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高等院校是青年学子的聚集地,校园媒体是提升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媒介,是学校沟通学生与教职员工的桥梁,是提高师生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的宣传工具。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是伴随着网络成长的一代人,自主独立意识强,探索求知欲强,个人价值的实现愿望强烈,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多样。传统媒体进行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强势话语权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所以高校的新闻媒介以及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就需针对当下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期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并且让众多大学生参与到新闻宣传工作中来。
当前高等院校的信息传播及宣传途径仍然以平面媒体为主,如校报、校刊、板报、墙报等,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众多高等院校的宣传也开始注重立体化的传播方式,运用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进行学生宣传工作。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新闻媒体中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校报传播有不可或缺的优势:师生阅读方便、容易携带、公信力强,同时能够记载学校发展变迁。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发挥着它传统的优点。
宣传栏、墙报、班刊是传统的新闻媒体形式,已渐渐被人们所忽视。校园宣传橱窗的内容大部分由学校提供,而墙报、班刊是学生园地,均由学生自主创办。由学生创办的墙报班刊,原创性较强,且能够发出学生的声音,对于发展和丰富校园传播形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广播是校园媒体中普遍运用的一种形式,是具有强制覆盖作用的特殊媒体。能迅速提供校园最新资讯,时效性、针对性较强。也具有短、平、快的优势,能够达到有声广播和时效性的良好结合。除提供时效性强的资讯外,还为受众提供优美的音乐,赏心悦目的散文等,时常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且接收方便。
电视是同时具有视觉和听觉效果的传播媒介,形象性较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信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众多高校兴办闭路校园电视,但是进入新世纪校园电视面临着投入大、效果差的问题,校园电视内容不丰富,逐渐面临被网络媒体取代的巨大挑战。因此,校园电视的改革也成为当下校园宣传工作所要考虑的方面。
校园网络是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校园网络结合了其他媒体的优势,不仅能够及时更新信息,信息量传播大,传播形式灵活多样,建设灵活,工作过程简化,投资降低,而且传播效果大大提高。校园网络具有传统媒介所不能达到的优势——交互式。平等性、互动性是校园网络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校园网络的传播受众不仅仅是校园师生,校园网络也是让社会了解学校的重要平台。因此,众多高校将校园网络建设列为全校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的宣传工作应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学生的思想追求进步提供精神保障。作为高校宣传工作者,应立足学校媒体的基础作用,在此基础上做到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
社会的不断发展,加速了社会文化变迁,人的思想要适应社会的变化,不能故步自封,否则会被社会淘汰,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生力军,如果思想保守,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更谈不上具有创新精神。首先信息要畅通,那么作为传播信息源,当然首推高校新闻媒体。通过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的资源整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了解最新社会资讯,传播先进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理念。只要加强管理,精心规划,严格把关,高校新闻媒体传播先进文明思想的信息作用自然会充分地彰显出来。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高校新闻媒体在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应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因为无论是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还是校园网络在进行报道时都要先确定自己的宣传导向。而这些宣传导向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报纸、广播、电视、校园网通过直接、简洁、渗透等方式,使大学生在阅读、收听、观看时无形中受到这种预先设置的导向的影响,而这又进一步影响着大学生对外部世界的评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随之形成。所以,高校媒体具有舆论导向的作用。
高校新闻媒体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校园网络,都应传达学校的相关政策,努力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内容上紧紧围绕教学、科研,保持校园传统的人文精神,贴近师生的生活,多挖掘校园题材,多宣传报道校园内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这样才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而歌颂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正气,树立新风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网络建设设施已涉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各个层面。网络是高校学生在校内交流和沟通信息的主要平台。大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是网络,所以,高校的新闻宣传的传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及交互性强等优势,主动出击,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
校园宣传网络的构建,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1)建立学校官网网站,作为新闻的主要平台。(2)建设校园内网互动平台,设计规划学生感兴趣的栏目和内容,学校相关信息,发表个人文章,进行思想交流、学习交流等。(3)整合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刊物及宣传栏与网站、社交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进行互动对接,形成统一的新闻传播体。(4)由学校新闻中心通过手机短信、微博相关新闻信息。(5)校园网滚动新闻信息。
在新形势下,面对诸多变革,校园宣传工作势必要进行调整以配合校园其他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宣传媒介上,应仍以传统传播媒介为主体,其他传播形式共同发展,做到信息传播广泛,信息量大,及时、准确、权威。在进行以上调整的同时,也应严格按照传统要求进行宣传工作。因此,高校的校园宣传工作在一定时期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以宣传部专职人员为主体,其他科室人员积极参与新闻采写工作。新闻采写队伍的建设可以采用各二级学院教师专职负责本院的新闻采写,这样不仅可以增大新闻采写的广泛度,也能保障新闻及时,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同时,也能使各部门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最新动态和最新形势,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新闻采写的一般原则是:由宣传部的成员负责采写的主要工作,其他科室人员协助工作。
