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一则精选(BG大游九篇)

  196体育这个事件是家长对老师施暴,其实,近几年来,学生顶撞、威胁、殴打教师的现象不少,每一个教师都会深深感受到,我们的身边从来不乏这样悲哀的事情发生,不乏有学生做错了事却还顶撞老师,威胁甚至殴打老师。这与我们尊师重教的传统背道而驰。打开网页搜搜,输入“学生殴打老师”的字样,会显示出很多新闻,不过没有一条是与这个词条相对应的,尽是反过来的,都是“老师殴打、辱骂学生”的新闻。作为一名教师,坚守在一线教育教学岗位,必须直接接触到学生,我不得不思考造成如此令人心寒现象的原因。

  首先,我们教师自己也有责任。如今是信息时代,打开电脑,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惭愧的新闻:哪个幼儿园的老师又虐待了学生,哪个学校的教师又殴打了学生,更有一些不堪入目的——某某学校的某某教师、猥亵了学生……一些低素质甚至没品德的人存在于教师队伍中,抹黑了这个高尚的职业,败坏了这个队伍的形象。致使社会上一部分人包括家长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怀疑,有的甚至愤恨,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不好的看法,由有意见发展到反感、腻烦,最终导致顶撞、威胁、殴打。

  另外,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知识水平却还停留在过去,没有前进。时代不同,学生的思想不同,如果我们还用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对待他们,很容易让他们接受不了,日积月累就会出现问题。就拿李红晨老师的这件事情来说,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别说是高中生了,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配备手机。上课时该如何管理学生的手机就是对我们教师的一大考验,如果在这个事件中,监考老师事先对手机进行了统一管理,那么可能就不会出现学生在考试的时候玩手机的现象,也不会导致这么严重的一个结果。手机现象只是我们面对学生管理中的一角,还有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解决。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德行、知识、能力去应付,面对学生,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外,很容易出现问题。时代在进步,我们教师的思想、知识、能力也要进步,要不停地、不断地加强学习,不能拿仅有的知识教授学生,也不能拿过去的一套方法去应对学生。

  其次,法律对教师的保护并不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学校不得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可见,法律对教师在对待未成年人的方式、方法上有明确的规定,对教师的行为有约束力。然而,法律要求教师该怎么对待未成年人,却没有要求未成年人该怎么对待教师。虽然《中学生守则》第八条有“尊敬师长”的规定,但仅仅是道德准则,并没有法律约束力。

  《教师法》第八章第三十五条中也有这样的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什么是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所属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依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而给予的一种惩戒。什么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既是如此,此条规定并不包含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于是,相比从前,现在的中学校园,师生关系有了很大的转变,面对老师,部分学生思想就不端正,心想反正你又不能打我骂我,能把我怎么着?甚至有些学生言行就凌驾于老师之上。

  第三,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是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一大原因。即便法律在学生该如何对待老师这个问题上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依照中国的传统道德,尊敬师长应该是每一个后辈该有的礼仪,但个别学生就缺乏这样的品德。学生为什么要缺乏尊敬长辈这样的品德,与从小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密不可分。就拿李红晨老师遭遇的这件事情来说,本来考试的时候就不应该玩弄手机,这是对在场的学生和老师的极大不尊重,然而老师的制止却引发了学生的不满,导致双方起冲突。本来这件事情已经和平解决,而学生家长却不依不饶,不找自己孩子身上出的问题,反而出手伤害了老师。可见,为什么这个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出现不尊重同学、老师的行为,他的家长本身就在思想品德上存在问题BG大游,这样的家长怎么能够教育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呢?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灵,对孩子起表率作用,在德育教育方面,书本是不够的,需要父母的熏陶与引导。因此,如果家庭教育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孩子很难再有更好的造化,用一句难听的话概括就是:过分将孩子当宝,将来就很有可能头疼甚至心痛。希望更多孩子的父母注意,你们的行为是孩子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孩子做错了事,非但不能维护,要及时作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否则,时间长了,有些孩子连最起码的礼貌礼节都没有。

  第四,当下的教育模式也有原因。自打孩子上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知道成绩对一个学生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在以成绩高低论成败、成绩好差论强弱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往往会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反正白猫黑猫不管,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成绩压倒一切。这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往往会导致学生心态、思想、行为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在品行方面已经养成了习惯,成型了想要再改变是很难的。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是没有道理。

  在美国,总统竞选历来是媒介报道的重点,今年自然也不例外。虽然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曾被人称之“反映了美国目前的政治生活出奇的平静”,其理由是,这场总统竞选中“既无重大议题,也无重大意识形态辩论”。①然而,偏是这场被人说成“出奇平静”的美国总统选举,在其实际展开的过程中,却显示出美国两大政党的争斗越演越烈、情况复杂且投票结果扑朔迷离的特点。而美国媒介关于总统选举的报道,作为选举中的一道景观,也显出忙中出错、为抢新闻而添乱的色彩。其中尤以11月7日美国大选投票日当晚及次日凌晨传媒的报道最为引人注目,也最为明显地暴露出急于抢新闻的美国传媒争相抢先公布各州计票结果,从而造成将投票人投票后离开投票站时所作的民意测验的数据(voter exit poll data)进行预测的结果(projected results),同真正的投票结果相混淆,从而造成负面效应。

