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体育硝烟中有我们的身影(上)

  196体育摘 要:顾名思义,战地记者指在战争中报道新闻的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战地报道就是战地记者发自战场的报道。在历次战地采访中,报社的记者没有任何人退缩,在中国军事新闻史上书写了光辉篇章。本文略述《报》战地报道名篇佳作,兼谈战地报道的采写。

  顾名思义,战地记者指在战争中报道新闻的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战地报道就是战地记者发自战场的报道。《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一书的编者认为,当代中国没有世界知名的战地记者是记者能力水平不够。我认为这种观点不够客观。应该说,不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勇敢精神和采写能力不够,而是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还有待提升。

  据统计196体育,在战争年代,新华社牺牲的战地记者,抗战时期有110余名,解放战争时期有28名。没有牺牲的,不少也挂过花。如新华社著名军事记者阎吾就险些当了烈士。

  报社采编人员中,《报》(以下简称“军报”)创刊前参加过战地采访的有40余人;创刊后有过战地采访经历的有60余人,还有10多个经历过战火历练或有过战地采访经历的部队骨干被选调到报社。在历次战地采访和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采访等生死考验面前,报社(以下简称“军报社”)的记者没有任何人退缩,在中国军事新闻史上书写了光辉篇章。1988年,《当代中国记者丛书》出版第二辑《战火中的报告》,收录一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老记者的作品,29位作者全是军报社的老同志。那些在战火硝烟中写就的文字,至今读起来依然令人荡气回肠。例如,楚氾写辽沈战役的《战塔山》,吕梁写淮海战役的《双堆集战场巡礼》,钱抵千《上甘岭地区30多天的战斗》,李方诗《金城反击作战目击片段》,杨子才写中印之战的《把红旗插上邦迪拉主峰》,等等。本文略述军报战地报道名篇佳作,兼谈战地报道的采写。

  《新华社70年新闻作品选集》中,抗美援朝题材选了5篇作品,其中3篇是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这说明,用典型人物、典型瞬间记录战争,是最令人难忘的。20世纪90年代末的广西、云南边境作战(以下简称“边境作战”)后的第一届全国好新闻评选,评出的6篇一等奖中,第一名就是军报的人物消息《“活着的黄继光”杨朝芬》。这篇新闻只有300多字,全文如下:

  广西军区某边防团21连新战士杨朝芬,在……进行自卫还击的战斗中,三次将爆破筒推进敌人暗堡,出色完成了任务,同志们称赞他是“活着的黄继光”。

  2月17日,杨朝芬和战友们向……发起自卫还击时,遇到暗堡里敌人机枪的疯狂扫射,部队运动受阻。在这紧急关头,小杨手拿爆破筒,迅速跃起,一会儿侧身跃进,一会儿匍匐前进,很快接近了敌堡,将爆破筒塞了进去。当他正要拉火时,敌人把爆破筒推了出来。小杨以大无畏的勇敢精神,立即又把爆破筒推了进去,敌人又猛然把它推了出来。眼看部队向敌占山头发起冲击的时间就要到了,小杨怀着对侵略者的高度仇恨,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迅速拣起爆破筒先拉了火,然后把这个嗤嗤冒烟的爆破筒使劲地第三次塞进了暗堡。在爆炸的瞬间,他闪电般地往下一滚,只听一声巨响,地堡飞上了天。杨朝芬为夺取战斗的胜利创造了条件,部队党委给他记了功,并批准他火线入党。

  这是边境作战打响后,第一篇公开报道我军英雄人物的新闻,报道了一个黄继光式的英雄,说明我军英雄辈出,勇比当年。它用不多几笔,就将杨朝芬冒着枪林弹雨,3次将爆破筒塞入敌堡,与顽敌反复较量的勇敢精神,鲜活地摆在读者面前。

  这则好新闻的特点,主要在于体现了党报用短新闻报道战斗和英雄人物的传统,通篇没有空话,没有英雄跃起爆破时“想什么”的“神化”镜头,也没有英雄舍身刹那“说什么”的“闪光”的豪言壮语,而是朴实地记述事情的经过,用人物的行动来反映人物的思想面貌,使英雄的形象屹立在读者心目中。

  战地报道除了真实、典型,还应该生动、含情,在人物情节的描述中呼唤时代精神。军报在边境作战打响后的第一篇人物通讯,是记者李启科和通讯员采写的《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刊于1979年3月3日)。通讯记录了排长刘成乾带头冲锋、副营长黄权国亲自扫雷、班长张杰负伤后又重返战场的感人故事。由夜班编辑修改制作的标题,与著名作家魏巍反映志愿军英雄事迹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相呼应,成为对人民军队英雄形象的最新概括,很快在全国叫响。