在一般情况下,坚持“一事一人”,负责摄影和文字报道;凡涉及学校重大新闻事件,坚持“一事两人”或“一事多人”,但由一人负责主要采写工作,内部人员自行协商具体分工(摄影和文字)。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视频素材,需要通知相关部门提前做好摄像的准备工作。需要全程摄录的,分管部领导提前指示,提出具体要求。所有材料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审核。
当前许多高校新闻工作者由于部分没有经过专业性的训练,导致学校会议新闻众多,而对于一些深度报道类的则很少。普遍出现领导讲话占据新闻篇幅的绝大多数。没有很好地体现学校特色、发出基层的声音,缺乏可读性,这也是高校新闻媒体逐渐脱离基层的重要原因。由于人事调动,众多新闻工作者被动安排报道,缺乏经验,再者由于人事职能划分不清,导致上述种种现象的发生。
因此,既要保证导向正确,又要保证新闻的活力,就必须加大主动采写力度。主动采写,就是通过实地深入采访新闻事件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背景,对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我们所倡导的正确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行深度报道。主动采写是适应新形势大媒体发展的产物,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的事件新闻单一、语言缺乏生动性的特点,融合宣传思想进入宣传的人、事中去。从整体效益看,主动采写的新闻往往备受受众关注,达到的效果更好。主动采写是新形势下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增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也是宣传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新闻宣传队伍建设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是推出精品宣传报道的基础,是将宣传工作落实到基层的重要前提。高校宣传工作应围绕学生的主体展开,广泛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出学生的声音。高校宣传队伍不仅包括宣传部的专门人员、其他一些教师,更应该广泛吸收众多有才能的学生参与到新闻宣传中来。如设立学生通讯处,由学生自行管理,教师做一定的指导。学生是平时的生活中最能感受到生活细微变化的群体,也是最能体现整个学校的整体风貌的群体。同时加强宣传队伍建设,要保障宣传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完善宣传队伍内部考核制度,充分发挥队伍各成员的主动优势,保证校园新闻宣传的质量。
在丰富宣传内容的同时,也给高校新闻编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新闻的分级编审制度,是众多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形式。新闻分级编审制度主要采取将新闻分级审核的措施,目前的新闻分为三级:一级新闻实行三级审核,由采写人或有关部门负责人初审,宣传部负责人负责二审,分管部领导终审。分管领导有事时,由其他领导代审,特别重大的由部长审核。新闻中心记者采写的重要新闻,必须经相关领导复审后方可终审。二级新闻实行两级审核,由各单位初审,宣传部内部交叉审改,部长终审。三级新闻由学生记者或编辑初审,宣传部工作人员终审上传。
审核时效要求是:一般新闻及时上网,重要新闻除特殊情况外24小时内上网,特别重大新闻当天上网。各二级学院的新闻,各单位安排一名宣传通讯员,负责本单位的新闻稿件的撰写或初审工作。重要的稿件,报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查。
要进一步明确审核责任。除了遵循宣传的一般要求外,高校新闻还应符合各高校的具体宣传要求,从选题、策划,文章的词汇、语法等各处进行细致的编审。
一般来说,学校要闻如领导指导工作,全校规模的会议、活动,教学、科研基建、学生工作、招生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事件等为一级新闻。一级新闻在“校园新闻”和学校新闻网的“要闻”栏目。各学院举办的各种讲座,专题培训,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的日常交流合作,参加一般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各部处举办的工作部署会议、工作动员、业务培训、工作检查,教研活动,各类教职工活动,其他各种院部活动等作为二级新闻在“院部新闻”栏目。体现学生生活的各类学生活动作为三级新闻在“校园生活”栏目。校院各类学术报告、讲座等,在学校“学术讲坛”栏目专门报道,极为重要的讲座(报告)在“学校要闻”栏目。
新闻宣传应注重时效性,不同的传播媒介有不同的特点,如网络新闻一经上传,世界各地都可以检索到,影响大;平面报刊权威性强。通讯员此前由各学院、部处办公室人员担任,便于工作,但由于他们的工作繁多,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设立学生通讯社不仅可以分担专职人员的压力,也可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高校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职责。而高校的校报作为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宣传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方面,在推动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它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阵地,是学校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BG大游。由此可见,办好校报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和谐校园的建设及人才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建立一支思想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精干高效的学生记者队伍,则是办好校报的重要条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蒸蒸日上的蓬勃事业,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显得日益重要。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全国的很多高校纷纷成立了新闻中心,以此加强学校的宣传工作。就南京师范大学而言,近年来,伴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内涵建设的逐步提升,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越来越重要。学校每周都有重要的会议或活动,院系的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后勤部门的服务、保障工作,以及大量的名师讲座、学术交流、获奖人物、先进榜样等大量的新闻事件需要去报道采访。校园新闻网――阳光网上的新闻更新日平均几十条。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优化资源,发挥效率,学校于2000年成立了校新闻中心,将校报、网络、电视与广播等校园媒体纳入统一的管理之中,集中力量,全面做好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
然而,面对学校的突飞猛进发展态势和大量的新闻报道事件,宣传工作显然任务艰巨,每天仅靠宣传部的仅有十几名老师是不能做好这一工作的。要保质保量圆满地完成学校的宣传工作,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效、精干学生记者队伍,则能起到很好的协助和补充作用,为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增添活力。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觉得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内在要求与必然趋势。以《南京师范大学报》为例,该报的学生记者队伍建设已有近20年的历史,并伴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而壮大。从最初的几人到现在的30多人,不仅人数增多了,而且分布面也扩大了,从过去的以文科院系的学生为主,到现在的文理工商院系的学生都有。正因为有了学生记者的补充力量,有效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并不断取得成绩。
