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新闻的特殊性质尤其是真实性原则决定了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会采取旁观者、纯客观视角的第三人称手法。但不乏记者偶尔突破新闻报道第三人称的传统,采取第一人称、拟人化手法,让新闻事件的主角直接出声,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不同于第三人称旁观者的视角叙述,第一人称视角用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新闻作品中的报道主体,所报道的内容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湖北日报》曾刊登了《我,潜江小龙虾》《一只东方白鹳的回家之旅》《一个东贝制冷宝宝的自述》等一系列第一人称、拟人化的新闻报道BG大游,从颇有特色的标题清晰可见报道均采用了第一人称与拟人化的结合。在这些作品中,记者已不是大多新闻报道中的旁观者,而是化身为潜江小龙虾、一只东方白鹳及一个东贝制冷宝宝,通过它们的视角与口吻,将记者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一一呈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以《湖北日报》刊登的《我,潜江小龙虾》为例。读该篇报道时,仿佛那只有着“红彤彤的身体、威猛的大钳子”的潜江小龙虾就坐在你对面,跟你絮絮叨叨着,《我是谁——造福乡里,我有追求》《从哪里来——科技发力,我有品质》《到哪里去——满足需求,我有理想》,讲的人意犹未尽,听的人津津有味,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这只有故事BG大游、有理想的小龙虾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该篇报道获得湖北日报当日好稿和月度好新闻三等奖。
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叠加,让平静或冷静的新闻描述变得活泼生动、轻松幽默、充满趣味。如在《我,潜江小龙虾》一文中,“在吃货们眼里,我是美味”“在养殖户眼里,我是福星”“在加工企业眼里,我是宝贝”这几句栩栩如生的表述,一只聪明调皮、灵动可爱的小龙虾形象跃然眼前。
在这些作品中,不见“记者看到”“记者发现”“据悉”“据了解”等司空见惯的表述字眼,而是“我”就在读者面前,于第一时间中无形拉近了报道者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能闻其声见其形,消弭了报道内容某种程度上的冰冷与生硬。
以《湖北日报》刊登的《我,潜江小龙虾》为例。读该篇报道时,仿佛那只有着“红彤彤的身体、威猛的大钳子”的潜江小龙虾就坐在你对面,跟你絮絮叨叨着,《我是谁——造福乡里,我有追求》《从哪里来——科技发力,我有品质》《到哪里去——满足需求,我有理想》,讲的人意犹未尽,听的人津津有味BG大游,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这只有故事、有理想的小龙虾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该篇报道获得湖北日报当日好稿和月度好新闻三等奖。
湖北日报《一个东贝制冷宝宝的自述》就是这样一篇集知识性、趣味性及科普性为一体的第一人称、拟人化报道,让东贝宝宝自己来说话:“我是一枚制冷宝宝,学名叫变频压缩机,来自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大家庭。黑黝黝的皮肤、钢铁侠般的外表——别看我长得不起眼,我可有特异功能——能将冰箱温度快速制冷到-30℃。”光看开头就吸引你迫不急待地想了解这个“压缩机世家里的高富帅”。
接下来,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压缩机世家的发展史、取得的成就,以及科技工作者为减轻压缩机体重,节约用材,同时让制冷效果更佳所做的努力。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调皮地写道:“好了,我不炫富了。哦,忘了说,我可能就藏在你家的冰箱里,但是,不要找我哦,我就静静地陪伴在你们身边。”大家是不是和笔者一样,情不自禁地打开自家的冰箱,想找一找东贝制冷宝宝呢?
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真实性是新闻的的生命。第一人称新闻报道适当应用让人眼前一亮BG大游,但应适可为止,注意泛化带来的良性阅读体验降低以及“审美疲劳”。
注意量体裁衣使用第一人称与拟人化的结合。在注意聚焦“物”之特点的同时,“将物拟人”更要注意物与拟人化表达的融合程度,最终达到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完成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的报道诉求。
第一人称手法和拟人化表达只是一种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BG大游,仅仅为了创新而采取第一人称手法,报道内容没有新意,没有新闻眼,不能聚焦报道主体,此类报道可能无法打动读者,甚至令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