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范文BG大游

  196体育类似这样的新闻,标题中都是一些平时家喻户晓的演艺人员或者是主持人,但是我当即就把那些小框框的右上角的叉叉点上了。

  虽然没有去看这些内容,只是这些标题就有点儿让人反感,这也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也许有些明星是需要这样的新闻来给自己炒炒人气,哪怕是负面的,更有听说还自己花钱请人家写;可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不太喜欢被写得负面吧,即使真的是为了赚钱炒人气,那也是很让人难以接受的方式。但我们毕竟不是当事人,也不明白他人心中真正的想法,所以不好去揣测。

  只是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总觉得有点儿反感,但往往正是这样的八卦调侃的文章更能获得不错的点击率和阅读量。

  电视剧《鬓边》里,戏本子创作者杜七因为不愿写八卦新闻被板社老板调侃,说老百姓就是想看这边花边,就是这样的文章才更有人看有人阅读。

  5月13日的央视国际报道:针对近日有媒体报道的我国“各省市的最低工资普遍低于国家标准”的消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5月12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该说法严重失实。

  看了这一消息,不禁使我联想到最近一个时期在我国的主流媒体屡屡发生的热点新闻失实问题:如关于我国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等“三公”消费高达9000亿,《学习时报》报道不久,财政部门就纠正:不是9000亿,而且只有1000多亿;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去年的亏损数额,也是中央级的媒体前面报道是“历史上的第二个亏损高峰”,紧接着就有有关部门宣布“此报道不实”;前几天有境外的一家会计事务所,了一份“全球不良贷款研究报告”,称“中国的不良贷款额为9110亿美元。”对此,“上海证券报”5月12日报道,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对此消息“予以驳斥”。

  这些屡屡失实的“热点新闻”,由于公众关注程度高,传播迅速和辐射面广,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最直接的是使媒体的信誉度下降,也使政府的形象受到影响,如这类热点消息,大多数都和政府的职能部门相关,消息的“失实”,在没有被“纠正”前就早已传播,影响很难挽回。

  为什么热点新闻会屡屡“失实”?我想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新闻单位在采写报道时不深入、不细致,缺乏与相关部门的核对与沟通,经常是一个电话或一份传真就能避免的不实报道,个别新闻从业人员却懒得去做;二是新闻的体制不规范,比如现在的不少论坛、研讨会等领导、专家的演讲、发言,都被新闻舆论部门当作消息来源,显然,这与政府部门的相关文件是有区别的,因为政府部门个人的观点并非代表政府,但是这一点当被报道时往往被忽略,误导了公众 ;三是政府部门的“热点新闻”意识比较弱,没有建立对“热点新闻”的定期制度,如对公众比较关注的“三公消费”、“金融系统不良资产、不良贷款比率”、“工资调整”、“住房价格”、“教育收费”等,多数处于被动地位,经常是媒体公布了,政府去“纠正”,为什么我们有关部门不去主动向社会公布呢?四是对“不实新闻”的单位,缺乏严厉的惩治措施。近一段时期,“不实新闻”多次发生,哪一家新闻部门的,哪一位记者写的,哪一个编辑遍发的,都非常容易“追究”,但是,公众很少看到对那些责任者的单位及个人进行公开处理。

  在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在网络日渐普及的时代,新闻、特别是“热点新闻”对人们的生活有相当大的影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有责任维护“热点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比新闻的“时效”、“独家”要重要的多。

  直接引导和迂回引导相结合。这是我们在热点新闻引导上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一般说来,对一些涉及面广、敏感性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媒体既要直接引导又要迂回引导。这是我们要达到热点新闻引导预期效果的关键。

  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大河报》于5月13日用了两个版面对汶川大地震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在人们比较关注的一系列热点问题上,报道采用了直接引导与迂回引导的艺术。先说直接引导艺术,地震发生后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地震发生的地理位置在哪儿?震中危害程度如何?还会有余震吗?读者所处的位置会波及到吗?……尤其汶川地震是有史以来罕见的大地震,因此人们关切的程度比较高。《大河报》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在5月13日的A03版上《地震罹难者已逾8000人》的通栏标题下,又以“地震波及大半中国”、“急飞灾区”、“多国首脑表示慰问”、“都江堰市受地震影响严重”、“通往汶川必经之路中断”、“成都多次感到余震”、“汶川灾区通讯全部中断”、“四川全力以赴抗震救灾”、“灾区未来三天有雷阵雨”、“三峡大坝未受汶川地震影响”10个小标题,向读者报道了汶川大地震的线版上在《本报采访省地震局副局长卢国合地震对我省没有破坏性影响》的通栏标题下,又用“地震对我省有啥影响?”“还会不会有地震?”“地震为啥没预报?”“电话为啥打不通?”“我省抗震能力如何?”“有地震应该怎么办?”等6个小标题,回答了我省群众对地震的疑虑。《大河报》正是在第一时间告诉了人们迫切需要知道、又急于关心的问题,这对稳定群众情绪,统一群众认识,发挥了热点新闻直接引导的作用。再说迂回引导,当人们了解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后,接下来的反应就是同情、支援。《大河报》用许多版面,除了每天直接报道党中央、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新闻外,又用不少版面报道我省党政军和群众团体支援灾区的新闻。这些做法,可以说是运用了热点新闻迂回引导艺术,描绘了一幅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面,形成了一种“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巨大声势,坚定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BG大游、战胜灾害的信心。这种直接和迂回并重的热点新闻引导艺术,显示了它在热点新闻引导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面引导和侧面引导相统一。一个问题的产生、发展,以至成为热点,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们对其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为达到统一人们思想的目的,媒体在引导时既要正面引导又要侧面引导。

