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1. 标题:首先自然是标题了,标题又分为了几种类型: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当然很多新闻发言稿都是采用了多行标题(囊括了其中的几种标题种类),像是我们的活动新闻稿一般采取单行标题即可。
2. 导语:所谓的导语,就是新闻稿中的第一段话或者是第一句话,它是由新闻稿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只有好的开头才会吸引读者有继续往下读的欲望。导语的写法一般分为:叙述式,提问式,引用式。
4. 背景:所为背景,就是指活动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的意义就是为了说明活动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为了内容的充实而存在,它出现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书写。背景材料一般分为对比材料,说明材料和诠释材料。
5.结语:看名字就知道,新闻稿中的最后一句或者最后一段话,它就是用来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加深读者对新闻稿的理解、感受加深,从而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新闻稿中的结尾方式分为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当然有的新闻稿并没有特意结尾,因为结尾就在事实之中。
导语:活动新闻稿即讲述活动的新闻稿,那么就需要符合新闻的特征,在符合新闻的特点的情况下进行活动的描述,下面是学校活动新闻稿的写作步骤。
1.标题:标题又分为了几种类型: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当然很多新闻发言稿都是采用了多行标题(囊括了其中的几种标题种类),像是我们的活动新闻稿一般采取单行标题即可。
2.导语:所谓的导语,就是新闻稿中的第一段话或者是第一句话,它是由新闻稿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只有好的开头才会吸引读者有继续往下读的欲望。导语的写法一般分为:叙述式,提问式,引用式。
3.主体:是新闻稿中主要部分,它作用不容忽视,首先要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者是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然后要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书写主体时候需要注意:主题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4.背景:是指活动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的意义就是为了说明活动发生的具体条件、*质和意义,为了内容的充实而存在,它出现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书写。背景材料一般分为对比材料,说明材料和诠释材料。
5.结语:是新闻稿中的最后一句或者最后一段话,它就是用来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加深
我们社工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活动、外展宣传等写的新闻,我们都习惯统称为新闻稿或者通讯稿。
在此,我从新闻写作的专业角度告诉各位,其实这就是我们新闻体裁里面的“消息”。
实,就是事实,新闻事实,不能捏造;新,就是新近发生,注重实效性;快,就是新闻事实发生到发稿这段时间相距很短,发稿很快;短,就是篇幅较短。
而通讯又可以分为人物通讯BG大游、事件通讯等,和消息相比,时效性较差,就是没有消息那么注重时效性,篇幅较长,写作手法多样,表现手法多种,常见的抒情、议论、夹叙夹议等都可以运用,而消息不行。
社工如果要写通讯,我想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会用到,比如你开小组或者个案,某个组员或者案主在你的一段时间服务中,他的改变和成长过程,你可以写成一篇人物通讯,但是社工很少这样写,更多的是写某某时候开展了某某小组,某某活动等这样的消息。
三年前,我写第一篇新闻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闻稿,经过学习,现在我的稿子一般都能见报,深圳市级的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宝安日报、深圳侨报乃至广东省级的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都发不过我的新闻。
比如,活动方案的标题是“××社区服务中心环保宣传活动方案”(深圳叫社区服务中心,广州叫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新闻的标题往往就直接写成“××社区服务中心环保宣传活动”,或“××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多“开展”两个字。
大家要知道,新闻新闻,一定要新,环保宣传活动到处都是,这个标题体现不出你的环保宣传活动跟以往或他人开展的环保宣传活动有何不同,记者就不会去审你的稿了,哪怕你的活动很有亮点也是浪费了,有一句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说文章的标题是很重要的。
你想想我们平时看新闻,肯定是先浏览标题,那篇标题吸引你,你才会仔细看下去,记者审稿也是如此。
你可以这样改一下新闻标题“环保宣传,××社区有新招”,这样就很吸引人了。
为了提倡环保,提升环保意识,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某社区服务中心社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20名居民参加活动。
这样的`新闻是没有亮点也没有信息量的,就只是说活动本身而已,就是我所谓的就事论事。