  战地报道需要战斗的文风。具体描写战场环境中的英雄人物,情感当然比平时报道更丰富,但文笔却应该更精粹,这样才符合战场的氛围。在老山轮战期间,记者江永红写的《老山有个孙干事》,通篇采用白描写法,语言简洁明快,像是发电报一样,没有一句议论。比如写主人公冒险上战场:“敌人连打七枪未能击中他。但是,等他气喘吁吁钻进一个工事时,敌人的第八枪响了,冒险钻出工事为他指路的战士小刘牺牲。”此稿在1986年度全国好新闻评选中,初评被定为一等奖,但一位细心的评委发现全文没有一处交代具体的时间,最后被降格为三等奖。遗憾。

  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战地记者手中的赌注就是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

  在军报社,就有这样一批经历过炮火硝烟、用图像记录战争的摄影记者,韩荣志、郝建国、李书良、江志顺、刘铁生、乔天富、柳军……这个名单可以排很长。可以说,每一幅战地摄影佳作都是用生命换来的。战地记者是在冲锋号响起时,跑在尖刀连前面,反过身来拍摄的。

  军报社老摄影组长郝建国,1946年在解放战争中拍摄《摄影记者在火线》时,被手榴弹片崩起的石头子儿崩伤了眼睛。从此,他用一只眼睛工作。在朝鲜战场,他拍摄的志愿军高炮部队炮击美军飞机的照片《夜战飞贼》,获得志愿军优秀摄影作品一等奖。老摄影记者李书良拍摄的一组照片《巴金采访战斗英雄范鼠儿》《王莘在朝鲜战地教唱歌唱祖国》,留下祖国文艺工作者赴朝鲜战场访问的珍贵镜头。

  在朝鲜平壤军事博物馆里,悬挂一幅《军长曾思玉在马良山靠前指挥》的照片。拍摄者是64军摄影干事、后来担任军报记者的张炳新。当时,他把照片底片寄给《画报》,画报没有刊用,好在画报社把底片保存得很好。战后,朝鲜建军事博物馆,向中方征集文物。画报社将这幅照片推荐给朝方。40年后,张炳新随同中国人民志愿军记者代表团访问朝鲜,又看到这幅战地拍摄的老照片,想起当年在狂轰滥炸下拍照的情景,不禁热泪纵横。

  在边境作战报道中,军报记者乔天富是同批参战摄影干部中发稿最多的,先后发表战场照片40多幅。他跟随作战部队向对方战略要地穿插,在枪林弹雨中记录下珍贵的历史瞬间,战后荣立二等功。1985年,他第二次上战场,又拍摄了《穿越生死线》等优秀照片。当时跟随突击队参加某拔点战斗的47军摄影干事、后调入原画报社的柳军,他拍摄的战场组照《不要忘记他们》,获得共和国40年《艰巨历程》全国摄影公开赛“个人风格”大奖。

  在人们叙述历史的时候,照片的说服力有时是文字无法比拟的。所以,战地摄影记者最为人敬重,他们是不带枪的战士196体育,是记者中的英雄。

  20世纪70年代末的边境作战后,战火在云南边境持续了10年,军报在此间的报道中有一条成功经验,就是身在前方想后方,让英雄“走出”战场。

  反观1979年的战地报道,有的过细地描写战斗过程,从头到尾都是机枪大炮手榴弹,仗是怎么打的,人物思想没有出来,缺乏感人的力量。而此后的战地报道,吸取了这一经验教训,尽量避免详细描绘战斗过程,把重点放在突出宣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用战地报道回应全社会关心的问题。

  江永红是运用这一经验最自觉的记者196体育。比如,当时社会舆论很关注前方有没有在打仗?他就采写了军长之子杨少华的事迹《我愿在正义的战火中雕塑成器》;后方有人怀疑学生官能不能打仗?他就采访一批战斗在云南前线的“学生官”,写出了《小将出马》;后方在搞年轻化,推动干部制度改革,他写了英雄指导员钱富生的事迹《英雄原本是“仆人”》。这些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而这一经验在1988年报道南沙“3.14”海战的通讯《南中国海在呼唤》中,得到更深层次体现,记者在报道战讯的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与战争相关的社会问题。

  1988年“3.14”海战结束半年后,军报记者阚士英、何德来和后来调入军报社的军报通讯员连俊义一起来到频临南中国海的繁华都市一条街,与五颜六色商品簇拥下的经营者交谈,先后询问67个人,竟无一人知道这场关系民族利益的南沙之战。记者在通讯中写道:“我们的中国心在猛烈地震颤,我们仿佛听到了南中国海在向广袤的黄土地发出呼唤。”

  此文最难得的是,在向读者报告南沙赤瓜礁“3.14”海战时,不仅以作战日记实录的形式披露了战斗动态,而且在揭露中国社会海洋观念落后的同时,义正词严地揭露了海防吃紧、后方紧吃的社会问题:

  “会议成灾,一次会议花掉几万;吃喝成风,一年到头,不知吞噬我们多少现代战舰!”

