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在2001年10月我曾写过一篇题为《网络世界呼唤“网法”》的小言论。这篇小言论是根据发生在南京的一则诉状网友名誉权案有了审理结果的新闻事实有感而发的,呼吁建立健全网络法律,规范网上行为。言论发表后,在当年的全国县市报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一是立论要扣准时代大主题。要小处着眼,大处立意,提出观点,一语中的。这篇言论出稿时,网络刚刚开始在全国呈现出蔓延之势,网络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人们对网络的认识还处在一种雾里看花的模糊状态。因此,有的人乘机乱来,也有的人为此困惑,网络世界乱相丛生。这时,提出“建立网法”这样一个观点,无疑是必要及时的,因而这个呼声倍受关注。文章实现了小事情与大主题的有机结合,分量陡增。
二是文章要突出时效性。这篇言论的由头是一起刚刚审理结束的受全国瞩目的案件BG大游,案件审结处理的结果令人拍手称好BG大游。借着人们对这件事情的关注,抓住时机,紧跟着提出这样一个思考性的建议,参与新闻事件本身,将事情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增强了新闻言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表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三是论证要深刻。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论证言语刚劲有力,入木三分。文章条理清晰BG大游, 逻辑性强,能够以理服人。
新闻小言论从体裁说属于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除了新闻报道之外的另一大基本体裁。也就是说新闻小言论是一种新闻体裁。那么既然是一种新闻体裁,写作新闻小言论就应当具有新闻敏感性。
新闻敏感要求记者有着较高的政治思想意识,具有超前意识,会做结合文章。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实际工作的结合,有哪些有机推进值得提倡推广之处,有哪些相悖相违当禁当止之处;去年今时有过什么经验教训,今年今时当怎样引以为鉴?记者都可以借助一件事情打开话题,展开议论。
《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曾在1990年10月24日刊登过一篇小言论《催一催不如推一推》,这则小言论借乡村路上两位干部主动下车帮助农民兄弟将阻在路上的板车推上坡,而不是坐在车里让司机使劲按喇叭催促板车让路的事情,论述了如何搞好干群关系的这样一个题目,与当时中央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缓解干群关系”的精神相吻合BG大游。这里作者正是凭借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大局着眼,“小处”落笔,从一桩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发现挖掘出它的重大意义,从而完成了一篇较好的小言论,也实现了小言论大中取小,小中见大,从个别体现一般,由滴水见太阳,由现象见本质,提倡舆论,引导方向的优势特色。此文足见作者扎实浓厚的新闻功底。
2002年2月,我写过一篇《预防欠薪?早做准备》的小言论。这篇言论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当时情况是这样的:2002年春节前,我看了大量关于民工被欠薪,血汗钱四处讨要无果的报道。当时很想写一篇从道德的角度谴责个别老板欠薪不还的言论,但感觉意义不大。后来灵机一动,索性将素材留起来,在春节后民工返城时再写,给他们及早提个醒,让他们提高警惕,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结果当春节结束,民工怀揣淘金美梦大量返城时,刊登出的这篇言论果然得到了受众的认可,后来这篇稿件在全国、山东省县市报评比中也分别获奖。新闻敏感是写出好言论,保证言论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新闻小言论既然是一种新闻载体,它的写作就应当具有新闻的特点。“真、新、短、快、活”等可以用来要求小言论。从立论的角度来讲,小言论的写作除了有一些是配合当天或新近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来发言以外,更多的则是将具有针对性的有关作者本人所见所闻的具有新闻要素的新鲜事实作为话题或由头,并且直接输入文中BG大游,由此打开话题,引发议论。
因此,由头的新鲜度直接影响着言论的质量。也就是说新闻小言论具有时效性。一件事情发生过去很久了,甚至已经销声匿迹,早已被人们淡忘,你再去评论写作,言论的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注意新闻小言论的时效性,还可以以时间、节气等为标记,就相关话题立论论证。例如,在植树节前夕讨论有关植树、林业等方面的问题;在老人节前夕,对有关老人的事宜展开讨论等。
新闻小言论作为一种“议论文体”,决定了它的写作必须还具有立意准确鲜明,论证深刻严密,论据充分有力的特点。由于新闻承担着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重大使命,所以,小言论作为一种呼声,一定要非常明确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能含糊其辞,空空洞洞的泛泛而谈。
它的论证要思维缜密,言简意赅。小言论以“小”而为特色,在文章布局上还应该强调文章微型化,以500字左右为宜,要讲究文字精炼、隽永,短小而精悍,且字字珠玑,以求在有限的篇幅内给予人们更多的思想养料!
新闻小言论的写作是一个绕有学问的话题,只有在写作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使小言论的写作更加精彩灵动,发挥其更大的新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