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学生记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大都能较出色地完成各种新闻报道与采写任务。学生记者及时地出现在学校的各重大活动现场,快速、高效地做好新闻采写与报道,让全校师生在第一时间内通过校园网、电视广播与校报了解到学校新近发生的事情,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优势,为宣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他们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轻骑兵,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生记者大多是经过严格筛选而选的优秀学生。他们思想政治觉悟高,品德优良,思维敏捷,文字功底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与人沟通,对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起到很好的提升和促进作用。学生记者生活在校园之中,对身边的各种新思想、新风尚、新动向都能体察入微,随时都能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予以报道与反映。由于学生记者具有敏锐的新闻嗅觉性和独特的新闻眼光,他们报道与采写的文章题材新颖、视角独特、内容丰富,全面深入地反映了学校的日新月异变化及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称赞。
例如,我校近年来在江苏省校报评比中有40%的获奖作品是学生记者采写或与老师合写的。而社会媒体所青睐的文章也大多是由学生记者采写的来自学生生活、学习及社会实践一线的有意义事件。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校报工作研讨会上指出,“高校校报工作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个工作大局,着眼于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为校报记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这是做好一名优秀学生记者的根本保证。因为新闻报道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舆论导向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学生记者平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自觉地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政治敏感性,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好宣传工作。学生记者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水平。新闻是一门社会科学,要求学生记者知识储备丰富,视野开阔,文字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应达到一定的水准。学生记者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责任意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条件,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学生记者,才能写出好文章,做出好成绩。
而校报这一校园主要媒体为学生记者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记者既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接收教育的对象。学生记者通过在校报几年时间的学习与锻炼,其思想政治素质、新闻嗅觉、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大提高,为他们的成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于他们的表现突出、成绩优秀,学生记者当中的很多人都受到学校的表彰与奖励。每年的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保研的学生行列中,都有学生记者的身影。很多同学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他们的出色才能和学生记者的工作经历还常常受到招聘会上用人单位的青睐。多年来,我们重视办报育人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视大学生记者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在南京师范大学报工作过的学生记者,其各方面都得到锻炼与发展,综合素质比较高。每年的校报记者就业率达100%,不少学生被《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省内外媒体所录用。这些曾经是学生记者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因综合素质高及能力强而被单位器重,委以重任。可见,学生记者的培养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重视对学生记者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应是高校校报肩负的一个重任。
大学和谐发展的理念包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大学教育使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等素质全面提高。[2]校报作为校园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展示窗口,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学生记者不仅是学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成为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设者。
新闻所具有的导向性,能从现实的道德水平出发,又指向更高的道德理想,能够将人们的行为不断引向一个更加和谐的秩序水平。[3]新闻的这一特性,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只有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发挥喉舌的作用。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发挥校报思想统领作用。学生记者不论是在思想政治方面还是新闻业务能力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准。他们积极宣传校园内的各种新人新事、新情况及新经验,有针对性地发表一些关于对各种社会及校园热点问题的思考,在树立新风新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记者通过一些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报道,有利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出力,为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学生记者还在学校与广大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学生记者来自于学生中间,他们是学生的代言人,他们最了解广大师生的心声。通过他们能够起到很好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经他们的宣传报道,能有效地解决一些师生的困难、疾苦和难题,消除学校与师生间的隔阂与矛盾,促进师生团结,和谐发展,为校园安定局面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在大学校园中,学生占主体,要让校园媒体成为大学生所喜欢的精神家园、知识的殿堂、兴趣的老师,有效地网络上不良信息对他们思想的侵害,就必须努力地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如何发挥校报记者的才干,让大学生们从校园媒体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大餐,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学生记者在这方面作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他们采写的文章在唱响主旋律、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南京师范大学报》现有八个版面,每期报纸上的80%文章都由学生记者采写或与老师共同策划、组稿。学生记者年发稿量在400篇,平均每人发稿量12篇/年。他们中的许多人多才多艺,专业素养高,由学生记者策划与组稿的版面,不仅内容丰富、生动活泼、贴近读者,而且因形式新颖、版面生动拉近了报纸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学生记者来自学生中间,而又比普通学生思想境界及综合素质高。校报记者这一特殊的身份,必然要对校报记者的素质提出极高的要求。在学生记者的选拔上,要选拔那些思想品德高、热爱新闻事业,有一定写作基础和沟通能力,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学生录用到学生队伍中来。在学生记者的培养方面,要注重他们的政治素养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新闻业务水平,并制定严格的岗位职责和奖惩办法,使他们在做学生记者期间得到全面发展和锻炼。
