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大游新乡市文明校园创建风采展示

  196体育卫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探索创新,丰富载体、打造品牌,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编织一张关爱保护网,营造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让未成年人沐浴在阳光下,如朵朵蓓蕾灿烂绽放。

  2022年3月11日,姜庄街小学在操场开展“跳蚤市场趣味多 落实‘双减’正当时”诚信教育活动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教育,卫滨区教育系统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我向党旗敬个礼”主题班队会,通过质朴庄严的仪式,组织1.3万余名青少年向党旗敬礼。二是开展“唱支红歌给党听”,全区24所中小学举行“喜迎二十大·童心向党·唱支山歌给党听”24场次红歌传唱活动,表达师生爱党爱国之情。三是开展“党的光辉照我心”活动。人民路小学、铁西实验小学、八里营小学等8所学校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参观革命旧址、邀请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等活动共计20余次,参与活动5000余人,增强师生家国情怀。四是开展“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故事演讲、艺术节展演、书画摄影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五是全区各校通过校内公开、公正层层推选原则,共推选出25名“新时代好少年”,经过审查、评比,最终确定推荐5名学生参加新乡市“新时代好少年”评比。其中人民路小学推选的王炫霖同学荣获河南省“新时代好少年”。

  卫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专家走进卫滨区实验小学,通过知识讲解、现场互动等方式,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讲解减轻压力与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以纾解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扰。卫滨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专兼职教师7人,包括2名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5名三级心理咨询师。全区各中小学设置专职教师6位,兼职教师142名。截至目前,共开展团辅讲座11场、教师培训6场、家长网课4次,涉及10所学校,受益5000余人。

  卫滨区各校简化程序,通过建、讲、诵、演、唱、画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共开讲152场,参与师生1.3万余人,家长参与人数5000余人,居民参与人数300余人。

  抓住国家安全日、环境保护日等时间节点,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定期到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民法典》《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普法知识专题讲座,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

  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走进科技馆、博物馆、社会劳动体验基地,点燃孩子们的科技梦想,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锻炼动手能力,感悟团结的力量。如育英小学开发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辟“力耕半亩”校内外两个劳动实践基地;金家营小学打造了每个班级的“开心农场”,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大大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姜庄街小学在劳动教育的基础上举办了“巧手创新节”,受到《学习强国》新乡市教育台、《平原晚报》等媒体报道。

  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在重要节日,少先队也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三八”妇女节“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主题教育活动,倡导学生用真情、行动回报母亲、长辈、老师;“3·15”跳蚤市场诚信活动;“五一”劳动节“红领巾爱劳动”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劳动积极性,学会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在教师节,学校少先队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录制祝福视频表达对老师的爱,纯真的笑脸,稚嫩的话语,像暖茶一样沁人心脾。

  卫滨区教育系统坚持“五育”并举,不断丰富并改进课后延时服务“5+2”模式的内容及形式,根据家长和学生实际需求,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索多元化、多学科融合的社团模式,逐步实现布局合理、资源共享、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截至目前,卫滨区24所中小学校已成立美术、戏曲、武术、机器人、编程等200余个社团,共1.2万余名学生受益。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牢牢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关键环节。卫滨区持续加大“三结合”教育工作力度,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步、同心、同向,育人合力凸显,今年召开线万家长受益。

  今年,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依托,广泛开展各类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并以国学诵读、书法文化、戏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为重点,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努力在中小学营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良好氛围。

  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小学生和广大未成年人普及“非遗”文化。如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庆峰担任八里营小学、高村小学、中召小学校外辅导员,开展春剪花、夏剪果、秋剪叶、冬剪福等特色剪纸课程,用一把把剪刀描绘美好生活。育英小学则通过“流动少年宫”和 “诗韵飘香 才情流韵”传统文化精选考级活动,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卫滨区把读书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读书教育活动,如姜庄街()小学的“诵读中华诗词 赓续民族精神”校园飞花令比赛,铁西实验小学“阅读”“悦读”“越读”“三读”活动等。如今,“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溢校园”,已成为卫滨区全体师生自觉践行的共识。