1、以宣传中心年度计划为目标,你可以一笔带过活动情况,另起一段说明你们中心今年的计划就是以环保为主题开展服务,环保宣传只是其中一项活动,把中心的年度计划详细写出来,这样就可以借助活动,宣传更多的东西。
2、以社工专业(居民互助)为亮点,你可以说明这次活动是在社工的倡导下,居民自发发起的首次环保宣传活动,以突出新闻点,当然是要基于事实啊。
新闻六要素我就不说了啊,不知道的去百度哈,消息的基本结构很重要,是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语。
每一部分的写作方法不同,标题有主标题、引标题、副标题;导语是开头的第一段,字数少,一般交代新闻六要素(有时候可以不全部交代),和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导语的写作有很多种,直接式、设问式、引语式等。
主体就是导语的扩展、丰富;结语的写作业有很多种,总结式、数字式、补充式、背景式等。
简介:有时候刚刚召开了一个会议,需要写一篇新闻稿发布出来,其实这类稿子都有一般通用的模式,并不难写。
一:作为一篇新闻稿,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时效性。一般来说都是在会议结束之后就开始着手撰文,如果拖了一两天,这篇新闻稿就失去了意义。
二:一般会议新闻稿的标题,都是简明扼要地直接点题,比如某某部门召开什么会议之类的。如果有领导的讲话可以点题,也能作为主标题,副标题写上某某部门召开会议,两者都可以。
三:开头都是写明时间、地点、与会人员,领导的职务一般都是要写上的,还有写上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要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还是开表彰大会,要开门见山。
四:中间一段,可以写会议有几项议程,按照议程的顺序写明分别是什么具体内容。如果有某一项是最主要最核心的,就要写的详细一些。有领导做指示的,也要写在最后。
五:最后是对会议的所有内容做一个总结性的陈述,或者是点明会议的意义或重要性所在,也可以写其他与会人员的心得等,这就要看具体是什么性质的会议,再选择该如何收尾。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发表在《xxx》通讯《新风饭馆有新风》(2),就是记者吃饭时发现的新闻。写出这骗通讯的记者哪天外出采访,中午赶不回报社吃饭,于是顺便走进北京西单新风饭馆。饭馆里早已挤满了人。记者正站在饭桌边踌躇,一位热情的老服务员笑着招呼,并且很快帮助记者找了座位。对比另外的一些饭馆服务态度不好的情景,记者立即感到这里有新闻。经过一番采访,记者写出了这篇通讯,为饭馆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新接触新闻的记者,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最后才能成为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记者。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所看到的一切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一个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新闻素材经选择、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我们常说:“收集材料要以一当十,使用材料要以十当一”。采访到的材料多,稿子里使用的材料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初学新闻报道的记者,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而没有被选为新闻题材的素材,也不是全无用处。它还可以作为新闻背景,加强新闻报道的纵深度;或者作为新闻记者的生活积累,帮助记者捕捉和深化主题;或者应用到其他新闻体裁中,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的信息很多。同样一个新闻事实,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报道就会起到不同的效果。特别是在学校里,它以学年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生活学习方式,从时间上来说,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如每年上半年是毕业生就业的时期,每年秋季是学校招收新同学的时间,每年都有教师节,每年都有学生到工厂、学校、机关和农村实习等等。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心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从而使时间失去报道的必要性。角度是选择的恰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成功与否。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新闻为旧闻。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第四、时间和空间角度BG大游。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如果是学写第一篇新闻稿,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二、学会写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第四、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初学新闻的记者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运用追根究底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
申论考试中:新闻稿属于公文写作题,一般的呈现方式是题目要求“写一篇报道”,或者“评论”。但是在申论考试中只知道这是公文写作题还是不够的,关键要知道在申论考试中如何写新闻稿。