[1]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开创高校校报工作新局面――在全国高校校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新闻写作课程作为连接新闻专业学生理论学与实践技能习得的核心课程,理所当然地成为各高校培养新闻复合型人才,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近些年来各高等院校都在改革新闻写作课程的教学,有些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效果,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的“大篷车课堂”“作坊式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在新闻写作跨媒体教学方面所作出的人胆尝试;汕头入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合作,成立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引发跨媒体新闻写作教学改革等。
在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笔者认为要培养全媒体复合型人才,新闻写作教学应在此次改革中打头阵。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落实在实践教学改革,即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实践教学改革,比如在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和考核方式三方面进行改革。
跨媒体实践教学指的是除了平面媒体的实践,还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实践,实行教学内容模块化。把教学实践内容分5个模块:消息、通汛、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
传统的新闻写作教学存在媒体偏倚性问题,主要讲授平面媒体中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的写作要求。与传统的新闻写作课程不同的是,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在传统授课基础上兼顾不同类型媒体的新闻写作技巧。不同媒体由于传播符号和特性不同,决定了不同媒体的新闻写作要求和技巧也各有不同。例如平面媒体以文字为传播符号,注重文字的表现力及报道结构呈现。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不仅涉及文字写作,也涉及音乐、画面、同期声、字幕等传播符号的统筹安排。写作要求是按照人们的视听规律进行采写,做到“为听而写”“为看而写”,故语言表述注重口语化,重视各种传播符号的互补分工。网络新闻写作与报纸新闻写作有不少共通之处,只是在超文本写作上网络有其独特性。各种不同媒体虽然存在差异,但也可以相互转化,并且融会贯通。如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可与报纸新闻中的“引语”对接,电视的现场画面、音响可转化为平面媒体中的细节描写部分。
在实践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不同媒介新闻写作的异同形成一定认知,再分模块对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学会对多种媒体新闻作品的评析、对不同媒体新闻写作的灵活转换练习,团队合作完成融媒体新闻写作等。在兼顾不同类型媒体新闻写作技巧的同时,教师应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学生实践、实训应该着重围绕平面媒体与电视新闻写作这两部分展开。
实践教学平台对新闻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依照“强化基础训练、着重提高能力、实现综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构建“2+3+4”的实践教学体系。
“2”:“两大阵地”。即校内实践阵地和校外实践阵地相结合。校内实践主要是在校园内的实践,学校设置各种类型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如自主创办报纸,参与校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建立新闻报道团队,为校园广播电视和网站提供稿件;校外实践指学生走出校园外参与实践,走向社会,寻找新闻线索,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完成采写任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这些方面的实践,通过把新闻写作课程的成绩与学生的校外实践工作量一定程度地结合,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3”:“三级阶梯”。即形成课堂实验一假日实践一专业实习的梯级实践体系,使每个学生几年实践不断线,环环相扣有规范。第一梯级,新闻写作课程有固定的课堂实践学时,大概占总学时的l/3,主要包括课堂讨论、课堂作业、课堂实践;第二梯级,利用双休日、“五一”、“十一”以及寒暑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采写新闻稿件;第三梯级,利用专业实习,加强对不同媒体的认识和学习,让学生分阶段到不同类型的媒体实习,比如大一到报社,大二到广播电视台,大三到政府网宣中心、各大网站、广告公司等。这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知识的总检阅,也是学生从业的试验场。
“4”:“四大类别”。即建立全方位融媒体实验室。建立融媒体实验室包括平面媒体实验室、广播媒体实验室、电视媒体实验室、网络媒体实验四大类别的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满足对不同媒体的了解,掌握融合新闻采写和传播所需要的技能,成为新型复合型新闻人才。
打破传统新闻写作考试仅限于对单一媒体新闻写作技巧的考查,增加对学生跨媒体新闻写作能力的考核,如电视新闻写作、广播新闻写作及网络新闻写作的考核。考查学生对多种媒体新闻作品评析、对不同类型媒体新闻写作转换练习、学生自主选题完成跨媒体报道作业及实训平台报道任务情况等。
改变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考试方式,制定以实践考核为主的过程考核制度,重新制定考评标准。
“N+3”考试制度改革BG大游,“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N可以是实践项目、课堂讨论、随堂测试、家庭作业、个人作业、团队作业等,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3”考核内容包括“期末考试”、“实践考核”和“考勤”三大块。其中“实践考核”占到总成绩的60%,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合理考核学生的成绩,科学评价教学效果。
本着“动静结合、主客观兼备”的原则建立考评考核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参加的实践活动等全部成绩和评语。
红领巾广播是少先队组织的一个重要阵地。运用好这一队员们自己的宣传阵地,就能发挥出它所应有的自我教育、活跃课余生活的作用。红领巾广播站是学校和少先队的宣传阵地,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是团结全体同学的纽带。广播站必须坚持为全体同学服务。