  2007年4月15日至12月8日,我市淅川、西峡等县发生7起儿童丢失案,有9名儿童失踪,一时间该事件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各种说法都有。面对众说纷纭,《南阳日报》牢牢把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权,对来自各方面的说法进行分析归类,采用既正面引导又侧面引导的做法,从人们最关心的舆论入手,去化解人们对公安机关的疑惑,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在正面引导方面,南阳日报及时报道国务院、省领导的重要批示和案件侦破的进展情况。2008年1月2日,案件成功告破后,报纸除刊发消息外,又发表了《倚天长剑保民安》的长篇侦破通讯,把公安人员深入周边省、市破案的艰辛以及公安民警忘我拼搏的精神写得感人至深,使人们对公安民警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在侧面引导上,从2007年12月底报纸及时刊发淅川、西峡政法机关在打击各类犯罪活动中出现的先进人物和英模事迹,这些报道,从侧面引导人们认识了政法机关在打击犯罪、震慑犯罪中的作用。同时,对淅川县个别公安人员渎职的行为,报纸也及时予以披露。实践证明,这种既要正面引导又要侧面引导的艺术,在热点新闻的引导上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对平衡群众情绪、化解人们的疑虑、维护社会稳定都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

  说理引导和事实引导相一致。在通常情况下,形成热点新闻的事实大都是新生事物,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人们对它的认知,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媒体在对热点新闻报道时,既要注重说理引导又要强化事实引导。

  随着南阳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今年2月29日,国家把南阳确立为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核电站建设项目也落户南阳。由于群众对核电知识缺乏了解,产生了种种顾虑和担心,一时间成为南阳人街谈巷议的话题。如何解除群众的顾虑、统一群众的认识,南阳日报编委会多次召开会议,谋划这一报道方案。对群众的顾虑和担心,编辑部列出“奋力打造国家新能源基地、核电知识解读”等相关专题,着重从核电事业发展意义、前景和对南阳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等方面,统一人们的思想。6月10日,市委中心组邀请清华大学核电专家朱书堂博士来宛讲授核电知识。南阳日报及时派记者进行访谈。核电专家一一解答了群众对核电、核电站的安全、核污染、核辐射等方面问题的疑虑。同时,报纸还开辟短信栏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回答群众的提问,加大对核电知识的宣传力度。

  为了使新能源基地建设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南阳日报》还充分运用事实引导的艺术,加深群众对新能源建设意义的认识。5月21日至23日,南阳日报派出记者专程到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进行多视角采访,发表了《走进秦山核电站》的系列报道,运用图文并茂的编发形式,向群众介绍核电,让群众认识核电站。同时,还结合当地天冠集团“乙醇项目”建设发展的事实,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在事实比较中去澄清一些模糊认识。这些做法,可以说是《南阳日报》在热点新闻引导上的成功探索。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热点新闻引导时,既要说理引导又要事实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化解群众的疑虑,统一群众的思想BG大游,进而才能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决策信服、接受。

  在我国,报纸作为新闻纸,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责任与使命。这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出发之本。因此,做为报纸与受众联系较为密切的新闻手段之一——热点新闻报道,无论是选材、报道时机,还是报道角度、报道方式,以及正面报道,或反面报道,都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党的宣传思想路线对报纸的要求与规定,也是报纸做为党的宣传媒介负有为受众“释疑解惑”功能的体现。

  那么,如何才能使热点新闻报道体现出正确的舆论导向呢?笔者认为,就是要通过对热点新闻报道进行深度挖掘,来明确表达作者、编者的观点和分析,以此来表达舆论,引导舆论,最后达到影响热点问题及事物进程或结局的目的。

  众所周知,热点新闻报道是对社会上真实存在的热点问题或热点事物的反映。热点问题或热点事物则是某一时间、某一特定条件下与受众密切相关或相连的,它以受众普遍或极为关注为特征。而报纸生命力旺盛与否的表现之一,就是受众的多与寡。所以,抓热点新闻报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报纸改革提出的要求,也可以说,报纸通过热点新闻的报道,能增强报纸对受众的吸引和依赖程度,进而同受众就其所报道的热点问题达到一致的共识,才会发挥新闻媒体引导、影响舆论的作用。

  但是,热点新闻报道要明确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就不能仅凭新闻五要素客观平镜式的反映,因为热点问题往往具有新生、发展趋势不明、没有定论的属性。在众说纷纭、看法不一的情况下,新闻报道通过权威或明确的评析,从而达到引导、影响受众的作用,是需要作者、编者具有拨云见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实水平。只有透过现象,阐述其本质,才能使受众在犹疑之中、在茫然之中豁然开朗,使得热点问题得以群策群力的解决。否则,人云亦云,或态度含糊的报道,不仅起不到“解惑释疑”的作用,反而使报纸失去受众 的信任,甚至还会出现误导,以致误事的反作用。前几年,社会经商浪潮迭涌之时,“下海热”亦是报纸报道的热点之一,不少报道只是停在“下海捞金”成功之上,使得社会各阶层“下海热”更是一浪高于一浪。新华社一篇《少一个科学家,多一个企业家合算吗——一青年博士下海的是是非非》稿件,在经商热点问题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全民经商的弊端,使得不少人重新思考科学的价值问题,这才是成功的热点新闻的报道。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热点报道,需要作者的独立思考和灵性。主席曾说:“做报纸工作的,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一记者采访团到战败国日本和德国进行采访。在普遍报道这两个国家所经受的惨败和灾难之中,有一记者却报道了遍地废墟的日本有几个儿童在石桌旁晨读、满目疮痍的德国一处断壁残垣边一个罐头盒中插着一束采摘的鲜花,他由此断定,这两个国家还有复兴的希望。这篇报道,在当时和以后都引起世界的注目。因为几十年后,日本和德国的经济腾飞果然引起世界的注意。