  美国总统选举日之夜,其传媒对选举的报道也自然而然地达到了高潮。由于拥有25张选举团选票(也称“选举人票”)的佛罗里达州是两党候选人竞争最为关键的地方,因此该州成为这次选举中至关重要的一州。晚上7点多钟,当东部11州已结束投票,消息开始由美国媒体沸沸扬扬传出之时,佛罗里达州的选举结果却尚未揭晓,从而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惯于抢新闻的美国新闻传媒当然要千方百计地尽早进行报道。从佛罗里达州当地时间晚上8点不到起,美国传媒对该州的投票情况作了大量报道、分析。沸沸扬扬报道竞选本是美国历届总统竞选中的重要现象,不足为怪。但是,今年美国传媒关于总统选举的报道出现了具有戏剧性的一幕:美国媒体当晚和次日凌晨对这一选举的关键之州乃至全国选举结果的报道,一再改口:先预测候选人戈尔将在该州获胜;接着收回这一预测;然后又宣布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赢得了该州25张选票团选票,从而以271张选举团选票在美国大选中获胜;最后又修改这一报道。可谓反反复复,令人如坠雾中。11月9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在《难忘的一夜:2000年的胜负难决》的标题下列出了选举之日的一系列报道及其所牵涉到的重要事宜。了解这些报道及所涉及事宜,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出美国传媒在总统大选日之夜和凌晨几小时的时间内对选情的报道一再改口的简况BG大游。该报列出的这些有关报道及所涉事宜为:

  周二(11月7日)晚7∶57(该报说明所用时间为佛罗里达州当地时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预测戈尔将赢得佛罗里达州25张选举团选票(选举人票)。其他各大广电公司尾随其后。

  晚9∶38――站外民意调查/测验处(Voter News Service,直译为“选举人新闻服务处”)首先发出示警讯息,称“投票结果很奇怪”。

  晚9∶54――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CNN)撤回了其关于戈尔在佛罗里达州获胜的预测。

  晚10∶00――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ABC)也宣布它们正把佛罗里达州划入胜负未定的范畴。全国广播公司(NBC)在15分钟后也随之这样宣布。

  晚10∶13――站外民意调查/测验处对整个佛罗里达州的选票数表示怀疑。大量的缺席选票使情况更趋复杂。

  周三(11月8日)凌晨2∶18――CNN宣布小布什赢得总统职位。此时,各大电视网显示戈尔以50,000张选民票之差在佛罗里达州成为输家。

  凌晨2∶45――戈尔前往纳什维尔(Nashville)的战争纪念广场,准备将消息传达给其支持者。在戈尔的车队到达离广场两个街区时,其竞选委员会接到消息:在佛罗里达州两位候选人的得票数之差仅为600张选民票,而且还有许多选票尚未统计。

  凌晨3∶15――戈尔竞选委员会主席戴利(William Daley)致电小布什竞选委员会告知事态发展情况。

  凌晨4∶07――戴利公布这一消息。纳什维尔市戈尔的支持者高喊“重新计票”!而正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州政府大厦外举行的小布什胜利庆祝活动则停了下来。

  凌晨4∶15――ABC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杰宁斯(Peter Jennings)坦言,“我们并不确切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②

  杰宁斯的话,可说反映了美国主要媒体在有关选情的报道因一味抢先而闹出笑话后,面对今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得票数差异太小、胜负难料的复杂情况,举止失措的无奈状态。

  在美国,不仅报道极为迅捷的几大电视网络在总统选举的报道中几度改口,就连印刷媒体也在焦躁之中接连刊载前后矛盾的消息。例如,《波士顿先驱报》、《》、《佛罗里达州论坛报》等纷纷在选举次日(11月8日)头版刊出了“(小)布什获胜”的大标题。随后这些报刊又赶发更正消息,称选举“还没完”。真可谓忙得团团转,同时又乱成一锅粥。

  当美国传统媒体为抢先报道选举结果而忙中出错,一再改口、陷入尴尬境地之时,美国网络新闻业也不例外。美国各新闻媒体网站也未等官方正式公布选举结果,便纷纷迫不及待地予以报道。以网站为例,北京时间11月8日下午4时左右,当笔者浏览该网站的主页时,笔者发现主页上方通栏显示大标题“Bush Wins Presidency”(“布什赢得总统职位”),下方是一张布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大特写照片。而当笔者于北京时间当天下午6时左右再上该网站浏览时,主页上方的大标题则换成了“It Ain't Over‘Til It's Over’”(“直到结束,事情没完”),在这行大标题下面是小标题“No Winner before Flarecounts”(“在佛罗里达州重新计票结束前没有获胜者”)。③

  在因抢发新闻而陷入困境后,美国传媒开始转而对这场大选的不可捉摸予以较多报道,这可以从它们在继续报道、分析选情中的用词等方面看出。笔者曾跟踪阅读11月9日起连续数日的《国际先驱论坛报》(香港版),结果发现,“waiting”(等待)、“uncertainty”(不确定)、“unfinished election”(尚未结束的选举)、“Easy Solution Impossible”(轻松的解决不可能)、“Clear Victory Elusive”(胜利难以捉摸)、“Stalemate”(僵持不下)等词语以较显著的位置出现在有关报道、分析选情的文章中。