  各校聘请专业戏曲老师担任戏曲班辅导老师,开展戏曲文化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戏曲艺术审美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截至目前,全区学校建立戏曲社团57个,邀请各级戏曲团体5个、社会爱心人士120余人到学校进行戏曲表演、戏曲讲座等活动。

  卫滨区全面普及书法教育,从一年级抓起,从“双姿”抓起,旨在实现人人都能“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梁任旺小学围绕“一笔一划写好字”下功夫,通过每周上好一节书法课BG大游,每天作业都要求达到书法课标准,并采取“分层学习,分层指导,分层评价”的方式,助力每一名学生提升书法水平,提高审美意识。

  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座谈会26场,班队会300场,深入家庭2万余户。卫滨区实验小学特聘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娄政驰到学校宣讲中医药文化。他从神医扁鹊讲到医圣张仲景,讲到发明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的名医华佗,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元代号称“朱半仙”的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孩子们被一个个人物故事吸引着,跟随老师的讲解走进了源远流长的中医药世界。

  今年,卫滨区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加快消除城镇“大班额”、依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措施,全力打造安全和谐文明校园。

  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和“党政同责”,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区委“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开展教育领域“一老一小一青壮”集中整治活动,主要针对“双减”落实不力、教育主管科室和各学校相关负责人以权谋私及学生营养餐领域腐败等三大方面进行集中整治。

  坚持以红色教育为先导,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思政教育为关键,以科普教育为主线,以法治教育为重点,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增强党建育人功能。目前,教育系统共有23个党支部,在职党员359名;规范全区中小学少先队组织建设,区属各校均成立了少工委,实现了党组织和少工委100%全覆盖。

  卫滨区积极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积极探索联合办校、集团化办学等多种模式,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4个(区实验和胜利路小学、姜庄街小学和小学、三十四中和水南小学、赵村小学和三十五中),“协作型”教育集团6个,“帮扶型”教育集团2个,通过多元合作、抱团发展,打破校际壁垒,缩小校际差距,推动学校优势互补和发展互促,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2021年,人民路小学获得市级“示范性教育集团”荣誉称号。

  卫滨区紧紧围绕“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创建要求,全面部署开展矛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BG大游,力求在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理上精准发力,把校园安全工作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实现了全年无、无事故、无案件,连续7年被评为市级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通过有效落实以政府投入为主和教育投入的法定增长要求,持续增加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严格规范招生和学籍管理,科学均衡编班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新增大班额。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无56人以上的大班额。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排查活动,重点查处疫情期间违规开展线下教学活动以及任何形式的聚集活动,坚决履行防控职责。截至目前,卫滨区教体局4个专项督导组,出动30人次对辖区内培训机构进行督导检查,累计检查各类培训机构75家,查处违规开课1家,关停1家,并将培训机构负责人移交公安部门进行训诫谈话。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今年,对全区中小学师德师风进行了集中检查与治理,组织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演讲、论坛等活动,签订师德承诺书,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卫滨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区24所学校全部参与创建,参与率达到100%。目前,全区有市级文明校园7个,区级文明校园7个。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区各校校园品位得到提升,校园特色进一步彰显。

  新乡市第十六中学始建于1974年,在40余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传承“团结、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坚持“优质+特色”的办学理念,逐步发展成为理想信念坚定、办学特色鲜明的新乡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

  文明指引未来,创建促进发展。近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新乡市第十六中学坚持以文明校园创建为统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创建校园文明新生态,文明之花开满校园。