  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作者的敏锐和果敢。在国家大力建设三峡工程时,各地报纸都有三峡工程移民的有关报道,而《湖北日报》记者肖峰从一份会议材料中看到“自国务院下发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通知后,宜昌市共接待对口支援来访单位94个、166批、1000多人次,与库区三县区签订意向协议154项……已有15项开始付诸实施”的文字。记者敏锐地发现问题,立即写出《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项目意向性协议多,付诸实施的少》,先后发表于《湖北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敦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提高了对口支援合作项目的成功率。

  同志曾经说过:“对于一段时间部分群众形成的‘热点’要及时加以引导,使人们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是热点新闻报道的目的,两者统一,才是成功的热点新闻报道。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法制社会。新闻报道要反映生活、干预生活、引导舆论,必须有明确的是非观。因此,新闻报道必须符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才能达到“帮忙而不添乱”的宗旨。一般新闻报道如此,热点新闻报道更应如此。

  热点新闻报道一般包括热点事件通讯、热点问题讨论、热点问题揭秘、热点问题曝光等,这就有一个正确处理局部与大局、目前与长远的问题,记者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才能对受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诸如物价问题、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股票问题等敏感焦点从全局上把握,才能正确落笔。如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一些对名人、名星暴炒追星式的报道,引起的民事纠纷或诉诸于法 庭,均属于对法律政策把握不准或不严的范畴。

  网络新闻评论一般分为专家评论、编辑评论和网民评论,其中最具互联征的首推网民的交互式评论。本文所涉及的网络新闻评论主要是指普通网民评论的范畴。

  现今,热点新闻和事件一旦发生,必然在网上掀起铺天盖地的评论潮,叫好的、拍砖的、冷嘲热讽的无奇不有。与此同时,热点新闻和事件也立即成为各类广播节目与受众互动交流的谈资和话题。而此刻,主持人在节目中有无妙语连珠拿捏恰当的点评、点评质量如何,就成为节目吸引受众与否的关键,这也极大地考验着幕后节目编辑的点评思维与模式。在面对网络潮评冲击时如何把准脉搏和方向,避免哗众取宠、无病的点评,多做引导民意和社会舆论的锦上添花式的点评,实现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社会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网络新闻评论满足了网民的基本需求。一方面,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可供交流的公共场所,大量意见和观点通过网络媒介汇集、交换和传播;另一方面,网民通过网络传媒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网络新闻评论处于新闻评论和互联网的交汇点,它在传统媒体评论内容和形态上异化出自己的特点。

  总的来看,网络新闻评论相对传统新闻评论的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通受众广泛平等的参与。尽管在报纸的评论版面和广播电视的评论节目中,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听到了普通人的声音,但传统媒体受到版面和时段的限制,普通受众的参与非常有限。媒体通常会把更多的版面和时段留给记者和专家学者,其他评论相对处于弱势。

  网络媒体打破了这些限制,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有基本的表达能力和表达的愿望均可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发言,而且其言论能够进入公众视野。在网络虚拟社区中,人们隐去了自己的真实地位和身份,依靠建立在逻辑和事实基础上的理性在网络上与他人平等交流。网络汇聚四面八方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政府决策,维护自身利益,推动社会进步。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发展是革命性的。

  (二)网络评论使我国的言论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是网络评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通过互联网,人们能够更加真实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不同观点在网络上得以呈现并且交锋,使意见的多元化局面得以形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评论中批评性意见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传统媒体,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在互联网空间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三)文本形式的创新。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在信息传播时必然带上这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产生新的文本形式,网络也是这样。从技术上说,网络可综合运用文字、声音、画面和图像来传播评论;就发展现状来看,网络评论依然是以文字为主,但出现了新的交流方式和新的编辑组织形式。

  目前网络评论的平台大致分为:言论频道的评论、留言板跟帖、论坛评论。其中,言论频道的新闻评论基本上都是完整的评论文章,与报纸评论并无本质区别。但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却是两种全新的评论形式,是网络评论的特有品种。同时,由匿名带来的自由随意性、即时互动性以及言论长期驻留带来的讨论的持续性,是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区别于传统媒体评论的几个鲜明特征,也是网络媒体在评论形式上最主要的创新。

  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网络新闻评论在创新和发展新闻评论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网络新闻评论质量参差不齐,既有不少优秀的原创帖子,也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情绪化宣泄。比如:2014年4月22日的热点新闻《内地小孩在香港街头小便 父母与港人起冲突》,网上普通民众的评论铺天盖地,既有“我希望闾丘露薇和那几个年轻香港人永远别来内地。”“那个港灿明显带有歧视眼光”等宣泄对香港人歧视内地人不满的帖子,也有如“香港是有法不准小孩随便大小便,但小孩才两岁忍不住要解决也是情理之中,港人应以包容之心看事情,更何况人家也是讲理之人,而且用布接住,你不来帮忙还用手机拍上网,良心过得去吗?”等较为客观理性的帖子。

  二是存在一些超越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言论、或反社会的言论、诽谤他人的言论、色情和暴力倾向的言论。比如:《广州女纪委书记被指简历造假系护士出身》的新闻曝光以来,网上出现了攻击纪委和政府的评论,且占了很大比例。而一些娱乐新闻,如《文章承认婚外情 传姚笛曾为文章打胎》曝光后,网络上对当事人谩骂、贬低的评论几乎铺天盖地一边倒,其中很多语言粗俗,带有诽谤、色情和暴力倾向,不堪入目。