  美国传媒在选情报道问题上,抢新闻抢得快,出现失误后更正也不可谓不快。然而前面的报道引起的负面效应,恐怕不是靠这种更正所能立即消除的。现在已有这样的说法:“The coverage of the coverage has just started”(关于大选新闻报道的新闻报道刚开始)。

  美国传媒对此次美国大选关键之州佛罗里达州计票结果的一波三折的报道,令戈尔和小布什各自的支持者“尝到了悲喜无常的滋味”,④也令美国公众感到一头雾水,更令纷纷抢在第一时间向小布什发去贺电的各国首脑们尴尬不已。从新闻传播研究的角度来说,美国媒体对总统大选报道中的失误,显然同这些传媒机构拼命抢先有关总统选举计票结果的消息有关。在美国这样一个生活节奏极快、市场竞争(包括新闻信息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社会,密切追踪重大新闻事件的动态,是美国传媒惯常的做法,也是它们在竞争中安身立命之本。追踪选情,收集基于民意测验的数据,从而得出预测结果并迅速传递预测信息,也是它们的传统做法。在90年代,美国已出现由和主要电视新闻网联合组建的站外民意调查/测验处(Voter News Service),该机构专门在投票站外对每个投票完毕的人进行面对面的民意测验。这一机构还将民意测验所得数据出售给其他新闻机构。此次美国传媒报道总统选举的过程中,一家评论传媒的传播活动的网站――的网页上,曾有数据分析家撰文指出,投票人投票后离开投票站时进行的民意测验(称为voterexitpoll),虽然比大选前的一般民意测验精确,但是当民意测验的结果显示竞选双方选票得数差距极其微小的情况时,轻言已知选举结果的说法,是不可信的。该文还指出,如果想知道最终结果,最好是不理会这些民意测验数据,而是等待选票的最后统计结果的正式公布。⑤在许多情况下,公众确能分辨预测信息和对事实的描述之间的差异。但是,结果,很有可能被人们视为真正的选举结果,从而造成混乱。此次美国各大传媒机构在大选报道中未等官方正式公布佛罗里达州投票的最终结果,即迫不及待地提前宣布小布什在该州以微弱优势战胜戈尔,从而在总统大选中获胜,这无疑同竞争压力下各大媒体都想在“第一时间”进行最新选情报道而不甘人后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传媒进行报道的依据并非官方正式公布统计结果,而是民意测验所得的预测结果(projected results),但是,这些传媒所用的结论式语气以及用词(“Bush Wins”成为许多美国媒体这次报道的标题),都容易给人造成“这就是事实”的假象。而且,由于从时间安排上来说,这次选情报道恰恰是在其它地方的选举结果已揭晓而决定胜负的佛罗里达州的选票结果尚未出笼之时进行的,此时不仅美国公众在等候最终结果的消息,而且世界各国、各地区也在密切关注,这就更加容易使得预测报道被信以为真。

  新闻传播必须迅速及时,讲究时效性,因为新闻的定义中就蕴涵了“新近”的意思,新闻报道所关注的,是新近变动的事实,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中所要求的,是“及时获知外界刚刚发生的变动”。⑥这是中外新闻学界的共识。追求新闻报道迅捷,本是时效性的要求,为此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希望在报道时间上领先一步,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地理解时效性以及如何把握好时效性同新闻工作的其他原则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时效性的要求不应被简单化地理解为在报道时间上越抢先越好。凡事都有个适度的问题,正所谓“过犹不及”。逾越了适当的度,事物就会走向反面。如果因为一味抢先而导致报道失误,则有损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而真实性恰恰是新闻的生命所系。因此,报道事实有误的新闻严格说来已失却本身的合格性,其时效性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此外,时效性并非新闻报道的唯一的操作要求。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传媒机构及其从业人员须臾也不能忘记。查核信息的准确性,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职业道德要求中极其重要的一条。作为职业传播者,新闻传媒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由于其在构建社会信息环境方面的能量与作用,被公认为赋有核实信息准确性的职责。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道德原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通过认真查核、严格把关,做到新闻报道真实、准确。

  既然时效性不是新闻报道的唯一操作原则,那么,唯有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置于与新闻工作的其他要求、指导原则的关系中去考察,才能避免顾此失彼,做到在新闻传播中恰如其分地使时效性得以实现。而在这一问题上,由于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同时间性密切相关,因此,把握好时效性核实新闻信息的准确性的关系,尤显重要。发生重大事件时,新闻报道影响之大,更使处理好这种关系的重要性倍加凸现。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尤其不能只想抢先而不顾及信息的准确性。报道的及时迅捷固然重要,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性更是传媒及其从业人员的职责所在。美国主要新闻媒体有关总统选举报道中的失误,撇开其他因素不谈,可说是没有把握好上述关系导致的恶果。

  美国总统选举的选票混战仍在继续。美国、共和党两党围绕佛州大选结果展开的争斗还在愈演愈烈。这场选举中的混乱,原因当然是复杂多样的,美国媒体的为之添乱,也许可说仅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但是,对于新闻传播研究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研究个案。不论此次美国总统大选最后的结局如何,传媒在这场混战中的表现,相信会让传播学者和业内人士大有所获BG大游。