  “大都市许多部门的车辆经常闲置,而南沙舰艇部队却连一台接送大学教授的小车都没有196体育,不得不用自行车。”

  这样尖锐犀利的语言在军报颇为少见,今天重读依然令人感慨系之。我感到,这是军报关于战争、关于国家海洋权益、关于军人价值的报道中,最有深度的一篇力作。在1988年度第10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全票获得特别奖。

  战地报道当然首先是直接报道战况、反映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但也包括战争背景下反映人物情感、人物命运的报道。而且,这类报道有时比直接描写战斗的报道,更为读者所关注。在军报,最典型的是两篇访谈式的人物通讯。

  第一篇是女记者简妮写的访问记《“请你理解我的爱”》(刊于1985年11月10日一版头条,获第七届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此文记录了纺织女工邓阳昆与滚雷英雄安忠文相爱并结为伴侣的故事,邓阳昆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但在编辑部内部,也引发一场关于爱情与人性、典型选择与价值导向的热烈讨论。

  第二篇是女记者李亚丹在炮声隆隆的一线阵地,采访老兵张玉江的访谈录《“吹灯兵”的情怀》(刊于1987年6月14日一版头条,获第九届全国好新闻一等奖)。张玉江当兵8年,8次立功受奖,可也被20世纪80年代的姑娘“吹”了8次“灯”。此篇可以说是《“请你理解我的爱”》一文的姊妹篇,表现了战争与爱情的另一面。

  两位军报女记者,前后两篇战争与爱情的访谈,角度各有不同,但是都获得了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这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在表现战争环境人物情感的报道中,报告文学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写作形式。因为报告文学的信息容量大,细节生动丰富,具有一般新闻形式不能相比的魅力。抗美援朝报道中最有影响的是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20世纪70年代边境作战结束不久,军报发表报告文学《爱情的凯歌》,描写了一位在战场上负伤的侦察参谋,右眼球摘除、左脚截肢后,仍然赢得爱情的故事。此文获第一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1977年—1980年)。这是“文革”后第一次评奖,与其同时获奖的是《哥德巴赫猜想》《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等著名作品。

  报告文学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报道形式,不是所有记者都具有这种写作能力。但是有这种能力的,写作消息、通讯一般都比较生动。在报纸的新闻首发功能已经被网络取代以后,重视报告文学(新闻特写)的表现形式,可能是纸介媒体保持生存和影响的可行之路。

  在战争题材的报道中,有一些新闻作品引起反响并不是因为写战斗,而是写战后。例如新华社的报道《英军最后一个士兵撤出苏伊士运河区》,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二等兵吉布森回家了》《费城问询报记者步行穿过中东无人区》。

  1991年,我和记者高艾苏在友谊关采写一篇现场见闻《战士永远是和平的使者》,描写战后边境的景象,获第三届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1994年,军报记者徐文良、郑蜀炎在云南边境采写《六百勇士斗死神 雷场放飞和平鸽》,获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都可以说是表现“战后”的新闻作品。前一稿是在叙事中说理:边境曾经是战场,战火初歇,边贸开始。有人说,既然这样,何必当初,战士的鲜血岂不白流?记者的报道意在说明,是战斗和流血换来了和平。 而后一稿则用云南边境大面积扫雷的成果,说明边境战争虽已结束,但边防战士仍然用危险和牺牲护卫着和平。

  所谓军事报道,世人最关注的首先是国家安全和战争。即使战争已经过去,仍然会留下无数的新闻线索196体育。因此,在和平环境中,战争题材仍然应该是军事媒体时刻关注的报道课题。

  1980年,军报老记者姚远方看到著名摄影记者沙飞拍摄的解放战争老照片《与战场遗孤手拉手》,根据自己当时的采访资料写出了报告文学《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在中日两国新闻界引起巨大反响,直接促成当年的小姑娘美穗子访华拜望聂帅,成为中日友好一段佳线年,军报发表当年参加战地采访的李鑫写的报告文学《思念你的何止是那亲爹亲娘》,对边境作战牺牲的烈士表达出深沉的怀念之情。这两篇作品,前一篇发表时距事件已40年,后一篇发表时边境作战也过去30年,但是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可见,战后报道有巨大的新闻价值,而用报告文学的形式更便于表现战争带来的人物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