  三是网络评论转载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媒体和舆论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网民提出了网络伦理的新课题。

  面对热门新闻事件带来的网络潮评,广播编辑如何把准脉搏和方向,避免哗众取宠、无病的点评,多做引导民意和社会舆论的锦上添花式的点评,实现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喉舌的社会功能,需要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毋庸置疑,追踪热点新闻、解读评析热点新闻是当今广播媒体吸引受众的一个利器。但是,作为节目编辑,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既要保证我们的节目有热点有谈资,同时也要确保不踏红线日,各大门户网站爆出《台北一小区插遍五星红旗 台湾警方称并不违法》的新闻:

  台北市民生小区的富锦街,21日清晨出现一大堆的小型五星旗,信箱、门缝全部都是,看得居民整个傻眼。经调阅监视画面,发现3名戴着口罩的女子摸黑“有缝就插”;就在同一天,台北市永康街也出现同样的五星旗。当地警方表示,这种行为属于,没有违法。

  新闻一经爆出,网上的跟帖评论铺天盖地、大呼叫好,更有一些网络名博专文评论,大赞台湾社会的开放、包容与自由,同时称像这种情况发生在北京的某条大街是不可思议的,等等。

  鉴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这样的热点新闻自然会纳入编辑的眼中,成为当天节目的话题和谈资。但编辑如何点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该事件虽然是一条很“抢眼球”的热点新闻,但事关两岸关系,非常敏感,编辑点评如果一味称赞显然不符合政治要求,甚至有挑唆激励他人仿效之嫌,不符合当今两岸大局发展的趋势。当天,笔者是这样点评这条新闻的:

  台湾和大陆统一是历史趋势、大势所趋,是两岸同胞共同追求的目标,三名女子的行为表达了自己希望两岸和平统一的诉求,是一种可爱的民间表述,我们不妨把它看成两岸的一条花絮新闻,一笑了之。

  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快速反应、旗帜鲜明、尖锐泼辣、题材广泛、原创众多、形式多样等特点。不可否认,很多网民的素质很高,面对一些热点新闻事件,他们真实地表达了老百姓的态度和心声,客观地代表了社会的舆论动向。但其间各种声音鱼龙混杂,对此,广播编辑必须要有预判,要给事件一个正确点评和自我发挥的方向,以免出现舆论误导。这就要求广播编辑要选择性地吸取网评精华,做出客观公正的点评。

  同样是今年4月22日的热点新闻《内地小孩在香港街头小便・父母与港人起冲突》,我们既不能一味谴责“内地父母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素质低下、丢人丢到了香港”,也不能怨“有部分香港人喜欢小题大做,以一种所谓的优越感瞧不起内地人、歧视内地同胞”,这样容易误导受众,因为少数香港人的行为并不代表大多数香港人。在当天的新闻点评中,笔者广泛阅读了大量网评,从中找到了三条较为客观的点评,最终进行了优化组合:

  事件折射出内地和香港在生活习惯和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异,我们应当承认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作为内地人到香港应该尽量遵守当地的法律和管理制度,这对父母显然这方面还有所欠缺,但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少数香港人的行为可以理解但缺少人情味,忽略了内地、香港两地的差异。同时,我们不妨设想如果香港的公共设施十分完备,或许这样的新闻不会发生。

  通过这样选择性吸取网评精华,对网评进行了优化组合后的点评,兼顾了各方声音和观点,基本上做到了客观公正,避免发生舆论误导。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评论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对一些明星八卦和隐私新闻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宣泄。这个时候,我们的节目编辑当然不能附和这类网络评论,而应以理性、客观、全局的思维进行点评。在娱乐和体育热点新闻中,网络评论往往因为发帖者个人喜好或是一方的“粉丝”,赞扬肯定一方而贬损诅咒另一方的情况特别明显,网评也大多缺乏客观公正性。在编辑点评这类热点新闻时,最好尽量全面了解新闻本身,并按照新闻媒体的纪律和要求,做出既避免哗众取宠、无病,又带有自己风格、在大多数受众看来基本客观公正的独家点评。

  每天都有热点新闻发生,很多时候,绝大多数新闻只需要我们客观播报就行;作为受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判断,不需要媒体来时时点评教化。比如克里米亚问题,4月27日,《乌3名特种部队军官被民兵抓获 蒙眼脱裤示众》的国际新闻很热,粗略看了一下,仅新浪网上就有7314人参与评论。克里米亚问题涉及西方和俄罗斯的利益博弈,其中的各种利害关系错综复杂,甚至连国际问题专家也难以厘清。因此,有一个核心事实是编辑必须把握的,那就是在安理会表决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问题决议草案时,中国投了弃权票,并多次通过官方媒体对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做了清晰明确的表述。在此背景下,媒体再做其他评论和解读显然是画蛇添足。

  还有些涉及民族团结、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和政治敏感问题的新闻,我们绝不能图一时口舌之快,做出事与愿违的点评。此外,对一些我们一知半解甚至从未涉猎的领域,点评时要坚持一条:对于无法把握的内容,“不评胜有评,无声胜有声”。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称赞之处;持之以恒,是工匠精神最为动人之处;爱岗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守正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时代气息。直销,需要工匠精神,回归直销本源,夯实品牌基础,走在潮头浪尖的直企才能够在发展过程中更为稳健一些。