  ①Ferney,Dennis:《过渡阶段:布什和戈尔改变总统竞选景观》,载《交流》2000年第二期第18~24页

  前一天,我在电视上看见一则感人至深的新闻。一位开杂货店的老板娘有着一位身患癌症的丈夫,全家有老有少,丈夫不能干活,女儿要上学,老人不能干重活,生活的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有人曾劝过她改嫁,但她舍不得丈夫,仍然对丈夫不离不弃。

  看了这则新闻,我想到了老板娘有着顽强的毅力,几十年来,不曾为丈夫流下一滴眼泪,但那次记者采访,她泪水不断。眼前的我受到一点点挫折,一点点坎坷,一点点困难就半途而废,就只会用哭来发泄自己的感受,不会用坚强的毅力去战胜它现在,我知道哭是没用的,是懦弱的表现。虽然我没有老板娘担子那么重,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的付出,就会有一定的收获。有时,成功只在于一步,如果你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相反,如果你向前迈进一步,你就可能已经迈向了成功之路。

  所以,老板娘,我想对你说:“一分辛苦一分甜,阳光总在风雨后,你的丈夫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也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为老板娘献上一份爱心。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的规范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语言的规范。在大众传媒的这些传播类型中,电视新闻主播的播音堪称是普通话标准音的典范,所以更是注重其语音的规范。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云南电视台对新闻主播的要求没有中央电视台那么严格、严谨,导致其与央视的新闻主播播音还有差距,也就更容易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以搜集的语料来看,云南电视台新闻语言的语音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例如“绯闻”fēi wén,注意“绯”读fēi,而不fěi。很多的电视新闻主播都误读这个字,误读为上声。此外,就云南地区来说,儿化是当地人的一个语音缺陷,所以作为地方电视台新闻传播者来说,儿化的准确使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比如:画――画儿,前者为动词,而儿化后的“画儿”则是名词了,就有词性的区别,而不仅仅是一个儿化的动作而已。另外,儿化可以带上感彩,向人民表达一种喜欢、亲切的感情。在云南电视台新闻语言中BG大游,主播们就时常使用儿化来表达这种亲切的感情,以拉拢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心理距离。比如:小孩儿、有趣儿、老伴儿、心眼儿、花儿等等。所以说,作为云南电视台新闻语言的主体在使用时就必然需要注意语音的规范使用,这样才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得语言传播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电视新闻语言由于是有声语言占据优势,所以其播报的内容无法看出文字使用的情况,只有通过字幕、新闻标题、注释等文字语言才可以看出其文字的使用情况。电视台新闻语言的文字偶尔会出现一些不规范使用,主要包括错字、别字、脱字、衍字、错简、错繁等等,在云南电视台新闻语言中也会出现文字的不规范使用。例如:

  部学院和全国31个省区市党校、新疆建设兵团党校,向云南省委党校建校60周年发来贺信贺电。

  在现代汉语里有许多的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同音字较难区别,除了形似、同音字,汉字里还有义近字即字的含义接近,让人难以分辨。例①中的“好像”错作“好象”;例②中“井冈山”被错写作“井岗山”,这就是常见的由于形似字而失误。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它的变化是最快,更新也最快的,是社会文化、生活最直接的体现和反应。进入到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词汇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使人眼花缭乱,所以要求电视新闻语言的主体必须遵循规范原则,对词语规范使用。云南电视台新闻语言中的词语使用不规范情况较为常见的有一般词语的错误使用和成语的错误使用。

  目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经常在使用汉语词语上出错,已经引起许多学者和有关方面的重视,但是,有些词语仍然广泛地被媒体和新闻主体错用。例如:

  例①中,“喋血”是血流满地,杀人很多的意思,也作蹀血。喋,血流出来的样子。又如:

  例②中的“莘莘学子”,莘莘是众多的意思,莘莘学子是指众多的学生。所以不能用“莘莘学子们”,只能用“莘莘学子”,但是有一些报道把一个学生或者一个人称为“莘莘学子”也是不对的。再如:

  例③中,“查看”是检查观察事情的情况,多用于查看工程情况。而“察看”的意思是细看以求了解情况,多用于察看灾情、事故等。所以上则新闻说的是应急处理小组去到事故现场,应该是“察看”而不是“查看”。再如:

  例④、⑤中的“凯旋”也是媒体常常错误使用的一个词,凯是胜利的意思;旋就是归来。所以不能构成“胜利凯旋”或者“凯旋归来”这样的搭配,这是错误的搭配。

  成语是我国汉语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在语言表达中正确使用成语会有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理解成语真正的含义而误用成语就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中常常误用很多成语,这给受众带来负面影响。例如:

  例⑥中的“炙手可热”在媒体和出版物中使用频率很高,成了媒体当下的时尚词语,把“炙手可热”比作走红、抢手等意思。其真正的意思是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再如:

  今天我在看新闻,我看见了电视里报道的,昨夜里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一座楼着了火,火一直从第4层烧到27层。

  过了一会儿,消防员来了,火马上就被扑灭了。这个火灾是因为大楼里的电线着了火,所以才发生这个火灾。目前警察还在找电线着火的原因。

  2015年1月26日美国东北部地区迎来了超大规模的暴风雪天气,美国媒体称其为历史性暴风雪。2015年1月26日至27日,美国东北部地区积雪量达到50厘米至70厘米,且伴有强风、洪水等次生灾害。

