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原标题:新京报社联合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中传思政大讲堂”暨“形势与政策”市级示范课第一堂课开讲
“没想到刚上大一就能听到记者分享他们采访背后的真实故事,很震撼。”近日,千余名中国传媒大学大一新生在该校礼堂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这是新京报社联合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中传思政大讲堂”暨“形势与政策”市级示范课第一堂课,新京报一线记者以“我在抗洪现场,见证中国力量”为主题,为大一新生还原抗洪现场那些令人难忘的“中国力量”。
在今年京津冀特大暴雨中,新京报数十名记者连续多日深入北京门头沟、房山及河北涿州等灾情严重区域,通过来自一线的深入报道,多角度呈现了抗洪现场的“中国力量”。
在当日的“思政课”上,新京报视频报道部记者张娜分享了自己的采访故事,“我当时对K396次列车被困旅客转移、丰沙铁路抢修、涿州抗洪等现场进行了直播。当看到受灾群众在如此重大的突发灾情面前积极自救、抢险救援人员不畏险情毅然逆行时,我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着自己:新闻工作者要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并把现场情况真实地、有层次地传达给受众。”
新京报时政新闻部记者裴剑飞则以连续多日跟随武警官兵、抢险队伍挺进灾区的报道经历作为主线,聚焦平凡人物的故事,分享了抗洪抢险报道的幕后,从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基层政府的坚守等角度,展现并具体讲述了他所见证的“中国力量”,“我印象很深的是一辆挂满车牌的货车。在与司机的对话中得知,之所以将几十个车牌挂在货车上BG大游,是为了能早点儿找到车主。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让人感到很温暖、很有力量。”
思政课结束之后,同学们与两位新京报记者展开互动,分别就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职业选择以及新闻媒体人的素养等话题向记者们提问。
“没想到新闻背后有这么多故事。”“看到洪水现场的采访很震撼。”“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节课。”多位同学讲述了他们在听完思政课后的感受和收获。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汤亿嘉告诉记者:“今天的思政课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我以后要成为一名记者的话,今天就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听完课后真的很受触动。无论是敬业的态度,还是勇敢的精神,都是一个新闻人最宝贵的财富。”
2023级音乐剧专业学生胡宇恒表示,听了两位记者分享的许多抗洪抢险第一线惊心动魄的经历,看到奋不顾身伸出援手的感动瞬间,感到人生是一本厚重的正在写的书,“酸甜苦辣、人生百态,最需要的是活在当下,思考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在这本书上写下什么样的故事。这节课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有更大的动力迎接未来。”
“一直有做记者的理想,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思政课,没想到新闻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的艰辛和不易BG大游,也了解了从未见过的真实的一面,很是敬佩!希望以后也可以做一名记录事实的新闻记者。”2023级国际新闻专业学生程鑫感叹道。
“新京报社每天都在生产大量优质内容,并通过融媒体手段进行广泛传播,不断用正能量引领大流量,打造出了诸如身后是我的国新疆大叔圆梦北京明月照我还等众多主旋律作品。这些案例都是非常鲜活、生动、有价值的思政课内容。把一线新闻记者请进思政课堂,讲授新闻背后的故事,将有力推进新时代新思想,更好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说。
新京报社在长期新闻报道工作中,直接见证国情社情民情,掌握大量生动鲜活的思政课社会资源。为共同打造北京高校特色思政课,新京报社创建了“新闻报道中的大思政课”品牌IP,积极组织一线资深记者走进高校课堂,讲述不同主题的新闻报道,挖掘新闻事件和新闻背后的价值,寓德于课,人文立课,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
下一步,新京报社还将邀请学校知名思政课老师作为专家顾问,共同研发一系列“新闻报道中的大思政课”,将日常新闻报道中的大量正能量新闻素材作为思政课资源,充分挖掘新闻背后的鲜活故事,开发思政课案例BG大游,供北京学校思政课教师备课使用。新京报社还将组织学校思政课老师走进新京报社开展培训交流,召开特色思政课研讨会,结合媒体报道特色和优势,与首都思政课专家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大思政教育。