  当然,2016年很多直销企业职业经理人与老板都谈到了“工匠精神”,而真正赋予“工匠精神”含义的还是企业本身如何去做?例如,三八妇乐“授人以渔”的玫瑰创业计划,帮助女性创业,既是一项营销之计,也是一项人才计划;隆力奇把发展和公益看作是今后发展的双引擎,爱家眼科、助学圆梦、帮扶帮困,把隆力奇文化中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传递到世界各地;卫康将通过生物寡糖、直销事业、居家养老、医学美容在全国建立起多种类型的大批连锁企业,在让直销人自己当家做主的基础上,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营销体系,最终实现10家公司上市,打造直销人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中脉响应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以改善家庭微生态,共建和谐美好家为目的,在全球创新性地提出了中脉生态家的伟大构想。中脉以中国家文化为依托,以生态健康类产品为支持,致力于全面改善人类家庭生活品质,创造家庭生活新常态。

  2016年10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l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纵观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产业链主要有五大基本产业群: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健康养老产业。而这五大群都与保健品、直销行业息息相关。

  2016年3月25日,商务部网站了《商务部工商总局公告2016年第7号关于直销产品范围的公告》,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直销产品范围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家用电器”,同时公告中还表示“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将根据直销业发展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适时调整直销产品的范围”。这说明家用电器已经正式纳入直销产品范围。

  随着商务部、工商总局将家用电器纳入第六大类直销产品,一定程度上会加快直销企业改变目前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此前很多直销企业已经开始投入家用电器的生产与销售。

  而根据《2015中国直销产品研究报告》指出,2015年直销产品五大类的种类中,化妆品种类最多,其中化妆品、保健食品、保洁用品、保健器材、小型厨具种类比约为81:11:5:2:1;同时报告还指出,随着雾霾天气全面爆发,未来净水产品与空气净化类产品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加上目前中国的空气净化产业普及率极低,空气净化行业还处于快速成长期,产品利润可观,利润至少可以达到50%,有的甚至可高达3倍。因此,家用电器能够进入直销产品范围似乎也成为必然之势。

  此前,业内已经针对直销产品范围放宽的呼声就不断,相比放开多层次直销,放宽直销产品范围是一个有利无害的过程。毕竟中国的消费市场不断高涨,扩大产品范围对直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15年是中国直销业的收获年。来自广东省直销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这一年里,商务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一口气发放了23张直销牌照,截至2015年已公布的获牌企业共71家。直销声明和直销经营许可声明的企业也有24家之多。

  但是2016年我国商务部发放的直销牌照仅仅只有8张,相比去年高歌猛进的势头倒是有所调速。有人说直销牌照发放增速看上去很“美丽”,当然我国的政府政策还是很好的。2016年直销牌照发放之所以出现减速,主要是因为行业规模突然放大,而直销人员群体没扩大而导致恶性竞争,部分新晋直销企业老板很看重业绩,在经不住诱惑的情况下很可能放弃产品盘而做资金盘。

  201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副局长白京华,在8月4日召开的直销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联盟年会上认为:“近几年直销行业发展迅速,但行业美誉度并未显著提升。”企业拿牌加速、企业排队申牌的现象,导致部分直销企业一味地盲目追求业绩高增长,这不仅让中国直销行业陷入“军阀混战”,更让消费者难以认同合法直销企业的经营,进而使直销企业的美誉度严重下降。

  直销牌照增速不仅仅会给政府带来一定的监管压力,老牌直销企业更会有压力,由于企业业绩上升困难,企业老板频频修改奖金制度,导致直销员收入成了问题,直销员大量减少。因此,2016年直销牌照发放情况更处于理性状态。

  2016年9月,一则名为《雅芳退出中国,35万直销人员辛苦付之东流!》文章不胫而走,文中提到“雅芳(中国)招聘的直销人员一度达到35万,这35万直销员以往的辛勤付出,和所建的销售系统随之东流。

  雅芳“退出”中国的传闻一直不绝入耳,除了2008年“雅芳贿赂门事件”让品牌形象受损之外,雅芳化妆品品牌持续衰老、产品更新缓慢也是雅芳面临的痛点,雅芳的产品已经不能够迎合新时代年轻人的需求了,大多80后和90后认为,雅芳是妈妈辈的品牌,而种种颓势都指向一个结果:雅芳退出中国市场不过是早晚的事。然而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雅芳赖以成名的直销模式难以为继。

  除了品牌老化是痛点,雅芳还有一道深深的症结,那就是2010年,雅芳在中国的渠道模式就开始产生变化,开始转入全直销模式。这也意味着雅芳试图甩掉四千家专卖店的包袱,雅芳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门店数量锐减。

  目前,使用地图搜索雅芳在北京的门店寥寥无几。虽然雅芳已在中国建立了一套整合了零售和直销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渠道模式,巩固了专卖店、直销员与公司坚不可摧的“铁三角”关系,但是,从雅芳中国近几年来的销售成绩不难看出,雅芳一直在走下坡路。而雅芳“退出中国”只是“中国式直销范本”失败的一个缩影,但并不能保证谁是下一个“雅芳”。

  2008年12月18日,唐庆南任董事长的江西精彩生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精彩生活公司)创办太平洋直购官方网,唐庆南等人设计出以虚拟货币PV为计量单位的会员消费积分返利等制度,以高额利润为诱饵,通过招商会、高峰论坛、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在这一制度的诱惑下,参加人员纷纷以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又为获得保证金的返还和更大比例的返利,再继续发展新的人员加入。

  截至2012年4月案发,精彩生活公司共发展渠道商12.15万名、其他会员676.76f名、实际收取保证金37.98亿元。

  法院认为,唐庆南等6人,以太平洋直购官方网为依托,以开展电子商务为名,要求参加者以购买商品或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一定顺序组成层级,间接以发展人数作为返利依据,骗取巨额保证金,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均已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且情节严重。