  此次暴风雪是由气象学上所谓的快船低压冷空气导致的,快船低压冷空气来源于北美洲北部以及北极地区。由于北美洲中部没有东西走向的大型山脉,冷空气自北向南移动速度很快,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狂风、降温、降雪。

  2015年1月26日美国东北部地区迎来了超大规模的暴风雪天气,美国媒体称其为历史性暴风雪。气象专家称此次暴风雪是由气象学上所谓的快船低压冷空气导致的,快船低压冷空气来源于北美洲北部以及北极地区,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狂风、降温、降雪等天气。

  材料一 2015年1月26日美国东北部地区迎来了超大规模的暴风雪天气,美国媒体称其为历史性暴风雪。气象专家称此次暴风雪是由气象学上所谓的快船低压冷空气导致的,快船低压冷空气来源于北美洲北部以及北极地区,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狂风、降温、降雪等天气。

  (2)此次暴风雪的形成除了受北美洲北部以及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影响之外,还受什么因素影响?请说明原因。(4分)

  (3)此次暴风雪可能对美国东北部地区造成哪些影响?请提出预防措施。(8分)

  参:(1)冷锋。(2分) 原因:移动速度快,带来短时间降水天气(或者阵性降水),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2分)

  (2)地形。(2分) 原因:北美洲中部为平原地形(中央大平原),来自北美洲北部以及北极地区的冷空气能够迅速南下。(2分)

  (3)对交通的影响:航班延误,路面结冰湿滑,交通受阻。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暴风雪压断电线,电力中断,影响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新闻传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传播所具有的公开性,是其应当遵守的根本原则。新闻面前人人平等是新闻传播的核心思想,新闻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的特权,而是人们应当普遍拥有的权利,如果新闻传播只能局限在某个区域或者环境时,那么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新闻传播的原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新闻报道的根本原则就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因此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是群众获取国家与社会发展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媒体与群众之间实现互动的主要方法,如果新闻传播不能保证其真实性,大量虚假新闻,就会对群众产生误导,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起到传播社会信息的作用,所以必须要重视新闻的线时限性原则

  新闻价值的作用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限定范围内,如果不能保证新闻传播的实效性,新闻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所以新闻传播的时限性也是其应当遵守的原则。新闻传播的关键在于“新”,在第一时间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传播给群众,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而失去时效性的新闻,也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力。

  公开性原则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原则。随着新闻传播的不断发展,新闻的内容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闻公开性原则而不仅可以保证其职能的发挥,而且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新闻。在当前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公开性不仅仅意味着实事求是,更加意味着群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够得到足够体现,并且维护受众的合法权益。所以,公开性的原则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公众利益的实现,体现新闻媒体作为公众传播平台的立场和观点,并且符合受众的审美观和社会的审美评判标准,才能有效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新闻公开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可以为公民知情权提供必要的保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而且新媒体的数量和形式越来越多,面对纷乱的传播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而只有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才能真正体现公民的知情权,并且将其与公共信息的性质相联系,为群众提供真实的、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同时,公开性原则也可以为新闻传播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增强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发挥。当新闻传播可以充分体现其公开性原则,可以对虚假新闻、失真新闻等形成强烈打击,并且在公开环境下树立新闻传播的良好社会形象,使新闻媒体的作用得到强化。

  自媒体与新闻报道的融合是当前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也是未来新闻传播发展的趋势。在媒体环境日益开放的环境下,自媒体逐渐成为了新闻传播的主阵地,也有新闻媒体专门针对自媒体开设了相应的版块,力求丰富新闻传播的渠道,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不仅可以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也有利于增强自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促进我国新闻传播媒体的规范化发展。

  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新闻的价值性,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很多新闻报道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现象,造成了大众的审美疲劳,也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的价值。因此,重视新闻传播价值是当前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拓宽新闻的渠道,并且融入更多可以引发人们思考的内容,从而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

  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对于信息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越来越渴望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丰富的信息,这也无形中为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闻传播的方式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碎片化信息充斥媒体的情况下,应当通过更有针对性的筛选措施帮助读者进行信息的甄别,并且将新闻内容进行简化,用最简单的语言提炼出新闻的核心,满足读者快速阅读的需求,节省阅读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

  新闻传播除了自身传播信息的功能以外,也是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志,因此从某种上来说,新闻传播也代表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因此,新闻传播能力的提升,必须要迎合新时期的文化事业发展趋势,不断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传播形式,从而提升我国新闻传播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品牌战略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理论的中心思想,而新闻传播媒体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也要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所以新闻媒体也应当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通过内容、形式的不断创新,构建体现自身特色的营销模式,从而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发挥品牌战略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媒体技术的日渐丰富,新闻传播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新闻传播也需要紧跟时展步伐,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融合,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进行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从而促进新闻传播能力的提升。

  新闻策划是将一个新鲜发生的或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并且突出该事件的重点,通过策划为所需要报道的事件设计出多个方案,最终选取一个最优最佳的方案来报道该事件以满足观众需要,传播新鲜要闻以达到新闻策划的预期效果。新闻策划有多种形式,新闻策划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新闻工作者是否能抓住观众眼球,切中事件要点,由此可见,新闻策划在新闻节目的报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闻需要反映客观事实,是将客观发生的事件通过镜头的记录,新闻策划的分析整理,最终再以电视屏幕的方式展现出来。新闻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要把事件深层的东西像在沙里淘金一样挖出来,不管这些新闻的报道如何表现,都不能违背该事件本身的真实情况,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策划时加入一些主观看法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有过多的主观臆断就会使原本反映事件本身的新闻失去了客观真实性。很多地方电视台错误的把新闻策划看成了“策划新闻”,把原本专业的新闻策划变成了作秀。近年来,由地方电视台爆出的假新闻越来越多,这样被策划出的新闻不仅没有反映客观事件,还严重误导了广大观众,形成不必要的社会舆论,最终失去观众的支持。