1、广播站的工作人员要有认真、勤奋、创新、敏锐、持之以恒的品质,有自理、协调能力,善于团结和了解广大少先队员,力求使工作符合大家的需要、赢得大家的赞赏。
2、红领巾广播站播出的内容要求广泛丰富、不拘一格。例如,学校各部门的政策宣传、通知公告、时事教育;校园动态、学习娱乐、活动汇报;发生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有趣、有意义的人和事等等,都是播报的好材料。
4、广播员应科学使用和切实保护各种仪器;做好资料的整理、收集、存放(收藏)工作。
(1)播音员:负责每次校园广播的播音工作。要求:普通话准,语音清晰,口齿伶俐,应变能力强,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红领巾广播站为大家设置了以下几个栏目。它们分别是:新闻袋袋裤、知识百宝箱、校园七彩树、小故事大道理、金点子信箱以及音乐时空。
新闻袋袋裤——为大家播报一周内国内外重要新闻和校园内的新人新事,它将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提醒你关注国内外大事,让你及时了解校园动态BG大游,弘扬真善美。在这里也许你们班或者是你也会成为新闻人物被描上一笔,当然我们希望是好人好事而不是坏人坏事哟!欢迎你给我们投稿!
知识百宝箱——为大家介绍各方面的知识,可以增长你的知识,开阔你的视野,也希望它能给你的学习带来帮助。
校园七彩树—— 是专门为爱好写作的同学们设置的。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施展你的写作才能,说出你的喜怒哀乐,写下你的所见所得,记录你的真情实感。在这里我们不会限制写作内容、写作题材和篇幅的长短,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也可以大胆一试哟!一旦你的作文被选中,就会在校园七彩树这个栏目中播出,让全校的师生一起欣赏你的佳 作。同学们,你还可以给我们推荐别人写的好的文章哦!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认真写,相信你的作文一定会在广播里和大家见面的。愿你早日成为校园七彩树上一颗璀璨的小明星!小伙伴们,加油啊!
小故事大道理——将播出一些有趣、幽默,蕴藏着大道理的小故事,希望能博得你一笑,成为你校园生活的调味剂。在引你发笑的同时,也希望它能给你带来一些思索,给你增添一丝灵感,让你悟出大道理。
高校校园新闻媒体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的阵地。扬州大学校园媒体的发展概况如下:
目前,扬州大学校园媒体也呈现着新老媒体共存的状况,主要包括校报《扬州大学报》、校刊《扬大青年》、扬州大学广播台、扬州大学电视台、扬州大学手机报和校园新闻网、微博、人人网等网络传播交流工具。
《扬州大学报》在扬大已有的新旧媒体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媒介形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正处于高校改革的潮流之中,扬州大学也高举改革大旗,于1992年将原来的六所专科院校合并为现在的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出于信息畅通的需要,发挥校报育人、构建校园文化功能,由扬州大学委员主办,扬州大学报编辑部出版的《扬州大学报》于1995年4月1日正式创刊,其覆盖范围为全扬大。《扬州大学报》逢5出刊,即出版周期为10天。其采、编、写、发行等工作完全由师生采写、编辑。成立之初,四个板块分别为要闻、综合新闻、校园新闻与文艺副刊。在不断改革中,四个板块至今保留着,只是将原先的文艺副刊七彩虹改名为现在的大学城。
2002年,扬州大学报校报电子版。由于校报电子版的开发运行完全由学生负责制作,因此跟社会专业报纸电子版比起来,略显粗糙。但随着软件不断更新,校报电子版也已经过三次改版,界面得到不断优化。现在校报不仅可以查阅过期新闻,还可以看到报样。
2002年12月,原校党委宣传部和校团委分别主办的《扬大人》、《扬帆》杂志被合并为《扬大青年》。该本综合性刊物覆盖全校校区,主要面向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内的四万多名扬大在校学生,以及包括学校领导、各院系负责人和知名教授学者在内的高端读者,融合了新闻、文学等多方面内容,现已出版杂志近40期。《扬大青年》为季刊,即出版周期为三个月。
于此同时,扬州大学还成立了扬大青年杂志社。成立之初,杂志社主要由总编室、办公室、记者团、编辑部、美工部、宣传部6个部门组成。多年来,扬青人始终坚持“忽略三餐,通宵奋战,精诚合作,主角意识”的十六字社训。如今的《扬大青年》杂志社已由当初单一的稿件编辑部门发展为集办公室、编辑中心、新闻中心、设计中心、发行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为一体的校级A类社团。
2008年,扬大青年杂志社第一次注册了“扬大青年”的人人网主页,开始利用网络平台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使得读者与《扬大青年》的距离拉近。
扬州大学电视台于2001年12月5日试播,2002年3月18日正式开播。成立至今,曾多次向中央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送校园新闻。与扬州电视台共建的《扬大校园》是全省第一家在市级台播放的校园新闻栏目,每周日七点半在扬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受众范围为全扬州。而与其同步进行的扬大新闻网络电视台则面对广大网民。校内《扬大新闻》播放的地点主要为扬大各食堂,面向全校师生。但由于食堂是一种服务性机构,学生并不能按时看到校内新闻。十年来《扬大校园》播出了近4000条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省教育台等播出新闻达百余条。十年来扬州大学电视台拍摄的素材,已经成为见证和记录扬大事业跨越发展的影像资料库,为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过程中保存了诸多珍贵史料。
扬州大学广播台由校团委负责,现在扬大八个校区分别设有校区广播台,各校区广播台同属于校广播台,又相对独立。以瘦西湖校区来说,其内容板块有:悠游天下、 今日世界、每周一歌、天气预报、心事随心、青春风景线、影音时空、体坛纵横、娱乐速递、天天快乐、英语沙龙、文朋诗友、周末聊斋、真情音乐之灯。其播出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晚上5:00至600点、周五和周六晚730至930。播送范围为整个瘦西湖校区,通过在在校区一定范围内安置喇叭播放,但宿舍和教室未安置喇叭,广播的播放范围大受限制。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扬州大学校团委根据网络互动性好、传播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建立起校园网站、社交网站等。
2010年11月,由扬州大学校团委领导的扬大第一学生网络社区――扬大菁扬网正式运营。菁扬网的传播理念为互动、时尚、年轻、公益、价值。主要面向扬州大学全体在校学生、教职工及各届校友。菁扬网在校团委领导下,立足于扬州本地,为广大扬大学生搭建一个贴近于大学生活,集门户、论坛、个人主页、校园生活资讯、校园活动平台、素质拓展网、在线访谈、学生组织专区等版块,融合学习心得交流、情感体验、校园热点专题企划、实用信息共享、扬州青年生活导航等内容于一体的网络学生社区。
菁扬网成立之初由菁扬论坛、菁扬家园、菁扬天空三大板块交织而成。后经过不断改革优化,现在主要包括菁扬门户、菁扬论坛、菁扬家园、菁扬有约,校内导航,网络电视台在内等板块。“菁扬网”自2010年11月份投入运营以来,实名注册用户已达到6000余人,网站访问量达852067人次。
为了更好地运营网站,扬州大学还成立了菁扬工作室。该工作室号称扬大第一学生网络社区“菁扬网”运营机构。主要负责菁扬网日常管理、维护、运营与推广等工作。期下设有办公室、技术部、美工部、站务部、市场运营部、人力资源部和推广策划部等七大部门。
除了菁扬网外,扬州大学还有包括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网络注册中心平台、学工平台以及各学院新闻网等在内的众多校园网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阵地。
2011年3月15日,扬州大学成立了网络电视台《乖乖隆地咚》,为广大师生送去《校园播报》和《校园达人》两个板块的内容。同时网络电视台制作的节目还上传到优酷,供广大网友观看,每期的视频点击量已突破万次。《乖乖隆地咚》栏目的制作周期为10天,其内容全部由学生独自参与,他们主动作为,挖掘典型,拍摄“有需要、有人看、有启发、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可以说该网络电视台已成为了学生的实验台、锻炼场,深受学生追捧。
2011年暑假期间,扬州大学依据大学生中手机普及度较高的实际,另辟蹊径,特别开通了暑期社会实践手机报。整合学生编辑、记者队伍,成立手机报编委领导小组,及时暑期社会实践的图片、新闻和最新动向,努力将社会实践手机报打造成扬州大学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报、新闻速递报、信息共享报、风采展示报、交流互动报”,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创。
