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一年,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学校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自觉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北理工继承延安时期的办学经验,不断汲取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精髓,始终坚持“学术为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党的事业就是我们的奋斗方向”“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培养引领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北理工以实际行动践行办学理念的生动写照。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全面学习宣贯、迅速推动落实,再次印证了今天的北理工人没有忘记先辈筚路蓝缕艰难创校的初心和使命,在为党和人民培养人才的办学道路上行稳致远。
第一时间学习宣传会议精神和上级要求,按照“早、全、谋、实”的思路,迅速将大会精神在全校师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先后召开党委常委会、党委全会、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党群工作会,持续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加强统筹谋划,抓好顶层设计,全力推动会议精神融入实际工作,激发新动能。成立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领导小组,书记和校长一起担任组长;确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统筹推进,各学院各部门各单位主动参与、通力配合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设计并实施“四个计划”,提出57条具体举措;配发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明确要求各单位抓落实、待检查……
上下同欲者胜,画就“最大同心圆”。6月22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党委书记赵长禄就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再动员、再部署,“我们必须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摆在关键位置,始终作为重大使命,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
“我们将以习的讲话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机械与车辆学院党委书记左正兴的发言代表了全体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心声。
一年来,学校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深化了“十育人”工作机制;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干部专职队伍;实行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单评单列、一线辅导员职称和职员职级“双线”晋升;实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授思政课……
一系列组合拳持续发力,各级党组织、各单位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意识,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第一要务,纷纷围绕大会精神出举措、拿实招,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地生根。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从本质上说,任何教育都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学校党委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要任务,把握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实现“使广大师生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效果。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关键是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高擎新时代的思想火炬,点燃每一个师生心中的“中国梦”。
一年来,全校范围内开展“爱国情 强国梦 报国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浸润师生思想品行,以课堂讲授、社会观察、情感体验为一体进行世情党情国情教育,拓展形势政策教育新模式,《习谈治国理政》、习经典语录……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师生骨干的案头卷、工具书。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当天,全校2000余终端集中观看开幕会盛况。一时间,话报告、谈体会、论思想、见行动……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新目标、新举措、新征程成为师生热议的词汇。学校党委坚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全校进行了又一次的思想发动,带领师生大步快走奋进新征程。
邀请中央宣讲团成员、工信部部长苗圩,北京市宣讲团成员、首都经贸大学党委书记冯培入校做辅导报告;开展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成立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承办第十一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组织思政课教师参与市级集体备课;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零时差”进入思政课;面向全校二级党组织下发学习辅导专稿……第一时间,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北理工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
北理工机械工程专业大二学生李众一团队带着他们的《百年中国: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走上了北京高校学生思政课公开展示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骨干张雷奔赴学校定点扶贫的山西省方山县宣讲十九大精神,参与教育扶贫……北理工,一直在致力于传递党的主张这一时代最强音!
一年来,学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之内化为师生的行为准则和行动自觉。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教学之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教务处、研究生院指导专业学院结合课程实际,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BG大游,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写入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开设“名家领航”系列辅导课,以王越院士、毛二可院士、周立伟院士为代表的名师大家上讲台讲授学科前沿辅导课,让他们的家国情怀报国行动感染教育师生;树立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团标杆,2017年策划组织的“中国精神学习宣讲行动”“立足国防军工百团行动”,发出赴延安、井陉、南昌、遵义等地主题实践团队150支。
一年来,学校党委着力抓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带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带动他们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让传道者首先明道、信道。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施教师每月半天理论学习,推动青年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五年全覆盖;打造“鸿鹄学堂”青年教师成长训练营,重点突出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环节,把师德与政治素养教育作为青年教师入校“必修课”;举办2017年暑期海归青年教师培训班,为引进人才打上鲜亮底色……