  一是以“红色德育”为核心,组建小石榴学生思政宣传团和石榴情教师思政宣传团,先后开展宣讲活动90余次。其中,2次赴封丘县黄陵镇初中开展宣讲活动,深受黄陵镇初中师生好评。二是拓宽育人渠道,积极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千余人次走出去,参观博物馆、新乡先进群体事迹展览馆、回龙挂壁长廊和劳动基地等,开展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和红色教育,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去体悟和感受,提升育人效果。三是认真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开展“学党史 听党话 跟党走”“童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等主题教育活动。一月一主题,班班都参与,三年来共举办24场,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四是以重要节日为契机,通过清明祭英烈、“五四”红歌赛、“七一”讲红色故事、“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五是以争做文明学生为引领,树立成长榜样,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激励学生,涌现出了晋欣悦、田泽宇、石俊豪等一批省、市级文明学生BG大游、“新时代好少年”。六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年来举办心理健康讲座6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展板巡展及各类特色心理健康活动14次,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疏导320余人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是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政治建设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BG大游、有部署、有考核。二是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大会,每月组织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三是注重加强党性教育、廉洁自律教育,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务公开制度,传承我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四是领导班子积极提倡“三不”(不推、不等、不忘)、“四讲”(讲正气、讲服务、讲担当、讲奉献)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带领全体师生奋勇向前,争先创优。五是学校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与卫滨区文明办合作建立了馨香书坊,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以“党员名师”为引领,打造名师工程。每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6名教师被评为“最美教师”,其中4名为党员教师。二是搭台引路,打造“青蓝工程”。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带动青年教师成长。三年来,共有30多位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三是以廉政教育为依托,打造“净心工程”。校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观看廉政微电影,举办廉洁书画比赛,签订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使得廉洁从教爱教氛围逐步形成。四是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支撑,打造“暖心工程”。三年来,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义务劳动、家庭教育指导、帮扶无物业管理庭院、参与疫情防控等各种志愿服务达1300余人次。同时,开展送教下乡活动45人次,在“春雨行动”中捐赠钱物2万余元。

  一是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文化底蕴深厚。建设了石榴情园、如意园两处人文景观,让师生学习之余能够休憩身心;修建了卫风古韵长廊、师德模范柱等九廊二柱,处处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时时浸润师生心灵;篮球场、射箭馆、音乐教室、录播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场馆设施齐全,成为师生自主发展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二是特色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开设了书法、衍纸、设计、合唱、朗诵、射箭、足球等特色学生社团,以美育、体育为特色,多方探索素质教育有效途径,努力实现“‘五育’并重,体美引领”的育人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BG大游。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新乡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新乡市中小学思政教育特色校”等荣誉称号。

  5月20日,市十六中学组织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前往天鹅城社区附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学校不断加大校园环境建设投入,努力让育人环境最优化,校园环境优美,四季常青。二是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机制健全,突发事件预案及处置规程完善,软硬件设施齐备:与我市特警队联合成立十六中警务室,专职特警24小时在岗,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不断完善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齐消防专用设备,设立微型消防站;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全方位覆盖校园每个角落。三是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反、防欺凌、防性侵、防溺水、防电信诈骗等主题教育和消防、防震演练,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为校园安全筑牢基石。四是环保教育长效化。充分发挥文明监督岗的作用,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文明餐桌、垃圾分类专题活动。五是家校联系常态化。通过每月一次家庭教育课、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座谈会、印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教师家访和“家长课堂体验活动”等途径,加强家校沟通,分享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合力。

  一是加强校内阵地建设,加强图书馆、阅览室等学生活动场所管理,积极利用校园文化墙、板报、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开展正面宣传,传递正能量。三年来,共发布学校新闻信息540余条,近百次登上《教育时报》、《学习强国》、《新乡日报》、文明新乡官微、新乡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二是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三是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文明使用网络。学生拍摄的防疫宣传、感恩母亲小视频等都受到了好评。

  行为体现担当,实干彰显作为。市十六中学全体师生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己任,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不断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发挥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中的标杆引领作用,努力提高创建质量和水平,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全力以赴办好高品质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