接下来扬大校团委将手机报做大做精,开通了扬州大学菁扬青年手机报,设置了“青春快讯”、“校园资讯”、“社会百态、”“经典语录”、“读书互动”等栏目,覆盖校园新闻资讯,展现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教育和引导功能。菁扬青年手机报由扬州大学校团委组织发放,内容由扬大青年杂志社和菁扬工作室共同提供。该手机报的采稿、编辑、发送、管理等日常事务均由学生负责,其发送方式为中国移动网络彩信平台。
近来,随着微博的风生水起水起,扬大各校媒也不甘落后,纷纷注册了新浪微博,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大学生新闻社、扬大电视台、扬大青年以及各学院等众多部门纷纷注册了微博,利用微博及时将校园动态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与学生共享。
扬州大学的新老媒体由学校党委、团委负责管理。作为学校喉舌的校园媒体,紧密围绕学校工作中心进行宣传报道,发挥着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等作用。
以传统媒体中的校报和校刊为例,扬州大学报创刊伊始,就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鼓与呼,坚持以质量为本。其传播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校园活动、校园热点话题等关于大学生学习、娱乐、工作和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在不断摸索中,现《扬州大学报》主要分为要闻、综合新闻、校园生活、大学城四个板块。通过不同板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新闻讯息组合,为广大师生传递学校新近发生的新闻热点。由于报纸记录性好,选择性强,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决定了校报在报道题材上的优势。校报既可以报道短消息、重大事件,也可以报道深度报道,策划专题新闻。但由于校报版面有限,基本都是对于事件本身进行报道,不可能对事件的其他问题进行纵深剖析。同时校报出版周期相对较长,决定了内容时效性偏弱,有滞后性。
校刊《扬大青年》为季刊,其出版周期更长。因此校刊在报道主题上的选择多是一些普遍存在又有报道价值、时效性较弱的选题。其内容多是深度报道评论、校园热点追踪、师生创作交流、话题观点争鸣等。主要包括新闻、校园、言论、扬城古韵、思想潮汐、紫藤廊、生活、编读往来等栏目。由于版面较多,其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以在事件报道上的深度见长。历届主创人员在新闻采写、文学策划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办刊水平,使杂志在争鸣中既显露出青年人的灵动与朝气,又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该刊自15期开始至今,已与南京大学《凝眸》、徐州师范大学《桃溪》杂志进行长期合作交流。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人大》、厦门大学《厦大经纬》、中山大学《中大青年》、江南大学《蠡湖》、苏州大学《苏大青年》、东南大学《东大青年》、江苏大学《江苏大学青年》等高校平面媒体社团也与杂志社展开了校刊的互递往来。
校园广播的主题多是一些短小、轻松活泼、内容丰富的选题。如瘦西湖校区每周一歌、心事随心、青春风景线、影音时空、体坛纵横、娱乐速递、英语沙龙、文朋诗友、周末聊斋等栏目,就涵盖了旅游、国际、音乐、语言、娱乐、心理访谈等内容。但由于校广播台的广播员多是学生,学生没有专业基础和丰厚的经验,导致广播感染力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电视新闻《扬大新闻》多是客观报道动态消息、会议新闻。其选题多是领导人活动、各类主题会议、政策的出台,在报道模式程式化,不注重挖掘提炼新闻价值、忽视镜头的表现力,中规中矩、缺乏吸引力。
新媒体主要抓住网络互动性强、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校园讯息的互动传播。如扬大网络电视台《乖乖隆地咚》,就是专门针对学生群体量身定做的学生电视台。报道更为轻松活泼,选题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学生宿舍虽无电视,但大部分学生都拥有电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电视台的新节目,还可以对节目进行评论。校园网络不受容量限制,可以进一步提供背景资料、相关报道、人物介绍等全方位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而微博则让学生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发送新闻,其时效性更强,报道更为迅速。但由于微博受字数限制,导致其对事件的叙述不完整。
扬大各类校园媒体的运行机制多是模仿社会媒体的运行机制,成立编辑部、记者部、宣传部、发行部等部门。其新闻的采、写、编、排、校、印、发等流程与社会媒体大体相同。不同之处是,校园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长期实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完全参与到校园媒体运作的一系列工作中。同时,校园媒体由学校管理,其运作的资金由学校支持,是免费发放给广大师生的,与社会媒体的盈利性恰恰相反。
校报、校刊、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策划通过实行集体讨论制度,确定报道的主题。如校报编辑部要求学生记者平时注意关注重要信息的收集,一旦发现重要题材,提交编辑部集体讨论,分析新闻素材的“卖点”,确定采访重点,随后组织人员到一线采访。其次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记者提交初稿以后,编辑部会给稿件“挑刺”,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二次采写。若所采访稿件涉及相关专业学科内容,还会送交有关专家审读,以杜绝表述不准确,或者失实现象。
校报的发行工作也经过了一定时期的探索,现在还未成熟。在创办之初,校报的发行工作主要由各学院宣报中心的学生义务发行。学生每隔十天到校报编辑部领取报纸,发放到学生宿舍,确保每个宿舍至少有一张校报。但后来不少学生纷纷反映,在宿舍根本看不到校报,于是校报编辑部讨论实行现在的专人专职制度。即为学生提供10个勤工助学岗位,这项制度一方面使校报的发行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为贫困学子提供助学岗位。现在学生对校报发行的反馈是:仍拿不到校报。
扬大青年杂志社各部门分工与校报类似,设有总编室、编辑中心、新闻中心、美工设计中心、管理中心BG大游、活动中心部门,六大部门分工明确又互相合作。由于杂志成本较高、出版周期长、学校投入资金有限,发行量很少,没有达到预期的覆盖范围。
而扬大电视台的运行机制则采用社会电视台的制片人制度,即由台长室、办公室、编委室、策划部、记者部、主持人部和技术部组成。扬州大学电视台的软硬件建设都参照了社会电视台的专业标准。现有学生社员近40人。
菁扬工作室采用的是企业部门制度,设置了名誉顾问团、CEO、技术总监、总编辑、首席设计师、人力资源总监、市场总监、推广策划总监、活动顾问等部门。人员安排及社团运作跟企业相同,为学生社员提供了提前试岗的平台。而手机报、微博、人人网主页等新媒体主要由来自各学院各专业的学生专人负责,保障新媒体的及时更新。
扬大校园媒体在发展之初,其运作主要靠校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每年江苏省举办校报研究会年会,来自江苏省百余所高校校报的主编、宣传部负责人在会上互相交流办报心得。扬大校报编辑也会积极参加,吸取其他高校校报在内容、策划、版块设置以及人员安排上的优点。
扬大是一个有着校区的综合性大学,几个主要校园媒介的专职工作人员都只几人,队伍人手不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也为了发挥校园媒体育人的作用,扬大校园媒体面向全校招聘,通过自愿报名、院系推荐、笔试、面试等选拔程序,正式招收学生通讯员若干名,并形成了每年在新生入学后招聘学生通讯员一次的机制。
2009年5月16日,扬州大学成立了大学生新闻社。该社是校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群众性学生新闻社团。目前社员约200人,主要任务是学习新闻理论,开展新闻活动,参与新闻实践;提供新闻报道稿件;加强与校广播台、网络电视台、《扬大青年》及其他校园学生组织的联系;综合校园五大传媒平台参与对外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闻社内部成员现有两百多人,扬大各学院的宣报中心也是新闻社的一分子,每年通过学院宣报指标测评来沟通和联系。
新闻社旗下设置有4个部门,其中包括办公室、记者部、外联部和摄影部。但由于媒介形式不同,各类媒介之间存在着一些隔阂,导致最后新闻社形同虚设,没有起到整合资源的目的。