  一家电视台每天需要采集的新闻事件是非常多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在这些新闻事件中筛选重组,既要筛选出必须报道的重大事件,也要筛选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鲜要闻。在很多地方电视台并没有抓住这一重点,他们报道的新闻内容选材单一,不具有代表性,或带有过于浓厚的政治色彩,特别是一部分小城市的新闻,当地的新闻工作者不能细心挖掘本地的事件,在选材上违背了新闻的独特性和真实性,甚至把街坊邻里吵架做成一条新闻,选材不能真正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不能站在观众的角度发现新闻的亮点,没有足够的感召力号召力,让新闻变得不再新鲜,从而失去了强大的观众基础。

  一个出彩新闻的产生,需要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但集体智慧正是由个人的智慧汇总而来的。新闻的采集是由记者完成的,每一位记者都有自己的工作风格和新闻态度,每一位记者在挖掘新闻时会有自己的角度和独特的理解,记者与记者之间有着不一样的工作习惯,不一样的工作经历,因此,每一位记者看待同一个新闻事件的结果是不同的。如今,很多新闻媒体把新闻策划这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关于新闻策划有太多繁文缛节的规定,这就导致很多记者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不再将重点放在事件的深层,不在有对新事件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这些报道成功的关键步骤,成了很多记者眼中格式一致的填空题,照搬答案就能得出一则新闻,长此以往,记者的才能被限制,新闻的质量也就直线 缺乏对新闻策划的整体把握性

  新闻策划需要有头有尾,策划不仅仅是一部的策划而是整体的策划,一则优秀的新闻,无论是开头,过程还是结尾都需要完整的新闻策划,然而有很多新闻策划只注重开头和过程不注重结尾,这就让一则新闻变得虎头蛇尾,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缺乏整体把握的新闻也就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就会让整则新闻缺乏亮点,一则新闻如果非常有报道价值,影响也非常深远,但却因为在策划时没有做到方方面面的考虑,草草收场,那么这则新闻会大幅降低其应有的价值,没有亮点可言。

  一则新闻要想拥有高质量,实事求是应该被放在首当其冲的前提,无论新闻工作者如何策划新闻都不能违背这一重要原则,在做新闻策划时,新闻工作者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及特有的新闻态度,可以不限形式不限手法的将一则新闻策划成型,最终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这样遵循客观事实报道的新闻自然会避免形成错误的社会舆论,误导广大观众,新闻工作者需要有正确清醒的新闻头脑,要学会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把握好关于政治的新闻事件,及时采集当地政府及人民群众的政治活动,做好及时传递,及时整理,及时分析的策划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把握广大观众在新闻方面的需要和建议,悉心接受观众的批评,在这两大原则下提高新闻质量,让新闻成为真正反映事实的媒介,成为群众可以信赖的媒介。

  韩愈曾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因为多种原因,地方电视台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良莠不齐。而加强新闻策划,按统一要求策划采访,既是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也是激发新闻工作者潜能的过程,能够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质,整体素质的提高会使新闻策划团队集合更多的智慧。与此同时还应重视个人独创能力的提高,鼓励采集新闻的记者用自己的方式挖掘新闻、体会新闻、总结新闻,允许策划团队中有不一样的声音存在,从不同个体的角度发现新闻事件本身实质性的东西,记者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见证人,他们对事件敏锐的捕捉会给新闻不一样的新意。

  外宣是地方电视台的重要职能之一,加强新闻策划是提高外宣水平的有效途径。加强新闻策划能提高新闻质量,丰富新闻内容,增加在上级电视台的用稿采用率。加强新闻策划要根据地方的特色、上级电视台的报道重点和策划要求,按新闻规律,有针对性地确定选题和组织采访,使新闻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更强。此外,新闻策划还需要把握整体,一则新闻从采集整理到策划播出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方方面面多角度的考量,运用集体或个人的智慧把握正则新闻的整体,从开头到结尾做到既能反映客观事实,又能揭示问题本质,从而给观众正确的导向,形成积极向上的正确舆论,最终以抓住观众的眼球。

  一、背景:形势所需,记者所求《准则》从1997年1月第二次修订至今已有12年。12年来,我国新闻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1997年,全国有新闻从业人员42万。2007年,新闻从业人员过百万,新增人员数量达到原有人员总数的1.38倍。与迅速增加的数量相比,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却呈现下滑态势。

  根据1997年中国记协组织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抽样调查,可以看到当时的新闻队伍情况:平均年龄37.4岁,具有较为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对新闻工作的自我评价较高;忠诚度高,54.9%的人选择“一直干到退休”,在同一单位就职稳定性较高,很少“跳槽”和流动;收入水平比同年龄、同学历的人低一些,67.6%的人没有本单位以外的收入,收取“红包”和赚取额外收入比较少见。