严格来讲,新闻稿有标题即可,不像平时写的公文(比如指导意见),新闻稿不需要写称呼、落款等e69da5e887aae79fa5e3132。
如何写标题:在平时见到公文写作题时,标题采用“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的形式,写新闻稿时也可以按照这种模式写标题,可以写“关于……的新闻稿”,在申论考试中,对标题要求不严格,只要有标题即可。但是从更准确的角度讲,建议大家将新闻稿的标题写得更准确一点,不死板,能够体现出主题词。比如,围绕“节约水源”写新闻稿,则标题可以写:“节约水源从身边做起”(其中“节约水源”是主题词)。如果是评论类的新闻稿,取标题则可以结合具体题目,起的有一些新意。
严格的新闻稿需要有导语,一般情况下就是要具备5W。但是申论中的新闻稿开头没必要这么“正式”,只需要简单交待背景即可。从应试角度来看,则要看字数空间,有空间可以写导语,否则不写导语。即使写导语,也不要让导语占用太多的格子,用一句话带过即可。
新闻稿。在写作中就要把整段的事例简要概括。此外要注意:①大段描述的典型事例要写。②事例一笔带过即可。
(3)其他要素:问题、原因、危害、意义、对策等。如果材料中有规范表述、符合题目要求则直接摘抄;如果原文中没有规范表述,则需要归纳概括。总之材料有什么写什么。
(4)结尾:字数空间允许时可以写,没有空间时要给中间正文让路,有空间写时可以简单写。
如果要写的话具体结合题目要求,比如与社区新风尚相关的话题目的可能是鼓动宣传。
新闻稿一般由标题、开头、内容、结尾四部分组成。在每个部分的书写中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细节,需要广大考生着重关注。
1.标题凸亮点。标题是新闻的关键,需要简明、准确地概括新闻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公考中的标题一般都是“关于+内容+文种”式,但是这种标题不太适用新闻稿,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所以需要注意“新闻稿的标题要有亮点”,抓人眼球。如“德清跑步节 跑出健康跑出风尚”。
3.内容要清晰。新闻稿的内容就是要简述材料内容,结合材料对符合要求的新闻主题的要点进行整理,实际上就是把材料内容、事件等进行有条理的整合,按一定的逻辑交代清楚,便于民众阅读,同时需要结合民众的文化素养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把新闻内容叙述出来。所以“清晰”最重要。清晰不是必须要分条“一二三四”等,这些数字放在新闻里可能会显得生硬,可以用“首先、此外、同时”等连接词进行表述,分清条理。如“德清跑步节活动自2月18日正式启动至今,已有近4000人加入其中。微信跑步零门槛,面向全部市民,不受时间地点路线人员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跑步爱好者加入这个活动,甚至平时不爱运动的市民也因为这个活动开始了更加科学的运动计划,给市民带带来了身体、心里、社交上的改变,受到更多人的亲睐, 德清跑步节的微信号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此外,为了让更多知晓并参与,我县还进行了很多推广活动和福利奖励,8000步以上可以获得奖品。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跑友,我县中心计划推出一个手机APP客户端,可以让参与人数无限增加,同时延展微信公众号的产业链,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多赢效果。”
4.结尾可多样。新闻稿的结尾很很多种方式,可以是启发式、总结式、呼吁号召式、提出希望式等,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采用不同方式。如“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高涨,我县的这种健身模式也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欢迎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共同打造全民健身新风尚。”总结式结尾,顺便呼吁号召市民参与也未尝不可。也就是说,结尾只要合乎情理,不夸张即可。
新闻稿的写作本质还是归纳概括的变形,注意找点的全面性,再加上新闻稿的特性才是一个完整的公文写作。
为提高广播站播音质量,更好的服务全苑同学,现对广播稿、新闻稿的规章制度作如下调整:
5、每天从各班的来稿中评选出优秀稿件,在播音期间播出的稿件并给予该班加分。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
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
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
在上班下班、吃饭、出差旅游、住宿乘车等看似没有新闻的场合,都能发现新闻线索。
写出这骗通讯的记者哪天外出采访,中午赶不回报社吃饭,于是顺便走进北京西单新风饭馆。
记者正站在饭桌边踌躇,一位热情的老服务员笑着招呼,并且很快帮助记者找了座位。
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
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
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
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
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究工作的“万宝囊”。
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初学新闻报道的大学生记者,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的不重视新闻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他们恨不能将自己的采访所得全部堆砌到新闻稿里去,或者面对大量的新闻素材,不知如何下笔。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