  无独有偶,2016年9月12日,云梦生活因涉嫌传销被合肥警方查封。云梦生活曾推出虚拟币长城币,宣称其是国内唯一可以直接流通支付的虚拟币,并扬言“要以长城币之名,抗击美帝的金融侵略。但实际上长城虚拟币也只是一场骗局。

  “云梦生活”与“精彩生活”在模式上非常类似从表面上看都打着创新消费的幌子,上演一出“利国利民”的戏码,实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庞氏骗局。尽管两家商城被端掉,在全国以“消费者返利”形式的商城继续沿用着“空手套白狼”的戏法。

  近两年,“微商”作为移动电商的主要形态之一,微商为更多人提供了经营机会,给少有资本、多余闲暇时间的人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也给一些人带来了可观收益。但伴随产品造假、广告失实、偷税漏税等滋生的“微传销”危害尤其严重。

  2016年10月,据咸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消息,广州云在指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传销一案,已于近日结案。云在指尖的模式到底是不是传销从去年就争论不休,直到2016年才尘埃落定。据相关报道显示,只要在该网络商城消费128元的产品,就自动升级为“指尖管家”,参与公司80%的利润分配,可以拿八代的奖金。按照“云在指尖”的会员机制,当你推荐一个人成为“指尖管家”(第一代)时,你可以拿40%的利润,当你的第一代管家推荐一个管家(第二代)时,你可以拿10%的利润。第三代至第五代,都可以提取10%的利润。第六代拿8%的利润,第七、八代拿6%的利润。而根据传销在法律定义,传销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以发展人员数量为主要经济来源,即“拉人头”;二是直接或变相收取“人头费”或“资格费”;三是参加者的收益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及发展下线数量决定,即团队计酬。以这三个特征来衡量,判断“云在指尖”的性质就相对容易理解了。

  “云在指尖”被定性为传销,让微商再次陷入舆论的危机之中。但是云在指尖也只是个例,不代表微商全是传销。而对于微商从业者来说,算是一个警钟,踏踏实实卖货是最实际。

  2016年7月1日起,酝酿已久的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制正式出台。若政策落实到位,以“小蓝帽”为显著标识的保健食品产业将迎来巨变。

  目前市场上存在利用贴牌生产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情况,某些从事贴牌生产的企业的不规范行为,给其他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但新规明确表示,备案主体必须是生产企业,不允许保健品贴牌生产。同一企业不得使用同一配方注册或者备案不同名称的保健食品,不得使用同一名称注册或者备案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

  “新规除了对保健食品行业本身影响很大,对直销等相关涉及该领域等产业也有影响。”国内一位直销行业资深专家如是说。由于直销行业发展太快,很多直销企业虽有渠道优势,但线%是代工。保健食品作为直销的一个大品类,目前正因大健康的热潮而逐步被直销企业所重视,有数据显示,获牌直销企业中,许可经营保健食品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79%,提升至2015年的81%。保健食品一旦禁止代工,或将倒逼直销企业并购代工厂的品牌。直销企业并购生产代工企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事实证明,在保健品飞速发展之路上,整合优质资源必然是让保健品市场走向正规化的必经之路。

  如今中国消费者对于国际化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不出国门就可以全球采购的“海淘”模式越来越受到欢迎。2015年35%中国网购消费者有海淘经历,天猫国际双十一当天,3000万中国消费者通过该网站买遍全球。而根据海关总署和中国电商研究中心数据预测,预计到2018年,“海淘”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级别。

  作为中国直销行业的龙头企业安利,“安利海外购”跨境电商平台计划于2016年春季正式上线,将把更多全球安利优质产品陆续引入国内。“安利海外购” 是安利自建的跨境电商平台。依托安利成熟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安利海外购”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可靠、购买便捷的安利海外产品。消费者在“安利海外购”平台购货,不仅可享受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的税收政策,而且可以避免受到非正规渠道的假货侵害。

  安利海外购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通过引入广受认可但尚未在中国市场上市的海外产品,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还可以借助产品组合,为其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生活解决方案。过去二十年间,安利在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要达到500万辆。这意味着,未来5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要新增93万辆新能源车销量。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政府乃至消费者都乐于支持的领域。政策东风已然有目共睹,对于80、90后汽车消费主体来说,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已日渐提升。据了解,在目前新能源汽车存在里程焦虑、充电设施不完善等不利因素下,用户满意度仍在60%以上。

  其中,40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方案明确补贴标准;未来还将有更多新政策的落地会继续燃市场热情。在利好政策带动下,近年来新能源车销量持续走高。面对良好的发展前景,不仅各车企在推广新能源车上采取“线验、线上购车”等多样的营销方式。

  如此蓝海也受到直销企业的青睐,2016年年4月9日,继宣布成功收购法拉利伊索拉尼车队及品牌产业链后,道和集团董事长、道和环球董事局主席周希俭再次向业界公布:道和集团投资成立道和国采新能源有限公司,并首批产品定位,致力推动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中国社交媒体覆盖率的迅速增长,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逐渐成为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三大巨头,且已成为中国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渠道。当事件发生后,因为热点新闻本身就有聚众性的特点,再加之社交媒体极大的渗透性和动员性,就会使舆论格局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因此,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研究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舆论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BG大游,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5小时[1]。而全球调研巨头Kantar Group连续三年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也指出,最新研究显示超过一半(51%)的中国城市居民已经成为了社交媒体用户,较去年大幅上升了17个百分点[2]。并且随着中国人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逐渐成为中国社交媒体领域的三大巨头,而其中“双微”已稳坐霸主地位。央视市场研究公司(CTR)媒介与消费行为总经理李晏指出,随着社交媒体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人们对不同媒体的信任度也发生了变化。“社交媒体用户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下降了,这一现象在90后社交媒体用户中尤其明显,而以微信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得到年轻的社交媒体用户的信任[3]。“两微一端”成为中国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渠道,逐渐成为热点新闻曝光、发酵和消解的主要信息源,从而对舆论的议程设置的主导作用也日益凸显。