“青年教师应当紧扣大学的使命与职责思考职业发展,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警惕性,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静心教学与科研,真心关爱学生,从与领航导师的交流中有所启迪,走好学术生涯的每一步。”校长胡海岩在“名师领航”导师聘任仪式暨交流会上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期望。10月10日,龙腾、胡更开、吴嗣亮、庞思平等首批33名高水平学者为青年教师担任领航导师。
锤炼教师“四个服务”使命担当。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北理智库、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国家航天局空间法律中心等机构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咨询建议;选派孔子学院驻外教师、科技副县长、贫困地区对口支援干部,北理工在用实际行动助推“中国梦”。
北理工人坚信,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走好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道路,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校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专门召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研究通过建引结合、创新实践和制度保障等办法,进一步完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建设了《名家论坛——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等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群和网络课程。
“延安根、军工魂是北京理工大学特有的文化基因”,党委书记赵长禄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讲到。
北理工人始终铭记党创办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新中国第一所国防科技院校的初心,牢记培养又红又专接班人的使命,紧密结合办学历史和光荣传统,把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生生的教材,以先进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培育内在价值情感,铸就办学治校的“灵魂”。
遵循根脉,系统实施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教育和培育。将“延安根、军工魂”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修订学校人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计划,优先支持国防军工特色人才及项目;建设新校史馆,更加充分展示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的办学成就,打造校园新的文化地标;将校史校情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新教工入职的“北理工第一课”,在北理工人中传播延安精神和军工文化的火种;加强校史校情深度挖掘和研究,凝练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建立健全国防教育工作体系,出台《加强学生国防教育工作方案》《引导学生投身国防军工激励方案》,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强化学生国防军工情结。
组织校内外宣传力量重点挖掘、大力宣传展示学校国防传统和优势。聚焦学校历史及改革发展重要成果,聚焦师生身边榜样,深度报道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国防科研成就、典型人物事迹,以有温度、有品质、有影响的深度报道感染师生,激发师生军工报党报国情怀。“装甲车”“火炸药”“卫星”“雷达”“无人机”等闪亮词汇感染着北理工师生把先进技术“书写”到祖国尖端武器装备上。
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艺术活动,朋辈相长,奏响时代旋律,书写青春篇章。青年学生参与其中,立心铸魂,成风化人。
一年来,举办文化艺术展览11场,参观人次达到6000以上;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文化、艺术活动100余项;“一二·九”大合唱、“一二·九”长跑成为校园文化的青春符号。
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蔚然成风。举办校第十四届“世纪杯”竞赛,收到作品1889件,参与人数5000余人。在第十五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一等奖3项;在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首获金奖;获全国和国际科技竞赛奖86项,如,学生团队在阿联酋获国际机器人比赛冠军。
举办“12.4”国家宪法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共筑共享法治中国”主题展览;不断加强校园综合治理,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水平……2017年,学校获得“首都文明校园”称号。
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学校党委把责任放在心上、把工作抓在手上,主动建设、主动管理。
课堂主阵地传播真理,传递中国力量和中国自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题会;党委书记、校长上讲台讲思政课,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坚持学校领导听课督导制度……一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
推动思政课 “四个贯通”改革实践,使思政课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和社会实践贯通、和校史校情教育贯通、和学生党建工作贯通。
将“延安根、军工魂”学校红色文化基因融入思政课程BG大游,强化教学改革,打造特色,着力增强课程吸引力、感染力。在教学内容、课堂案例、VR技术应用等教改项目中突出学校“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多部门协同、多层次推进的学生实践育人体系。将实践成果作为学生德育考评、党员发展和参选评优的依据。
强化新媒体格局下的阵地意识,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精心打造反映学校教书育人和改革发展动态的网络舆论空间。
一年来,学校加紧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校园新媒体平台,“i北理”“i北理小研”微信平台实现对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全覆盖;建立网络思政教育辅导员专项工作室4个,建成校、院两级成熟网络平台26个,发表文章400余万字,点击量达到300余万次,“延河星火”工作室获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传播工作室。
学校鼓励思想政治工作者成为使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行家里手”,形成了若干示范性工作品牌。计算机学院倡导“五微一体”打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以“微党课”“微视频”“微故事”“微心声”“微支部”为依托开展师生党支部“一体化”共建,用师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感召力。新出台的《北京理工大学管理职员评聘办法(试行)》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作为工作业绩体现。
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及时真实可靠、可亲可敬可读、入脑入心接地气……一年来,学校在做大做强正面宣传上下功夫,让主流舆论爱听爱看、产生共鸣,使先进典型让人信得过、看得懂、学得到。
全年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入校检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人才培养工作)、“双一流”建设、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良乡校区建设十周年纪念等专题,精心筹划,推出特别策划深度报道38篇;聚焦中心工作、针对师生思想动态,及时推出“黎轩平”时评,发布学校声音;新设“新闻特写”栏目,报道学院特色工作;建立起“报道+时评+回声”的互动式宣传方式;主动策划外宣,外媒报道同比增长超70%,学校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主流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光明日报“砥砺奋进的五年”迎接党的十九大专刊整版报道我校办学育人成果。