要选择那些真实的、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符合新闻政策的材料作为新闻题材,要使选择的材料新颖、生动、有特色,能够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
它还可以作为新闻背景,加强新闻报道的纵深度;或者作为新闻记者的生活积累,帮助记者捕捉和深化主题;或者应用到其他新闻体裁中,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
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BG大游。
特别是在学校里,它以学年度为单位,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以及生活学习方式,从时间上来说,都带有周期性循环的特点。
如每年上半年是毕业生就业的时期,每年秋季是学校招收新同学的时间,每年都有教师节,每年都有学生到工厂、学校、机关和农村实习等等。
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都仅仅报道活动本身,而不的选择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出一个观察人物、事物、问题的新角度,从人物、事物、问题的某一个侧面入手,给读者以新的信息,那就势必使写出来的新闻失去心意,似曾相识,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即使看了也只能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从而使时间失去报道的必要性。
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新闻为旧闻。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
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第二、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学院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学院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
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
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我们写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到底要表现什么、反映什么,若是心中无数,势必信笔涂鸦,不知所云。
如果要反映记者对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使写出的新闻报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导人、就必须注重提炼新闻主题。
他把漂亮的句子比做一大堆铜钱,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可以用绳子穿起来,一串铜钱叫“一贯”,袁枚认为,文章的主题就好比是穿钱的绳子,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来统帅你的文字,那你写的东西就像撒满一地的铜钱,不能派上用场。
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
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运用追根究底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
作为大学生记者,由于缺乏对新闻知识较为系统的学习,新闻写作经验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写出第一篇新闻稿难免不尽如人意。
要使新闻稿基本上达到发表的水平,最学生便捷的途径,就是虚心请教、不耻下问。
从事过一定新闻采访写作实践的高年级记者,具备了一定的新闻实践经验,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解决在校园新闻采访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使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能够少走弯路,尽快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
新闻专业老师则可以主要从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技巧上加以指导,使写出来的新闻稿更加符合新闻呢理论的要求。
社会媒体老师更是能全面的站在社会时间实践的角度来指导写作,为以后从事新闻工作大好基础。
选好新闻题材、提炼和表现新闻主题可以请教;如何使写出来的新闻更加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更加精彩,更应该虚心向学长、师长请教。
有的初学新闻的学生记者,或者认为自己的作品羞于出手,即使写好了,也不敢或不愿寄出去,或者总是过分要求稿子的质量,一而在,再而三的修改,结果错过了报道的时机。
其实,由于校园存在范围小、易于捕捉、头绪少等特点,如果不抢时间积极投稿,就会让别人抢得先机,即使你写得再好,也只能算作又一次练笔了。