原标题:新京报社联合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中传思政大讲堂”暨“形势与政策”市级示范课第一堂课开讲
“没想到刚上大一就能听到记者分享他们采访背后的真实故事,很震撼。”近日,千余名中国传媒大学大一新生在该校礼堂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这是新京报社联合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中传思政大讲堂”暨“形势与政策”市级示范课第一堂课,新京报一线记者以“我在抗洪现场,见证中国力量”为主题,为大一新生还原抗洪现场那些令人难忘的“中国力量”。
在今年京津冀特大暴雨中,新京报数十名记者连续多日深入北京门头沟、房山及河北涿州等灾情严重区域,通过来自一线的深入报道,多角度呈现了抗洪现场的“中国力量”。
在当日的“思政课”上,新京报视频报道部记者张娜分享了自己的采访故事,“我当时对K396次列车被困旅客转移、丰沙铁路抢修、涿州抗洪等现场进行了直播。当看到受灾群众在如此重大的突发灾情面前积极自救、抢险救援人员不畏险情毅然逆行时,我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着自己:新闻工作者要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并把现场情况真实地、有层次地传达给受众。”
新京报时政新闻部记者裴剑飞则以连续多日跟随武警官兵、抢险队伍挺进灾区的报道经历作为主线,聚焦平凡人物的故事,分享了抗洪抢险报道的幕后,从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基层政府的坚守等角度,展现并具体讲述了他所见证的“中国力量”,“我印象很深的是一辆挂满车牌的货车。在与司机的对话中得知,之所以将几十个车牌挂在货车上,是为了能早点儿找到车主。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让人感到很温暖、很有力量。”
思政课结束之后BG大游,同学们与两位新京报记者展开互动,分别就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职业选择以及新闻媒体人的素养等话题向记者们提问。
“没想到新闻背后有这么多故事。”“看到洪水现场的采访很震撼。”“这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节课。”多位同学讲述了他们在听完思政课后的感受和收获。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汤亿嘉告诉记者:“今天的思政课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我以后要成为一名记者的话,今天就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听完课后真的很受触动。无论是敬业的态度,还是勇敢的精神,都是一个新闻人最宝贵的财富。”
2023级音乐剧专业学生胡宇恒表示,听了两位记者分享的许多抗洪抢险第一线惊心动魄的经历,看到奋不顾身伸出援手的感动瞬间,感到人生是一本厚重的正在写的书,“酸甜苦辣、人生百态,最需要的是活在当下,思考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在这本书上写下什么样的故事。这节课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有更大的动力迎接未来。”
“一直有做记者的理想,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思政课,没想到新闻背后原来有这么多的艰辛和不易,也了解了从未见过的真实的一面,很是敬佩!希望以后也可以做一名记录事实的新闻记者。”2023级国际新闻专业学生程鑫感叹道。
“新京报社每天都在生产大量优质内容,并通过融媒体手段进行广泛传播,不断用正能量引领大流量,打造出了诸如身后是我的国新疆大叔圆梦北京明月照我还等众多主旋律作品。这些案例都是非常鲜活、生动、有价值的思政课内容。把一线新闻记者请进思政课堂,讲授新闻背后的故事BG大游,将有力推进新时代新思想,更好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说。
新京报社在长期新闻报道工作中,直接见证国情社情民情,掌握大量生动鲜活的思政课社会资源。为共同打造北京高校特色思政课,新京报社创建了“新闻报道中的大思政课”品牌IP,积极组织一线资深记者走进高校课堂,讲述不同主题的新闻报道,挖掘新闻事件和新闻背后的价值,寓德于课,人文立课,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
下一步,新京报社还将邀请学校知名思政课老师作为专家顾问,共同研发一系列“新闻报道中的大思政课”,将日常新闻报道中的大量正能量新闻素材作为思政课资源,充分挖掘新闻背后的鲜活故事,开发思政课案例,供北京学校思政课教师备课使用。新京报社还将组织学校思政课老师走进新京报社开展培训交流,召开特色思政课研讨会,结合媒体报道特色和优势,与首都思政课专家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大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