现在的新闻社只是一个挂牌社团,其通讯员队伍主要负责校报新闻的采编写工作。为了提高学生记者的新闻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校园媒体纷纷从新闻写作入手,分专题对新通讯员进行培训,分别讲解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并让学生及时得到热身实践,并进行实地采访写作,锻炼学生记者新闻实战技巧。
据了解,校报每周组织一次学生通讯员例会,通讯员提出自己的选题与其他通讯员分析讨论,编辑老师会针对学生发现的各种校园新闻现象,进行新闻价值分析。同时会对前期稿件进行分析,指出学生来稿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给予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如:非典时期,大学生们不能回家,家长也不能来探望。戴振华同学发现身边的同学电话打得很勤,除了日常的嘘寒问暖,还有许多预防非典病毒的信息和知识交流。他把这一现象告诉了编辑部的吴锡平老师,吴老师指出这是一个“信息反哺”的现象,指点他从这一视角,挖掘这一新闻现象。《预防“非典”:扬大学生与父母之间“信息反哺”》这篇消息,不久就诞生了,该作获得了2003年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二等奖。
同时校报编辑部还专门开通了投稿邮箱,鼓励学生关注生活、思考人生,加强报纸与学生间的互动性。为了调动学生投稿积极性,对于其稿件被录用的学生,学校还给予一定的稿费作为酬劳。
同时,还将学生推向更高的平台,这些校园记者不少都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部级、省级媒体上发表稿件百余篇,为社会媒体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传媒人才。这种培养模式也用在了校刊、广播台与电视台等校媒当中。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得知,60%以上的学生对校媒关注度与满意度较低。学生纷纷反映,校园新闻枯燥,没有新意。扬大校媒虽然跟随潮流,在发展中不断摸索,但校媒信息量少、周期性长、互动性差、服务性弱等都是不争的事实。扬州大学校园媒体在传播的内容、形式、渠道及校媒整合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扬州大学校园媒体在媒介构成上可谓是新老媒体共存。但由于媒介形式的不同以及高校新闻面较窄的事实,校媒各媒介严重分散。扬大新老媒体之间相对独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都有各自独立的一套班子,且旗下纷纷设有自己独立的通讯员队伍。
据统计,每个通讯队伍的人数在50人左右。这些通讯员分别采写各自的稿件。由于校园媒体的内容多是校园新闻,通讯员采写的内容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同时,扬州大学的通讯员队伍还在不断扩展,由于校园范围内新闻源有限,导致有些通讯员无事可做。不同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导致了不同媒介的特点,新老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显而易见。由于各媒体之间缺少互动,新老媒体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到最大,校园新闻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整合,内容简单、重复、撞车等都是新老媒体各自为政的结果。
经过笔者调查发现,扬大许多校园新闻存在着制作周期长、媒介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以广播电视来说,扬大各校区的学生宿舍都未配置电视机,学生只可通过食堂电视机或者网络收看电视节目。但食堂是一种服务性机构,电视所播放的内容大多是娱乐节目。而面对网路上海量的讯息,学生很少主动收看校园新闻。这些都导致校园新闻传播范围大大受限,传播效果也就不尽人意了。与此同时,校园电视台的设备也显现出不足的状况。现在扬大电视台一共有5台机器供《扬大新闻》和《乖乖隆地咚》节目的拍摄。而电视台旗下的社员有50人之多,常常两到三个小组轮流使用一台机器,机器明显供不应求。
由于机器严重缺乏,导致许多好新闻不见天日。电视台的质量也大大降低,传播效果就也大打折扣了。关于广播,虽然扬大各校区都设有广播台,但广播台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由于广播喇叭安置少的缘故,学生只可在广播台附近的小部分范围内听到广播,而在学生宿舍或操场,则基本听不到广播的任何内容。校园媒体硬件设施的缺乏,不仅使传播者的努力不能达到效果,也使广大学生对广播电视的满意度、关注度大大降低。
新闻媒体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潮流中生存下去,首当其冲需要把握的是传播内容。然而校媒稿件在内容上普遍存在信息量少、深度不够、广度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受众群的需要。扬大校媒在党委与团委的指导下展开日常工作,媒体内容需要经过老师的审核。这就导致校媒有着严肃性、教导性、宣传性等特点,且校媒新闻内容多为学校工作安排、科研成果等,缺少创新能力以及品牌栏目,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
根据笔者的调查,扬州大学校园几个校区的报亭里,销售量居前的报刊杂志有:《南方周末》、《意林》、《扬子晚报》、《青年文摘》、《经济观察报》等。这些报纸杂志有着专业性强、选题范围广、内容丰富、栏目特色鲜明等特点,这些都是目前扬大校媒所欠缺的。
扬大校园媒体的编辑、记者以学生为主,他们职能利用可与时间在校媒工作,工作时间有限。有学生加入校媒,熟悉工作没多久,中途因为考研、求职等原因退出校媒,造成了团队人员的不稳定性。其次由于学生来自各个专业,跨专业学习新闻也需要一段较长的周期。
扬大各校媒虽然采取了“传帮带形式”,即师傅带徒弟,但这种形式过于简单和传统,取得的成效不大,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记者、编辑的业务培训需要。考虑到学生通讯员队伍的重要性,2009年5月16日,扬州大学成立了大学生新闻社,希望可以整合资源,联合校园五大传媒平台参与对外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然而由于学校投入力度不够,加上各校园媒体之间的竞争,导致最后新闻社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起到整合资源的作用。
在经济上,扬大校园媒体的运作主要依靠校内资金或自筹经费。学校投入资金少、校园媒体维持自身运作难度加大、学生积极性缺乏,校媒的运作单靠拉赞助和学校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资金不足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报纸、杂志的发行量少、周期长、电视节目的拍摄制作质量低、网络的更新速度慢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生存,扬大校园媒体也在不断尝试与社会各类公司接触,转移部分广告经营权以引入更多的商业元素。《扬州大学报》就曾与一些大型商家合作,如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常规社团模式筹措经费,即“办活动―拉外联―做结算―留经费做新闻”的运作模式。《扬州大学报》在2011年的迎新生专刊中,与中国移动等公司合作,留部分版面用作移动公司的形象宣传;网络电视台《乖乖隆地咚》则与玛丽英语公司合作。但校媒从中获得的经费毕竟是有限的,对于校媒运作所需的资金来说就是九牛一毛。
虽说校园是一个潜在的广阔市场,但各公司考虑到自身经济利益情况并不会轻易投资。《扬州大学报》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平台,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与《扬州晚报》的合作,利用赞助对校报进行扩版。但在洽谈中,扩版的愿望还是未能实现。
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克瓦克(BinKovach)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TomRosenstiel)在合著的《极速》中提出,“今天是一个混合媒介时代”、“媒体联动和整合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装,而是建立在稳固合作关系上的一种互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1]。
1996年6月,清华大学在校园网上推出了《清华每周新闻》(中英文版),1998年校刊《新清华》推出电子版,后来开设了视频和音频栏目。这是高校新闻媒体走向融合的雏形。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学校官方网站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各种格式的校报电子版或者网络版,走出了报网融合的初级模式。