  综合近年来有关专业期刊和新闻院校进行的同类调查,可以看到令人吃惊的变化:平均年龄31岁,职业满意度较差,六成被访者认为记者社会地位一般;忠诚度明显下降,14%的人选择“一直干到退休”,就职流动性高、稳定性低,六成被访者有“跳槽”经历;工资收入算中上水平,但收入满意度低,收取“红包”等现象比较常见。

  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任由职业道德水平继续下滑,必将失去公众的信任,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灾难。近些年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能完全依赖行政力量,要充分调动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首先,新闻界要统一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而作为我国唯一一份面向全体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规范,1997年版《准则》中的一些内容和提法已经跟不上形势变化,进行重新修订的需要非常迫切。

  修订工作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中国记协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修订课题组。整个过程分为内部起草、征求意见、大会审议共三个阶段,历时近三年半。这次修订的时间大大超过前两次修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2007年以来特别是以来,新闻工作者在一系列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实践,使新闻界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这些新内容需要写入《准则》。二是2006年底开始的征求意见阶段,相关管理部门、人民日报等20多家中央和首都主要新闻单位、十几家新闻院校(研究机构)和60多位中国记协常务理事,对修订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存在一些争议,主要涉及三个问题:

  一是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问题。一些同志认为,《准则》应该写成原则性、纲领性文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再配套一个实施细则。一些同志则主张《准则》要具体化,突出可操作性和量化标准。中国记协综合这些意见提出,修订要突出指导性原则,兼顾可操作性。《准则》与实施细则是“一页纸”与“一本书”的关系,由中国记协制定适用于各类媒体、不同岗位的道德规范,新闻单位则依据《准则》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细则。这一意见得到绝大多数同志认可。

  二是道德范畴的界定问题。一些同志提出,职业道德与业务技能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改革创新”,属于道德范畴还是业务范畴,是否应在《准则》中体现。还有同志表示,有的道德要求既面对新闻媒体又面对新闻工作者,这类内容是否该写入《准则》。中国记协认为,职业道德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要求,包含对业务技能的要求,应该纳入职业道德范畴BG大游。由此,突出实践性成为修订工作的第二项原则。

  三是针对性和前瞻性问题。一些同志提出,新闻界对实践中的多数问题已经形成统一认识,对一些问题比如隐性采访等还存在不小争议,后者是否要写入《准则》。中国记协的意见是,《准则》体现的是新闻界对职业道德的共识。对于有争议问题,如果能够准确判断其性质和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可以前瞻性地写入《准则》。如果条件不成熟,就先注意观察,不要忙于写入。因此,突出针对性成为修订工作的第三项原则。

  2009年11月8日,经过不同范围的反复讨论、数十次的修改,《准则》修订稿按程序提交中国记协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在吸收理事会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又对《准则》修订稿做了修改。9日上午,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现场表决,《准则》修订稿审议通过。

  2009年版《准则》比修订前只增加了约120字,但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堪称历次修订中改变最大的一次。从体例上看,新版《准则》把原有6个方面要求,调整为现在的7条28款。每一条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为小标题,紧接一段解读性文字,辅以若干款的可操作性规定。这种条款式体例读起来更加简洁明了,便于新闻工作者的学习和遵守。内容上的变化,比较引人注目的主要有以下四条:

  《准则》的第一条第1款规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第2款规定:“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多宣传基层群众的先进典型,多挖掘群众身边的具体事例,多反映平凡人物的工作生活”。这两款规定实际上有三层涵义:

  一是明确服务对象。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根本问题。人民群众是一个整体概念,与之相对的是某一地域、某一行业群众。某些时候,两者之间会发生利益冲突。比如有媒体报道某城市外来民工为讨薪爬上高楼、大桥,造成人群围观、交通拥堵。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统筹本地市民利益和外来民工利益之间做出准确判断。现在,有的媒体按照广告投放倒推服务对象,把关注点放在高收入、高消费群体,很少关心在13亿人口中占多数的农村人口和城市低收入群体,这种情况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不利于发展媒体的受众群。

  二是明确报道主体。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就不能让“明星取代模范”、“美女挤走学者”。大款大腕、明星富豪也是群众的一部分,但是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是“基层群众”、“平凡人物”。不能把版面和时段集中在那些商界名家、演艺界明星与各行业的成功人士身上,在传播资源的分配上过分向所谓的“高端人群”倾斜,一味“走上层路线”。

  三是明确服务内容。在信息时代,人们通过新闻信息来认识和把握社会变化。保证知情权,是行使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前提条件。对媒体来说,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是特色也是优势。但有的媒体报道的新闻性、时效性不强,有的把重心放在娱乐化上。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各种娱乐节目、娱乐网站铺天盖地,放松新闻信息服务就等于弱化媒体竞争的根本。

  《准则》的第二条规定:“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其中第3款规定“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着眼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这两段文字澄清了一种错误认识,提供了一种报道思路。具体是:

  一是澄清错误认识。有人认为“正面宣传”是表扬性报道,“舆论监督”是批评性报道,强调正面宣传为主就是压制舆论监督。实际上,“正面宣传”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从狭义概念看,“正面宣传”是表扬性报道。但正如没有黑就没有白、不知丑就不知美一样,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通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媒体才能发挥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从广义概念看,“正面宣传为主”体现的是一种报道眼光和报道效果。当记者直面百姓的疾苦和艰难,看到社会的光明和温暖,给人以希望而不是绝望,舆论监督就能产生正面宣传效果。

