我打着“让普通读者明白科技前沿”的幌子,不厌其烦地用通俗的语言再三讲解着项目的关键,我就这样完成了职业生涯中第一篇科技通讯BG大游。
随后,第一篇院士采访也来了,采访对象来校兼职担任某学院院长。首次接触如此“重量级”人物,我居然也没啥心理负担,参加了会议,聆听了院士讲话,人物特写就在《上海交大报》和交大新闻网刊发了,后来还被《科学时报》一字不改地全文转载,情感复杂地看着自己名字前加上了“通讯员”的前缀。据说院士更重视脚踏实地低调做事、不喜欢被大张旗鼓高调宣传,但当时的宣传部领导给与了鼓励,说“很好”!
于是,从第一个“重大事件”起步,在上海交通大学这个平台上,我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有“百岁科界泰斗,一生赤子情怀”的张煦院士开拓中国通信事业的事迹;有“百岁航空人”“本身即为历史、人生就是传奇”的范绪箕老校长 “与交大航空报国梦”;有上海科技功臣获得者翁史烈院士“苍松犹有傲雪枝”的风采;有“上海地铁之父、隧道老兵”刘建航院士;也有《平易近人》的出版座谈会、王振义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学校座谈会,前后两任上海市委书记在交大的学生党课,以及国家领导人视察、外国政要来访、科研成果发布、大型合作举办、重要举措宣布,创新创业的学子、教书育人的名师、在关键领域独树一帜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关心交大发展亲临交大视察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直至法国的总统、英国的首相、瑞典的国王、泰国的公主……他们在交大校园的风采,从我的键盘流淌而出,成为一个个“交大印象”“交大故事”。
最难忘的是,上海交大110周年校庆之际采写学长回母校的新闻,当学长近在咫尺,那激动的心情确实久久难以平复。那次新闻活动让我留下了在学长身边的多张珍贵“合影”,那些不合时宜的站位(显得分外业余,毫不职业),至今在网络上可以搜寻得到,也让我主笔的长篇通讯《悠悠60载,浓浓思源情》,成为当时国内外唯一官方消息来源,为学校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钱学森学长去世的消息让全校师生倍感震惊和悲痛。作为钱学森的母校,上海交大师生更多一份情怀,也更多一份责任。当天下午接到“第二天发布新闻”的任务后,我边查资料边构思边写作,激情澎湃地奋战一个通宵BG大游,形成了7000余字的长篇通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及时发布在学校新闻网上,表达交大师生的深厚情感。两年后,钱学森图书馆落成时,我又创作了近万字的纪实新闻《大地上的丰碑》,被前来采访的社会媒体记者们称为“新闻素材的范本”。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十几年弹指一挥间。2017年,我入选学校首届管理服务奖的时候,梳理了一下自己多年来的新闻写作,才发现不知不觉之间,采写的新闻已逾千篇、字数或超百万,新闻稿件还曾入围“中国新闻奖”,多次获得中国、上海“高校校报好新闻奖”。在学校写新闻的十几年,正逢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加速发展期,学校朝气蓬勃、日新月异、气象万千,我成为学校这段发展历程的参与者、记录者和见证者,也成长为一名的真正新闻人。每当一个个精彩时刻定格为一篇篇新闻故事,我都深深体味到一名新闻人的无上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