  当事件发生后,因为热点新闻本身就有聚众性的特点,再加之社交媒体在信息的时效性上远远领先于传统媒体,许多在事发现场的网民利用微信与微博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以文字、照片和微视频的方式第一时间呈献给广大受众,瞬时引爆社交媒体,引起受的巨大关注,并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不断地跟进与更新事态的最新情况,从而进一步成为热点新闻舆论的聚散中心。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交媒体日益成为热点新闻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主战场。2014年3月1日晚9时许发生的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以下简称“昆明3.1暴恐案”),最初是由多名网友通过微博曝出消息。截止到3月2日早10时,根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事件发生后的12小时内,相关舆情总数共105万9523篇,其中微博占90.9%,累计参与讨论人数已超过100万人,其热度排在当日舆情事件的第一位[4]。2015年8月12日晚12时左右,天津港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以下简称“天津8.12爆炸案”),最早也是由社交媒体第一时间曝出。从事故爆发截止到8月13日20时,根据中青舆情监测室的统计数据,相关舆情总数5730万5153条,其中微博5658万7458条,新闻68万9476条,微信1万8949条,论坛7394条,博客1876条[5]。从统计数据来看,其中“双微”的信息量约占到舆情总数的98.7%。再看2016年4月5日凌晨发生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最早是由优酷网的一则名为“20160403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网络视频曝光的,随后该用户通过个人微博分享了这则视频,并打上#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微话题标签,从而引起大部分网民的关注,使事件继续通过不同的社交平台迅速扩散,使舆情持续发酵。截至4月6日下午16时,首发于优酷网的“20160403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网络视频播放量达到520万,微博“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线]。

  社交媒体的发展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畅通快捷的信息表达的渠道,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宽松的意见表达的平台。在上述三则事例当中,社交媒体尤其是“两微一端”在信息的时效性上远远领先于传统媒体,所产生的舆论影响已经不再是传统媒体舆论场的附属品,而是真正成为热点事件发生后的舆论主阵地。

  社交媒体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体现出两大突出特点,第一是它的实时性,第二是它的交互性。实时性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速度往往领先于传统媒体,而交互性体现在事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上超越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使热点事件一经曝光就能迅速扩散到受众面前,引发诸多网民的热议。事件发生后,拥有一手材料的网民在曝光事件时往往会加入自己对于事件的直观感受,其的信息会由极简洁的几句话或者几个词构成,这样不仅缩短了信息时所需时间,而且也方便受众的快速理解与接受。在社交媒体的交互性特点下,更多阅读到信息的受众会在接收到者信息后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会在转发时加入自己的评论,在自由表述的情况下就容易形成不同的观点,而被大多数人认同且支持的一个或几个观点就会形成热点事件的舆论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认为:“舆论不仅反映民众的意志,而且每时每刻也在影响社会,反作用于人们的思维与行动,表现为巨大的社会能量。其推动社会发展或把社会拉向倒退的两种作用,形成舆论的正能量和负能量,据此可把舆论分为正向舆论和负向舆论[7]。”

  “昆明3.1暴恐案”发生后,中青舆情监测室对2000条数据进行抽样分析,发现网民的观点主要有:40.8%希望死者安息,生者珍惜生命;39.1%的反对任何原因的,主张严厉打击恐怖势力,应该从根源减少的产生和发展;11.9%认为应该加强全国警力警戒,保障人民安全;5.3%揣测幕后的策划组织;1.2%质疑警方救援得不及时[4]。在此次事件社交媒体的舆论场中,关于严惩暴徒、加强警戒以及质疑警方工作的正向舆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政府工作。而“除昆明火车站暴力事件外,其余多地也发生了暴力事件”的信息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负面舆论,虽然央视随后就在微博上了辟谣消息,但当时所造成的恐慌是无法逆转的。

  然而,在《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也指出,认为社交媒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人在逐渐减少,从去年的65%下降到今年的61%。2016年的报告还指出认为社交媒体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人从去年的18%下降到了14%[2]。要打破社交媒体对热点新闻的负面影响,要靠政府、媒体以及受众三方积极应对。

  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指出,信息的传播渠道中是有“把关人”存在的,其将对信息可否进入传播渠道,或可否继续在传播渠道中流通而作出决断。

  在网络时代,政府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就处于“把关人”的位置BG大游。2000年9月25日公布实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5年9月25日起施行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14年8月26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15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等一系列法规制度,都在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中,体现着把关人的作用。但政府实行把关人的作用强化互联网治理,并不意味着要舆论一统,也并不代表着要用“捂”、“堵”、“删”的处理方式,必须在依法执行国家权力的同时也要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平台尤其是社交媒体,正确引导热点事件的舆论走向。