  二是提供报道思路。要反对那种只管发现问题,把解决的责任推给政府的作法。新闻工作者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发现问题后,要站在当事人和当地政府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两种思路造成的报道效果有天壤之别。实际上,发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通过舆论监督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是记者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准则》的第三条第1款规定:“新闻采访要出示有效的新闻记者证”;第2款规定:“刊播新闻报道要署作者的线款规定:“摘转其他媒体的报道要把好事实关”。这三款规定,直指记者证发放、实名制和摘转报道失实。具体是:

  一是记者证发放。2009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开始换发新闻记者证,预计发放总量将超过20万个。这就说明,百万新闻从业人员中有很多人拿不到总署发放的新闻记者证。依据《准则》,采访报道对象可以拒绝无证记者的采访,无证记者可以据此要求所在单位申领记者证,有助于解决“无证采访”这一新闻界的老问题。

  二是实名制。2004年,、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印发《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首次明文规定“新闻报道在新闻媒体刊发时要实行实名制”。实名制在新闻界引起轩然,一些专家称为“双刃剑”,认为会伤害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不利于媒体公信力的打造和媒体的健康发展。但从实名制实行以来的情况看,编辑记者对署名报道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当初担心的问题没有出现,把实名制从“试行”转为正式实行的条件已经成熟。

  三是摘转报道失实。很多媒体都在坚持一种“假设”,即其他新闻媒体的报道都经过核实,真实准确。这种“假设”是造成一家媒体报道失实,其他媒体大面积传播假新闻的主要原因。《准则》规定的“其他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这样做会加大媒体摘转报道时的审核成本,更主要的是打破了大面积传播假新闻的思维“假设”,限制了虚假报道的扩散空间。

  在1997年版《准则》中,对作风的表述是第五条“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主要指向有偿新闻问题。现在调整为第四条“发扬优良作风”,涉及加强学习、深入基层等5个方面,内涵更丰富、更全面。《准则》的第四条第1款规定:“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成为专家型新闻工作者”;第2款规定:“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体验生活,在深入中了解社情民意,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这两款规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体是:

  一是做专家型记者。一些人习惯性认为新闻工作者是万金油型的杂家,对各方面情况都知道一些就能做好新闻工作。当前,新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日益复杂,急需一大批对某一领域或几个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型记者。专家型记者既能与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还能用具体生动的手法表现深奥的专业知识。成为这样的记者,关键是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在世界新闻史上,不同时代的名记者都是政治高手、业务能手。

  二是了解社情民意。很多新闻工作者有代表人民、为民请命的道德向往。但是,新闻工作者并非天生就能掌握社会动态、清楚民心所向。很多时候,编辑记者的观点与人民群众的观点存在明显差异。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协调,是对新闻工作水平的重要考验。服务人民首先要了解人民,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农村、厂矿、社区、学校、军营等,体验基层生活,与广大群众交朋友,这是了解社情民意的主要途径。

  除了以上四条,新版《准则》还有不少新意和亮点,比如新增加的第五条“坚持改革创新”、第六条第2款“不揭个人隐私”等。除了这些看的到的内容,还有一些看不到的,也体现出修订过程中的思考和选择。试以两点为例:

  一是关于隐性采访。前面讲过,我国新闻界对隐性采访存在不小争议。在西方,隐性采访历史可以追溯到1890年。随着实践的深入,大多数记者认为“假扮成他人是不对的”,“诚实的报道不应当从不诚实的行为开始”。20世纪80年代,这种被称为“欺骗性采访”的形式被西方报业全面摒弃,电视新闻却大量采用,相关争论在激烈进行。同样的争论在《准则》修订过程中依然继续,“慎重使用隐蔽拍摄、录音”这句话曾多次写入修订稿,但在大会审议时被删除了。没有写入不代表不重要。新闻界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达到某一阶段前,过于超前地提出道德要求,无异于拔苗助长。基于这一考虑,最终写入《准则》的是“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取新闻素材”,既能限制对隐性采访的滥用,又体现了新闻界的最新共识。

  二是被删除的原有内容。1997年版《准则》中“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不得在企事业单位兼职以获取报酬”等内容都被删除,是不是说这些行为都被允许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原有内容被删除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不适应形势变化,二是有了更好的替换性表述,三是在现行法律法规中有类似规定,删除后的表述更加简洁精炼。因此说,2009年版《准则》中每一句话、每一点创新,都是经过慎重思考、认真推敲的。

  公布2009年版《准则》,不等于就能彻底解决新闻界违反职业道德问题。关键还在于抓好落实,特别是要动员三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一是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动员社会各界进行监督,营造落实《准则》的良好外部环境。

  1.开展集中学习落实活动。在明年继续深化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考虑通过多种形式来组织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开展集中学习,进行自我检查和评议,解决违反职业道德问题,在新闻界掀起学习落实《准则》、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热潮。

  2.建立执行和监督机制。把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的违规违纪行为举报及查处联动机制,与学习落实《准则》结合起来。重点是解决“四大公害”,加大对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违反职业道德问题的查处力度。

  三是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新闻单位是落实《准则》的关键环节,承担着两项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