总之,作为初学新闻的大学生记者,如何写好第一篇新闻稿是十分关键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大学生记者只有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深入采访,勤奋笔耕,不断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技巧,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在大学生活里,有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人忙的不可开交,有的人整天闲得无聊。忙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学生会之类的组织,为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奔波。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也是大学生活的一个生动特征。随着各类活动的开展,记录活动相关事宜的新闻稿就必不可少了。在我的经历中,就发现有些新闻稿写的不是很好,有些人不知道怎么去写新闻稿。在此,我就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写好校园新闻稿。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不足或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咱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首先,从格式上来说,新闻稿一般分三段。第一段简明扼要的交代整个活动的时间,地点,主办方,主持人等信息。通俗的说就是发生了什么事。第二段开始详细介绍整个活动的步骤和内容,并针对活动中的亮点展开介绍一下。第三段 就是对于活动进行简要的总结,并交代一下活动的意义 和产生的深远影响等。
其次,从语言上来说,文中不能出现“我”“我们”等字眼。全文用语要正式,切不可口语化。全文以叙述为主,句式为陈述句,尽量不用问句、感叹句等。此外,还应以短句为主,不要堆砌长句,但要保持句子结构的完整性,不能缺失成分。文章整体要简洁,不能啰嗦冗杂。
我觉得写好新闻稿最重要的就是格式和语言。格式要规范,语言要书面,句子要通顺。写好新闻稿并不难,只要好好写。校园新闻稿虽然不要求时效性,但不能敷衍了事。以上只是我个人观点,有些地方参考了百度。有不到位的地方请不吝赐教。
本次比赛将大概历时一个月,由三到六年级19个代表队参赛,采取7人制,年级循环赛,最终决出冠亚军。开幕赛在六年级四个班之间进行,各班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的领队和同学们积极商讨,进行了排兵布阵。在较量中,运动员们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团结向上的精神投入比赛,虽然他们的技术还比较粗糙,配合还不够默契。但这并不影响赛场上观看比赛的同学们,他们呐喊、助威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加油声此起彼伏BG大游,紧张激烈的赛场上,最终赛出了成绩,赛出了水平,赛出了新风尚。
本次联赛是xx小学坚持特色教育、走文体结合道路,用精细化管理,让每一位学子运动、健康、快乐、阳光成长的又一途径。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第四,要抓有感彩的东西。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第六,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BG大游,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3月12日下午3点,一场别开生面的考试在xxx省xxx市政府五楼会议室举行。能容纳500多人的会议室里,端坐着全市49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他们将通过闭卷考试获得任职“科技资格”。
考试题目《农业综合技术测验题》,涉及本地主要农作物、林果业及养殖业等方面的实用技术。
担任考务工作的高级农艺师郭老师对笔者说:“试题虽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但大部分是培训过的知识。”
3点15分,考生开始答卷。考场上格外肃静,只听见沙沙的答卷声。担任监考员的市委组织部两位副部长,目光不停地扫视着,有两名考生刚一交头接耳,便被提出警告。4点过后,便有考生交卷,郭老师浏览几份试卷后告诉笔者,考得好的能得90多分。
考试结束后,笔者在考场采访了宋副书记和胡副市长,他们说,市委、市政府采取考“科技资格”的办法,“逼”乡镇领导带头学农业技术,以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实际本领。市委组织部长告诉笔者:“市委、市政府将张榜公布这次考试成绩,并奖励成绩优秀者;对考试成绩不及格的,限期补考,再不及格者,将采取一定的组织措施。没有‘科技资格’,就不能胜任乡镇领导。这样的考试,今后我们每年都要进行。”
一、什么是新闻稿申论考试中:新闻稿属于公文写作题,一般的呈现方式是题目要求“写一篇报道”,或者“评论”。
但是在申论考试中只知道这是公文写作题还是不够的,关键要知道在申论考试中如何写新闻稿。二、新闻稿的格式严格来讲,新闻稿有标题即可,不像平时写的公文(比如指导意见),新闻稿不需要写称呼、落款等。
如何写标题:在平时见到公文写作题时,标题采用“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的形式,写新闻稿时也可以按照这种模式写标题,可以写“关于……的新闻稿”,在申论考试中,对标题要求不严格,只要有标题即可。但是从更准确的角度讲,建议大家将新闻稿的标题写得更准确一点,不死板,能够体现出主题词。
比如,围绕“节约水源”写新闻稿,则标题可以写:“节约水源从身边做起”(其中“节约水源”是主题词)。如果是评论类的新闻稿,取标题则可以结合具体题目,起的有一些新意。
三、新闻稿的内容严格的新闻稿需要有导语,一般情况下就是要具备5W。但是申论中的新闻稿开头没必要这么“正式”,只需要简单交待背景即可。
从应试角度来看,则要看字数空间,有空间可以写导语,否则不写导语。即使写导语,也不要让导语占用太多的格子,用一句话带过即可。
在写作中就要把整段的事例简要概括。此外要注意:①大段描述的典型事例要写。
如果材料中有规范表述、符合题目要求则直接摘抄;如果原文中没有规范表述,则需要归纳概括。总之材料有什么写什么。
(4)结尾:字数空间允许时可以写,没有空间时要给中间正文让路,有空间写时可以简单写。如果要写的话具体结合题目要求,比如与社区新风尚相关的话题目的可能是鼓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