  在上述热点事件中,第一时间消息的都是社交媒体,其速度完胜传统媒体,热点事件经过大量转发和评论,在网络平台上早已形成相应的舆论环境,而传统媒体的l声就略显苍白。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个人或媒体利用社交平台散布谣言,不管是“昆明3.1暴恐案”中所谓的“下一个目标城市”,还是“天津8.12爆炸案”中的有害气体的快速扩散,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负向舆论,给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所以,在发生新闻事件时,传统媒体不仅要在速度上赶超社交媒体,做到主动发声,更要在应对事件产生的舆论后正确发声,保障信息的质量和深度,主动引导舆论走势,履行好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避免出现新闻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轩然而在传统媒体上并未得到重视的尴尬局面。同时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社交媒体,都应在新闻消息时遵守国家制定的媒体使用规范,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

  20世纪中期西方传播界出现了“有限效果论”,该理论主要是一些学者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有许多制约性因素,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虽然到了20世纪晚期,“有限效果论”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但是我们应该辩证客观地看待“有限效果论”。在传播行为中,我们每个个体都会受到智力因素、认知水平等其他一些方面的制约。在信息洪流中,我们都会在辨别信息真伪时存在局限性,再加上网络时代不可避免地出现真假信息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受众在面对纷杂的信息时缺乏辨识力。

  因此,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海洋,信息接收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相应的办法提高对信息的辨识度。首先,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信息的真伪性、有用性进行辨别,比如对消息是否存在合理性进行判断;其次,对消息的者权威性的甄别,可以利用免费的网络工具以及智能算法等强有力的工具手段;再次,对消息的内容进行核实,留意其中提供的材料或证据,对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核实;最后,在面对一则新的消息时,受众要保持个人观点的客观性和思想的理性,不可轻信虚假信息,更不能散布谣言,对社会造成危害。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8.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特别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而应用社会热点新闻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于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针对备课内容,及时搜寻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对新闻进行加工,将教学所需要的知识与热点新闻有机结合,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对热点新闻的矛盾点入手,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形成良好的学习迁移BG大游。

  现行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远不如现实生活来的快,一些新信息不可能及时在教材中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关注最新科技动态,挖掘和收集最新的有关化学的具有可议性的热点新闻,经过改编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时代性与时效性。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谢赫特曼于1982年4月8日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他们当时所观察的铝合金中的原子,原子的排列方式是不重复的呈有序的非周期性对称的排列,而在当时的化学理论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因此对于谢赫特曼的发现许多人持有不赞同的意见,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为了坚定自己的立场,他毅然离开当时的研究小组,但这一发现促使其他科学家开始重新思考对物质结构的认知。经过不懈的研究,他发现了准晶体,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它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固体的物质结构传统的认识,而且对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如材料学和生物学)各种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对策及研究方法。如今,科学家正尝试将准晶体应用于其他产品,如不粘锅涂层和柴油机制造等。

  通过这则材料的学习,可以为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与非晶体的学习创设情境,并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每一位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仅要靠过硬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敢于质疑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应该多向这样的人学习,从而培养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科学严谨的态度。

  化学教学越来越贴近于生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社会赋予化学教育的责任。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新闻热点创设问题情境,使化学学科的内容与社会紧密相连,并在化学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我国北方地区灰霾天气频发的季节一般在秋冬交界的时节,灰霾天气是指当大量细颗粒物浮游在空中时,大气能见度就会变小,就像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雾天,而这种灰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而导致形成的,对于国外空气质量分级标准的关注与比较,有关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也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热议,pm2.5和pm10这两种空气监测标准也进入公众视野。从民间到专家都在呼吁政府尽早出台pm2.5的检测标准,并及时公布对其的监测结果。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学习与认识,教师可以低碳生活引出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从对pm2.5的了解中让学生获得空气污染物的种类知识,并且使学生树立了环保观念。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社会热点新闻,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熏陶,相信一定会培养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地沟油”、“过菜油”、“泔水油”顾名思义,就是在环境极不卫生的条件下,经过再加工的二手油,这些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黄曲霉素、苯并芘、铅、砷等致癌物质。此外,重复加工的泔水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甲苯丙醛和磷(来源于餐具洗涤剂),人体一旦食用,这些有毒物质将会在血液中破坏白血球,并附着于消化道黏膜使其功能失常,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的可致癌。

  如何才能减少“地沟油”回流到餐桌的可能性呢?有没有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是否可以“变废为宝”呢?福建一家能源发展公司通过各种科技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找到了一条将地沟油循环利用的新途径,并成功提炼出了生物柴油,实现了“地沟油”的绿色利用,并形成了“地沟油”产业化发展。

  通过对地沟油的了解,在讲解地沟油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时不要直接给出物质致癌的机理,教师组织学生做课前准备作业,通过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初步形成对地沟油中含有有害金属单质和有害化合物的学习,并且了解了地沟油的重复利用的过程,而地沟油的“变废为宝”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重要魅力,感受到学好化学造福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据报载,2012年4月9日清晨4时30,东莞建晖纸厂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据了解,这起火灾是近年来广东省规模最大的一次火灾,也是扑救难度最大、耗时最长、最为艰辛的一次火灾。有关部门先后调派相邻各市的消防力量,共投入133辆消防车、2艘消防船、640多名消防官兵参加大火扑救行动。从着火那一刻起到完全扑灭,共用了6天时间。经初步调查,怀疑起火原因是地下电缆发生爆炸,从而引燃两个仓库中的印刷用纸,造成重大损失。类似的火灾新闻各地时有发生,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情况,适时引入教学,以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触目惊心。例如,通过火灾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引入《燃烧与灭火》的学习中。教师在情景创设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一是起火的因素有哪些?二是燃烧的物质是什么?三是如临火灾现场,逃生办法有哪些?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制定实验方案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师加以指导、总结。这样,通过社会热点新闻创设情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

  [1] 马红健.应用社会热点新闻创设化学教学情境[J].北京教育,2010,(08)

  [2] 熊仁英.时事案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