在新媒体迅速扩张的时代,高校校园媒体要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对新老媒体进行联姻是一种出路。其中报网融合就是一种联姻方式BG大游,除此之外,还要探索不同的联姻方式。如广电与网络的融合,广播电视要抓住网络更新快,可以互动的特性,吸引师生的关注。
新老媒体的联姻,除了不同媒介形式的联姻外,还要把不同媒体的团队、传播理念、传播内容等进行整合,使各媒体分工明确却又紧密交织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传播的有效性,体现高校新闻媒体的传播价值。
就目前扬州大学的校园媒体来看,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便捷占了绝对优势,而校报、校刊则显得稍微滞后。为了保证新闻的新鲜,新媒体要追赶时效,尽量做到把最新消息传递给受众,而传统媒体要学会从新媒体中获得新闻源,并立即对新闻源进行再加工和。各媒体要寻找不同的报道点,使不同媒介的报道有特色。
对于一些重大节日,各校园媒体应根据自身特色正确定位,共同策划,相互配合,各展所长。例如:2011年,《扬州大学报》为了迎接2011届新生,专门策划了迎新特刊,在学校师生中获得了好评。但由于报纸时效性弱、信息量少、周期长等缺点,并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传播效果。因此,校报可以和电视台、广播台、新闻网等媒体合作,这会使迎新专刊有更多的传播形式,也可以使迎新专刊内容更加丰富。
新老媒体的联姻,需要一定的管理,不然会成为一盘散沙,不能达到联姻的效果。加强校园媒体的集团化建设,实现跨部门、跨媒介经营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考虑在党委宣传部成立校园新闻传播集团,对新老媒体统一进行管理,定时召开例会,统一策划和采访新闻、撰写通稿、编排版面,制作节目等,做到既分工又合作。这不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校园新闻广播集团的建立,最重要的是要有学校政策支持,这样才能解决校园各个媒体要求独立、称老大的问题。
现在扬大校媒目前都有自己的一套领导班子,由于校园资源有限,新闻传播集团的建立,可以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不同校媒的通讯员可以互相探讨,交换信息,寻求最好的报道效果。这也可以避免不少通讯员叫苦叫累而有的通讯员则无事可做情况地出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校媒要想发挥最大的传播效果,必须加强校园媒体的硬件设施建设。没有基本的硬件支持,即使有再好的校园媒体团队,校媒也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对广播来说,要在各校区增加广播喇叭的数量,尽量覆盖全校园,并选择合适的时间,准时为学生们播放校园电台节目。
如:课间,就餐时间等。对于电视来说,学校应加大资金的投入,为学生宿舍配备电视。对于食堂、要和食堂负责人签下协议,指定《扬大新闻》的播出制度。同时,对于电视台本身来说,要购买拍摄器材,解决器材供不应求的窘境。
对于校报、校刊的发行工作,要尽快落实发行的专人专职制度,同时要注意调动送报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每期校报、校刊的发行,要定时定期调查学生的发送情况,确保学生按时收到校报、校刊。
为了迎合广大学生受众的需要,校媒在内容上要避免内容枯燥、生硬,要将校园新闻“软化”,使之贴近校园生活。
校媒记者要用专业媒体人的眼光观察身边发生的新闻,扩大新闻资源,捕捉社会关注的热点,将学校内外的各方面信息做到全面化、细节化,而不单是报道校内讯息。
内容的表现手法上要灵活多样,除了一般的新闻、通讯外,还可增加特写、图片新闻、调查报告、读者来信、评论等多种体裁的新闻作品。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要学会将硬新闻软化,使文章变得轻松活泼。同时要打破传统的报道模式,寻求创新。如扬大电视台的会议新闻报道必须突破原有的既定模式。纸质媒体要借鉴其他高校校园媒体的版面设计,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优。同时还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栏目,吸引读者,最大程度地让师生参与。
以由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主管,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办的金陵学院院刊《橙》为例。其依托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专业化的采编平台,以其独具特色的媒体融合实验室为技术支持,内容全部由学生记者采访完成,每期选题视野开阔,并不局限于校园,策划围绕国内外、校内外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用全新的学生视角,进行重新解读。
其栏目设置除了一般高校校报都有校园资讯、校园故事、校园人物、文化、生活等方面外,还设置了经济、科学、观点、大家等栏目,并邀请资深媒体人、评论人写作专栏。
为了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橙》每年都会定期策划活动。每年最重要的策划当属年终特刊。2009年《橙》迎新晚会特刊的发行,则在高校中开了为迎新晚会出专刊之先河,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橙》还策划实施了 “青橙杯”雪景摄影比赛,显示了团队优秀的策划组织能力。
扬大校媒要向其他高校优秀的校园媒体取经,学习他们在内容选择、报道视角、排版方法、策划活动以及新媒体运用上的技巧,让扬大校媒的内容值得看、有人看。
社会学家斯宾塞说过:“社会有机体论中提到的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带来结构与功能的分化,部门的细化分化,社会结构愈复杂、功能愈分化,各部分间的功能联系与相互依赖程度愈高”[2]。
扬大校园媒体在运行过程中,为了使分工细致,达到“人人有活干”的目标,各校园媒体纷纷对部门进行重新设置,这造成了部门各自为政的窘境,影响了传播效果。
要改变这种状况,校媒必须要加强团队建设,对业务部门进行重新设置,避免无用的部门存在。同时也要对部门人员进行专业考核,淘汰那些做事不踏实、无新闻激情的学生记者。
对学生记者的业务培训,除了教授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新闻规范外,可以邀请电台、报社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或派学生到校外媒体进行学习、交流,加强学生记者在采访、编辑、播发、发行等各环节的训练。
由于做新闻需要有新闻激情,所以可以定期对学生通讯员进行心理素质拓展、策划创新意识培养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
1996 年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过去我们的传媒只讲宣传,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既要宣传,又要经营”[3]。校媒引入商业机制,与社会公司进行合作,合理、适当地引入部分广告是可行的。
扬大校园媒体在商业化运营中 “摸着石头过河”,虽遭遇了一定的困难,但商业化运作对校媒而言并不是坏事,相反校媒商业化运作所获得的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学校投入资金不足的状况,更好地维系校媒生存,同时还可扩大纸质刊物的发行量,缩短周期,也可以用于完善稿费发放机制,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要让商家愿意与校媒合作,校媒必须做好经营策划活动,打造校园媒体品牌效应,吸引商家提供赞助。以江南大学《蠡湖》杂志社为例,该本杂志不受学校行政部门管辖,运行相对自由。据了解,一本《蠡湖》页数为60,成本为3.5元,双月刊,每刊3000份。因此《蠡湖》生存的唯一支撑就是出售广告版面,自负盈亏。《蠡湖》目前有以下部门组成:市场运营中心、公共关系中心、事业研发中心、新媒体、杂志社等。其中市场运营中心主要负责拉赞助和发行广告。《蠡湖》的资金来源主要以承办大型活动进行商家宣传为主,杂志上刊登版面广告为辅。
上文中提到的《橙》是在众多高校中需要花钱购买的为数不多的杂志。一本《橙》所需资金为一元,报款全额用于捐赠、或者公益事业。《橙》由南大金陵学院拨款创刊,但这仅为助推上路。除特殊场合的赠报外,橙报的发行,一直坚持着付费模式。
商业性机制的引入,对于校园媒体来说比较重要。为了获得更多商家的赞助支持,也可以培训一些校园公关专家,培养学生的公关意识,让学生在与商家面对面交谈时,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高校校园媒体一定要立足自身的特点,正视自己的不足,遵循新闻规律,按照先进的传媒理念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构建高效的校媒信息传播系统,逐步建设成为师生喜爱和参加度高的校园媒体交流平台,发挥其权威有效的信息平台和思想政治工作交流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