打造新时代团学组织,建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制定实施《北京理工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和《北京理工大学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构建校党委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共青团服务青年能力稳步提升。
管好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严格执行“一会一报”制度,建管结合,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绝不给不当言论、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
习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一年来,学校党委坚持向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在学校各项事业中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做好师生的“主心骨”。
着力强化学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把握“集体领导、党政合作、科学决策”三个关键点,不断增强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坚持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规范“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建设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清正廉洁、师生信赖的领导集体。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基层、源泉在基层。学校党委坚持抓党的基层组织不放松,立足薄弱环节,坚持整顿改进,切实打造“一个组织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团结师生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2017年,学校接受中央第五巡视组专项巡视,把握巡视契机,坚决落实巡视整改,全面加强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巡视监督为动力,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推向新阶段。”11月,《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入校检查专家组对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抓党建述职评议向基层延伸。在院级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基层党支部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工作。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校614个党支部召开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9名校领导班子成员、175名院级党组织班子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学校党委对全校31个院级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情况开展了专项督查,查阅299个党支部的支部工作手册记录,针对共性问题开展整改。
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严把教师政治关、师德关BG大游。教师晋职晋级、评奖评优等工作须征求党支部意见;在教师各类申报材料增加“思想政治表现”项,突出政治表现考核,由基层党支部进行师德评价,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实施“打铁立德”行动计划。开展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行动;完成2300余人次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实施“党员先锋工程”,落实学生党员责任区,每个支部配备理论学习导师,发放1000元经费……学生党员骨干活跃在基层组织的最前线。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单单是党务部门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也是高校各个部门、所有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共同责任,是教书育人的要求所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是对学校每一个单位、每一名教职员工的共同要求。
一年来,学校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人心工程用心经营,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师生、贴近师生,准确把握师生的关注点,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教师评价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克服唯论文、唯数量等倾向,重点考核教师师德师风、人才培养等内容,支持个性化发展,实现人尽其才;从制度设计上推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大力选树师德和三育人标兵,产生144个先进个人和集体。光学精密仪器课群研究型教学团队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青春校园、朝气蓬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校在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把握“育人”这一核心要害,用“发展人”“服务人”助力“依靠人”“塑造人”。
培育学生健康心态。加强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开展新生入学普查访谈和五困排查,开设本科生必修选修课和研究生心理素质大讲堂……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学校致力于让这些青年人的心灵充满阳光。
提供学生发展支持。开展学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学业辅导累计约1000小时,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学业问题;推进学生事务便捷化服务,两校区学生综合事务大厅开展7*12小时“一站式”服务;推动实施学生发展性资助,不断扩大“海外计划”“城市生活”等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品牌项目覆盖面;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BG大游,2017年,本科以上层次毕业生到国防系统就业比例占直接就业人数的30.6%。
学校进一步拓展实验教学资源平台资源,推进材料学院、生命学院、信息学院的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大力建设良乡实训楼相关实验教学平台。
召开留学归国人员协会负责人座谈会、筹备成立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打造归国留学人员和无党派知识分子的联谊交友、信息交流和业务成长的桥梁。
退休不褪色,夕阳更生辉。强化学院关工委工作职能,发挥老同志的育人作用;聘请老党务工作者担任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专家BG大游,鼓励老同志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宁静书香,学海泛舟,有他们保驾护航。学校加强保安员队伍建设,采用军事化训练体系,通过业务学习、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等形式提高业务能力,保障师生安全宁静的学习工作环境。
“高校的核心使命是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是中心工作,‘四个服务’是办学面向,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理念。把握核心使命归根到底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党委书记赵长禄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系统介绍了学校党委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所在——所有工作都要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一年来,在中央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北京理工大学上下一心,迅速行动,认认真真画蓝图、扎扎实实谋举措,形成了浓烈的氛围,展现了十足的干劲。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我们共同铸就新的北理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